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6186发布日期:2018-11-27 22: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



背景技术:

在蒙医中,温针是经常是由到的工具。温针是在医用针法的同时加以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杆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艾绒燃烧后的灰烬容易掉落在皮肤上,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此外,利用艾绒燃烧时,其温针的温度难以得到及时的调节,且艾绒加热使用不便。因此专利号为CN 205434355 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蒙医用电热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下部设有吸盘,吸盘内的针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吸盘上方的针体上设有艾灸杯,所述艾灸杯上方的针体上设有加热夹,从加热夹引出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有电源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还与温控装置电连接,该申请虽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专利中并未详细公开控制装置。

因此,设计出一种蒙医温针的温度控制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正面设置有接线柱、显示屏和控制开关,所述接线柱通过导线连接温针夹持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一带台阶的开口,壳体顶部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方形槽,所述上盖密封于壳体顶部的台阶状开口上,上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方形槽对应设置,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弹簧销,所述弹簧销的一端固定于上盖,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于方形槽内,实现上盖固定于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功能电路板,所述功能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温针温度的温控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温针夹持装置为电热夹。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夹覆盖有绝缘隔热材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隔热材料层是由质量份数为:80-100份纳米碳纤维、25-35份的酚醛树脂、10-15份橡胶、20-30份氧化铝、1-3份聚丙烯酸钠和15-30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壳体与上盖的可拆卸式结构,方便维修,且设置的温控电路能有效控制温针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盖的纵截面图;

图3是温控电路图。

附图标记:1-壳体,2-上盖,3-接线柱,4-显示屏,5-控制开关,6-开口,7-方形槽,8-凹槽,9-弹簧销,10-卡块,11-导线,12-温针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包括壳体1和上盖2,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接线柱3、显示屏4和控制开关5,所述接线柱3通过导线11连接温针夹持装置12,所述温针夹持装置5为加热夹,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一带台阶的开口6,壳体1顶部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方形槽7,所述上盖2密封于壳体1顶部的台阶状开口6上,上盖2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8,所述凹槽8与方形槽7对应设置,每个凹槽8内均设置有弹簧销9,所述弹簧销9的一端固定于上盖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设于方形槽7内,实现上盖2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功能电路板,所述功能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温针温度的温控电路。

所述温控电路包括型号为NE55的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开关S1、整流桥Q、开关S2、继电器K、熔断器FU、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电容器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恒温控制器ST1和恒温控制器ST2,所述熔断器FU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一端,220V交流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开关S1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的触点K-1、整流桥Q的引脚1和加热器H2,继电器K的触点K-1另一端连接加热器H1,加热器H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加热器H2另一端、电阻R1、电容器C1和恒温控制器ST1,恒温控制器ST1另一端连接熔断器FU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和整流桥Q引脚1,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器C2、二极管D1负极、开关S2、电阻R3、二极管D3负极、芯片U1引脚8、继电器K线圈、芯片U1引脚4和电阻R6,整流桥Q引脚4连接电阻R7,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器C2另一端、二极管D1正极、电阻R4、电容器C3、芯片U1引脚1、电容器C4和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器C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电阻R5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正极分别连接开关S2另一端、恒温控制器ST2和芯片U1引脚6,恒温控制器ST2另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芯片U1引脚7分别连接二极管D3正极和继电器K线圈另一端,芯片U1引脚2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4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8和芯片U1引脚3

本温控电路工作原理是:参见图3,接通220V交流电源后,经过电阻R1、电容器C1降压,电阻R2限流,整流桥Q整流,电容器C1滤波,以及二极管D1稳压,形成5V直流电压,加载到芯片U1的引脚8和引脚1上,为芯片U1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同时5V电压经串联的电阻R3、恒温控制器ST2、二极管D2和电阻R4分压后,分别加载到芯片U1的引脚5和引脚2上,使引脚6与引脚2为高电压,引脚3和引脚7为低电压,引脚7的低电压使继电器K线圈加上5V电源电压,继电器K得电后触点K-1闭合,又将220V电源电压加到加热器H1上,使温针加热,同时引脚3为低电压,使发光二极管D4导通点亮,显示温针处于加热状态;

当温针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时,KSD201型恒温控制器ST2的内阻自动变为无限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于是芯片U1引脚2和引脚6失去电压,使芯片U1电路翻转,芯片U1引脚3和引脚7由原来的低电压变为高电压,这是继电器K线圈无电流通过,触点K-1分离,加热器H1失去电压而停止加热,这时温针靠加热器H2维持温针温度。当芯片U1引脚3变为高电压时,发光二极管D4熄灭,发光二极管D5则通过电阻R7获电发光,显示温针处于保温状态。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压缩弹簧销9便可将上盖2从壳体1取下,安装时,将卡块10对准方形槽7,松开弹簧销9即可将卡块弹入方形槽7内使上盖2固定在壳体1上,方便维修温控仪,同时使用温控电路方便控制温针的温度,疗效好。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包括壳体1和上盖2,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接线柱3、显示屏4和控制开关5,所述接线柱3通过导线11连接温针夹持装置12,所述温针夹持装置5为加热夹,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一带台阶的开口6,壳体1顶部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方形槽7,所述上盖2密封于壳体1顶部的台阶状开口6上,上盖2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8,所述凹槽8与方形槽7对应设置,每个凹槽8内均设置有弹簧销9,所述弹簧销9的一端固定于上盖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设于方形槽7内,实现上盖2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功能电路板,所述功能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温针温度的温控电路。

所述加热夹覆盖有绝缘隔热材料层,所述绝缘隔热材料层是由质量份数为:80-100份纳米碳纤维、25-35份的酚醛树脂、10-15份橡胶、20-30份氧化铝、1-3份聚丙烯酸钠和15-30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制成,此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效果,能表面使用者触电或烫伤。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蒙医温针电热温控仪,包括壳体1和上盖2,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接线柱3、显示屏4和控制开关5,所述接线柱3通过导线11连接温针夹持装置12,所述温针夹持装置5为加热夹,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一带台阶的开口6,壳体1顶部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方形槽7,所述上盖2密封于壳体1顶部的台阶状开口6上,上盖2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8,所述凹槽8与方形槽7对应设置,每个凹槽8内均设置有弹簧销9,所述弹簧销9的一端固定于上盖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设于方形槽7内,实现上盖2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功能电路板,所述功能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温针温度的温控电路。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此设计方便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