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5618发布日期:2018-08-31 23:1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化硅粉体产品对于分级精度高低和一致性要求很高,其分级精度直接确定了微粉产品的等级、档次、价格,碳化硅只有经过水力精细分级工艺后,才能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但是目前的水力精细分级系统存在诸多缺陷,如智能操作水平落后,大多依靠手动操作,分级效率低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旨在研究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分级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分级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

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PLC智能控制系统、溢流罐、集料罐;所述的蓄水池后设置有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所述的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与变频柜连接;所述的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通过供水管道与溢流罐连接;所述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闸阀一、闸阀二、闸阀三;所述的闸阀一后面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式涡街流量计;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后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所述的闸阀二和闸阀三之间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与水溢智能控制仪连接;所述的变频柜与恒压智能测控仪连接;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与水溢智能控制仪连接、恒压智能测控仪连接;所述的玻璃转子流量计后面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

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与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连接,实时接收供水管道内水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的水溢智能控制仪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一、电源模块一、模拟量输入模块一、模拟量输出模块一、数字量输出模块一、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通讯接口模块一、参数存储模块一;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一与电源模块一、模拟量输入模块一、模拟量输出模块一、数字量输出模块一、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通讯接口模块一、参数存储模块一电连;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一包括水流量检测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水流量检测模块与电磁式涡街流量计连接;阀门控制模块与电动调节阀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一根据水流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流量信号,通过反馈给阀门控制模块控制电动调节阀对阀门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的恒压智能测控仪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二、电源模块二、模拟量输入模块二、模拟量输出模块二、数字量输出模块二、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通讯接口模块二、参数存储模块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二与电源模块二、模拟量输入模块二、模拟量输出模块二、数字量输出模块二、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通讯接口模块二、参数存储模块二电连;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二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与温度变送器连接;所述的压力检测模块与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出模块二与变频柜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二根据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的信号,对模拟量输出模块二进行控制,控制变频柜对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作用,从而控制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恒压智能测控仪控制变频柜,实现对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的水量的控制,提高了分级效率;通过水溢智能控制仪控制电磁式涡街流量计和电动调节阀,实现了对水流量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了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了分级的精细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专利水溢智能控制仪结构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专利恒压智能测控仪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PLC智能控制系统、溢流罐、集料罐;所述的蓄水池后设置有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所述的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与变频柜连接;所述的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通过供水管道与溢流罐连接;所述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闸阀一、闸阀二、闸阀三;所述的闸阀一后面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式涡街流量计;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后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所述的闸阀二和闸阀三之间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与水溢智能控制仪连接;所述的变频柜与恒压智能测控仪连接;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与水溢智能控制仪连接、恒压智能测控仪连接;所述的玻璃转子流量计后面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

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与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连接,实时接收供水管道内水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的水溢智能控制仪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一、电源模块一、模拟量输入模块一、模拟量输出模块一、数字量输出模块一、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通讯接口模块一、参数存储模块一;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一与电源模块一、模拟量输入模块一、模拟量输出模块一、数字量输出模块一、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通讯接口模块一、参数存储模块一电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一包括水流量检测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水流量检测模块与电磁式涡街流量计连接;阀门控制模块与电动调节阀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一根据水流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流量信号,通过反馈给阀门控制模块控制电动调节阀对阀门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的恒压智能测控仪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二、电源模块二、模拟量输入模块二、模拟量输出模块二、数字量输出模块二、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通讯接口模块二、参数存储模块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二与电源模块二、模拟量输入模块二、模拟量输出模块二、数字量输出模块二、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通讯接口模块二、参数存储模块二电连;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二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与温度变送器连接;所述的压力检测模块与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出模块二与变频柜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二根据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的信号,对模拟量输出模块二进行控制,控制变频柜对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作用,从而控制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恒压智能测控仪控制变频柜,实现对变频泵一和变频泵二的水量的控制,提高了分级效率;通过水溢智能控制仪控制电磁式涡街流量计和电动调节阀,实现了对水流量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了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了分级的精细化管理。

一种碳化硅水力精细分选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1)、PLC智能控制系统(2)、溢流罐(3)、集料罐(4);所述的蓄水池(1)后设置有变频泵一(5)和变频泵二(6);所述的变频泵一(5)和变频泵二(6)与变频柜(7)连接;所述的变频泵一(5)和变频泵二(6)通过供水管道(8)与溢流罐(3)连接;所述的供水管道(8)上设置有闸阀一(9)、闸阀二(10)、闸阀三(11);所述的闸阀一(9)后面的供水管道(8)上设置有电磁式涡街流量计(12);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12)后的供水管道(8)上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13);所述的闸阀二(10)和闸阀三(11)之间的供水管道(8)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14);所述的电磁式涡街流量计(12)、电动调节阀(14)与水溢智能控制仪(15)连接;所述的变频柜(7)与恒压智能测控仪(16)连接;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2)与水溢智能控制仪(15)连接、恒压智能测控仪(16)连接;所述的玻璃转子流量计(13)后面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17)和温度变送器(18)。

所述的PLC智能控制系统(2)与压力变送器(17)和温度变送器(18)连接,实时接收供水管道(8)内水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的水溢智能控制仪(15)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一(19)、电源模块一(20)、模拟量输入模块一(21)、模拟量输出模块一(22)、数字量输出模块一(23)、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24)、通讯接口模块一(25)、参数存储模块一(26);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一(19)与电源模块一(20)、模拟量输入模块一(21)、模拟量输出模块一(22)、数字量输出模块一(23)、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一(24)、通讯接口模块一(25)、参数存储模块一(26)电连;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一(21)包括水流量检测模块(27)和阀门控制模块(28);所述的水流量检测模块(27)与电磁式涡街流量计(12)连接;阀门控制模块(28)与电动调节阀(14)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一(19)根据水流量检测模块(27)检测到的水流量信号,通过反馈给阀门控制模块(28)控制电动调节阀(14)对阀门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的恒压智能测控仪(16)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二(29)、电源模块二(30)、模拟量输入模块二(31)、模拟量输出模块二(32)、数字量输出模块二(33)、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34)、通讯接口模块二(35)、参数存储模块二(36);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二(29)分别与电源模块二(30)、模拟量输入模块二(31)、模拟量输出模块二(32)、数字量输出模块二(33)、人机交互系统模块二(34)、通讯接口模块二(35)、参数存储模块二(36)电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二(31)包括温度检测模块(37)和压力检测模块(38);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37)与温度变送器(18)连接;所述的压力检测模块(38)与压力变送器(17)连接;所述的模拟量输出模块二(32)与变频柜(7)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二(29)根据温度检测模块(37)和压力检测模块(38)检测的信号,对模拟量输出模块二(32)进行控制,控制变频柜(7)对变频泵一(5)和变频泵二(6)作用,从而控制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恒压智能测控仪(16)控制变频柜(7),实现对变频泵一(5)和变频泵二(6)的水量的控制,提高了分级效率;通过水溢智能控制仪(15)控制电磁式涡街流量计(12)和电动调节阀(14),实现了对水流量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了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了分级的精细化管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