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及转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6526发布日期:2018-06-30 05:5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及转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及转印机其用于现流行的数码印花烫画领域,直接用于滚筒转印机或者平板转印机的节能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烫画是当今流行也越来越普及的印花技术,其中热升华技术尤为突出。而热升华技术需要用到一种设备叫热转印机(滚筒转印机和平板转印机)也称热升华机,以下将统一称转印机。该设备使用三相或者单相给加热管通电导热,使其加热到转印需要的温度并保持恒温(通常表面温度要达到180~200℃)。

目前的转印机加热的方式很纯粹机械,用数码温控控制加热,当温度达到不同阶段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做出各种开关的动作,使用开关动作时间间隔的长短和频率快慢来使其达到需要的温度,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动作是针对电源的总线进行控制开和关,而且开断的频率都是几百毫秒。如果是小型转印机那么功耗没有那么大,但是现在为了增加效率,厂家会使用大型或者大功率的转印机来生产,比如加多加大加热管或者电阻丝,那么大型的转印机功率电能损耗必然很大,我们都知道要开关某个电器或电灯,那么开和关的瞬间电流和功率是很大的,更何况是时间间隔是几百毫秒的动作。而转印机达到或者保持恒温过程必须要频繁动作,损耗可想而知,一个普通使用转印机的印花工厂,其每月电量80%左右都是转印机使用的。因此针对此问题本人进行研究后对该加热的方式改进,而且也已实现。当然改完以后一台机器的成本会略有上升,但是总体节约的电费会大大超过上升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目前转印机加热方式所产生瞬间电流过大以及电线过热,损耗过大以及恒温过程温度不稳定的问题的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及转印机。

一种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指令与屏显的触摸屏、与触摸屏电连接的主控器、作为电源的三相电源、其n路加热开关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线电连接的n路固态继电器、其n路输入端与n路固态继电器的对应的n路加热开关输出端电连接的n路加热滑环组、温度传感器、以及n路输入端与对应的n路加热滑环组输出端电连接的n路电加热模块;

n路电加热模块用于给滚筒加热;

温度传感器采集n路电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给主控器;

主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n路固态继电器的n路加热开关同时或按设定次序通断。

本恒温节能系统还包括其输入端与n路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的温控开关电连接温控滑环,n路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与温控滑环的输出端电连接。

n路电加热模块作为多个并联的加热管或者电阻丝。

当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超过设定阙值上限,主控器控制断路器断开和/或主控器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报警。

一种转印机,包括上述的恒温节能系统、以及与主控器电连接的同步电机。

一种转印机滚筒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前提是搭建基于上述的恒温节能系统的温控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转印机滚筒加热工况要求,通过触摸屏在主控器中设定电加热模块的阙值,以及在阙值保温时候,n路电加热模块预设接通数量与通断顺序;

第二步,逐个依次启动n路固态继电器的开关,n路加热滑环组中的对应的滑环逐个依次与三相电源接通,滚筒中的n路电加热模块中对应的加热模块逐个依次通电加热直到全部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

同时,n路固态继电器的温控开关启动,温控滑环与三相电源接通,滚筒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检测n路电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并输入给主控器;

第三步,主控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进行判断比较:

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不低于阙值下限,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当温度到达阙值范围内后,首先,主控器按照第一步中设定的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数量,通过n路固态继电器保持该数量的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然后,在保持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数量不变的前提下,主控器按照第一步中设定的通断顺序,控制等数量的n路固态继电器的开关依次按顺序通断。

进一步,在第三步中,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低于阙值下限,主控器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并将错误信息显示在触摸屏上。

进一步,在第四步中,滚筒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检测n路电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并输入给主控器;其次主控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检测发热管是否正常工作。

针对目前转印机加热方式所产生瞬间电流过大以及电线过热,损耗过大以及恒温过程温度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原来的数码温控改设计程序和电路板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将转印机上的多根加热管或者电阻丝进行加热分配,将设备上所有的开关按键功能一起并入程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了以往发热管的控制加热模式,在启动加热时的热量分配更均匀,比之前加热到恒温用时更短,而且在保持恒温的过程电线不发热。表面温度在设置的温度上下浮动一度,而现有的技术往往上下浮动高于5度,维持恒温电量最高时可以省下80%左右,线路损耗更低,转印出的图案颜色更均匀,为企业减轻可观的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从客观方面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应用于转印机的恒温节能系统,包括用于输入指令与屏显的触摸屏、与触摸屏电连接的主控器、作为电源的三相电源、其n路加热开关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线电连接的n路固态继电器、其n路输入端与n路固态继电器的对应的n路加热开关输出端电连接的n路加热滑环组、温度传感器、以及n路输入端与对应的n路加热滑环组输出端电连接的n路电加热模块;

n路电加热模块用于给滚筒加热;

温度传感器采集n路电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给主控器;

主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n路固态继电器的n路加热开关同时或按设定次序通断。

本恒温节能系统还包括其输入端与n路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的温控开关电连接温控滑环,n路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与温控滑环的输出端电连接。

n路电加热模块作为多个并联的加热管或者电阻丝。

当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超过设定阙值上限,主控器控制断路器断开和/或主控器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报警。

一种转印机,包括上述的恒温节能系统、以及与主控器电连接的同步电机。

一种转印机滚筒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前提是搭建基于上述的恒温节能系统的温控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转印机滚筒加热工况要求,通过触摸屏在主控器中设定电加热模块的阙值,以及在阙值保温时候,n路电加热模块预设接通数量与通断顺序;

第二步,逐个依次启动n路固态继电器的开关,n路加热滑环组中的对应的滑环逐个依次与三相电源接通,滚筒中的n路电加热模块中对应的加热模块逐个依次通电加热直到全部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

同时,n路固态继电器的温控开关启动,温控滑环与三相电源接通,滚筒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检测n路电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并输入给主控器;

第三步,主控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进行判断比较:

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低于阙值下限,主控器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并将错误信息显示在触摸屏上;

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不低于阙值下限,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当温度到达阙值范围内后,首先,主控器按照第一步中设定的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数量,通过n路固态继电器保持该数量的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然后,在保持n路电加热模块接通数量不变的前提下,主控器按照第一步中设定的通断顺序,控制等数量的n路固态继电器的开关依次按顺序通断,同时,滚筒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检测n路电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并输入给主控器;其次

主控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检测发热管是否正常工作。

下面以使用三相电,使用27根加热管的转印机的例子进行技术说明。

首先将原来使用5路的滑环(其中三路为三相电源ABC,剩余两路为温度采集)改为30路的滑环,其中27路使用三相电(每相九路),剩余3路为温度采集或者是2路(因采集传感器线路而定)。通过设计电路板和程序,滑环输入端的每路电线接在一个固态继电器上,利用程序输出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开关,在每个不同的温度阶段开启不同数量的继电器进行循环开关(比如当温度在150以下,所有的固态继电器依次开启通电,从而开启所有开关,每相有九个,一共27个。当温度达到150度小于180的第二阶段,程序做出反应,每个相的电路只加热7个,每相每次一个继电器开一个继电器关,在短时间内保持剩下的继电器不做关闭动作,使瞬间总电流变小,每相平衡。以此模式类推下个阶段再断不同数量的继电器。)当温度达到恒温时,可通过很少数量的继电器开关动作的循环即可来实现。

由于循环开关控制加热管加热的周期很短,而温度传导到表面的时间比较慢,这样可以使表面温度保持小幅度波动的恒温,而不会再像之前数码控制大幅度变动的恒温状态。通过程序还可以设置温度,并保存最优化的几种加热模式,另外将其他按钮和控制功能并入到程序中并显示在屏幕上,使用上更简洁直观方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