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断电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930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断电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制电路通断电的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通断电控制仪。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服务器等产品的研制开发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计算机或服务器的一些关键部件如硬盘、电源等进行可控次数和可控时间的通断电测试,以验证所测试部件的稳定性,发现一些可能的设计缺陷,增强服务器部件控制能力。目前测试中一般采用直接手动通断电控制,但这种方法可控性差、通断电时间难以准确控制,不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根据预先的设定来自动控制通断电的通断电控制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结构是由主控电路A、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构成的,主控电路A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相连。
所述的主控电路A由集成电路IC1、电容C2、C3和晶振C4构成,集成电路IC1的1脚至8脚、21脚至23脚分别接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7脚至14脚、4脚至6脚,集成电路IC1的12脚、37脚至39脚分别接按键控制电路B中集成电路IC3的2脚、9脚至11脚,集成电路IC3的24脚接执行电路D中集成电路IC2的9脚相连,晶振C4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串接后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之间的连线还与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1脚相连,集成电路IC1的31脚接电源VCC。
所述的按键控制电路B由集成电路IC3、电阻R2至R5、按键S2至S4和开关S6构成,电阻R2至R4一端分别与按键S2至S4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并接电源VCC,按键S2至S4另一端并联,电阻R2与按键S2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9脚,电阻R3与按键S3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8脚,电阻R4与按键S4之间的连线接开关S6的2脚,电阻R5一端接开关S6的3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开关S6的1脚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6脚。
所述的LCD显示电路C由液晶显示器LCD、按键S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阻R1和可变电阻W构成,液晶显示器LCD的2脚接电源VCC,3脚接可变电阻W的3脚,可变电阻W的1脚接电源VCC,2脚接地,按键S1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并接电源VCC,另一端与电解电容的负极并联,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并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9脚,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相接。
所述的执行电路D由集成电路IC2和继电开关J构成,继电开关J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3的8脚,继电开关J的开关部分串接在电源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它可以根据预先的设定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可控性和准确度。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通断电控制仪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2为通断电控制仪的电路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结构是由主控电路A、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构成的,主控电路A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相连。
主控电路A由集成电路IC1、电容C2、C3和晶振C4构成,集成电路IC1的1脚至8脚、21脚至23脚分别接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7脚至14脚、4脚至6脚,集成电路IC1的12脚、37脚至39脚分别接按键控制电路B中集成电路IC3的2脚、9脚至11脚,集成电路IC3的24脚接执行电路D中集成电路IC2的9脚相连,晶振C4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串接后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之间的连线还与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1脚相连,集成电路IC1的31脚接电源VCC。
按键控制电路B由集成电路IC3、电阻R2至R5、按键S2至S4和开关S6构成,电阻R2至R4一端分别与按键S2至S4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并接电源VCC,按键S2至S4另一端并联,电阻R2与按键S2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9脚,电阻R3与按键S3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8脚,电阻R4与按键S4之间的连线接开关S6的2脚,电阻R5一端接开关S6的3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开关S6的1脚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6脚。
LCD显示电路C由液晶显示器LCD、按键S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阻R1和可变电阻W构成,液晶显示器LCD的2脚接电源VCC,3脚接可变电阻W的3脚,可变电阻W的1脚接电源VCC,2脚接地,按键S1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并接电源VCC,另一端与电解电容的负极并联,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并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9脚,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相接。
执行电路D由集成电路IC2和继电开关J构成,继电开关J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3的8脚,继电开关J的开关部分串接在电源线上。
主控电路A对各个部分进行协调工作,接收按键控制电路B的控制动作,根据预先设定控制执行电路D进行通断电动作,并将信息传递给LCD显示电路显示出来,以供操作测试人员读取。
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集成电路IC1、IC2、IC3的型号分别为AT89S51、SN7407N、74LS11,液晶显示器LCD的型号为YM1602C。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通断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它由主控电路A、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构成,主控电路A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电路A由集成电路IC1、电容C2、C3和晶振C4构成,集成电路IC1的1脚至8脚、21脚至23脚分别接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7脚至14脚、4脚至6脚,集成电路IC1的12脚、37脚至39脚分别接按键控制电路B中集成电路IC3的2脚、9脚至11脚,集成电路IC3的24脚接执行电路D中集成电路IC2的9脚相连,晶振C4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串接后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9脚,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的18脚,电容C2和C3之间的连线还与LCD显示电路C中液晶显示器LCD的1脚相连,集成电路IC1的31脚接电源VC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控制电路B由集成电路IC3、电阻R2至R5、按键S2至S4和开关S6构成,电阻R2至R4一端分别与按键S2至S4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并接电源VCC,按键S2至S4另一端并联,电阻R2与按键S2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9脚,电阻R3与按键S3之间的连线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8脚,电阻R4与按键S4之间的连线接开关S6的2脚,电阻R5一端接开关S6的3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开关S6的1脚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36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D显示电路C由液晶显示器LCD、按键S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阻R1和可变电阻W构成,液晶显示器LCD的2脚接电源VCC,3脚接可变电阻W的3脚,可变电阻W的1脚接电源VCC,2脚接地,按键S1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并接电源VCC,另一端与电解电容的负极并联,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并接主控电路A中集成电路IC1的9脚,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路D由集成电路IC2和继电开关J构成,继电开关J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3的8脚,继电开关J的开关部分串接在电源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断电控制仪,属于可控制电路通断电的仪器,其结构是由主控电路A、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构成的,主控电路A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B、LCD显示电路C和执行电路D相连。主控电路A对各个部分进行协调工作,接收按键控制电路B的控制动作,根据预先设定控制执行电路D进行通断电动作,并将信息传递给LCD显示电路显示出来,以供操作测试人员读取。本实用新型的通断电控制仪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它可以根据预先的设定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可控性和准确度。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G05B19/04GK2747605SQ200420097469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徐立华, 丁江 申请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