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距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65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合在一起,并在该斜面上镀有激光反射膜和可见光增透膜,将激光和可见光分开,激光将进入接收器4中完成测距、通信功能,而可见光则进入目镜系统7中起到瞄准作用。
[002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接收器4包括接收器壳体、会聚透镜25、干涉滤光片26和接收电路,会聚透镜25和干涉滤光片26由上至下地依次固定在接收器壳体内,接收电路包括光探测器、反向偏压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光探测器设置在干涉滤光片26—侧,光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反向偏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反向偏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板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探测器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激光回波并转换为电信号,反向偏压电路用于给雪崩管提供反向偏置电压,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整形后,传送到逻辑控制系统处理。
[002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目镜系统7包括目镜外筒33、目镜内筒34、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目镜内筒34套装在目镜外筒33的内壁上,目镜内筒34内侧从前侧至后侧依次设置有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目镜A35和目镜C37均为胶合目镜,目镜内筒34的两端安装有可将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压紧的目镜压圈A38和目镜压圈MO,目镜A35与目镜B36之间设置有目镜隔圈39,位于目镜C37—侧的目镜外筒33的端部还连接有眼罩环42,眼罩环42上卡接有眼罩43,操作者将眼睛靠在眼罩43上进行观察瞄准,目镜外筒33的外壁中部还套装有卡环44,卡环44上还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滚花筒45,可以通过旋转滚花筒45来调节分划板9在目镜系统7上的成像清晰度。
[002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分划板9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灯珠11,灯珠11与灯珠电源连接,两颗灯珠11与灯珠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12,开关12设置在测控盒I后侧下部,点亮灯珠11后夜间同样能进行观瞄测距工作。
[002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接收物镜筒27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周向的弧形槽32,弧形槽32外侧的测控盒I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弧形槽32内设有钢珠49,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48,调节螺钉48的下端面压紧在钢珠49上。该钢珠49可调节接收物镜系统5,以便能够看清近距离、远距离的目标。
[00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测控盒I的前侧还设置有护罩13,护罩13分别罩设于发射光学系统3和接收物镜系统5的前侧。
[003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测控盒I的前侧底部还设置有插座41,插座41为欧度插座,通过欧度插座可与外部上位机(如PC端)上电、通信。测控盒I的后侧底部还设置有底盖,可在装配完成后对接收器4进行微调。
[0032]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测距时,先通过目镜系统7对被测物进行瞄准,激光器2发出激光的同时,计时器进行计时,依次经过柱面镜C17、柱面镜B16、柱面镜A15、准直镜14和发射物镜19,并通过光楔21发射出去,照射在被测物上,被测物进行反射,进入接收物镜系统3,依次经过接收保护镜30、胶合镜组28,再经过屋脊棱镜46,增加光程并进行转像,再经过直角棱镜的斜面,斜面上的激光反射膜和可见光增透膜,分别使得激光反射至接收器4内,而可见光进入目镜系统7便于瞄准,激光进入接收器4后,停止计时,光电探测器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激光回波并转换为电信号,并由反向偏压电路给雪崩管提供反向偏置电压,信号放大电路将接收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整形后,传送到逻辑控制系统处理,从而可根据记录的时间和激光光速可间接地计算出激光测距装置距离被测物的距离。
【主权项】
1.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控盒(I)、激光器(2)、发射光学系统(3)、接收器(4)、接收物镜系统(5)、组合棱镜(6)、目镜系统(7)和电路板(8),激光器(2)固定在测控盒(I)内,激光器(2)与激光电源连接,发射光学系统(3)固定在测控盒(I)的前侧下部,且发射光学系统(3)与激光器(2)的轴线水平对齐,接收物镜系统(5)安装在测控盒(I)的前侧上部,接收物镜系统(5 )的后侧依次设置有组合棱镜(6 )和目镜系统(7 ),组合棱镜(6 )固定在测控盒(I)内部,目镜系统(7)通过目镜连接座(10)固定在测控盒(I)的后侧上部,接收物镜系统(5 )、组合棱镜(6 )和目镜系统(7 )的轴线水平对齐,组合棱镜(6 )与目镜系统(7 )之间还设置有分划板(9),接收器(4)设置于组合棱镜(6)的下方,电路板(8)设置于测控盒(I)内侧底部,电路板(8)分别与激光器(2)接收器(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2)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激光器壳体内的准直镜(14)、柱面镜A( 15)、柱面镜B( 16)和柱面镜C(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光学系统(3)包括发射物镜框(18)、发射物镜(19)和光楔(21),发射物镜框(18)为柱形壳体结构,发射物镜(19)由发射物镜压圈(20)固定在发射物镜框(18)内,发射物镜(19)的前侧依次设置有两个光楔(21),两个光楔(21)通过楔镜压圈(22)固定在发射物镜框(18)的前侧,楔镜压圈(22)与光楔(21)之间设置有防转隔圈(23),两个光楔(21)之间、光楔(21)与发射物镜(19)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垫圈(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物镜系统(5)包括接收物镜筒(27)、胶合镜组(28)和接收保护镜(30),接收物镜筒(27)为柱形壳体结构,胶合镜组(28)通过接收物镜压圈(29)固定在接收物镜筒(27)内,接收保护镜(30)通过接收保护镜压圈(31)固定在胶合镜组(28)前侧,接收物镜筒(27)、胶合镜组(28)和接收保护镜(30)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棱镜(6)包括分别固定在测控盒(I)内部的屋脊棱镜(46)和胶合物镜(47),屋脊棱镜(46)位于胶合物镜(47)的前侧,胶合物镜(47)为两个直角棱镜,两个直角棱镜的斜面胶合在一起,并在该斜面上镀有激光反射膜和可见光增透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器(4)包括接收器壳体、会聚透镜(25)、干涉滤光片(26)和接收电路,会聚透镜(25)和干涉滤光片(26)由上至下地依次固定在接收器壳体内,接收电路包括光探测器、反向偏压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光探测器设置在干涉滤光片(26)—侧,光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反向偏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反向偏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板(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镜系统(7)包括目镜外筒(33)、目镜内筒(34)、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目镜内筒(34)套装在目镜外筒(33)的内壁上,目镜内筒(34)内侧从前侧至后侧依次设置有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目镜A(35)和目镜C(37)均为胶合目镜,目镜内筒(34)的两端安装有可将目镜A(35)、目镜B(36)和目镜C(37)压紧的目镜压圈A(38)和目镜压圈B(40),目镜A(35)与目镜B(36)之间设置有目镜隔圈(39),位于目镜C(37)—侧的目镜外筒(33)的端部还连接有眼罩环(42),眼罩环(42)上卡接有眼罩(43),目镜外筒(33)的外壁中部还套装有卡环(44),卡环(44 )上还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滚花筒(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划板(9)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灯珠(U),灯珠(11)与灯珠电源连接,两颗灯珠(11)与灯珠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12),开关(12)设置在测控盒(I)后侧下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物镜筒(27)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周向的弧形槽(32),弧形槽(32)外侧的测控盒(I)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弧形槽(32)内设有钢珠(49),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48),调节螺钉(48)的下端面压紧在钢珠(49)上。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控盒(I)的前侧还设置有护罩(13),护罩(13)分别罩设于发射光学系统(3)和接收物镜系统(5)的前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它包括测控盒、激光器、发射光学系统、接收器、接收物镜系统、组合棱镜、目镜系统和电路板,激光器固定在测控盒内,发射光学系统固定在测控盒的前侧下部,且发射光学系统与激光器的轴线水平对齐,接收物镜系统安装在测控盒的前侧上部,接收物镜系统的后侧依次设有组合棱镜和目镜系统,组合棱镜固定在测控盒内部,目镜系统通过目镜连接座固定在测控盒的后侧上部,接收物镜系统、组合棱镜和目镜系统的轴线水平对齐,组合棱镜与目镜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分划板,接收器设于组合棱镜的下方,电路板设于测控盒内侧底部,电路板分别与激光器接收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精确、安全地测量中短距离并实时进行数据通信。
【IPC分类】G01S17/08
【公开号】CN105527626
【申请号】CN201510869854
【发明人】张龙, 张志刚, 彭涛武, 邓斌, 王滨, 李文柱, 李长安, 舒旭东
【申请人】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