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826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控距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升降设备作为生产车间运输生产原材料、成品等大型物件所必需的设备,但普遍存在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的现象。随着现代化控制技术的提高,对设备自动化控制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为减少人工成本提供空间。

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行业为例,现有的升降设备升降采用拉绳编码器控制计数控制,其原理为当设备升降时,升降机架升降的同时带动拉绳编码器的拉绳,使拉绳编码器发出脉冲信号的计码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对采用累计计码,对于多工位停车的升降设备会使累计码叠加至很高的数值,使控制精度大大下降,造成设备升降时冲顶或者冲底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拉升编码器的拉绳极其容易损坏。由于升降设备的特殊性,设备冲顶、冲底、编码器故障等情况一旦发生,必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升降设备与DCS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架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拉绳编码器,所述拉绳编码器一端设于固定机架上,拉绳端固定在升降设备上,激光测距传感器设于固定机架另外一端,照射于升降设备上,所述的拉绳编码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与DCS系统对接连接。

固定机架两侧设有与升降设备相匹配的升降导向齿。

所述的升降设备包括升降杆和升降杆轴承与轴承座相连接,由升降杆与上述的升降导向齿配合实现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拉绳编码器、激光测距传感器与DCS系统对接连接,保留原有编码器计数控制,也实现了激光测距,整体运行更加精密稳定,同时,可实现两种控制方式可在操作界面实现切换选择,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机架、2-升降导向齿、3-激光测距传感器、4-升降设备、5-升降杆轴承与轴承座、6-升降杆、7-拉升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架1、升降设备4与DCS系统,固定机架1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3、拉绳编码器7,所述拉绳编码器7一端设于固定机架1上,拉绳端固定在升降设备4上,激光测距传感器3设于固定机架1另外一端,照射于升降设备4上,所述的拉绳编码器7、激光测距传感器3分别与DCS系统对接连接。

固定机架1两侧设有与升降设备4相匹配的升降导向齿2。升降设备4包括升降杆6和升降杆轴承与轴承座5相连接,由升降杆6与上述的升降导向齿2配合实现升降。提高有效的升降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升降设备激光测距传感器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3、拉绳编码器7和DCS系统,所述拉绳编码器7一端设于固定机架1上,拉绳端固定在升降设备4上,激光测距传感器3与DCS系统对接,激光测距传感器3设于固定机架1另外一端,照射于升降设备4上,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3发射激光,经过升降设备4反射并被激光测距传感器3接收,从而获取升降设备4的实际升降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3发射激光,照射于升降设备4上,经过升降设备4反射并被激光测距传感器3接收,从而获取升降设备4的实际运行距离,同时将信号传回DCS系统,在控制程序中,定义升降设备每个工位对应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实际距离及各工位对应所设初始位的相应升降码。当设备升降时,DCS控制程序会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或者编码器的计数码,匹配相应的压力曲线,控制双比例阀的输出,达到控制升降速度的目的。当前使用的激光信号或者编码器数值满足升降停止工位要求时,关闭升降液压阀门,设备停止升降。使用激光或者编码由操作界面按钮控制切换。

由上述阐述,可知升降设备激光测距升降控制是具有推动升降设备自动化提高的意义,对升降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