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254发布日期:2018-09-11 22:1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领域,逆变器是重要设备。低温及潮湿环境下,逆变器设备元器件,尤其与温度有关的电阻原件,随着环境温度降低或者湿度增大的情况下,设备部分元器件其阻值会增大(元器件本身性质决定),致使其供电的设备电压不足,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逆变器设备不能正常启机工作。

西北、东北极寒地区,或者其他地区极寒天气下,南方潮湿环境下,逆变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均不佳,因为环境因素设备故障率高,影响设备发电量。改善设备内部关键元器件的温湿度,从而使电路板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从而保证逆变器正常输出,是逆变器可以长时间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现有技术逆变器设备内部额外添加加热或除霜设备,以改善设备内部关键元器件的温湿度。但是,此方案24h均在运行,功耗较高,可靠性差,成本较高,智能化程度较低,增加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逆变器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温湿度监控中心,所述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通过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与温湿度监控中心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终端包括第一单片机处理器和与第一单片机处理器电连接的触摸屏、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与风机、半导体制热片电连接,所述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半导体制热片均安装在被监控逆变器设备的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附近,所述风机出风口对准被监控逆变器设备的电路板;所述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包括第二单片机处理器和与第二单片机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接口模块。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SHT10。

优选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4G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控中心为服务器或者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接口模块为RS232串口模块、RS485串口模块、USB模块、网口模块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被检测电路板元器件的温湿度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启或者关闭风机、半导体制热片,避免了无谓的能源浪费,同时避免了风机、半导体制热片长时间工作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监测包括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每个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又包括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每个温湿度传感器又在温湿度监控中心有对应ID号,故其监测范围全面,智能化程度高。

3、本实用新型当某个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点有问题也可以被温湿度监控中心查询到,可靠性好;同时,整个系统在传输结构上采用周边节点+中心节点的结构,结合信号无线的方式,其效率高,成本较低,有故障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监控终端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热片在被检测逆变器电路板上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模块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中:1-温湿度监控终端;2-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3-温湿度监控中心;11-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2-触摸屏;13-温湿度传感器;14-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5-声光报警模块;16-继电器驱动模块;17-风机;18-半导体制热片;21-第二单片机处理器;22-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3-电源模块;24-存储模块;25-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设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1、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温湿度监控中心3,所述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1通过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与温湿度监控中心3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终端1包括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和与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电连接的触摸屏12、多个温湿度传感器13、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4、声光报警模块15、继电器驱动模块16,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6与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电连接,所述多个温湿度传感器13、半导体制热片18均安装在被监控逆变器设备的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附近,所述风机17出风口对准被监控逆变器设备的电路板;所述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包括第二单片机处理器21和与第二单片机处理器21电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电源模块23、存储模块24、接口模块25。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3为SHT10。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4、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为蓝牙模块、4G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任意一种。

所述电源模块23为锂电池。

所述温湿度监控中心3为服务器或者计算机。

所述接口模块25为RS232串口模块、RS485串口模块、USB模块、网口模块。

工作原理:工作时,安装在被监控逆变器设备的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附近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13、半导体制热片18实时采集逆变器发热元件温度,发热元件包括功率三极管、大功率电阻、变压器线圈等,检测的温湿度数据信号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4发送到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再通过第二单片机处理器21处理后通过口模块25(为RS232串口模块、RS485串口模块、USB模块、网口模块任意一种)传送到温湿度监控中心3的服务器或者计算机。温湿度传感器13分布在电路板各个容易发热的元件附近,每个温湿度传感器13均在服务器或者计算机上设置一个ID号,这个ID号反映了被检测逆变器电路板元器件的名称、位置等。当某一电子元器件温湿度值超出预先设置的正常温湿度值范围时(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服务器或者计算机将通过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传输控制指令到对应温湿度监控终端1上,使温湿度监控终端1控制继电器驱动模块16动作,接通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电源,半导体制热片18工作后将对其附近温度过低的元器件加热,风机17吹风到对面的电路板加快水分蒸发,经过一段时间处理措施后,当温湿度有异常的被检测逆变器电路板元器件温湿度恢复正常后,正常的实时温湿度数据被温湿度监控中心3监测到,温湿度监控中心3通过温湿度监控中继节点2传输控制指令到对应温湿度监控终端1上,使温湿度监控终端1控制继电器驱动模块16停止工作,断开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电源,不对逆变器电路板元器件进行制热、除湿。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启或者关闭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避免了无谓的能源浪费,同时避免了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长时间工作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模块16采用常开式继电器,当光电耦合器U1输入端接收到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发出的低电平,光电耦合器U1导通,三极管Q1的基极高电平导通,继电器K1也导通,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得电工作。反之,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发出的高电平,风机17、半导体制热片18不工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监测包括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1,每个多个温湿度监控终端1又包括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每个温湿度传感器又在温湿度监控中心3有对应ID号,故其监测范围全面,智能化程度高;当某个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点有问题也可以被温湿度监控中心3查询到,可靠性好;同时,整个系统在传输结构上采用周边节点+中心节点的结构,结合信号无线的方式,其效率高,成本较低,有故障便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