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铃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006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打铃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打铃钟。主要用于学校、工厂、机关单位的自动打铃钟。
在已有技术中,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自动打铃钟,在钟壳内设有一个铃响控制器,在指针式表盘上设置一个打铃时刻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串接在铃响控制器中的控制回路上,该控制开关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时针和分针并与表盘接触的触头,这两个触头沿表盘径向差开,使它们具有不同半径的圆形运行轨迹,在表盘上每五分钟设置一个可供选择的铃响接通点,当时针和分针上的触头由指针带动走到每一铃响接通点并与其接触时,这两个接通点即可通过引出导线送出打铃信号,每一可供选择铃响点的信号均通过两根导线引出,接在一个打铃时刻选择电路板上,用户可根据所选定的打铃时刻,将对应的引出导线与铃响控制器接通,该钟便可按照用户所选的时间自动打铃,当指针走过表盘上铃响接通点并与其不接触时,则铃声自动停止。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看出,该钟具有自动打铃和在所提供的铃响点内任意选择打铃时刻的两种功能。
由于上述打铃时刻控制开关采用常开式控制方式,所以每一可供选择的铃响点都要引出两根导线,使得该控制开关到铃响控制器的接线成为胡子线,不仅制作困难,且难以维修,同时,由于胡子线的问题,该钟所提供的可供选择的铃响点数已成为极限,不可能再增加铃响点数,而目前的铃响点数(即每五分钟一个铃响点)又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学校的打铃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铃响点数,取消胡子线,使制作和维修都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主要对打铃时刻控制开关进行改进,指针式表盘中的触头接触形式不变,而在表盘上设有用纬线和径线分成的导电区域,即用纬线将时针和分针上两个触头的运行轨迹分成对应的环形运行轨道,用经线将每分钟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电间隔,在表盘背后设有一个与表盘大小相应的表盘导电板,所述表盘上的每个导电区域均通过一个金属螺钉与表盘导电板相接,所述的时针和分针上的触头与表盘构成两点接触式常闭开关接在铃响控制器中。如果将某一导电区域上对应的联结螺订取掉,则该导电区域与表盘导电板不接通,即成为表盘上的一个非导电区域;指针上的触头在非响铃时间总是与表盘导电盘接通的,当时针和分针上的触头同时走到表盘上所设置的非导电区域时两个触头都与表盘导电板断开,从而给出打铃信号,铃声响;当分针走过所设置的非导电区域时,分针上的触头又表盘上的导电区域接触,则铃声停止。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打铃时刻控制开关成为常闭式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只需从表盘上引出两根导线接在铃响控制器中,从而取消了胡子线,同时,根据上述结构,响铃点数是由表盘上所画的径向导电间隔而决定的,因此响铃点数可以大大扩展,足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表盘正面结构图。
图2、表盘正面局部放大图。
图3、表盘导电板结构图。
图4、时针结构示意图。
图5、静花盘结构示意图。
图6、动花盘结构示意图。
图7、铃响控制器线路图。
图8、触头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2,用纬线分成时针触头的环形运动轨迹9和分针触头的环形运动轨迹10,用径线将每分钟分成三个导电间隔,对于分针轨道每个导电间隔为二十秒;对于时针轨道每个导电间隔为四分钟。根据时针和分针轨道上导电间隔所占据的时间可准确预置响铃时刻,每分钟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响铃点,响铃时间为二十秒。用线路板腐蚀工艺画线,每个导电区域均安装一个金属小螺钉12。
参见图3,在表盘导电板13上、对应于表盘中每个螺钉的位置都开有相应的螺孔17。表盘导电板设在表盘的背面,并通过小螺钉与表盘连接在一起,当某一小螺钉取掉时,小螺钉所在的导电区域与表盘导电板不接通,则该区域变为非导电区域。
参见图4,为了使该打铃钟能够设置二十四小时的不同打铃时刻,在时针14上增设一个与表盘接触的第二触头5,在时针的根部设有一个花盘式触点转换器,该转换器设有一个静花盘6和一个动花盘7同轴安装在时针上,再参见图2,在表盘上六时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可挡拨动花盘转动的凸起结构8,在表盘上相应地设有触头5的环形运行轨道11。参见图5,静花盘6为一个圆盘,在圆盘上分成六等分,每等分中设有一个扇形导电片15,其中120°间隔的三个导电片电连接成为一个导电体与触头4电连接,另外三个导电片构成另一个导电体与触头5电连接。参见图6,动花盘7是一个与静花盘相应的六条齿形圆盘,仅在其中120°间隔的三个条齿上设有导电片16,这三个导电片电连接在一起并作为触头4、5的共同输出端。在早六点至晚六点之间,动花盘上的导电片与静花盘中与触头4电连接的三个导电片接触,则转换器输出触头4给出的信号,当时针通过晚上六点时,表盘上的凸起结构8使动花盘转动一个角度,则动花盘上的导电片16与静花盘中另外三个导电片接触,转换器输出触头5给出的信号,从而完成触头4、5的自动转换。
参见图7,图中20是打铃时刻控制开关,13表示表盘,21表示分针上所带的触头,22、23分别表示时针上的所带的触头4、5,转换开关24表示花盘式触头转换器。图中220V的交流电源经过变压器降压、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后提供一个直流电源,它与控制开关20和继电器J的控制线圈串联连接构成控制回路,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在铃响执行回路25中。白天转换开关24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使触点22和触点21与表盘13构成两点接触式常闭开关,非响铃时间,控制回路总是接通的,继电器J的触点断开,执行回路断开,当触点22和触点21同时触及表盘中所设置的非导电区域时,控制回路断开,继电器J的触点闭合,执行回路接通,当触点21又与表盘接触时,铃声停止。夜间,转换开关24打向触头23,使触头23和触头21构成两点接触式常闭开关,工作过程与白天相同,到早晨六时,转换开关24又打向触头22。
参见图8,所述的触头具有一个固接在指针27上的弹子壳18,在壳内装有软弹簧19和弹子头26。该种结构可使触头与表盘接触更为良好。
参见图9,所述的铃响控制器安装在钟壳30中,表盘31的结构参见图1、2,该图中给出示意画法,32是花盘式触点转换器,具体结构参见图5、6,分针33上装有一个触头与轨道9接触,时针34上装有两个触头与轨道10、11接触,打开表蒙35便可在表盘上直接选择响铃点。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实用新型每一分钟内可提供三个响铃点,使响铃点数大大增加,足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还取消了胡子线,使制作简单、维修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预置铃响时刻的操作也很方便,只需打开前表蒙,在表盘上操作,不用打开后盖,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宜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自动打铃钟,在钟壳内设有一个铃响控制器,在指针式表盘上设置一个打铃时刻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串接在铃响控制器中的控制回路上,该控制开关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时针和分针并与表盘接触的触头,这两个触头沿表盘径向差开,使它们具有不同半径的圆形运行轨迹,其特征是在表盘上设有用纬线和径线分成的导电区域,即用纬线将时针和分针上两个触头的运行轨迹分成对应的环形运行轨道9、10,用经线将每分钟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电间隔,在表盘背后设有一个与表盘大小相应的表盘导电板13,所述表盘上的每个导电区域均通过一个金属螺钉12与表盘导电板相接,所述的时针和分针上的触头与表盘构成两点接触式常闭开关20接在铃响控制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铃钟,其特征是在时针上增设一个与表盘接触的第二触头,在时针上还设有一个花盘式触点转换器,该转换器设有一个静花盘6和一个动花盘7同轴安装在时针上,在表盘昼夜转换时刻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可挡拨动花盘转动的凸起结构8,在表盘上相应地设有触头5的环形运行轨道11。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铃钟,其特征是所述的触头具有一个固接在指针27上的弹子壳18,在壳内装有软弹簧19和弹子头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打铃钟。在钟壳内设有一个铃响控制器,在时针和分针上都设有与表盘接触的触头,在表盘上设有用纬线和经线分成的导电区域,指针上的触头与表盘构成两点接触式常闭开关接在铃响控制器中,当时针和分针上的触头由指针带动同时走到表盘上所设置的非导电区域时,铃响控制器接通,铃声响;当触头走过该非导电区域时,铃声停止。该钟提供的响铃点数多,接线简单,易于制作,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G04C21/00GK2123088SQ9220453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1日
发明者鄢黎 申请人:鄢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