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98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液位控制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可以对液位进行无动力直接控制即补水,且结构简单,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较高的液位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体、控制阀、滑阀机构、连杆机构、固定支架、浮子、摆杆、出水管及导管A、导管B、导管C;所说的控制体为箱体结构,下方开有进口,中部有出口,上方开有出口;通过连接于出口的出水管与水槽相连通;所说的控制阀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包括外筒、内柱和控制杆,该外筒侧壁上开有三个通孔A1、B1、C1;所说的内柱沿径向开有四个通道a、b、c、d,其中通道a和通道c相连通,通道b和通道d连通,该四个通道可分别与三个通孔A1、B1、C1相对应导通;控制杆固定于内柱上;导管A连接于通孔A1和控制体上出口,导管B连接于通孔B1和出水管,导管C一端连接于通孔C1,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说的连杆机构包括平衡物、连杆;该平衡物固定于连杆一端,连杆活动连接于固定支架上,另一端与连杆活动连接,所说的控制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杆上,连杆下端固定连接一浮子,浮子可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杆,使内柱和外筒可相对转动;所说的滑阀机构包括滑阀、导杆、弹簧,滑阀设置于控制体中,导杆一端固定在滑阀顶部,另一端穿出控制体顶部,弹簧套设于导杆上。
所说的滑阀机构还包括薄膜、压块、固定夹,薄膜套设于导杆下端,并由压块固定,将控制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两端由固定夹固定于控制体内壁上,薄膜上、下方液体压力的压差将使薄膜中心上下移动,带动导杆以及滑阀升降。
所说的导杆上端设置一调节螺母,以调节弹簧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传统的间接式液位控制方法相比少了许多中间设备,控制结构也简单,没有复杂的气动或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直接,精度和响应速度较高,无须外界的动力和能源输入。浮子连杆结构简单可靠,运动部件较少,设备安装和维修比较容易,制造和维护的成本也很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的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另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阀机构另一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图中的设定液面L1是指水槽要求保持的液位,工作液面L2是指当实际液位底于该液面时才开始补水。控制阀6的定位块64使控制杆63的旋转角度α控制在45度之内,设定液面L1和动作液面L2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控制杆63和浮子8之间连杆的长度来控制。
1、当水槽10内没有水或液位底于动作液面L2的情况这时需要往水槽10内补水,控制阀6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通孔A1通过通道a、通道c和通孔C1连通。从图1可以看出通孔C1通过导管C和大气相通,通孔A1通过导管A和控制体1的出口103相通,这样控制体1内滑阀2上部的空间是和大气相通的,通路如下出口103→导管A→通孔A1→a通道→c通道→通孔C1→导管C→大气。需要指出的是这时该空间内可以是水或空气;控制体1进口101是和进水管11连通的,所以水进入控制体1内滑阀2下部的空间,由于上述通路的存在,且水压大于大气压力和弹簧4紧力之和,根据力学原理压力水将推动滑阀2上移,滑阀2上部的水空气将通过该通路从导管C排出;由于滑阀2的上移,出口102被开启,水从该口流出经过出水管11流入水槽10开始补水。由于滑阀2上方的空间较小,在压力水的推动下滑阀2很快到达控制体1的顶部由于弹簧4的存在,滑阀2和顶部之间有一小段空间,这时出口102早已完全开启,水槽10内的液面也随着补水慢慢上升,推动浮子8上移,浮子8从动作液面向设定液面L1运动。这时控制杆63也带动控制阀6内柱62逆时针转动,从图2可见,在这一转动过程中,通孔A1、通孔B1、通孔C1都互不连通。
2、当液位到达设定液面L1时的情况这时控制阀6内的位置如图3所示,通孔A1通过通道d、通道b和通孔B1口连通,通孔A1和通孔C1不相通。从图1可以看出通孔B1通过导管B和排水管11连通,这样排水管11内的压力水经过导管B→通孔B1→通道d→通孔A1→导管A到达出口103进入控制体1上部,在压力水和弹簧4弹力的推动下滑阀2开始快速下移并将出口102封闭由于滑阀2上方的移动空间较小,这一过程是很快的,补水结束。这时控制体1内滑阀2上、下部分均充满了压力水,滑阀2处于平衡状态。
3、当液位下降时的情况液位下降但未达到动作液面L2时,虽然浮子8和控制杆63在动作,但在这一动作过程中通孔A1、通孔B1、通孔C1互不相通,控制体1内也没有动作。只有当液位到达动作液面L2时,控制阀2又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通孔A1通过通道a、通道c和通孔C1连通。通孔A1通过导管A和控制体1的出口103相通,于是形成如下通路出口103→导管A→通孔A1→通道a→通道c→通孔C1→导管C→大气。这时控制体1内滑阀2上部的压力水通过该通路从导管C排出原理同第一种情况,滑阀2也同时上移,出口102被开启,压力水从该口流出经过出水管11流入水槽10,开始补水。
另外,滑阀机构中还可设有薄膜14、压块13、固定夹15,薄膜14套设于导杆3下端,并由压块13固定,将控制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两端由固定夹15固定于控制体1内壁上,薄膜14上、下方液体压力的压差将使薄膜14中心上下移动,带动导杆3以及滑阀2升降,实现滑阀2的开关动作;导杆3上端设置一调节螺母12,以调节弹簧4的松紧。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体(1)、控制阀(6)、滑阀机构、连杆机构、固定支架(5)、浮子(8)、摆杆(9)、出水管(10)及导管A、导管B、导管C;所说的控制体(1)为箱体结构,下方开有进口(101),中部有出口(102),上方开有出口(103);通过连接于出(102)的出水管(11)与水槽(10)相连通;所述的控制阀(6)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5)上,包括外筒(61)、内柱(62)和控制杆(63),该外筒(61)侧壁上开有通孔(A1、B1、C1);所说的内柱(62)沿径向开有四个通道a、b、c、d,其中通道a和通道c相连通,通道b和通道d连通,该四个通道可分别与通孔(A1、B1、C1)相对应导通;控制杆(63)固定于内柱(62)上;导管A连接于通孔(A1)和控制体(1)上出口(103),导管B连接于通孔(B1)和出水管(11),导管C一端连接于通孔(C1),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该外筒(61)还设有定位块(64);所说的连杆机构包括平衡物(71)、连杆(72、73);该平衡物(71)固定于连杆(72)一端,连杆(72)活动连接于固定支架(5)上,另一端与连杆(73)活动连接,所说的控制杆(6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杆(73)上,连杆(73)下端固定连接一浮子(8),浮子(8)可通过连杆(73)带动控制杆(63),使内柱(62)和外筒(61)可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阀机构包括滑阀(2)、导杆(3)、弹簧(4),滑阀(2)设置于控制体(1)中,导杆(3)一端固定在滑阀(2)顶部,另一端穿出控制体(1)顶部,弹簧(4)套设于导杆(3)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阀机构还包括薄膜(14)、压块(13)、固定夹(15),薄膜(14)套设于导杆(3)下端,并由压块(13)固定,将控制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两端由固定夹(15)固定于控制体(1)内壁上,薄膜(14)上、下方液体压力的压差将使薄膜(14)中心上下移动,带动导杆(3)以及滑阀(2)升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杆(3)上端设置一调节螺母(12)。
专利摘要无动力自响应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体、外筒、内柱和控制杆组成的控制阀、滑阀机构、连杆机构、固定支架、浮子、摆杆、出水管及导管A、B、C;该外筒侧壁上开有三个通孔A1、B1、C1,内柱沿径向开有四个通道a、b、c、d,控制杆的一端固定于内柱,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杆上,连杆下端固定连接一浮子,浮子可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杆,使内柱和外筒可相对转动,通过浮子、连杆机构利用水的浮力直接控制控制阀阀体进行两位切换的。当液位下降时,浮子通过力学杠杆原理带动连杆下行控制阀被驱动开始工作,当液位恢复正常后,浮子带动连杆使控制阀关闭。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较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G05D9/00GK2518134SQ0125395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李思琦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