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81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尤指一种可连续提 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亦随着更趋多样化并拥有日益精致且强大的功 能。然而,随之而来的,便会有更多且更高效能的电路设计必须被实现。因此,在电源设计 方面,除了必须达到省电的功能,更要兼顾高质量的供电要求,以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以智能电源(Smart Power)的角度而言,系统设计者应根据各阶段的用电特性,给 予不同的供电。详细来说,即基于系统应用的需要,对有用电需求的元件负载,提供不同类 型的电源供应源,并利用切换开关,斟酌适当的使用时机,以给予适当的电源。举例来说,以 已知电子产品中经常使用到的振荡器电路为例,为了满足高精确度的要求,通常振荡器电 路在操作时需要一个纯净且稳定的电源供应源,否则可能会因微小的电压变异而造成不理 想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已知技术通常会使用具有低电源输出噪声、低输出涟波以及低电磁 干扰等特性的低消散型稳压器(Low Drop Out Regulator,LDOregulator)来提供良好的电 源供应。但是相较于一般的电源供应源,低消散型稳压器必须消耗额外的电流,而有耗电且 低电源转换率的缺点。因此,若全程皆使用低消散型稳压器来供应电能,势必无法符合成本 考虑。又,当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振荡器电路对于电源供应源的要求不若操作 时所需的高质量电源供应。因此,利用切换开关在元件操作时,适时地切换控制提供较稳定 的电源供应源,而当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则提供一般的电源供应源。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技术电源切换装置1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装置10用来 根据单一位的切换控制信号S,控制由电源供应装置102或是低消散型稳压器104提供电 源至振荡器106。电源供应装置102与低消散型稳压器104分别用来提供1. 8伏特的供应 电源Vmm与稳压电源V·。于振荡器106运作时,电源切换装置10控制由低消散型稳压器 104提供稳压电源Vkk给振荡器106使用,在此情况下,低消散型稳压器104虽会消耗较大 的电流,但可输出稳定的1.8伏特电压。而在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为了要省电,电源切 换装置10控制由电源供应装置102提供供应电源VM。相较于低消散型稳压器104,电源供 应装置102所提供的电压虽然不甚稳定,但仍可供应振荡器106所需的电流。电源切换装 置10包含有第一开关108、第二开关110及反相器112。反相器112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 开关108,而其输出端耦接于第二开关110。第一开关108根据切换控制信号S的反相信号 Sinv,来控制是否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第二开关110根据切换 控制信号S,来控制是否导通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因此,于振荡 器106运作时,可通过输入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 (即S = 1),使第二开关110导通低消 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状态,以开启稳压电源Vkk的供给;而当系统或控 制电源切换装置为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可输入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 (即S = 0),则 第一开关108会根据反相信号Sinv (即Sinv = 1),来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以提供供应电源VM至振荡器106。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由于切换控制信号S经过反 相器112反相处理时会有延迟时间Tinv。因此,第一开关108与第二开关110在切换的瞬间 将会发生所有电源供应源皆关闭的情况。例如图2中的时间1\,当切换控制信号S自高电 平转变至低电平时,切换控制信号S经由反相器112反相处理的这段时间中,低消散型稳压 器102或是电源供应装置104皆处关闭状态。换句话说,将会导致供应电源中断的情况。为了避免前述因反相器延迟所造成的问题,已知技术采用另一解决方式,请参考 图3,图3为已知技术一电源切换装置3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装置30包含有第一开关302 与第二开关304。其中,切换控制信号Si与S2皆为低电平时(即Si = 0,S2 = 0),为系统或 控制电源切换装置30的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此时,第一开关302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 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且第二开关304关闭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 连接状态。在此情况下,若欲转换供应电源时,必须先输入一切换控制信号,来开启另一供 应电源后,再输入另一切换控制信号,来关闭目前使用中的供应电源。举例来说,请参考图 4,图4为图3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假设于初始状态时(即图4中的时间1\),若欲 转换成由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供给稳压电源VKH;给振荡器106使用,可先输入低电平的切 换控制信号Si至第一开关302,以及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2至第二开关304 (即图4中的 时间T2),使得第二开关304据以导通供给稳压电源V■后,再分别输入皆为高电平的切换 控制信号Si与S2至第一开关302与第二开关304 (即图4中的时间T3),使第一开关302关 闭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而结束供应电源VM的供给,以避免前述供 应电源中断的情况。然而,由于电源切换装置30是使用两个位的信号来做控制,若不慎输 入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i与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2,仍会造成供应电源中断的情况。 此外,当系统执行重置(reset)程序时,电源切换装置30必须实时回到重置状态(即图4 中的时间T4)。此时,控制单元306无法等待第一开关302导通后,再关闭至第二开关304。 在此情况下,会因第一开关302与第二开关304在切换瞬间时彼此切换速度的不同,而发生 所有供应电源皆关闭的瞬时,以致无法连续地提供电源至振荡器106。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 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本发明揭露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 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 入信号;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 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 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延迟单 元、第一电源开关及第二电源开关。该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 号。该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 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该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
7的该第二端,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电源开 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 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该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延迟单元、第二电源供应 单元与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 系。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第二电源供应单元 及电源切换装置。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电压。该第二电 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提供第二电压。该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 元、运算单元、延迟单元、第一电源开关及第二电源开关。该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 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该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该第一 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该第 一控制信号。该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 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该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 算单元、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及一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 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一电压至该负载。该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第一延 迟单元、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 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二电压至该负载。



508负载 i60流程600,602,604,606,608,610,612 步骤 504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 负载单元 流程7047067087107128021002700702
输入控制单元
弟 牺
Λ-Λ- ~·上山
弟J而 运算单元 延迟单元 第一电源开关 第二电源开关 与门 与非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源供应系统50的示意图。电源供应系统50包 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及电源切换装置506。在电源供应系统 50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分别用来供应第一电源V1及第二电 源V2至负载单元508。电源切换装置506用来根据第一输入信号Sin」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 切换提供至负载单元508的电源供应源。以需要1. 8伏特电压大小的振荡器电路为例,第 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可分别为电源供应装置与低消散型稳压器, 而负载单元508为振荡器电路。当振荡器电路在初始状态或是重置程序时,可由第一电源 供应单元502提供第一电源V1 (1. 8伏特),而于振荡器电路操作时,因应其操作特性,由第 二电源供应单元504给予高质量且稳定的第二电源V2 (1. 8伏特)。因此,电源切换装置506 可根据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Sin i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适时地切换电源供应的装置,并保 持无间断地提供电源至负载单元508。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图6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电源切换控制流程 6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控制流程60用以切换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或是第二电源供应 单元504供应电源至负载单元508,其包含以下步骤步骤600:开始。步骤602 产生第一输入信号Sin i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步骤604 对第一输入信号Sin工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 一控制信号S”步骤606 将第二输入信号Sin 2延迟一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步骤608 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控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 耦接关系。步骤610 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2,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 耦接关系。步骤612:结束。
9
根据流程60,电源切换装置506将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Sin i与第二输入信号 SIN—2执行特定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1,并将第二输入信号Sin 2延迟一延迟时 间TD,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电源切换装置506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与第二控制信号S2, 分别控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以及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 508间的耦接关系。换句话说,根据第一输入信号Sin」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电源切换装置 506控制是否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或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 接关系,以切换提供至负载单元508的电源供应。如此一来,电源供应系统50除了可因应不 同用电阶段提供负载单元508适当的电源供应外,还可保持不间断地供电至负载单元508。进一步地,关于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如图7所示,电源切 换装置506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700、运算单元706、延迟单元708、第一电源开关710及第 二电源开关712。输入控制单元700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Sin i及第二输入信号Sin 2,并 分别由输入控制单元700的第一端702与第二端704输出第一输入信号Sin i及第二输入信 号Sin 2。运算单元706耦接于第一端702与第二端704,用来对第一输入信号Sin i与第二输 入信号Sin 2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p延迟单元708耦接于第二端704, 用来将第二输入信号Sin 2延迟一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第一电源开关710 耦接于运算单元706、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控 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第二电源开关712耦接于延迟单 元708、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2,控制第二电源供 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较佳地,于第一输入信号Sin」与第二输入信号 Sin 2皆为低电平时,电源供应系统是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在电源切换装置506中,运算单元706可以与门802来实现与逻辑运算程序。举 例来说,请参考图8,图8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由图8可 知,第一电源开关710会于第一控制信号S1*高电平时,关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 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相反地,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时,第一电源开关710导通第 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换句话说,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低电 平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可提供第一电源V1至负载单元508,而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高 电平时,则停止提供。同样地,第二电源开关712会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高电平时,导通第 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并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低电平时,关闭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在此情况下,由于运算单元706是 采与逻辑运算程序,且第一控制信号S1是受控于第一输入信号Sin ,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 如此一来,无论第一输入信号Sin」与第二输入信号Sin 2如何变化,将不致发生同时关闭―所 有供应电源的情况。亦即,对于负载单元508而言,其电源供应不会发生浮接的状况。另一 方面,请参考图9,图9为图8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当系统执行重置程序时,会输入 皆为低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 i与第二输入信号SIN—2(即Sin i = 0,SIN 2 = 0),使电源切换 装置506实时回到重置状态(即图9中的时间T4)。相较于已知技术于重置程序时会产生 瞬时的电源供应中断的情况,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506,由于延迟单元708将第二输入信 号Sin 2延迟了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 (延迟时间Td大于运算单元706的运作 时间),再将第二控制信号S2输出至第二电源开关712,以关闭第二电源开关712的输出。 如此一来,当第二控制信号S2传送至第二电源开关712前,第一电源开关710便已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i,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开始提供第一电 源义。换言之,通过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506,将可完全避免因重置程序所造成的瞬时的 电源供应中断。另一方面,请继续参考图8及图9,在电源切换装置506操作时,若欲将电源供应 源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完全置换成由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供应时,亦即,第一控制信 号31由低电平时转态至高电平,且第二控制信号S2由低电平时转态至高电平时,输入控制 单元700需要先产生低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与高电平的第二输入信号SIN 2 (即SIN」= 0,SIN 2 = 1),使得第二电源开关712转换至导通状态。而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开始供应 第二电源%后(即图9中的时间T2),输入控制单元700再产生高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 与高电平的第二输入信号SIN 2 (即SINJ = 1,SIN 2 = 1),使第一电源开关710转换至关闭状 态,且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停止提供第一应电源力(即图9中的时间T3)。如此一来,将 可避免在切换瞬间因各电源开关间彼此切换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所有供应电源皆关闭的瞬 时情况。除此之外,运算单元706亦可以与非门1002来实现与非逻辑运算程序。举例来 说,请参考图10,图10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值得注意的 是,由于图10的图像数据存取装置506与图8的图像数据存取装置506中具有相同名称的 元件具有类似的运作方式与功能,因此为求说明书内容简洁起见,详细说明便在此省略,该 些元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在图10中,第一电源开关710会于第一控 制信号Si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相反地, 于第一控制信号Si为低电平时,第一电源开关710关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 508间的耦接关系。同样地,第二电源开关712会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二 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并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低电平时,关闭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电源切换装置50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 以做不同的修饰。举例来说,延迟单元708可以任何具延迟功能的装置实现,例如以偶数个 串联排列的反相器来实现。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可为任何型式 的电源供应源,端视系统设计需求而言,而负载单元508可为任何需要电源供应的装置,例 如振荡电路、放大器电路...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前述的延迟时间TD必须大于运算单 元706的运作时间。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于提供兼顾着质量稳定可靠且省电的电 源供应之余,将可弹性地调配切换电源供应源,而不致发生任何电源供应中断的情况,以达 连续供电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一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关闭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导通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二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二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一电源供 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产生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 号,包含有于第一时间点,产生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以导通该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于第二时间点,产生高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以关闭该 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 得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闭状态,且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关闭状态转换成导通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于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 皆为低电平时,该电源供应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
15.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 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 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 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延迟单元、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 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门,且该逻辑运算程 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非门,且该逻辑运算 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第一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 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于第二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高电平的该第 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 得该第一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 闭状态,且该第二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关闭状态转换 成导通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延迟单元为偶数个串联排列的反相器.
2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 皆为低电平时,该电源切换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
30.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电压;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提供第二电压;以及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对 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将该第二 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该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及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 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一电压至该负载;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第一延迟单元、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 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二电压至该负 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门,且该逻辑运算程 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非门,且该逻辑运算 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 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第一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 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 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于第二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高电平的该第 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 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 得该第一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闭 状态,且该第二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关闭状态转换成 导通状态。
全文摘要
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一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1872997SQ20091013213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吴忠文, 王思婷, 萧乔蔚 申请人: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