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监控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211阅读:1303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表监控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监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力设备的不断完善,电力服务企业为了保证用户电能计量的精确性和公正性,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对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对智能电表传统的监测手段为人工周期检验,该方式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费时费力、检验效率低,为了提高当前的信息综合利用与管理能力、降低抄表误差需要一种较为新颖的远程监控计量系统,来实现远程监控的自动计量工作。

智能电表作为新型计量器具,不仅能够准确计量电能,而且具有实时计算、分时计算、线损分析、线路平衡计算等扩展功能,按照行业标准dl/t448-2000《电能计量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i类智能电表至少每3个月现场检验一次,ii类智能电表至少每6个月现场检验一次,iii类智能电表至少每年现场检验一次;但是智能电表的安装数量多,地点分散,由于人员熟悉地点程度不同、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不是同一人,在轮换、检验智能电表时,往往无法准确定位智能电表安装的具体位置,影响检验效率。

申请公布号cn104700598a公开一种电表箱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能表、用户信息采集模块、集中器和访问端,至少一个电能表通过并联的方式与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相连,用户信息采集模块与集中器相连,集中器设有gprs收发模块,集中器通过gprs收发模块与访问端相连;

授权公告号cn204102246u公开一种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电表,包括一智能电表,该智能电表内安装有智能电表处理器,其智能电表处理器连接一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gps模块、gps处理器、sim卡以及gsm模块,该gps模块通过gps处理器连接sim卡,该sim卡连接gsm模块,该gsm模块连接智能电表处理器。

上述两种系统虽然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增加加密步骤,存在用户信息被窃取的风险,而且电表箱内的除湿和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电表监控定位装置,通过在数据采集模块中设有数据加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有效预防数据泄露的问题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智能电表监控定位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远程人机交互终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电表通过串口总线进行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串口总线与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发送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内置于远程人机交互终端内。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采用esam。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或gps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人机交互终端为计算机、pda或手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温湿度感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除湿模块,所述温湿度感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除湿模块均设置在智能电表的电表箱内,所述电表箱设置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伸入电表箱内的入风口的内径大于伸出电表箱外的出风口的内径,所述除湿模块为排风扇设置在入风口位置,所述出风口设置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铰接在出风口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螺纹通孔,所述排气管道外壁设置与螺纹通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盖板上设置第一磁铁,所述出风口设置与第一磁铁吸合的第二磁铁,排风扇的最大风力f1大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合力f2与盖板的自重g的总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远程人机交互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可以使用esam,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电表通过串口总线进行连接,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串口总线与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或gps定位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内置于远程人机交互终端内,远程人机交互终端为计算机、pda或手机;

本发明在使用时,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均安装在电表箱,并通过有线通信的方式与智能电表相连接,有效提高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传送效率,而且通过在数据采集模块中设有数据加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有效预防数据泄露的问题发生,提高用电企业的监控力度,防止信息丢失的现象发生;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送至人机交互终端,在人机交互终端上安装app进行数据解密,实现监管人员便捷式的收集和浏览每个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并且能对智能电表进行有效定位,为检修人员现场作业提供位置坐标信息,实现快速定位智能电表的位置。

2.由于电表箱均为户外使用时,而且电表箱很难做到完全密封,作为本发明中的多个模块均为电子元件,为保证智能电表和多个电子元件均在良好环境下持续安全工作,本发明在智能电表的电表箱内安装依次电连接的温湿度感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除湿模块,当温湿度感应模块检测到电表箱内的温湿度超过上限时,传送信号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控制除湿模块进行工作,除湿模块可以使用排风扇,对电表箱内进行降温除湿,电表箱内的热空气或者湿气可以经由通孔排出。

3.在通孔内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伸入电表箱内的入风口的内径大于伸出电表箱外的出风口的内径,除湿模块为排风扇设置在入风口位置,出风口设置盖板,盖板的上端铰接在出风口的上端,本结构将排气管道设计为入风口内径大于出风口内径,有效预防排风不工作时大量的空气特别是灰尘进入电表箱内,提高电表箱内的洁净度。

4.将排气管道与通孔螺纹连接,可有效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而且盖板与出风口通过磁铁相互吸合,排风扇不工作时,盖板由于自重回落,并在盖板的自重和磁铁相互吸合双重作用下对出风口进行覆盖,当排风扇工作时,风力对盖板推顶上翻,出风口打开进行正常排风,本结构在不影响正常初始降温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本发明过程中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排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发送模块,3数据接收模块,4远程人机交互终端,5数据加密模块,6智能电表,7无线通信模块,8温湿度感应模块,9中央处理模块,10除湿模块,11电表箱,12通孔,13排气管道,14盖板,15外螺纹,16第一磁铁,17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发送模块2、数据接收模块3和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数据采集模块1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且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5,数据加密模块5采用esam,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入端与智能电表6通过串口总线进行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串口总线与数据发送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2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与数据接收模块3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7为gps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发送模块2和无线通信模块7均安装在电表箱11内,数据接收模块3内置于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内,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为手机。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发送模块2、数据接收模块3和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数据采集模块1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且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5,数据加密模块5采用esam,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入端与智能电表6通过串口总线进行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串口总线与数据发送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2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与数据接收模块3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7替换为北斗定位模块,数据接收模块3内置于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内,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为手机;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温湿度感应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和除湿模块10,除湿模块10使用排风扇,温湿度感应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和除湿模块10均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的电表箱11内,电表箱11设置通孔12。

本实施例通过在智能电表的电表箱11内安装依次电连接的温湿度感应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和除湿模块10,当温湿度感应模块8检测到电表箱11内的温湿度超过上限时,传送信号给中央处理模块9,中央处理模块9控制除湿模块10进行工作,对电表箱11内进行降温除湿,电表箱11内的热空气或者湿气可以经由通孔排出,有效改善电表箱11内的温湿度。

实施例三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发送模块2、数据接收模块3和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数据采集模块1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且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5,数据加密模块5采用esam,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入端与智能电表6通过串口总线进行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串口总线与数据发送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2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与数据接收模块3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7为北斗定位模块,数据接收模块3内置于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内,远程人机交互终端4为手机;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温湿度感应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和除湿模块10,除湿模块10使用排风扇,温湿度感应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和除湿模块10均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的电表箱11内,电表箱11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排气管道13,排气管道13伸入电表箱11内的入风口的内径大于伸出电表箱11外的出风口的内径,除湿模块10安装在入风口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排气管道13,并将排气管道13设计为入风口内径大于出风口内径,有效预防排风不工作时大量的空气特别是灰尘进入电表箱11内,提高电表箱11内电子元器件的洁净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出风口设置盖板14,盖板14的上端铰接在出风口的上端,通孔为螺纹通孔(图未示),排气管道13外壁设置与螺纹通孔相匹配的外螺纹15,盖板14的内端面设置第一磁铁16,出风口设置与第一磁铁16吸合的第二磁铁17,排风扇的最大风力f1大于第一磁铁16和第二磁铁17之间的吸合力f2与盖板14的自重g的总和。

本实施例将排气管道13与通孔12螺纹连接,可有效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而且盖板14与出风口通过磁铁相互吸合,排风扇不工作时,盖板14由于自重回落,并在盖板14的自重和磁铁相互吸合双重作用下对出风口进行覆盖,当排风扇工作时,风力对盖板14推顶上翻,出风口打开进行正常排风,本结构在不影响正常初始降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电表箱11的密封性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