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202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和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在打造智能家居的生活过程中,人本身的舒适度体验是整个生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建立起优良的人体舒适度家居生活环境,需要对智能家居生活环境进行高效快捷的分析控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通过快速的对家居环境内的调控装置进行负反馈调节,使得智能家居环境保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指数范围内,大大提升了人体的舒适度感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内建立家居环境的数据信息/信号的传感检测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内建立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内建立家居调控设备的数据信息/信号驱动单元;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内建立舒适度分析负反馈调控单元。其中,家居环境内设置相应的传感装置,传感装置实时监测家居环境的相应的数据信息/信号;传感装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其中,数据信息驱动单元获取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内的参照数据;数据信息驱动单元向负反馈调控单元发送相应的数据及信号控制调节信号;负反馈调控单元通过调节控制模块与家居调控设备相联。其中,家居环境监测部分包括室内温度传感监测、室内湿度传感监测、室内光线强度传感监测和室内空气pm2.5浓度监测。其中,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内包括影响人体机能及舒适感的数据种类;包括对室内气温、室内气压、室内湿度和室内空间气体相关数据的级别划分操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家居环境进监测,并通过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与计算机系统内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进行分析对比,快速的对家居环境内的调控装置进行负反馈调节,使得智能家居环境保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指数范围内,大大提升了人体的舒适度感受。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1-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2-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3-家居环境监测部分;4-传感检测分析单元;5-数据信息驱动单元;6-负反馈调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家居中人体舒适性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1内建立家居环境的数据信息/信号的传感检测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1内建立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2;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1内建立家居调控设备的数据信息/信号驱动单元;包括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1内建立舒适度分析负反馈调控单元6。进一步的,家居环境内设置相应的传感装置,传感装置实时监测家居环境的相应的数据信息/信号;传感装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1。进一步的,数据信息驱动单元5获取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2内的参照数据;数据信息驱动单元5向负反馈调控单元6发送相应的数据及信号控制调节信号;负反馈调控单元6通过调节控制模块与家居调控设备相联。进一步的,家居环境监测部分4包括室内温度传感监测、室内湿度传感监测、室内光线强度传感监测和室内空气pm2.5浓度监测。进一步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2内包括影响人体机能及舒适感的数据种类;对室内气温、室内气压、室内湿度和室内空间气体相关数据的级别划分操作。具体实施例二:针对智能家居环境,在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数据库内建立起相应的人体舒适度计算方式:人体舒适度k=0.12q+0.37g+0.27w+0.24f;其中q代表智能家居中的气压,g代表智能家居中的光线强度,w代表智能家居中的温湿度,f代表智能家居中的空气流通速率。具体实施例三:对智能家居环境中,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舒适度级别划分:86—88: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80—85: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76—79: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71—75: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59—70: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51—58:-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39—50:-2级,人体感觉较冷,不舒适,请注意保暖;26—38:-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25-0:-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具体实施例四:对采用本发明分析控制系统建立起的智能家居舒适度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的智能家居环境产生舒适度进行测试。在相同的房屋构造布局和相同的外界天气状况下进行对比试验:表格一:采用本发明分析控制系统建立起的人体舒适度房屋面积/m2人体舒适度指数家居日耗电量/kw·h3969-652.155871-602.848672-573.36表格二:采用传统的智能家居环境控制方式建立起的人体舒适度房屋面积/m2人体舒适度指数家居日耗电量/kw·h3972-642.655875-583.348679-533.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计算机分析控制系统对智能家居进行监测和负反馈调节后的人体舒适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智能家居环境调节的人体舒适度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