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路基沉降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方法

文档序号:9415890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路基沉降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特别是涉及控制既有路基沉降小于要求时的采空区处理方 案选择。
【背景技术】
[0002] 井工开采是煤矿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而随着回采工作的进行,采空区也逐渐形 成。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特点,可使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可采用水砂或废石对充 分采动后,工作面顶板自然垮落形成的空间(采空区)进行充填,使上覆岩层变形减小;或由 于上覆岩层坚硬、厚度较大等原因无法在理想情况下自行垮落,为了避免由于难以控制的 上覆岩层瞬间断裂所导致矿难的发生,往往对这样的上覆岩层进行爆破强制垮落,当然也 有其他方法。
[0003] 对于采空区处理方式和上覆岩层运移研究,目前已有了一定进展。提出论文所处 理的问题:拟开采区域上覆岩层复杂,且其上方地表存在既有公路,如何选择有效的采空区 处理方案,保证开采及废弃后地表沉降小于〇. 3m。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作者的研究,采用PFC3D作为模拟平台,对复杂岩层进行建 模。在模型中构建采空区,通过直接爆破放顶、充填开采和充填开采+顶板爆破三个方案分 别对处理后采空区和上覆岩层的运移和应力进行模拟。并对比了三种方案的上覆岩层运 移、应力和地面路基沉降。

【发明内容】

[0005] 1. -种控制路基沉降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避免开采对其 上地表处路基沉降影响,提出直接顶板爆破、充填开采、充填开采+顶板爆破的采空区处理 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岩体模型的建立、爆炸模型的建立、三种方案模型的建立;本发明 可用于控制既有路基沉降小于要求时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
[00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基沉降小于要求,其特征在于,开采稳定后引起 路基范围内地面沉降量不超过〇. 3m,路基地面宽26. 5m。
[00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模型的建立,其特征在于,考虑到岩土体形成过程 是由于风化、沉积等作用使颗粒在竖直方向从下到上逐层堆积形成的,并经过自然压实的 过程,使用下落法构造模型。
[0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模型的建立,其特征在于,根据爆破区域划分:爆破 压碎区、破裂区、振动区;压碎区半径R 1-般为3-7R,而破裂区半径R 2-般为8-150R,其中 R为炮孔半径;从两个方面对PFC3D构造的边坡模型中颗粒进行爆破初始瞬间状态的设置, 一是考虑炸药的能量转化为颗粒动能如何设置;二是考虑爆炸瞬间释放的气体等冲击波对 岩体造成的碎裂和劣化作用。
[00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方案模型的建立,其特征在于,方案包括:直接顶板 爆破、充填开米、充填开米+顶板爆破。
[0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接顶板爆破,其特征在于,对于直接顶板爆破的处理 方式,模型建立过程为:首先建立采空区,采空区为图1中煤层位置,通过将颗粒删除模拟 采空区,采空区沿岩层1的长度约为186m,总长为220m ;第二步根据上述爆炸模型设置起爆 点,设炮眼直径为0. lm,那么爆破破裂区半径为15m,即爆破点最大间距约是30m ;但考虑到 对岩体的充分破坏,相邻两爆破点的爆破破裂区应有所重叠,将爆破点间距设为22m左右, 共10个爆破点,孔深约为1~2. 5m,爆破能量为4000kJ。
[00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填开采,其特征在于,对于充填开采处理方法,充填 体的模拟方法为将煤颗粒粒径按照充实率缩小,然后修改这些颗粒的物理属性为充填体属 性;充填体拟采用矸石,物理性质为:密度I. 9t/m3、体积模量2. Ο/GPa、剪切模量I. 8/GPa、 摩擦角5° ;颗粒粒径从煤转换充填体所乘系数为(前期研究得充实率应大于0. 83):充实率 为0. 85,系数为0. 9473 ;充实率为0. 9,系数为0. 9655 ;充实率为0. 95,系数为0. 983。
[00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填开采+顶板爆破,其特征在于,对于充填开采+顶板 爆破方案,为先充填,后爆破方案;先执行充填开采处理,后进行顶板爆破处理;充填开采 处理为权利要求7所述;顶板爆破处理为权利要求6所述。
【附图说明】
[0013] 图1拟建矿区上覆岩层示意图。注:煤层与岩层1 一起建立,通过将煤层位置颗粒 属性进行修改以表示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考虑到岩土体形成过程是由于风化、沉积等作用使颗粒在竖直方向从下到上逐 层堆积形成的,并经过自然压实的过程。按照该思想构建了"下落法(Particles Fall Method,PFM)"来构造初始应力场。PFM是通过使颗粒在竖直方向从下到上逐层堆积并压实 的过程构造模型的。
[0015] 首先介绍基于PFC3D爆破模型的基本理论。根据爆破区域划分:爆破压碎区、破裂 区、振动区。压碎区半径R 1-般为3-7R,而破裂区半径R 2-般为8-150R,其中R为炮孔半 径。从两个方面对PFC3D构造的边坡模型中颗粒进行爆破初始瞬间状态的设置,一是考虑 炸药的能量转化为颗粒动能如何设置;二是考虑爆炸瞬间释放的气体等冲击波对岩体造成 的碎裂和劣化作用。爆炸模型的基本方程如式(1)~(3)所示。详细说明见文献。
[0016]
式中,J为爆炸总能量,/J观表示颗粒i的质量,kg/m3;v ;表示颗粒i的速度,m/s ; Jk表示三个区域分配的能量,k=l,2, 3 /J,分别表示压缩区、破裂区、振动区;胃表示三个 区域分配能量的系数,%:分别为10%、80%、10% 表示某区域其中一个颗粒0 ,分配的能 量/J 表示Oj分配能量的系数;%表示Oj对爆炸点的圆心角/° ; :?表示Oj的半径/ m 表示爆炸点坐标表示Oj的坐标;^分别表示'^在X和y方向上的分 里,HlZ S 〇
[0017] 这里提出三种采空区处理方式:直接顶板爆破、充填开采、充填开采+顶板爆破。
[0018] 对于直接顶板爆破的处理方式,模型建立过程为:首先建立采空区,采空区为图1 中煤层位置,通过将颗粒删除模拟采空区,采空区沿岩层1的长度约为186m,总长为220m ; 第二步根据上述爆炸模型设置起爆点,设炮眼直径为〇. lm,那么爆破破裂区半径为15m,即 爆破点最大间距约是30m。但考虑到对岩体的充分破坏,相邻两爆破点的爆破破裂区应有所 重叠,将爆破点间距设为22m左右,共10个爆破点,孔深约为1~2. 5m(根据颗粒的具体位置 而定),爆破能量为4000kJ。
[0019] 对于充填开采处理方法,充填体的模拟方法为将煤颗粒粒径按照充实率缩小,然 后修改这些颗粒的物理属性为充填体属性。充填体拟采用矸石,物理性质为:密度1.9t/ m3、体积模量2. Ο/GPa、剪切模量I. 8/GPa、摩擦角5°。颗粒粒径从煤转换充填体所乘系数 为(前期研究得充实率应大于〇. 83):充实率为0. 85,系数为0. 9473 ;充实率为0. 9,系数为 0. 9655 ;充实率为0. 95,系数为0. 983。
[0020] 对于充填开采+顶板爆破方案,为先充填,后爆破方案。先执行充填开采处理,后 进行顶板爆破处理。参数同上述两方案。
[0021] 对路基下部地面颗粒进行沉降监测。监测范围为路基下颗粒(id,由图1左向右): 52084、54462、52913、53175、52556、50730、51303、54067、51740、52385、52861,颗粒直径为 2. 5m,又由于排列有交错现象,所以取11个颗粒进行检测。路基对模型的影响极小,并未在 图形中进行建立。
[0022] 1. 一种控制路基沉降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避免开采对其上 地表处路基沉降影响,提出直接顶板爆破、充填开采、充填开采+顶板爆破的采空区处理方 案;其包括如下步骤:岩体模型的建立、爆炸模型的建立、三种方案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可 用于控制既有路基沉降小于要求时的采空区处理方案选择。
[00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基沉降小于要求,其特征在于,开采稳定后引起 路基范围内地面沉降量不超过〇. 3m,路基地面宽26. 5m。
[00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模型的建立,其特征在于,考虑到岩土体形成过程 是由于风化、沉积等作用使颗粒在竖直方向从下到上逐层堆积形成的,并经过自然压实的 过程,使用下落法构造模型。
[0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模型的建立,其特征在于,根据爆破区域划分:爆破 压碎区、破裂区、振动区;压碎区半径R 1-般为3-7R,而破裂区半径R 2-般为8-150R,其中 R为炮孔半径;从两个方面对PFC3D构造的边坡模型中颗粒进行爆破初始瞬间状态的设置, 一是考虑炸药的能量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