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套筒的恒温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833发布日期:2018-10-12 22: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具有套筒的恒温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恒温阀,尤其用于流体循环回路的恒温阀,特别是用于热机的冷却液的恒温阀。



背景技术:

阀设置有用于流体的循环的调节套筒,该调节套筒的运动由恒温元件控制,该恒温元件通常配备给与大排量热机(尤其是用于货车或某些机动车的热机)关联的冷却回路,其中与具有较小排量、所使用的恒温阀通常具有闸门的热机所遇到的冷却液流速相比,大排量热机需要更高的冷却液流速来操作。

实际上,使用套筒通常使得具有所谓的平衡快门(即,如下快门)成为可能,对于该快门,沿着通过恒温元件使套筒运动的方向,在套筒的壁的任一侧上普遍存在的压力之差基本上为零,该方向实际上对应于套筒的轴线方向。相反,在具有闸门的恒温阀中,闸门通常在垂直于通过恒温元件使闸门运动的方向的平面中延伸,使得沿着该方向,在闸门的任一侧上普遍存在的压力之差达到高的值,尤其是当流体的循环被闸门中断时。然后,使这种闸门从它的底座分开所需要的能量通常较为明显,甚至当待调节的流体的流速较为明显且沿着闸门的关闭方向进来时尤其如此。

具有套筒的阀集成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足够有力以使套筒返回到在套筒被恒温元件的运动部分驱动之前套筒占据的位置,并且使该运动部分朝着恒温元件的固定地连接到阀外壳的固定部分返回。该压缩弹簧的相反侧可布置成分别支承在阀外壳的专用部分和可运动地连接到套筒的力抵抗部分上,例如如US-A-4,022,377中提出的。FR 2,993,036和WO 2013/124410提出由通常由金属制成的、在使用期间固定地连接到外壳的刚性支架支撑的弹簧产生减压推力:最后,外壳因此分别抵抗固定支架的位置所需要的和固定恒温元件的位置所需要的反向力。由于尤其是经济和实践原因,非常期望阀外壳由塑料制成,WO 2013/124410给紧固到外壳的支架和恒温元件的也是紧固到外壳的固定部分提供外壳的相同的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横向于套筒的轴线,在WO 2013/124410中,该支承部分由阀外壳的横桥的中央区域组成:按照这种方式,在使用期间由恒温元件和压缩弹簧生成的机械应力基本上施加到外壳的支承部分,即使由塑料制成,外壳也吸收机械应力,而不存在由于这些应力的压缩性质导致的损坏。实际上,WO 2013/124410提供了:在支架的端部中的一个,支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外壳的支承部分协作,以在由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的作用下沿着套筒的轴线附接到该支承部分:只要弹簧以相当压缩的状态装配到阀的其他组件,则这种布置足以确保在使用期间支架和外壳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便于方便进行阀的装配,这理解为随后不需要将支架永久固定地固定到外壳的支承部分。然而,当尤其在阀的安装或维护期间误操作或者冲击的情况下时,这种布置可导致阀的故障,相当大的应力施加在支架上并导致弹簧压缩:风险是支架将部分地或完全与外壳的支承部分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固定其支架的附接同时折衷在使用期间良好的机械强度与更大的装配容易性,改进具有上面提到的类型的套筒和支架的阀。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阀,其包括

-外壳,流体在所述外壳中循环;

-套筒,用于调节流体在所述外壳中的循环,该套筒基本上以轴线为中心,所述套筒能够沿着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以切断/允许流体的流动;

-恒温元件,包含热可膨胀材料并包括固定部分和运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外壳,由于所述热可膨胀材料的膨胀,使得所述运动部分能够沿着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运动,所述运动部分支承所述套筒以切断/允许流体的流动;

-压缩弹簧,用于使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固定部分和所述运动部分朝着彼此返回;以及

-用于支撑所述压缩弹簧的支架,在使用期间所述支架支撑由所述压缩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紧固到所述外壳的横向于所述轴线的支承部分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支承部分协作,以由于由所述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而沿着所述轴线与所述支承部分附接,

所述支架还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轴向地抵靠所述外壳(10)的所述支承部分,以当压缩所述压缩弹簧的应力施加在所述支架上时保持所述紧固装置附接到所述支承部分。

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的一个想法不是尝试着加强或加固支架和外壳的支承部分之间的附接链接,而是使锁定装置包含在位于该支承部分上合适位置的支架中,这些锁定装置与提供附接链接的装置分离:当应力施加在过度压缩弹簧的支架上并因此通常在冲击的情况下存在使支架分开的风险,或者应力施加在支架的与外壳的支承部分相反的端部上的止推轴承上时,这些锁定装置保持支架位于合适位置并因此防止支架分开、轴线地抵靠外壳的支承部分。阀的机械强度不会改变,其原因是当锁定装置抵靠支承部分时由这些锁定装置生成的机械应力由该支承部分的压缩应力组成并因此可被吸收,且在外壳由塑料制成的情况下不会损坏构成该支承部分的塑料。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阀的装配有利地不会由于这些锁定装置的存在而复杂化:相反,在支架附接到外壳的支承部分的同时,通过稍后描述的巧妙布置,这些锁定装置与阀的其余部分干涉以达到使用构造。无论阀的受影响部件的尺寸和该阀的装配操作如何,在所有情况下,本发明使得通过简单附接将支架装配到外壳的实际效益不会丧失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恒温阀的附加特征:

-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为轴向地插入所述紧固装置和所述锁定装置之间。

-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包括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由于由所述压缩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所述紧固装置支承在所述环形边缘的轴向相反的面上,以及当压缩所述压缩弹簧的应力施加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锁定装置支承在所述环形边缘的轴向相反的面上。

-所述支架包括臂,所述臂围绕所述轴线分布,每个臂具有沿着所述臂的纵向彼此相反且通过所述臂的行进部分彼此连接的两个端部,所述紧固装置设置在所述臂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第一端部处,所述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臂的所述行进部分中,并且所述臂的第二端部设计为在使用期间与所述压缩弹簧的端部协作,以抵抗由所述压缩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

-所述臂的所述第二端部设计为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弹簧的所述端部协作。

-每个臂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其余部分是自由的,而所述臂的相应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支架的冠状部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每个臂连接到所述冠状部以能够经过第二装配构造而在使用构造和第一装配构造之间变形:

-在所述使用构造中,所述紧固装置布置成轴向地悬于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之上,以由于由所述压缩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而附接到所述支承部分,并且所述锁定装置布置成轴向地悬于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之上,以当压缩所述压缩弹簧的应力施加在所述支架上时轴向地抵靠所述支承部分;以及

-在所述第一装配构造中,所述紧固装置和所述锁定装置通过远离所述轴线运动而与当所述臂处于所述使用构造时所述紧固装置和所述锁定装置占据的相应位置分离,以不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干涉,

所述第二装配构造是所述使用构造和所述第一装配构造之间的中间构造,在所述第二装配构造中,所述紧固装置布置成轴向地悬于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之上,以由于由所述压缩弹簧产生的减压推力而附接到所述支承部分,同时所述锁定装置通过从当所述臂处于所述使用构造时所述锁定装置占据的位置远离所述轴线运动,而沿着横向于所述轴线的方向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干涉,以使所述锁定装置偏移。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舌片,所述至少一个舌片由所述臂的所述行进部分支撑,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臂的所述行进部分的其余部分在静止位置和变形位置之间弹性地变形,其中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舌片相对于所述臂的所述行进部分的其余部分朝着所述轴线展开,且当所述支架的所述臂处于所述使用构造时所述静止位置被所述舌片占据,以及在所述变形位置,所述舌片相对于所述臂的所述行进部分的其余部分至少部分地缩回,且当所述支架处于所述第二装配构造时所述变形位置被所述舌片占据。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钩,所述至少一个钩由所述臂的所述第一端部支撑并具有适合于容纳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的基本上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环形边缘的凹部。

-每个臂能够通过围绕基本上正交到所述轴线的轴线倾斜,而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第一装配构造和所述第二装配构造之间运动。

-在所述使用构造中,所述臂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

-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还与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固定部分协作,以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外壳。

-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部分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固定部分协作。

-所述外壳由塑料制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仅作为示例提供并参照附图作出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出为处于使用构造的恒温阀的纵向截面;

-图2是图1的阀的透视图,该阀的某些组件没有示出以更好地看见其余组件;以及

-图3至5是类似于图1的部分地切除的视图,这些图分别示出了阀的三个连续装配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5示出了适合于控制流体的循环的阀1。例如,阀1用于车辆的热机的冷却循环。

阀1包括外壳10,上面提到的流体在外壳10中循环。该外壳10尤其由塑料,例如通过模制制成。在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2清楚地示出的,外壳10包括主体11,主体11包括将主体11的内侧和外侧分隔的封闭壁12,除了在异常的泄漏情况下之外,通过阀调节的流体只在该封闭壁12的内侧流动。如图1清楚地示出的,封闭壁12横向于几何轴线X-X延伸,几何轴线X-X属于图1的切割平面,且为了方便起见,相对于几何轴线X-X调整其余的描述,从而认为该轴线X-X沿着主体11的垂直的内侧延伸,该内侧是封闭壁12的在图1至5中转向上方的那一侧。

在封闭壁12的由轴线X-X穿过的中央区域中,封闭壁12包括支承部分13,在该术语的机械意思内:换句话说,支承部分13构成封闭壁12的部件,用作阀的其他工件的支撑件。该支承部分13至少部分地横向于轴线X-X延伸,以用作阀1的其他工件的轴向支撑件,如下文中逐步解释的。在这里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支承部分13具有基本上以轴线X-X为中心的管状整体形状:更具体地,支承部分13包括管状壁14,管状壁14以轴线X-X为中心并在封闭壁12的其余部分的任一侧上轴向地延伸,以及在另一方面,在该管状壁14的下部,支承部分13包括底壁15,底壁15封闭管状壁14的内部体积,同时总体上在垂直于轴线X-X的几何平面中延伸,而且在另一方面,在该管状壁的上部,支承部分13包括环形边缘16,如图1和2清楚地示出的,环形边缘16在外面围绕管状壁14,同时总体上在垂直于轴线X-X的几何平面中延伸。

在使用期间,上面提到的流体在封闭壁12的内侧流动,同时通过封闭套筒20调节,按照定义,封闭套筒20具有以轴线X-X为中心的管状整体形状,封闭套筒20的圆柱形主体在其整个外周上具有实心壁。为了可见的原因,在图2中未示出套筒20。套筒20能够沿着轴线X-X相对于封闭壁12移动:当如图1中示出的构造那样,该套筒通过其下轴向端部21密封地压靠在固定到主体11的底座17例如密封垫圈上时,在套筒20的端部21处,在套筒2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流体径向于轴线X-X的循环中断,而当套筒20与底座17分离时,在套筒的端部21处,流体可在套筒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径向于轴线X-X自由地循环。实际上,对于本发明,在套筒20的端部21处流体的循环方向不受限制。同样,在套筒20的上轴向端部22处流体的调节特性不受限制,已经注意到,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在该端部22处,流体可在套筒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平行于轴线X-X自由地循环。此外,按照附图中未示出的方式,阀1的外壳10可包括与其主体11成一体或与主体11分离但是固定地附接到该主体的额外的壁或部件,在套筒20的端部21和22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端部处流体流动到位于套筒20外部的通道。

为了命令套筒20运动,阀1包括恒温元件30。按照已知的方式,恒温元件30包括上杯部31,上杯部31基本上以轴线X-X为中心并包含未在附图中示出的热可膨胀材料,例如蜡。恒温元件30还包括下活塞32,下活塞32以轴线X-X为中心并能够在基本上沿着轴线X-X的平移运动中相对于杯部31运动。在图2中,为了可见的原因,示出了活塞32,但是未示出杯部31。因此由于包含在杯部31中的热可膨胀材料的膨胀,使得活塞32能够运动,当该材料加热时,活塞展开到杯部的外部。当热可膨胀材料冷却时,由于来自压缩弹簧40的减压推力,使得活塞32缩回到杯部31内部。为了可见的原因,该弹簧40未在图2中示出。

有利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未在附图中示出的热电阻布置在随后以导热管的形式制成的活塞32内部,使得当给该电阻供电时,该电阻可加热包含在杯部31中的热可膨胀材料。热可膨胀材料的这种电加热完成了来自也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杯部31的加热,实际上该杯部由该杯部沉浸于其中的流体加热。实际上,根据情况,这两个热源分享相似的比例,或者相反,一个热源相对于另一个热源是可忽略的,这不会对本发明构成限制。此外,作为未示出的一个可选项,可缺少上面提到的电阻,然后杯部31仅由该杯部沉浸于其中的流体热加压。

回到在附图中考虑的实施例的描述,将注意到:活塞32的下端部,即活塞32的从杯部31显露出来的端部,固定到底座33,为了将活塞32紧固到外壳10,底座33与该外壳协作。实际上,如图1中图解地指示的,可考虑活塞32和底座33之间的各种形式的固定:例如,底座可强制地安装在活塞32的下末端部的内部,或者可包模和/或粘合到所述末端部。

底座33以互补的方式容纳在支承部分13的管状壁14的自由内部体积中,轴向向下支承在底壁15上。因此,外壳10的主体11和恒温元件30的活塞32之间的机械连接,更具体地,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和固定到该活塞的底座33之间的机械连接,至少由抵靠支承部分13的底壁16的底座33的固定轴向向下轴承产生,有利地,通过形状调节,该底座33还在支承部分13的管状壁14内部横向于轴线X-X固定。抵靠支承部分13的活塞32的固定支承可以不被该支承部分和活塞或其底座33之间的协作向上限制。可选地,例如通过提供稍微强迫的安装,能够相对于支承部分13轴向向上保持活塞32。

在上面提到的优选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底座33还在包含在活塞32内部的电阻和未在附图中示出的电导体之间提供电连接,该电导体由外壳10支撑且从支承部分13的管状壁14的内部体积延伸到至少封闭壁12的外部,或者更通常地,延伸到外壳10的外部,在该内部体积中这些电导体电连接到底座33,在外壳10的外部,这些导体可随后例如在图1中看见的外壳的插座18处连接到外部线束,外部线束未示出且连接到电源。将理解的是,这些电导体使得从上面提到的电源通过底座33的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内部布置元件给包含在活塞32内部的电阻供电成为可能,其中电压受制于该电阻的端子和上面提到的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作为示例,上面提到的电导体通过包模而附接或集成到构成包括其支承部分13的封闭壁12的塑料。

回到在附图中考虑的实施例的描述,将理解的是,在使用时,恒温元件30的杯部31和活塞32之间的相对运动由该杯部相对于固定地连接到活塞32的外壳10的运动组成。因此,为了控制套筒20沿着轴线X-X的运动,该套筒用电影方式(cinematically)连接到杯部31。未由在附图中考虑的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可行方法由在套筒20和杯部31之间提供固定机械链接组成。

这里考虑的一个可选项提供在它们之间插入超程弹簧50,超程弹簧50具有完全大于压缩弹簧40的刚度的刚度,超程弹簧50仅当一旦在杯部31的驱动作用下套筒20与底座17轴向分离时才被加压,不可能进行通常由于该套筒向上轴向抵靠固定障碍物或者由于已经达到弹簧40的最大压缩而导致的套筒的任何额外的向上驱动。因此,更详细地,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套筒20设置有从其上端部22朝着轴线X-X刚性地延伸的臂23。在它们的自由端部,这些臂23通过环形冠状部24彼此固定地连接,该冠状部24属于套筒且基本上以轴线X-X为中心。超程弹簧50的上端线匝轴向向上压靠在该冠状部24的下面上,而超程弹簧50的下端线匝轴向向下压靠在护套51的外围边缘上,护套51在外面围绕杯部31,同时例如通过强制安装而固定地连接到该杯部,冠状部24围绕护套51安装成沿着轴线X-X自由滑动,通过冠状部24轴向向上抵靠护套51的外围边缘限制沿着向上方向的这种滑动。为了可见的原因,在图2中未示出超程弹簧50和护套51。当然,理解的是,前述与包括弹簧50和护套51的超程系统相关的详细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示例,不针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其原因是可考虑在功能上相似但是在结构上不同的其他超程组件。

根据前述,将理解的是,当在热可膨胀材料的膨胀作用下,恒温元件30的杯部31沿着轴线X-X相对于活塞32向上移动时,该向上移动运动传递到冠状部24,接下来,通过超程弹簧50传递到整个套筒20,当未防止套筒跟随该移动运动时,超程弹簧50保持在基本上不变的压缩状态。当热可膨胀材料收缩时,为了驱动套筒20反向移动运动,压缩弹簧40的下端线匝41轴向向下支承在套筒20的冠状部24的上面上,使得在弹簧40的减压推力的作用下,弹簧40能够使套筒20朝着底座17返回同时使杯部31朝着活塞32返回。在套筒20相对于底座17分离期间弹簧40的压缩,随后使该套筒返回的减压推力的释放,基于如下事实,即通过力抵抗支架60使弹簧40的上端线匝42相对于外壳10轴向向上保持。

支架60由金属制成,更通常地,由能够承受由弹簧40产生的工作应力而不会经历明显的变形的材料制成。该支架60包括独特的臂61,臂61围绕轴线X-X基本上规则地分布,在这里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存在两个臂61,同时这两个臂61独立地彼此相同。

每个臂61包括延长的行进部分62,行进部分62将臂61的上端部63和下端部64彼此连接,当支架60在使用中时,即当支架60装配到阀1的处于如图1中阀的使用构造的其他组件时,行进部分62基本上平行于轴线X-X纵向地延伸。

弹簧40固定地连接到臂61的相应的上端部63:在这里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臂61的端部63通过支架的冠状部65彼此固定,冠状部65以轴线X-X为中心,围绕恒温元件30的杯部31同轴地布置,沿着该轴线自由地相对滑动。

在每个臂61的下端部64,支架60与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机械地协作,用于将支架紧固到外壳10的主体11。为此,每个臂61的下端部64设置有至少一个钩66,钩66的凹部向上定向,设计为容纳支承部分13的环状边缘16的外围部分。在这里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如图2清楚地示出的,在每个臂61的下端部64设置两个这种钩66,这两个钩66位于相同的水平面上,但是围绕轴线X-X彼此跟随。在如图1中示出的阀1的装配状态下,支承部分13的环形边缘16的下面16A轴向向下支承在钩66的凹部的底部上:因此,支架60通过其钩66固定到外壳10的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其原因是由压缩弹簧40施加在连接支架60的臂61的上端部63的冠状部65上的向上定向的轴向力被这些臂61吸收并传递到钩66,钩66进而吸收轴向力并将轴向力传递到该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的下面16A。

有利地,如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实施例,每个钩66的自由端部向上弯曲以轴向地接合在边缘16的互补凹部16B中,互补凹部16B除了向下打开以允许钩的该弯曲的自由端部接合之外,还如图2中示出的向上打开,尤其是为了通常用于阀的维护或拆卸操作的目视检查和/或可触及的原因以及为了模制的原因。无论这些凹部16B是否向上打开,它们允许边缘16的对应的外围部分中的每个沿着相对于轴线X-X的径向在对应的钩66的凹部中形成楔形,如图2中示出的且在图1中以虚线指示的。

此外,如图1和2清楚地示出的,支架60的每个臂61的行进部分62设置有舌片67,舌片67从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向下且朝着轴线X-X延伸。因此每个舌片67沿着舌片的纵向具有两个相反的端部67A和67B,即,上端部67A和下端部67B,上端部67A将舌片67的其余部分连接到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且位于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的纵向剖面中,下端部67B是自由的且与上端部67A相比更加径向靠近轴线X-X布置。每个舌片67的端部67A和67B通过舌片的行进部分67C彼此连接,在这里考虑的示例中,行进部分67C基本上直线延伸。在如图1中阀1的使用构造中,每个舌片67的下端部67B布置成轴向地悬于环形边缘16的上面16C之上,在它们之间插入功能性间隙:按照这种方式,当如图1中的箭头F指示的向下的应力施加在支架上时,或者换句话说,当例如通常在阀1的安装和维护期间误操作或者冲击的情况下,支架经历趋于过度压缩弹簧40的应力时,舌片67的相应的下端部67B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轴向向下抵靠边缘16的上面16C,因此将支架60锁定在沿着轴线X-X的方向相对于阀1的其余部分的合适位置。因此,支架60通过其舌片67经由向下抵靠封闭壁12的支撑部分13而轴向保持就位,其原因是由于应力F压缩弹簧40而施加在支架上的向下定向的轴向力被臂61吸收并传递到舌片67,舌片67进而吸收轴向力并将轴向力传递到支承部分13,更具体地,传递到该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的上面16C。

有利地,如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实施例,支架60的每个臂61的两个钩66和舌片67沿着围绕轴线X-X的圆周方向彼此跟随,两个钩位于舌片的任一侧上,如图2清楚地示出的。

在使用期间,当压缩弹簧40工作时,压缩弹簧40施加到支架60的应力被支架60吸收并传递到外壳10的主体11的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如上解释的。另外,仍然在使用期间,当过度加压弹簧40的应力与上面提到的应力F类似地施加在支架60上时,舌片67轴向抵靠该支承部分13以通过将支架60相对于外壳10锁定就位而保持钩66附接到支承部分13。因此,在阀1的使用期间,通过钩66的向上轴向支承和舌片67的向下轴向支承,支承部分13尤其是其环形边缘16经历压缩,因此,分别与将支架60固定到外壳10的主体11和将该支架限制在相对于该主体11的合适位置相关的力中的大部分力或者实际上所有的力集中于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的轴向相反的面16A和16C上。这基本上意味着边缘16轴向地夹在支架60的钩66和舌片67之间。实际上,该边缘16,更通常地,主体11的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承受这种应力,即使当这种应力的值较高时也不会损坏,其原因是就其本质而言,构成支承部分13的塑料具有高水平的压缩强度。

根据在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实现的一个有利方面,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除了吸收将支架60固定到外壳10的主体11并将该支架锁定在合适位置的相应应力之外,还吸收通过底座33将活塞32固定到主体11的应力,如上解释的。因此,在使用期间,通过尽可能靠近活塞32的固定支撑件的支架吸收由弹簧40的减压产生的推力以及施加在支架上的应力F:因此这会将所有对应的力集中于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上,如上解释的,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承受这些力而不会损坏,封闭壁12的其余部分,更通常地,外壳10的其余部分,因此能够“尽可能小地”定尺寸,其原因是当阀1在使用时它只受到有限的力。

在前述考虑的基础上,将注意到,实际上,弹簧40以可能较大的压缩状态装配到阀1的其他组件,即,使得轴向长度完全小于该弹簧在空闲时占据的长度:按照这种方式,弹簧40沿着轴线X-X连续产生减压推力,减压推力趋于保持支架60的钩66向上支承在支承部分13上,同时保持活塞32的底座33向下支承在这个相同的支承部分13上,以及保持套筒20在负载作用下支承在底座17上,只要恒温元件30未加热即可,这样加强了套筒支承在该底座上的密封。

根据一个实践的实施例,支架60以通过冲压获得的单件式金属部件的形式制造。具体地,臂61、冠状部65、钩66和舌片67彼此成一体。优选地,舌片67相对于臂61的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冲压,即,有利地在与支架60组件相同的冲压工具中,舌片67被切割并相对于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弯曲。

图3至5示出了方便阀1的装配的支架60的有利的可选布置,即,在臂61的上部63,臂61连接到冠状部65以能够在图1中示出的使用构造和图3、4、5中示出的装配构造之间变形。为了在这些构造之间走动,每个臂61通过围绕几何轴线Z61倾斜而相对于冠状部65运动,几何轴线Z61在对应的上端部63沿着基本上正交到轴线X-X的方向延伸,如图3和4中指示的。

因此,在图3中示出的装配构造中,每个臂61相对于轴线X-X倾斜,向下远离该轴线运动(如图3中的箭头A1所示),使得臂的钩66和轴线X-X之间的径向距离以及臂的舌片67和轴线X-X之间的径向距离中的每个完全大于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的半径:在图3的该装配构造中,臂61的钩66和舌片67中的每个足够远离轴线X-X,以允许弹簧40的向下轴向容纳,而不会在臂61与支撑部分13的边缘16之间存在干涉,以及如果合适的话,不会在臂61与超程弹簧50和护套51之间存在干涉,以及可能地不会在臂61与恒温元件30的杯部31和活塞32之间存在干涉。一旦弹簧40的上端线匝42压在支架60的冠状部65上,则向下运动A1继续,以压缩弹簧40并将钩66布置在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的下面16A的轴向平面之下,如图3所示。

当保持弹簧40处于该压缩状态时,臂61随后围绕它们的倾斜轴线Z61向内倾斜,即朝着轴线X-X倾斜,如图4中的箭头A2指示的:因此,使得臂61的钩66中的每个更靠近轴线X-X,一直到这些钩66布置成轴向地悬于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之上,更具体地,使得这些钩的相应的弯曲的自由端部布置成轴向地悬于该边缘16的凹部16B之上。如图4所示,臂61随后基本上平行于轴线X-X延伸。这样做,在由于运动A2导致臂61倾斜期间,舌片67进入沿着横向于轴线X-X的方向与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机械干涉:如比较图3和4所指示的,通过与轴线X-X相反地定向的径向轴承,每个舌片67被加压,以从图3的其初始相对位置相对于对应的臂61的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变形到变形位置,其中在初始相对位置,舌片相对于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朝着轴线X-X展开,在变形位置,舌片通过至少部分地退入行进部分6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中而缩回。

接下来,受到支架60相对于阀1的其余部分向上升高(如图5中的箭头A3指示的),如图5所示,弹簧40部分地减压且钩66附接到支承部分13的边缘16,一直到最后它们将其凹部的底部向上压靠在边缘16的下面16A上,因此到达图1的使用构造。这样做,如图5所示,在由于运动A3导致臂61升高期间,通过径向轴承维持舌片67和边缘16之间的干涉,一直到当到达图1的使用构造时,舌片67的相应的自由端部行进到边缘16的上面16C的轴向平面之上:每个舌片67随后可从上面提到的其变形位置走到上面提到的其初始位置,其中在初始位置,舌片的自由端部布置成轴向地悬于边缘16之上,以在应用弹簧40的压缩力F的情况下轴向地抵靠该边缘。尤其有利的,通过舌片的弹性获得舌片67从其变形位置行进到其初始位置,其原因是上面提到的其初始位置对应于空闲位置,从空闲位置起,在其干涉期间通过径向支承在处于图4和5的装配构造的边缘16上,舌片朝着变形位置弹性地出发,以及在即将发生的阀1在其装配结束时到达图1的使用构造的情况下,当该干涉应力停止时,舌片趋于通过弹性返回自动地恢复。

作为刚才描述的情况的可选项,不排除用于一旦钩66附接到支承部分13则使舌片67变形的工具的使用,以伴随产生舌片的弹性回弹效应,或者甚至在与该弹性回弹相关的改进未集成在支架60中的情况下使舌片塑性变形。

同样,支架60制造成处于初始构造,其中,这些臂61要么可处于图3的其装配构造,要么可处于图1的其使用构造,或者位于上面提到的两个构造之间的中间位置,理解的是,在阀1的装配期间,根据情况,临时工具使得通过使臂61围绕相应的轴线Z61倾斜而使钩66与臂61分离或者使钩66更靠近臂61成为可能。

此外,可考虑到目前为止描述的阀1的各种布置和可选项。作为示例:

-除了钩66之外的实施例能够用作固定装置,用于使支架60向上轴向附接到外壳10的主体11的封闭壁12的支承部分13;同样,除了舌片67之外的实施例能够用作装置,用于使支架60通过向下轴向支承而在支承部分13上锁定就位,以保持紧固装置的附接;

-作为支架60固定到其上并锁定就位、属于如外壳10的主体11的封闭壁12的封闭壁的支承部分13的替代,该支承部分可由桥的中央区域构成,该桥延伸穿过外壳的管状壁,且当外壳由塑料制成时,该桥通常通过与该管状壁集成而固定地连接到该管状壁;在这种情况下,将理解的是,在该支承部分的轴向平面,流体循环能够通过在上面提到的桥的任一侧上传输而向下和/或向上进行;这种横向桥的一个示例在WO 2013/0124410中给出,读者可参考之以获得进一步的细节;和/或

-作为上面描述的其中热电阻置于恒温元件3的活塞32中的优选实施例的可选项,这种电阻可置于管内部,该管与恒温元件的活塞分离,通常延伸穿过恒温元件的与该元件的活塞相反的杯部的底部,以加热可热膨胀材料,杯部随后相对于外壳10固定,同时活塞支承套筒以控制阀的对应的打开和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