路线检出装置和路线检出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54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5]接着,在步骤S124,以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就包括在步骤S123中选择的候选路线的每一个中的路段,使在步骤S122计算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相互比较,并且将具有最小平均值的路段的路线指定为推荐路线。注意,该路线检出处理的实例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实例的相同之处在于也可以将具有第二最小平均值的路线添加到具有最小平均值的路线并且将多个路线共同指定为推荐路线。
[0056]在路线检出处理的该实例中,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实例不同,在步骤S122,计算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移动通过预定路段的、在步骤S121中已经计算过的多个探测车辆30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因此,通过指定例如紧接在前的30分钟的范围,可以基于实时路况,执行推荐路线的检出,以及通过指定该周的指定天和该日期的指定时段,可以基于专用于该周的指定天和该天的时段的路况,执行推荐路线的检出。换句话说,可以提供更适合于行驶状况的、高精度的推荐路线。
[0057]接着,图3C示出车载终端10的主控制部14执行的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三实例。
[0058]在该路线检出处理的实例中,修改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实例的步骤SI 12或修改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二实例的步骤S122,而其他步骤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相同。
[0059]首先,在步骤S131,以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相同的方式,对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计算在预定单位内的每预定时间中的平均燃料效率的标准偏差。
[0060]接着,在步骤S132,对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移动通过预定路段的多个探测车辆30中的那些以正常行驶状态移动的探测车辆,计算在步骤S131中计算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注意,在定义正常行驶状态时,定义异常行驶状态,并且将正常行驶状态定义为不同于异常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异常行驶状态的实例包括在路段内发生由于事故的临时拥塞,以及由于拥塞而执行低速行驶的状态,和车辆处于该路段内的驻车场或维修场中的驻车状态的情形。这些异常行驶状态能由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ehicle Informat1nCommunicat1n System?:VICS)信息或由从探测车辆30传送的拥塞信息、位置信息、车速信息等等确定。
[0061]接着,在步骤S133,以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相同的方式,在存储部15中存储的地图信息、交通信息等等的基础上,对由用户设定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检出和选择多个候选路径。注意,路线检出处理的该实例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相同之处在于能排除由于施工、交通事故等等,不可通行等等的路线。
[0062]接着,在步骤S134,以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相同的方式,就包括在步骤S133中选择的候选路线中的路段,使在步骤S132中计算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相互比较,并且具有最小平均值的路段的路线指定为推荐路线。注意,路线检出处理的该实例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的相同之处在于还可以将具有第二最小平均值的路线添加到具有最小平均值的路线并且将多个路线共同指定为推荐路线。
[0063]在路线检出处理的该实例中,不同于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一和第二实例,在步骤S132中,计算已经以正常行驶状态移动的、已经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移动通过预定路段的多个探测车辆30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因此,可以去除受由于事故而导致的拥塞影响的探测车辆30、在该路段内的驻车场、维修场等等驻车而花费时间的探测车辆30等等,并且以较高精度检出推荐路线。
[0064]如上所述,将表示由主控制部14执行的路线检出处理检出的推荐路线的图像信号作为路线导航信息输出到显示部16,并且显示在显示部16上。通过显示路线导航信息,车载终端10将路线导航提供给用户。图4示出从三个候选路线中,检出推荐路线并且将其结果显示在显示部16上的实例。注意,在该显示实例中,在多个(3个)候选路线中,将具有在步骤S112、S122或S132中计算的标准偏差的最小平均值的路线和具有标准偏差的第二最小平均值的路线显示为两个推荐路线。
[0065]接着,使用图5A至5C,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检出推荐路线的实例(在下文中,称为推荐路线检出实例)。
[0066]图5A至5C示出执行由该实施例中的车载终端10(主控制部14)的路线检出处理的实例。注意,执行根据上述路线检出处理的第二实例的路线检出。
[0067]参考图5A,在该实例中,检出从出发地Pl延伸至目的地P2的推荐路线并且具有两个候选路线,包括由路段I形成的路线和由路段2形成的路线。在该实例中,在两种情形:情形I和情形2中执行路线检出处理。情形I表示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五辆探测车辆30A、30B、30C、30D和30E已经分别通过路段I并且五辆探测车辆30F、30G、30H、30I和30J已经分别通过路段2的情形。情形2表示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三辆探测车辆30A、30B和30C已经分别通过路段I并且三辆探测车辆330H、30I和30J已经分别通过路段2的情形。
[0068]图5B与情形I有关,并且示出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通过路段I和路段2的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的每预定时间的平均燃料效率(在该实例中,为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的段内时间序列。在该实例中,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已经在约10分钟内通过路段I或2,并且获取该路段内的10个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此外,在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的段内时间序列的基础上,计算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的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的标准偏差并且将其示出(在每一表的最下行)。此外,关于路段I和2的每一个,计算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通过的探测车辆30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并且将其示出(在该表的每一个的最下行的右端外)。此外,为了比较目的,计算并且示出(从每一表的底部倒数第3行)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的整个路段的平均燃料效率,并且对路段I和2的每一个,计算和示出(从每一表的底部倒数第三行的右端外)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通过的探测车辆30的整个路段的平均燃料效率的平均值。注意,表中的燃料效率的单位是使用I公升燃料行驶的距离“km/1”。
[0069]当在情形I中,相互比较路段I和2时,在路段I中,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通过的探测车辆30的整个路段中的平均燃料效率的平均值为12.04km/l,以及在路段2中,为
12.03km/l,基本上相同。然而,已经通过该路段的探测车辆30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在路段I中为1.27,以及在路段2中为2.89。由于路段I具有较小值,根据该实施例的路线检出处理将由路段I形成的路线指定为推荐值。
[0070]由此,使用在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的路段内的I分钟燃料效率的时间序列的标准变化,评价不能通过整个路段中的平均燃料效率的平均值确定的路段内的平均燃料效率的变化。能考虑当路段内的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的变化小时,改变加速开度的操作的频率越低,并且燃料效率越高。因此,通过将已经通过该路段的探测车辆30的标准变化的平均值的路段指定为推荐路线,能提供具有较高燃料效率的推荐路线。
[0071]接着,图5C对应于情形2。由于该表的每一个的构造与情形I相同,省略其描述。
[0072]当在情形2中,比较路段I和2时,在预定时间的范围中,已经通过的探测车辆30的整个路段中的平均燃料效率的平均值在路段I中为11.4km/l,以及在路段2中为13.03km/l,使得路段2具有较高燃料效率值。这是因为已经通过路段2的三辆车的燃料效率的绝对值大于已经通过路段I的三辆车的燃料效率的绝对值。然而,已经通过路段的探测车辆30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在路段I中为1.27以及在路段2中为2.80。由于路段I具有较小值,根据本实施例的路线检出处理将由路段I形成的路线指定为推荐路线。
[0073]当已经通过所比较的路段的探测车辆30的燃料效率性能由此相互大大不同时,即使当使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燃料效率时,也难以检出具有较高燃料效率的推荐路线。然而,通过使用在探测车辆30的每一个的路段内的I分钟平均燃料效率的标准偏差,即使当已经通过路段的探测车辆30的燃料效率性能相互大大不同时,也可以检出具有较高燃料效率的推荐路线。S卩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