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927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测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以电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0003]现有的汽车一般具备车尾箱,车尾箱可用于装载如行李及其它的物件,满足了人们出行时的需求,而现有的车尾箱上设有汽车尾盖,用于关闭、遮挡车尾箱。
[0004]汽车尾盖由于日常使用中会大量的动作活动,因此可靠性面临很大考验,需要专门的设备对其进行测试以验证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结构简单,可实现汽车尾盖的疲劳动作耐久测试,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中,包括支架、与支架铰接的转动臂、转动臂上固定设有悬臂,悬臂与汽车尾盖连接;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与转动臂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可整体架设在汽车外部,气缸提供动力使转动臂可绕支架转动,从而带动汽车尾盖的开启及闭合动作,这样,测试过程中可测试汽车尾盖的耐久程度,而且根据汽车车型的不同,转动臂的转动角度可调。本装置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满足测试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包括提供动力的气缸主体、与气缸主体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臂铰接。
[0009]测试时,气缸主体提供驱动力驱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转动臂绕支架转动,再带动汽车尾盖的开启及闭合动作。
[0010]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动控制解锁,解锁后由相应的解锁到位传感器传感,之后对开始尾盖举升动作,前半程使用悬臂将尾盖开启,后半程由尾盖的气动撑杆自动将尾盖举升至最高位置,并由顶部开启到位传感器进行反馈,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尾盖进行关闭,施力点为尾盖外侧边沿(可根据要求任意调整施力点位置,并能保证施力点始终与接触点接触),且关尾盖速度可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底架、固定于底架上的竖架、固定于竖架之间的横架,所述的竖架设于汽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的横架的长度与汽车宽度的尺寸相适配;转动臂与竖架铰接。
[0012]底架可提供很好的支撑力,竖架的高度大于汽车的高度,测试时只需底架、竖架、横架、转动臂、悬臂拼装在一起,即可组装成完整的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臂的数量为2条,气缸的数量为2个,悬臂与汽车尾盖的连接处位于尾盖中部。上述数量的设置适合尾盖开启的力度,保证了尾盖可顺畅的开启关闭。
[0014]进一步的,汽车主体尾部上设有解锁到位传感器。汽车主体顶部设有开启到位传感器。所述的气缸与转动臂之间设有关闭到位传感器。
[0015]解锁到位传感器可检测尾盖的解锁是否到位,开启到位传感器可检测尾盖的开启是否到位,关闭到位传感器可检测尾盖的关闭是否到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可以进行批量的应用,而且本装置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满足测试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0]如图1、2所示,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中,包括支架1、与支架I铰接的转动臂
2、转动臂2上固定设有悬臂3,悬臂3与汽车尾盖连接;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气缸4,气缸4与转动臂2连接。
[0021 ] 本实施例中,支架I可整体架设在汽车外部,气缸4提供动力使转动臂2可绕支架I转动,从而带动汽车尾盖101的开启及闭合动作,这样,测试过程中可测试汽车尾盖的耐久程度,而且根据汽车车型的不同,转动臂2的转动角度可调。本装置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满足测试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0022]气缸4包括提供动力的气缸主体41、与气缸主体41连接的活塞杆42,活塞杆42的另一端与转动臂2铰接。
[0023]测试时,气缸主体41提供驱动力驱动活塞杆42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转动臂2绕支架I转动,再带动汽车尾盖101的开启及闭合动作。
[0024]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控制解锁,解锁后由相应的解锁到位传感器5传感,之后对开始尾盖101举升动作,前半程使用悬臂3将尾盖101开启,后半程由尾盖101的气动撑杆自动将尾盖101举升至最高位置,并由顶部开启到位传感器6进行反馈,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尾盖101进行关闭,施力点为尾盖外侧边沿(可根据要求任意调整施力点位置,并能保证施力点始终与接触点接触),且关尾盖速度可调。
[0025]本实施例中,支架I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底架11、固定于底架11上的竖架12、固定于竖架12之间的横架13,竖架12设于汽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横架13的长度与汽车宽度的尺寸相适配;转动臂2与竖架12铰接。转动臂2的数量为2条,气缸4的数量为2个,悬臂3与汽车尾盖的连接处位于尾盖中部。
[0026]底架11可提供很好的支撑力,竖架12的高度大于汽车的高度,测试时只需底架
11、竖架12、横架13、转动臂2、悬臂3拼装在一起,即可组装成完整的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0027]进一步的,汽车主体尾部上设有解锁到位传感器5。汽车主体顶部设有开启到位传感器6。所述的气缸4与转动臂2之间设有关闭到位传感器7。
[0028]解锁到位传感器5可检测尾盖101的解锁是否到位,开启到位传感器6可检测尾盖101的开启是否到位,关闭到位传感器7可检测尾盖101的关闭是否到位。
[0029]尾盖的开闭详细步骤如下:
[0030]1、控制单元解锁;
[0031]2、解锁到位传感器5灯亮,灯不亮则表示电子解锁没到位,调整传感器与尾盖101的间隙直到灯亮为止,信号回馈到控制单元;
[0032]3、气缸4开始向上做升举动作,尾盖101开启;
[0033]4、开启到位传感器6灯亮,灯不亮,需检查开启到位传感器6与尾盖101的贴合间隙,检查气缸4和悬臂的位置是否正确,直到灯亮为止,信号回馈到控制单元;
[0034]5、气缸4开始向下工作,拉动悬臂3使尾盖101受力,直到尾盖101能自动闭合;
[0035]6、关闭到位传感器7灯亮,灯不亮则表示不正常,首先检查关闭到位传感器7与悬臂3之间的间隙,再来检查尾盖101是否没锁到第二道锁为止;
[0036]7、一个循环工作完毕。
[003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与支架(I)铰接的转动臂(2)、转动臂(2)上固定设有悬臂(3),悬臂(3)与汽车尾盖连接;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气缸(4),所述的气缸(4)与转动臂(2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4)包括提供动力的气缸主体(41)、与气缸主体(41)连接的活塞杆(42 ),活塞杆(42 )的另一端与转动臂(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底架(11)、固定于底架(11)上的竖架(12)、固定于竖架(12)之间的横架(13),所述的竖架(12)设于汽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的横架(13)的长度与汽车宽度的尺寸相适配;转动臂(2)与竖架(1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臂(2)的数量为2条,气缸(4)的数量为2个,悬臂(3)与汽车尾盖的连接处位于尾盖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主体尾部上设有解锁到位传感器(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主体顶部设有开启到位传感器(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4)与转动臂(2 )之间设有关闭到位传感器(7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测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其中,包括支架、与支架铰接的转动臂、转动臂上固定设有悬臂,悬臂与汽车尾盖连接;汽车尾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与转动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可以进行批量的应用,而且本装置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满足测试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IPC分类】G01M17-007
【公开号】CN204286810
【申请号】CN201420763221
【发明人】杜泽宁, 陈旭波, 黄英龄, 赵家华, 王海涛
【申请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