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90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味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收运设施和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节约转运成本,提高转运效率,建设日处理量大的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已经是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尤其是大城市,大型的垃圾压缩站日处理垃圾量已经在1000吨以上。生活垃圾在堆放、装卸、转运过程中会由于腐烂变质持续释放恶臭气味,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影响转运站的员工健康,在异味控制领域,现有研究基本上只是针对臭气的收集处理工艺,但是只有好的处理技术还远远不能达到臭气对环境无影响的目的,必须从转运站入口直至压缩箱外运进行全方位的异味控制,才能达到目的。比如,很多项目目前采用的技术已经能够达到处理要求,但是由于没有针对大型垃圾转运站的全方位综合系统控制,站内还是或多或少散发异味,对周围环境和站内工作人员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气流组织不合理产生气流死角,使得除臭效果大打折扣,环境舒适度降低;转运站入口处由于车辆滴漏渗滤液散发臭气,卸料时散发的大量臭气比较难控制,还是对环境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对大型垃圾转运站的臭气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使得臭气控制措施事半功倍,解决了目前垃圾转运站的臭气遗留问题,适应了目前对环境越来越敏感的社会需求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其可以实现整个垃圾转运站内全方位的异味控制,环境空气品质远远优于当前垃圾转运站的最高标准,对周边环境基本无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该大型垃圾转运站包括轻度污染区域、中度污染区域、重度污染区域,轻度污染区域包括转运站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轻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停车场,重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压实区、渗滤液收集池,垃圾车自入口坡道经由卸料大厅到达卸料口泊位,垃圾通过卸料口卸入卸料压实区的压缩转运箱,压缩后由垃圾转运车自转运大厅经出口坡道外运;该系统包括:气流组织系统,其包括自然补风、向中度污染区域输送新风的前端送风系统、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包括将中度污染区域臭气输出中度污染区域的中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将重度污染区域臭气输出重度污染区域的重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接收来自重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所输出的臭气并对其进行处理的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接收来自中度污染区域除臭排放系统所输出臭气并对其进行处理的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其包括物流坡道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卸料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垃圾卸料辅助臭气控制系统、转运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清洁系统;气流组织系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辅助臭气控制系统接于智能控制系统,将气流组织系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和辅助臭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有效的集成控制,各个系统协同效用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清洁系统包括:安装于厂区预设位置的车辆清洗系统、安装于厂区物流出入口的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设置于物流坡道的物流坡道清洗系统、设置于车间地坪的车间地坪清洁系统,所述车辆清洗系统、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物流坡道清洗系统、车间地坪清洁系统接于废水循环净化系统,产生的冲洗废水排入废水循环净化系统,净化后循环使用。根据污染情况不同,清洗水中加入对应的除臭液,将车辆、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车间地坪等场所的清洁工作设置为除臭系统的日常工作。车辆清洗系统采用全自动洗车设备;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为高压冲洗装置,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确保出入口地面整洁、无渗滤液散发异味的现象;物流坡道清洗系统采用地埋式喷水冲洗装置,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车间地坪清洁系统采用人工或自动清扫冲洗设备,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垃圾卸料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压缩转运箱的压缩转运箱智能除臭装置(参见专利申请号为201610903662.9的实用新型专利)、安装于卸料口处的旋转雾化器、设置于卸料口处的快速卷帘门(根据车辆信号开启和关闭)、设置于卸料口的卸料排风口具有电动阀(根据泊位信号自动开启和延时关闭)。压缩转运箱智能除臭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压缩转运箱智能化添加除臭剂。压缩转运箱上方设卸料传感器,当卸料传感器感应到卸料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喷嘴开始喷出自动配比稀释的除臭液。除臭液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在垃圾表面,抑制恶臭的产生,与此同时,垃圾中的恶臭物质溶解于喷洒的除臭液中,并与除臭液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催化氧化、酯化、分解消化等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旋转雾化器增湿、降尘除臭并与车辆信号联锁控制,整个系统确保卸料状态的泊位排风效果并降低排风量。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根据泊位信号智能化调节运行功率可降低排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转运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卸料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向转运大厅、卸料大厅喷洒植物液的植物液雾化系统,卸料大厅、转运大厅采用″送风系统+植物液雾化″工艺可改善车间空气品质,采用植物液旋转雾化系统实现车间全面覆盖,避免死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物流坡道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物流坡道的植物液旋转雾化器。

大型垃圾转运站生产区的主要构筑物一般包括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卸料大厅、卸料压实区、转运大厅、停车场、渗滤液收集池和控制室等,其中重度污染区域为卸料压实区、渗滤液收集池,中度污染区域为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停车场,轻度污染区域为转运站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针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这三种区域,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更加经济环保、节能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气流组织系统功能是合理的布置送、排风形式,保证整个气流走向的畅通,以便最小的风量获得最佳的效果,包括自然补风、前端送风系统和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利用前端送风系统向中度污染区域输送新风,送风系统可采用离子氧送风或送新风等形式。离子氧送风系统由离子发生设备通过界面放电,使得空气中部分氧分子离子化,形成含离子氧的新风。室内臭气分子与离子氧群结合,致臭污染物可降解成臭气阙值高的物质,以降低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目的,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将重度污染区域和中度污染区域的臭气排至不同级别的末端臭气净化装置,处理更加经济,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节约设备投资。利用面排风系统将中度污染区域的臭气输出中度污染区域;利用排风系统将重度污染区域的臭气输出重度污染区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气流组织系统的送排风方式为:a、排风大于送风,整个厂区保持微负压状态;b、自然补风气流从室外干净区域,通过坡道引向中度污染区域,最终引至重点区域,送风系统优先为人员和检修需要服务;c、重点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压实区、渗滤液收集池,臭气收集至末端臭气净化系统,防止臭气外溢至车间;d、中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停车场以送风为主,有组织地将气流引向重点污染区域,卸料大厅和转运大厅利用面排风收集至末端臭气净化系统;e、轻度污染区域包括坡道,不设独立送、排风系统,当除臭排风系统使用时,气流由室外引入车间;f、转运大厅、停车场送风系统和室外风井连接处设置止回阀,避免风机不使用时臭气外溢。g、轻度污染区域的入口坡道与中度污染区域的卸料大厅之间、轻度污染区域的出口坡道和中度污染区域的转运大厅之间、中度污染区的卸料大厅和重度污染区的卸料压实区之间均设置有气流隔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系统针对重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压实区、渗滤液收集池,采用两级植物液洗涤或生物除臭+吸附(安保措施)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对中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和停车场,采用两级植物液洗涤或生物除臭工艺。

植物液洗涤是从多种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汁液配置成与臭味分子反应的工作液,通过水解、吸附、中和作用,将臭气中的致臭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以降低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目的。两级植物液洗涤工艺包括植物液卧式洗涤塔、离心风机、风管等。洗涤塔采用卧式结构的效果在于设备紧凑,节约用地。植物液卧式洗涤塔内部分为二级,第一级主要去除NH3、胺类等含N类臭气成分,第二级主要去除硫化氢、硫醇等含S类臭气成分。洗涤塔底部为循环水槽,塔内设有多段规整填料层,借助填料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有的空间结构,使从填料层穿过的臭气经由填料空隙与喷淋在填料上的植物液充分接触反应,与臭气分子充分溶解、吸收和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在洗涤塔的末端分别设置适量雾化喷嘴,使之在塔顶空间形成植物液雾化层,去除气体中残留的异味分子。植物液洗涤工艺具有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显著特点。植物液针对性强,处理效果佳,且安全有效,无二次污染。采用的规整填料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与传统的散堆填料相比,加强了液体汇集与分散作用,传质效率高,且床层压降小。较传统洗涤塔具有结构更紧凑、合理、气阻低、效率高的特点。

生物除臭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将恶臭污染物分解为无臭味的小分子物质,不合氮的物质被分解成CO2和H2O,含硫的恶臭成分可被氧化分解成S、SO32-、SO42-;含氮的恶臭成分则被氧化分解成NH4+、NO2-、NO3-。采用两级生物反应器,在生物系统启动的时候,在两级反应器内接种不同的特定微生物,并使之生活在适宜的基质条件下,防止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采用具有自动调节pH的功能的生物填料,无需添加其他调节pH的药剂,液体始终保持在中性范围内,以保证生物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吸附工艺选用周期长、可在线再生的吸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工艺中气流组织示意图;

图2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前端送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中植物液雾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在介绍该系统前将大型垃圾转运站界定出轻度污染区域、中度污染区域、重度污染区域,而轻度污染区域包括转运站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中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停车场,重度污染区域包括卸料压实区、渗滤液收集池,垃圾车自入口坡道经由卸料大厅到达卸料口泊位,垃圾通过卸料口卸入卸料压实区的压缩中转箱,压缩后由垃圾转运车自转运大厅经出口坡道外运。

参见图2,该系统包括:气流组织系统,其包括自然补风、向中度污染区域输送新风的前端送风系统、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物流坡道和卸料大厅间、物流坡道与转运大厅间、卸料大厅与卸料压实区之间设置气流隔断设备例如风幕机。而分类分区除臭排风系统包括将中度污染区域臭气输出中度污染区域的中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将重度污染区域臭气输出重度污染区域的重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接收来自重度污染区域除臭排风系统所输出的臭气并对其进行处理的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结构参见图4,其包括两级植物液洗涤塔3、接于两级植物液洗涤塔的吸附装置4、接于吸附装置4的除臭风机二5)、接收来自中度污染区域除臭排放系统所输出臭气并对其进行处理的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其包括物流坡道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卸料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垃圾卸料辅助臭气控制系统、转运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清洁系统;气流组织系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辅助臭气控制系统接于智能控制系统,以便于对整个厂区的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

该系统的清洁系统包括:安装于厂区预设位置例如停车场的车辆清洗系统、安装于厂区物流出入口的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设置于物流坡道的物流坡道清洗系统、设置于车间地坪的车间地坪清洁系统,所述车辆清洗系统、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物流坡道清洗系统、车间地坪清洁系统接于废水循环净化系统,产生的冲洗废水排入废水循环净化系统,净化后循环使用。根据污染情况不同,清洗水中加入对应的除臭液,将车辆、物流出入口、地坪等场所的清洁工作设置为除臭系统的日常工作。车辆清洗系统采用全自动洗车设备;物流出入口专用清洁系统为高压冲洗装置,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确保出入口地面整洁、无渗滤液散发异味的现象;物流坡道清洗系统采用地埋式喷水冲洗装置,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车间地坪清洁系统采用人工或自动清扫冲洗设备,设置冲洗废水通向废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沟渠。

该系统的垃圾卸料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压缩转运箱的压缩转运箱智能除臭装置、安装于卸料口处的旋转雾化器、设置于卸料口处的快速卷帘门、设置于卸料口的卸料排风口具有电动阀。压缩转运箱智能除臭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压缩转运箱智能化添加除臭剂。压缩转运箱上方设卸料传感器,当卸料传感器感应到卸料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喷嘴开始喷出自动配比稀释的除臭液。除臭液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在垃圾表面,抑制恶臭的产生,与此同时,垃圾中的恶臭物质溶解于喷洒的除臭液中,并与除臭液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催化氧化、酯化、分解消化等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旋转雾化器增湿、降尘除臭并与车辆信号联锁控制,整个系统确保卸料状态的泊位排风效果,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根据泊位信号智能化调节运行功率可降低排风量。

该系统的转运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卸料大厅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向转运大厅、卸料大厅喷洒植物液的植物液雾化系统,卸料大厅、转运大厅采用″送风系统+植物液雾化″工艺可改善车间空气品质,植物液旋转雾化系统实现车间全面覆盖,避免死角。

该系统的物流坡道辅助臭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物流坡道的植物液旋转雾化器。

下面以日处理能力为2500吨的地下式垃圾中转站的异味控制系统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相应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垃圾经垃圾收集车从物流入口进入转运站称重,垃圾收集车入口设高压清洗装置,经过高压冲洗,确保出入口地面整洁、无渗滤液异味散发现象。

垃圾收集车进入转运站后通过入口坡道到达卸料大厅,入口坡道由入口自然补风,入口坡道设置地埋式喷水冲洗装置进行定时冲洗,用以控制滴漏的渗滤液异味;沿入口坡道设置植物液旋转雾化器;入口坡道与卸料大厅设置风幕机进行气流隔断,风幕机设置在入口坡道侧。

卸料大厅设置除臭排风系统、植物液旋转雾化系统并配合离子送风系统改善车间空气品质,并进行日常清洁。除臭排风系统将收集的臭气送至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采用″两级植物液系统″工艺,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两级植物液洗涤塔1和接于两级植物液洗涤塔1的除臭风机一2,该两级植物液洗涤塔配合除臭风机一构成的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需要说的是,植物液除臭工艺是从多种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汁液配置成与臭味分子反应的工作液,工作液吸附臭气中的污浊分子,经过水解、吸附、中和作用,将臭气中的致臭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以降低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目的。植物液洗涤除臭系统包括植物液卧式洗涤塔、离心风机、风管、电控柜等。洗涤塔采用卧式结构的效果在于设备紧凑,节约用地。植物液卧式洗涤塔内部分为二级,第一级主要去除NH3、胺类等含N类臭气成分,第二级主要去除硫化氢、硫醇等含S类臭气成分。洗涤塔底部为循环水槽,塔内设有多段规整填料层,借助填料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有的空间结构,使从填料层穿过的臭气经由填料空隙与喷淋在填料上的植物液充分接触反应,与臭气分子充分溶解、吸收和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在洗涤塔的末端分别设置适量雾化喷嘴,使之在塔顶空间形成植物液雾化层,去除气体中残留的异味分子。植物液洗涤工艺具有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显著特点。植物液针对性强,处理效果佳,且安全有效,无二次污染。采用的规整填料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与传统的散堆填料相比,加强了液体汇集与分散作用,传质效率高,且床层压降小。较传统洗涤塔具有结构更紧凑、合理、气阻低、效率高的特点。

植物液旋转雾化系统结构参见图6,其包括植物液雾化控制设备6以及接于植物液雾化控制设备的旋转雾化器7,该旋转雾化器设置于厂区的预设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液雾化除臭工艺采用的是从多种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汁液配置成与臭味分子反应的工作液,工作液吸附空气中的污浊分子,经过水解、吸附、中和作用,将污浊空气中的致臭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以降低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目的。植物液雾化采用旋转雾化设备,实现车间全面覆盖,避免死角。通过控制系统的主控设备控制整个除臭系统喷洒植物液,使之在臭气源周围空气形成雾化层,从源头散发的臭气经过雾化层时被吸收并分解,从而实现除臭目的。

前端送风系统为变频系统,参见图5,该图示出了离子氧送风设备8,该离子氧送风设备将含离子氧的新风送至卸料大厅区域、转运大厅区域、停车场区域,离子氧除臭工艺由离子发生设备通过界面放电,使得空气中部分氧分子离子化,形成含离子氧的新风,室内臭气分子与离子氧群混合,致臭污染物可降解成臭气阙值高的物质,以降低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目的。

垃圾车随后驶入分配的泊位,垃圾通过卸料口卸入卸料压实区的压缩转运箱,卸料压实区和卸料大厅车间设快速卷帘门,每个卸料口设两个旋转雾化器以用于除尘、增湿、除臭,卸料口设置快速卷帘门并根据车辆信号开启和关闭,各卸料排风口设电动阀,同样根据泊位信号自动开启和延时关闭,确保处于卸料状态的泊位排风效果并降低排放量,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根据泊位信号智能化调节运行功率。压缩转运箱上方设卸料传感器,当卸料传感器感应到卸料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喷嘴开始喷出自动配比稀释的除臭液。除臭液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在垃圾表面,抑制恶臭的产生,与此同时,垃圾中的恶臭物质溶解于喷洒的除臭液中,并与除臭液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催化氧化、酯化、分解消化等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压缩转运箱智能除臭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压缩转运箱智能化添加除臭剂。

在卸料口处,卸料压实区域上空和底部分布设置收集风管,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取出来,配合离子送风系统循环空间气流,收集总管输送至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重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参见图4,其采用两级植物液系统+吸附工艺。

卸料作业完成后,垃圾收集车清洗后进入停车场,停车场设置除臭排风系统,臭气送至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

完成压缩垃圾作业的中转箱装入垃圾转运车,从转运大厅经过出口坡道到达出口并外运,转运大厅设置除臭排风系统、植物液旋转雾化系统并配合离子送风系统改善车间品质。除臭排风系统将收集的臭气送至中度污染区域末端臭气净化系统。

在卸料区域靠外墙一侧设送风立管,立管底部开均匀布置的小圆孔用以均匀出风,在卸料区域大厅上方设球形喷口,送风方向导向排风口所在方向,在转运区,排风口位于整个区域空间的底部,因此在排风口方向相对、地板以上人员机械主要作业高度范围上设送风立管,同样立管底部均匀开孔均匀出风,从而形成横向送风气流,横向送风气流带动整个区域的气体最终导向排风口。

出口坡道由出口自然补风,出口坡道设置地埋式喷水冲洗装置进行定时冲洗,用以控制滴漏的渗滤液异味,沿坡道设置植物液旋转雾化器,出口坡道与转运大厅设置风幕机,风幕机设置在坡道侧。

物流出入口、物流坡道、车间地坪、车辆的清洗废水通过废水循环净化系统循环使用。

由此可见,该大型垃圾转运站全方位异味控制工艺通过对厂区进行污染区域划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气流组织,利用厂区内部为微负压状态而实现自然补风气流自轻度污染区域引向中度污染区域,而后引向重度污染区域,并结合前端送风系统向中度污染区域输送含离子氧的新风,并且在卸料大厅上方设置球形喷口而将风导向排风口所在方向,例如将排风口设置在卸料大厅所在区域的底部,卸料口上方并利用排风系统送出臭气,转运大厅的送风位于整个转运大厅所在区域的底部并利用排风系统送出臭气。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