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884发布日期:2019-02-01 19:2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和调节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是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智能设备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内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现有控制器内部设有主芯片和与主芯片连接的功能电路,使用时需要连接外部显示屏来显示当前设备运行的情况,还需要连接外部输入装置来调整主芯片的控制参数,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现有控制器的功能比较少,不能适应复杂智能设备的控制管理。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且功能齐全的控制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AVR单片机和与AVR单片机连接的功能电路,壳体的顶面上设有与AVR单片机连接的显示屏、按键组和指示灯组,壳体的两侧各设有接入控制电路中的接口组。

其中,壳体一侧的接口组设有若干个信号传输接口,壳体另一侧的接口组设有若干个连接外部设备的电源输出接口。

功能电路包括:时间电路、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时间电路包括:时钟保持电路和晶振电路。

上述检测电路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

上述通讯电路包括:485通讯电路和GPRS通讯电路。

上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若干个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的继电器输出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具备独立的显示屏、按键组和指示灯组,设备运行情况可直接通过显示屏和指示灯组反馈,还可以通过按键组调节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控制器的两侧设有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接口组,外部设备通过接口组连接在控制器上,使用简单且连接方便。另外,功能电路中包含时间电路、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继电器电路等,能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等复杂系统的智能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VR单片机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时钟保持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晶振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温度采集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485通讯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GPRS通讯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输出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整流滤波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降压电路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工作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器,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AVR单片机和功能电路,功能电路与AVR单片机连接,壳体1的顶面上设有显示屏2、按键组3和指示灯组4,显示屏2、按键组3和指示灯组4均连接在AVR单片机上,壳体1的两侧各设有接入控制电路中的接口组。

如图5至13所示,功能电路包括:时间电路、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等,其中,时间电路包括:时钟保持电路和晶振电路,检测电路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通讯电路包括:485通讯电路和GPRS通讯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若干个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的继电器输出电路。控制电路中还设有整流滤波电路和降压电路,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24V直流电,该24V直流电给继电器输出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供电,通过降压电路降24V交流电降为5V直流电,该5V直流电给AVR单片机供电。

如图14所示,AVR单片机通过485通讯电路与外部的水质传感器连接,通过GPRS通讯电路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监控、故障报警推送(支持短信、邮件、APP、Web)、远程设备操控和运行参数修改等功能。AVR单片机通过电流采集电路和温度采集电路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安全,当采集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时就自动报警断开继电器输出,并将报警信号上发至云平台,同样当采集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时也会断开报警。水泵、气泵连接在继电器输出电路上,AVR单片机通过时间电路控制水泵、气泵分别按照各自设定时间开启和关闭,并接收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当液位超过预设值时水泵才能开启,否则不能工作。

如图1所示,壳体1一侧的接口组设有若干个信号传输接口5,壳体1另一侧的接口组设有若干个连接外部设备的电源输出接口6,信号传输接口5和电源输出接口6分别与功能电路或AVR单片机的端口对应,水质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通过信号传输接口5连接到AVR单片机上,水泵、气泵等通过电源输出接口6连接到继电器输出电路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