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电子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7425阅读:1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电子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电子看板。



背景技术:

在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背景下,生产制造、生产管理等过程也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工业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有实时的把控,从而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目前,为了便于管理某条生产线,一般通过电子看板综合显示其工况信息。电子看板是精益生产目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特点如下:监控中心模式,对车间信息进行集中控制,并即时收集车间的反馈信息;对看板子站点集中监控,集中监控各生产线看板的状况,即时掌握全局状态;车间信息反馈即时监控,各车间生产信息可通过控制器对当前紧急状态进行即时报告,并汇总在监控中心的看板上,如产线缺料停工,设备故障停工,品质异常状况等。电子看板的显示格式灵活多变,可显示任何格式,可通过控制器内嵌软件进行组合。多样的信息内容显示可实现全面的无纸化,生产信息可显示任何信息系统的数据,如ERP中工单信息、设备信息,用户可自行定义数据接口,设备信息可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报告信息可显示周报告、月报告信息,内部管理信息如作业指导书、内部临时通知等。

在现有技术中,各条不同的生产线一般对应着各块不同的电子看板,并且每块电子看板上所显示的信息根据生产线的要求而各不相同。但是,当生产线的细分种类繁杂、数量繁多时,在工厂车间里可能需要同时架设多块电子看板,如此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由于电子看板体积较大,因此还大量占用了车间空间。更重要的是,企业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线的需要显示内容的要求向厂家定制不同的看板,而一旦工厂车间发生变动,生产线更新后,之前的电子看板即失去作用,无法继续使用,容易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使电子看板能够适应不同种类数量的生产线,降低工业管理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电子看板,能够适应不同种类数量的生产线,降低工业管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电子看板,包括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内并用于根据预设要求检测各条生产线上的当前工况信息的检测器、与所述检测器信号连接并用于展示其检测到的各条生产线的当前工况信息的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具体为用于根据内置程度检测各条生产线的当前工况信息的PLC。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的屏幕上设置有多块用于显示不同生产线的工况信息的显示块。

优选地,各所述显示块均包括用于显示工况信息的具体项目的项目显示槽和用于显示工况信息中各具体项目的具体数值的数值显示槽。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内、用于检测各所述数值显示槽显示数值的监控器,以及与所述监控器信号连接、用于在其检测值超过安全阈值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示警的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具体为声光警报器。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具体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各块所述显示块上的LED灯,且各所述LED灯均与所述监控器信号连接,以在对应的所述显示块的显示数值异常时进行闪烁报警。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显示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业电子看板,主要包括板体、检测器和显示器。其中,板体为工业电子看板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检测器设置于板体内,主要用于根据预设要求检测各条生产线上的当前工况信息,其预设要求一般指需要检测器检测的项目、项目数量、生产进度等,而生产线上的当前工况信息主要指生产线的生产情况、生产数量、完成进度、运行状况等。显示器设置在板体上,其与检测器信号连接,主要用于展示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各条生产线的当前工况信息。如此,当多条生产线同时运行作业时,检测器针对各条生产线的不同检测要求同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不同工况信息汇总反馈到显示器上,以使显示器同时向外界展示各条生产线的工况信息,以方便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直接地获取各条生产线的信息,进而协同控制,方便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即使当前的生产线发生变动,检测器也能按照更新后的检测要求对新的生产线进行工况检测,同样能使显示器正常显示新的生产线的工况信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业电子看板,能够适应不同种类数量的生产线,降低工业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显示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检测器—1,显示器—2,显示块—201,项目显示槽—211,数值显示槽—212,监控器—3,报警器—4,LED灯—401,无线通讯模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工业电子看板主要包括板体、检测器1和显示器2。

其中,板体为工业电子看板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检测器1设置于板体内,主要用于根据预设要求检测各条生产线上的当前工况信息,其预设要求一般指需要检测器1检测的项目、项目数量、生产进度等,而生产线上的当前工况信息主要指生产线的生产情况、生产数量、完成进度、运行状况等。显示器2设置在板体上,其与检测器1信号连接,主要用于展示检测器1所检测到的各条生产线的当前工况信息。

如此,当多条生产线同时运行作业时,检测器1针对各条生产线的不同检测要求同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不同工况信息汇总反馈到显示器2上,以使显示器2同时向外界展示各条生产线的工况信息,以方便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直接地获取各条生产线的信息,进而协同控制,方便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即使当前的生产线发生变动,检测器1也能按照更新后的检测要求对新的生产线进行工况检测,同样能使显示器2正常显示新的生产线的工况信息。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电子看板,能够适应不同种类数量的生产线,降低工业管理成本。

在关于检测器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检测器1具体可为用于根据内置程度检测各条生产线的当前工况信息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的,该PLC内设置的程度可为针对工厂车间内各条生产线而设计,PLC在检测各条生产线时,首先判断各条生产线的标识,匹配对应的检测程序后,再对各条生产线进行检测。当然,各条生产线的检测程序和检测项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显示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显示器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显示器2的屏幕可分为若干块互相拼接的显示块201。具体的,各块显示块201可均呈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等,并且每块显示块201均对应一条生产线,各块显示块201仅显示对应的生产线的工况信息。如此,在一块显示器2上可将各条生产线汇总显示,便于查看。

进一步的,各块显示块201上均设置有项目显示槽211和数值显示槽212,其中,项目显示槽211主要用于显示检测器1对生产线所检测的检测项目,比如“计划数量”、“实际数量”、“差异数量”、“运行状态”,以及日期、标识等。而数值显示槽212主要用于显示各个检测项目的具体数值,比如“计划数量”项目显示槽211所对应的数值显示槽212内的“10000”,当然该数值还可以是百分比等。

此外,本实施例还在板体内增设了监控器3和报警器4。具体的,该监控器3主要用于检测各块显示块201上的数值显示槽212内的显示数值,同时监控器3与报警器4信号连接。需知,生产线上的工况信息的部分检测项目,均具有对应的安全阈值或要求阈值,如此,当监控器3检测到其中某个检测项目的检测数值超过安全阈值时,即可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报警器4,使得报警器4按照预设方式进行示警,具体的,该报警器4可为声光报警器4,即在发出示警时,可同时通过预设声音和警示光进行示警提醒。

进一步的,考虑到显示器2上同时设置有多个显示块201,若多个显示块201中显示的检测数值均超过安全阈值,则可能使技术管理人员无法快速判断各块显示块201的异常情况。针对此,本实施例在各块显示块201上均设置了LED灯401,各个LED灯401均与监控器3信号连接,并且各个LED灯401的运行状态互相独立。如此设置,当多个显示块201的显示数值均超过安全阈值时,监控器3能够准确地获知,并同时触发异常显示块201上对应的LED灯401,将其点亮或闪烁。如此,技术管理人员即可根据显示器2上各个LED灯401的运行状态判断对应显示块201的异常情况。

另外,本实施例中,检测器1和显示器2之间具体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5进行信号连接。具体的,无线通讯模块5具体可为路由器等,如此检测器1和显示器2可通过WIFI实现无线连接。当然,该无线通讯模块5还可为3G或4G发射器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