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028发布日期:2018-07-11 03:5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无人机发射端向接收端发送其经纬度以及高度的即时位置信息时,接收端根据发射端位置信息以及接收端位置信息进行水平角度以及俯仰角度的控制进行跟踪,需要对接收端进行位置传感器的校准。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接收端进行位置传感器的校准采用手动将整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水平翻转以及垂直翻转,而应用中接收端设备往往体积大重量大,校准难度大、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人机接收端设置方位角传感器、逻辑处理单元、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组成系统架构,由所述伺服控制单元直接驱动伺服电机对的仅对所述方位角传感器执行旋转和翻转校准动作,而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旋转和翻转,由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核验校准数据,实现随时、轻松、频繁执行校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接收端进行位置传感器的校准采用手动将整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水平翻转以及垂直翻转,而应用中接收端设备往往体积大重量大,校准难度大、极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包括无人机接收端、方位角传感器、逻辑处理单元、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接收端设有方位角传感器、逻辑处理单元、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所述方位角传感器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设有数据联接,与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机械连接,所述逻辑处理单元与所述伺服控制单元设有数据联接,所述伺服控制单元与所述伺服电机设有数据联接;

所述方位角传感器采集所述无人机接收端的位置和方位角校准数据;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运算处理所述校准数据;构成所述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自动校准系统的校准过程结构为启动校准-获取方位角传感器静态数据-伺服电机逆时针旋转获取方位角传感器动态数据-伺服电机顺时针旋转获取方位角传感器动态数据-逻辑处理单元运算处理数据-数据合理或不合理-结束校准或重复校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接收端进行位置传感器的校准采用手动将整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水平翻转以及垂直翻转,而应用中接收端设备往往体积大重量大,校准难度大、极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人机接收端设置方位角传感器、逻辑处理单元、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组成系统架构,由所述伺服控制单元直接驱动伺服电机对的仅对所述方位角传感器执行旋转和翻转校准动作,而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旋转和翻转,由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核验校准数据,实现随时、轻松、频繁执行校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校准过程结构图。

图中所示:1-无人机接收端、2-方位角传感器、3-逻辑处理单元、4-伺服控制单元、5-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包括无人机接收端1、方位角传感器2、逻辑处理单元3、伺服控制单元4、伺服电机5。

首先设置无人机接收端1,然后在所述无人机接收端1上设置方位角传感器2和逻辑处理单元3,再在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上设置伺服控制单元4,在所述伺服控制单元4上设置伺服电机5,最后将所述伺服电机5与所述方位角传感器2机械连接。完成一种无人机接收端数据传输天线自动校准系统的实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