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监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262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述纱线的透射光的透射光受光部;上述检测空间由第1侧壁面、第2侧壁面和内部壁面包围,上述第1侧壁面和上述第2侧壁面在与上述纱道垂直的俯视图中沿第1方向延伸,上述内部壁面在上述俯视图中沿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上述投光部从上述纱道看配置在上述第1侧壁面的后方,并且使上述投光部的光轴与上述第2方向一致地配置;上述第1反射光受光部和上述第2反射光受光部中的一个从上述纱道看配置在上述第2侧壁面的后方;上述第1反射光受光部和上述第2反射光受光部中的另一个从上述纱道看配置在上述第2侧壁面的后方或上述内部壁面的后方。
[0038]根据第3方案的纱线监视装置,能够使反射光受光部接收被纱线沿与入射到纱线的入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反射方向反射的光(来自投光部的光)地配置投光部和反射光受光部。
[0039]发明的效果
[0040]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检测混入纱线中的聚丙烯的检测性能。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0042]图2为放大表示图1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局部的横截面图;
[0043]图3为各实施方式共同的第2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0044]图4为第2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0045]图5为第3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0046]图6为第4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0047]图7为第5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1?1D。在附图的说明中,相同的要素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的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不一定与说明的一致。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游”和“下游”意指纱线Y行走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纱线监视装置1?1D主要搭载在自动络纱机、纺纱机上。
[0049](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100具备图1所示那样的主要检测混入纱线(棉纱)Y中的聚丙烯(聚丙烯制的异物)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纱线监视装置)1、以及图3所示那样的主要检测纱线Y的粗细变化(以下称为“粗细节”。)和色纱等异物(除聚丙烯以外)的第2纱线监视装置101。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100中,沿纱线Y的行走方向设定成上下重叠的状态(两层结构),第1纱线监视装置1设置在第2纱线监视装置101的上游侧。另外,第2纱线监视装置101也可以设置在第1纱线监视装置1的上游侧。
[0050]第1纱线监视装置1中用来检测聚丙烯的光源的颜色和第2纱线监视装置101中用来检测粗细节的光源的颜色成互补色关系地构成。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1纱线监视装置1中配置蓝色系(包括蓝色、蓝紫光和紫外线等。)光源,在第2纱线监视装置101中配置黄色系光源。
[0051]使用图1和图2说明第1纱线监视装置1。图1中后述漫射部件和导光部件进行的光的折射的样子省略了图示。图2中示意地表示了光的折射、反射的样子。如图1和图2所示,第1纱线监视装置1具备支架11、第1投光部21、漫射部(漫射部件)22、第1反射光受光部(反射光受光部)31、第1导光部(导光部件)32、第2反射光受光部(反射光受光部)35、第2导光部(导光部件)36、透射光受光部41、第3导光部42以及第1检测控制部51。
[0052]支架11构成树脂制的壳体,安装有第1投光部21、漫射部22、第1反射光受光部31、第1导光部32、第2反射光受光部35、第2导光部36、透射光受光部41以及第3导光部42。在支架11上,沿该纱线Y的行走方向形成有包含成为该纱线Y行走的纱道Y1的部分的作为检测空间的纱线通道(检测空间)13。另外,该纱线通道13成为朝着纱线监视装置100的装置正面一侧开放的状态。S卩,纱线通道13在与纱线Y的行走方向垂直的俯视图中,装置正面(一端)开口,并且沿装置的纵深方向(第1方向)延伸。第1投光部21、漫射部22、第1反射光受光部31、第1导光部32、第2反射光受光部35、第2导光部36、透射光受光部41以及第3导光部42配置在与纱道Y1垂直的同一面上。
[0053]纱线通道13具有第1面13A、第2面13B和第3面13C。第1面13A和第3面13C为纱线通道13的左右侧壁面。第2面13B为纱线通道13的内部壁面。形成纱线通道13的面13A、13B、13C优选能够抑制光接触到面13A、13B、13C而漫射并接收该漫射光(间接光)的暗色。形成纱线通道13的面13A、13B、13C优选远比纱线Y的颜色暗的颜色,例如黑色、深灰色和深蓝色等颜色。
[0054]第1投光部21对纱线通道13投射光。第1投光部21为例如构成外表面的树脂形状被形成为炮弹形的炮弹形蓝色LED。因此,从第1投光部21射出的光作为光轴方向All而沿一个方向射出。第1投光部21由第1检测控制部51进行发光控制。
[0055]漫射部22配置在第1投光部21与成为纱道Y1的部分之间。漫射部22为具有漫射各向异性的椭圆形漫射板。漫射部22结构为,与使光在行走方向平行的平面内漫射的程度相比,使光在与纱线Y的行走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漫射的程度大。即,漫射部22限制沿光轴方向All射出的光的方向性、并且使光以入射方向A1入射到纱线Y。
[0056]第1反射光受光部31接收被纱线Y反射后的来自第1投光部21的光。第1反射光受光部31接收入射到受光面的光(主要为沿与受光面垂直的方向A21入射的光)。第1反射光受光部31为光电二极管,将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变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发送给第1检测控制部51。
[0057]第1导光部32为配置在成为纱道Y1的部分与第1反射光受光部31之间的树脂制透明部件。第1导光部32将被纱线Y沿反射方向(第1反射方向)A2反射的反射光引导到与第1反射光受光部31的受光面垂直的垂直方向A21上。S卩,被纱线Y沿反射方向A2反射的反射光被第1导光部32折射、被第1反射光受光部31接收时,该反射光的光轴从反射方向A2弯曲到垂直方向A21。换言之,反射方向A2为被纱线Y沿朝着第1反射光受光部31的方向反射的光的光束中心方向。
[0058]第2反射光受光部35接收被纱线Y反射的来自第1投光部21的光。第2反射光受光部35接收入射到受光面的光(主要为沿与受光面垂直的方向A31入射的光)。第2反射光受光部35为光电二极管,将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变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发送给第1检测控制部51。
[0059]第2导光部36为配置在成为纱道Y1的部分与第2反射光受光部35之间的树脂制透明部件。第2导光部36将被纱线Y沿反射方向(第2反射方向)A3反射的反射光引导到与第2反射光受光部35的受光面垂直的垂直方向A31。S卩,被纱线Y沿反射方向A3反射的反射光被第2导光部36折射、被第2反射光受光部35接收时,该反射光的光轴从反射方向A3弯曲到垂直方向A31。换言之,反射方向A3为被纱线Y沿朝着第2反射光受光部35的方向反射的光的光束中心方向。
[0060]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1中,第1投光部21这样配置:使入射到纱线Y的光从纱线通道13的第2面13B —侧(与一端相反的一侧)向开口端一侧、并且沿与纱线通道13的延伸方向(第1方向)倾斜的方向入射。第1投光部21从纱道Y1方向看配置在第3面(第1侧壁面)13C的后方。第1反射光受光部31和第2反射光受光部35使光入射到纱线Y时的方向即入射方向A1与光被纱线Y反射时的方向即反射方向A2、A3形成的角度α、β分别为钝角地配置。此时,反射方向Α2和反射方向A3所成的角度也为钝角。第1反射光受光部31从纱道Υ1方向看配置在第3面13C的后方。第2反射光受光部35从纱道Υ1看配置在第1面(第2侧壁面)13Α的后方。换言之,第1投光部21、第1反射光受光部31和第2反射光受光部35配置在考虑了漫射部22、第1导光部32和第2导光部36对光的折射后,相对于纱线Υ的入射光轴与反射光轴形成的角度(被漫射部22折射后入射到纱线Υ的入射光的入射光轴与被第1导光部32/第2导光部36折射前的被纱线Υ反射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的位置上。钝角为从与纱道Υ1平行的方向看时的角度。
[0061]在比90°大、比180°小的角度(钝角)范围内,希望入射方向Α1与反射方向Α2、A3形成的角度α、β分别尽可能大。但是,如果增大角度α、β,则第1反射光受光部31或第2反射光受光部35变成了接收没被纱线Υ反射的光一一即从第1投光部21来的直射光。因此,入射方向Α1与反射方向Α2、A3形成的角度α、β最好分别优选100°以上、170°以下,进一步优选100°以上、150°以下,或者100°以上、135°以下等,考虑反射率上升与避免接收直射光的平衡(也要考虑布局的限制)而适当设定。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纱线监视装置1例如将入射方向Α1与反射方向Α2形成的角度α设定为110°,并且将入射方向Α1与反射方向A3形成的角度β设定为103°。
[0062]透射光受光部41接收透过纱线Υ的来自第1投光部21的光。透射光受光部41为光电二极管,将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变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发送给第1检测控制部51。
[0063]第3导光部42为配置在成为纱道Υ1的部分与透射光受光部41之间的树脂制透明部件。第3导光部42将透过纱线Y的来自第1投光部21的光引导到透射光受光部41。
[0064]图1所示的第1检测控制部51为执行第1纱线监视装置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的部分,由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 (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构成。第1检测控制部5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构成例如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装载到RAM中、由CPU执行的软件。另外,进行第1检测控制部5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的部分也可以构成硬件。
[0065]第1检测控制部51根据从第1反射光受光部31和第2反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