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598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60?7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脑缺血是指因脑血流量下降而引起的脑细胞功能和形态学上的改变,只有当脑血流量下降达一定水平和持续一定时间后,脑组织才会发生缺血改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量下降均可使细胞缺氧,脑缺氧能量代谢障碍直接抑制质膜上钠/钾ATP酶的活性,钾离子大量外流;I丐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向细胞内流入和聚集,形成细胞内高渗状态,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外间隙缩小,细胞肿胀(细胞毒性水肿)。此时血脑屏障未开放,数小时后组织细胞出现缺血坏死。5至6小时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蛋白质通透性增加,离子通透性也大大增加,组织间隙水分聚集,形成血管源性水肿,组织总含水量逐渐增加,此时脑缺血损伤已向不可逆方向发展。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而辨别某区域脑组织缺血与否以及缺血严重程度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和手术决策依据。
[0003]目前,对于急性脑缺血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在超急性期(<6h)进行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时机若选择不当,不仅会引起出血性脑梗死,而且再灌注损伤会加重局部脑组织缺氧,加重病情,甚至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寻找一种能早期确定病灶部位与范围的方法显得极为重要。但现阶段使用医院传统的医学成像检测方法,如:CT、MRI等成像方法,检查缺血脑组织需要在发病6小时以后才能显示缺血病灶,并且还无法确定缺血半暗带的范围、缺血的程度和准确的反应病变部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尽早准确的反映脑缺血组织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缺血半暗带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这对于早期脑组织缺血的病理分析研究和实现早期诊断,最大程度的减少缺血坏死的范围和保护正常的脑组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0004]太赫兹(Terahertz,简称THz,ITHz = 112Hz)波段是指频率从10GHz到1THz,相应的波长从3毫米到3 O微米,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频谱范围相当宽的电磁波谱区域。由于该频段是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过渡的频段,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特别是由于很多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均落于太赫兹波段,物质在太赫兹波波段的发射、反射和透射光谱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和化学信息,并且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低(ITHz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只有约4meV),其远远小于X射线的能量,不会对生物大分子、生物细胞和组织产生有害的电离,特别适合于对生物组织进行活体检查。此外,太赫兹波对水分子非常敏感,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到水溶液里离子之间的协同性以及蛋白质的水化作用,而且对生物组织的水分变化更是具有高灵敏度。这有可能使太赫兹波非常适用于生物组织的水分及相关成分变化检测,进而区别生物体的健康组织和病态组织或识别。同时,其对生物特征细胞密度及其排列较为敏感。因此,太赫兹波成像技术在实时生物信息提取、生物组织活体检查、医学成像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对各光学元器件的不同摆放实现对太赫兹波的控制和探测,装置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现在脑缺血发生2小时后,准确的检测出脑缺血组织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缺血半暗带。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入射到与所述太赫兹波成45°角的金属线栅,所述太赫兹波的一部分经所述金属线栅反射后入射至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太赫兹探测器;
[0008]所述太赫兹波的另一部分经金属线栅透射后依次经过第一镀金膜反射镜、第二镀金膜反射镜和第三镀金膜反射镜,经第三镀金膜反射镜反射后的太赫兹波以30° — 60°的角度入射至第一太赫兹透镜,经所述第一太赫兹透镜透射后的太赫兹波被用于放置脑组织样品的二维移动平台反射后入射至第二太赫兹透镜,经第二太赫兹透镜透射后的太赫兹波入射至与数据采集卡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二太赫兹探测器;
[0009]所述计算机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数据及所述二维移动平台的移动信息。
[0010]所述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的频率范围为0.1THz—ΙΟΤΗζ。
[0011 ]所述二维移动平台由中空的支架构成,所述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脑组织样品的衬底。所述衬底为石英玻璃材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金属线栅的位置使其与入射的太赫兹波成45°角,这样设置能够将入射的太赫兹波平均分成光强相等的透射太赫兹波和反射太赫兹波,并分别被不同的太赫兹探测器探测,便于对照检测。
[0014]2.太赫兹波经过第三镀金膜反射镜反射后以30° — 60°的角度入射至第一太赫兹透镜,这样设置就可以使太赫兹波在经过放置脑组织样品的二维移动平台时会形成反射,从而可通过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完成缺血脑组织样品的检测。
[0015]3.本实用新型装置还设置有计算机及数据采集卡,为后期数据采集、分析和检测精度提供保障,为早期脑组织缺血的病理分析研究和实现早期诊断,最大程度的减少缺血坏死的范围和保护正常的脑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0016]4.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太赫兹源2-金属线栅3-第一太赫兹探测器4-第一镀金膜反射镜5-第二镀金膜反射镜6-第三镀金膜反射镜7-第一太赫兹透镜8-二维移动平台9-第二太赫兹透镜10-第二太赫兹探测器11-数据采集卡12-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1、数据采集卡11和计算机12,太赫兹源I发射的太赫兹波的频率范围为0.1THz—1THz,太赫兹源I发射太赫兹波,入射到金属线栅2上,金属线栅2起到分光的作用,摆放金属线栅2的位置使其与入射的太赫兹波成45°角,这样设置能够将入射的太赫兹波平均分成光强相等的透射太赫兹波和反射太赫兹波,经金属线栅2反射后的太赫兹波被第一太赫兹探测器3探测。
[0021]经金属线栅2透射后的太赫兹波依次经过第一镀金膜反射镜4、第二镀金膜反射镜5和第三镀金膜反射镜6转折光路后,使太赫兹波以30° — 60°的角度入射到第一太赫兹透镜7,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改变第三镀金膜反射镜6的摆放角度来改变太赫兹波的入射角度。第一太赫兹透镜7和第二太赫兹透镜9组成望远镜系统,太赫兹波经过第一太赫兹透镜7聚焦,在焦点处光斑最小,通过调整二维移动平台8的位置,可以使放置在二维移动平台8上的脑组织样品处于第一太赫兹透镜7的焦平面上,太赫兹波入射到脑组织样品上,在缺血脑组织上进行反射,反射的太赫兹波再经过第二太赫兹透镜9,最后被第二太赫兹探测器10探测。计算机12接收数据采集卡11采集到的数据及所述二维移动平台8的移动信息,本实施例中二维移动平台8由中空的支架构成,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脑组织样品的衬底,所述衬底为石英玻璃材质。
【主权项】
1.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I)、数据采集卡(11)和计算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太赫兹源(I)发射的太赫兹波入射到与所述太赫兹波成45°角的金属线栅(2),所述太赫兹波的一部分经所述金属线栅(2)反射后入射至与所述数据采集卡(11)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太赫兹探测器(3); 所述太赫兹波的另一部分经金属线栅(2)透射后依次经过第一镀金膜反射镜(4)、第二镀金膜反射镜(5)和第三镀金膜反射镜(6),经第三镀金膜反射镜(6)反射后的太赫兹波以30° — 60°的角度入射至第一太赫兹透镜(7),经所述第一太赫兹透镜(7)透射后的太赫兹波被用于放置脑组织样品的二维移动平台(8)反射后入射至第二太赫兹透镜(9),经第二太赫兹透镜(9)透射后的太赫兹波入射至与数据采集卡(11)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二太赫兹探测器(10); 所述计算机(12)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卡(11)采集到的数据及所述二维移动平台(8)的移动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的频率范围为0.1THz—1THz。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移动平台(8)由中空的支架构成,所述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脑组织样品的衬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石英玻璃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的缺血脑组织的检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入射到与所述太赫兹波成45°角的金属线栅,所述太赫兹波的一部分经所述金属线栅反射后入射至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太赫兹探测器;所述太赫兹波的另一部分经金属线栅透射后最终被第二太赫兹探测器;计算机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数据及所述二维移动平台的移动信息。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
【IPC分类】G01N21/3581
【公开号】CN205317664
【申请号】CN201521143977
【发明人】王与烨, 唐隆煌, 陈图南, 徐德刚, 冯华, 石嘉, 段攀, 钟凯, 姚建铨
【申请人】天津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