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的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890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具有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的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气体颗粒物量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的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倍受社会瞩目的大气“灰霾”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紧急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地方政府要对空气质量负总责,要求空气污染较重的城市要率先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0003]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监测仪器或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通过将一定时间内的气体颗粒物过滤到滤纸膜上进行分析,只能得到统计时间内颗粒物的浓度,无法得到颗粒物来源信息。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对气体颗粒物进行单颗粒排列的具有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的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
[0005]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包括:
[0006]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包括:
[0007]气体颗粒物入口;
[0008]气体颗粒物出口;及
[0009]气体颗粒物通道,连接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和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其内径沿由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向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方向减小;及
[0010]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及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连接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和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的最大内径与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的最小内径与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由所述第一气体颗粒通道向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大小沿由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向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的方向相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大小沿由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向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的方向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不大于0.8mm,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的内径不大于0.3_。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旋绕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
[0017]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及与所述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连接的颗粒物量测装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连接的用于将气体颗粒物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和所述颗粒物量测装置连通的动力装置。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的气体颗粒物通道与所述加热机构配合将所述气体颗粒物进行单颗粒排列成气体单颗粒物,使得气体颗粒物能够进行来源信息分析,包括粒径、属性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的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分离装置I
[0025]连接管路2
[0026]第一连接管路21
[0027]第二连接管路23
[0028]第三连接管路25
[0029]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3
[0030]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 31
[0031]气体颗粒物入口310
[0032]气体颗粒物通道311
[0033]气体颗粒物出口313
[0034]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 3111
[0035]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 3113
[0036]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 3115
[0037]管壁315
[0038]加热机构33
[0039]颗粒物量测装置4
[0040]动力装置5
[004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图示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组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式中各组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于限制实际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42]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体颗粒物量测系统包括一分离装置1、连接管路2、颗粒物排列装置3及颗粒物量测装置4及动力装置5。所述连接管路2依次连接所述分离装置
1、所述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3、所述颗粒物量测装置4及所述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与所述颗粒物排列装置3和所述颗粒物量测装置4连通。
[0043]所述分离装置I可为一撞击式采样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装置I可为一小流量撞击式采样器。所述分离装置I包括采样栗(图未示)、喷嘴(图未示)、捕集板(图未示)及气体出口(图未示)。所述分离装置I的工作原理为:所述采样栗工作,旋转产生的抽力产生负压,将位于所述分离装置I附近的气体及气体中包含的颗粒物抽入所述分离装置I内,当含颗粒物的气体以一定的速度(恒流量)从所述喷嘴体中的喷嘴内喷出后,颗粒获得了一定的动能并且有一定的惯性,粒径大于所述分离装置切割粒径的气体颗粒物,因惯性大可以滑过气流而撞在所述捕集板上沉积下来,而惯性小的小于所述分割粒径的气体颗粒物,随着气流流线运动,被收集在滤膜上或进入气体出口,以进行粒子分析,从而实现了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离样品采集。
[0044]所述连接管路2包括第一连接管路21、第二连接管路23及第三连接管路25。
[0045]所述气体颗粒物发生装置3包括一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及一加热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的加热机构33。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可为不锈钢管道或玻璃管道。
[0046]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为一中空管体,其包括一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气体颗粒物通道311、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及围绕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的管壁315。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位于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的一端。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位于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的另一端。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连接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和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313。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310、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位于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的内径沿由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向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的方向减小。
[0047]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沿所述气体颗粒物排列管道31的轴向延伸。所述气体颗粒物通道311包括一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及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3115。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及所述第三气体颗粒物通道3115沿由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 310向所述气体颗粒物出口 313的方向依次排列。
[0048]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具有第一长度LI。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具有第一内径D1。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在其长度范围内其第一内径Dl相同,即所述第一气体颗粒物通道3111的第一内径Dl的大小沿由所述气体颗粒物入口310向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的方向相同。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径Dl不大于0.8mm。
[0049]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具有第二长度L2。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为圆台形。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具有第二内径D2。所述第二气体颗粒物通道3113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