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747发布日期:2019-06-19 02: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小型无人机动力舱和设备舱是位于无人机机舱内的两个相邻的独立舱段。当无人机在极寒环境下飞行时,动力舱内的发动机以及设备舱内的电子设备都会受到影响。在极寒环境飞行,动力舱温度过低会影响发动机性能与寿命,设备舱温度过低也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从而导致无人机作业受到严重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无人机动力舱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动力舱顶部的第一进气格栅和设置在动力舱底部的排气格栅;所述控制器配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加热器、第一进气格栅和排气格栅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设备舱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扇和设置与所述动力舱相邻舱壁上的第二进气格栅;所述控制器配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进气格栅和风扇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格栅和/或排气格栅为电动百叶片。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感知动力舱以及设备舱内温度,当舱内温度不满足设定温度要求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进气格栅、排气格栅以及风扇的开启或关闭,达到满足舱内温度要求的目的。避免了当无人机在极寒环境下飞行时,舱内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因过低温度而影响无人机正常作业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舱温度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100、动力舱;200、设备舱;110、第一温度传感器;120、第一进气格栅;130、电加热器;140、控制器;150、排气格栅;210、第二进气格栅;220、风扇;230、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设置在无人机动力舱100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0、电加热器130和控制器140;还包括设置在动力舱顶部的第一进气格栅120和设置在动力舱底部的排气格栅150;

所述控制器140配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10的信号;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10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加热器130、第一进气格栅120和排气格栅150开启或关闭。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控制器中预先设置动力舱内基准比较温度,即第一设定温度。当控制器140接收到第一温度传感器110的信号,即确定动力舱内温度,当动力舱内温度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器140控制打开电加热器130、关闭第一进气格栅120和关闭排气格栅150;当动力舱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器140控制关闭电加热器130、打开第一进气格栅120和打开排气格栅150。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格栅120和排气格栅150为电动百叶片,所述控制器140控制所述电动百叶片的旋转角度,达到控制开关第一进气格栅120和排气格栅150的目的。

如图2为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无人机机舱温度控制系统

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设备舱200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30、风扇220和设置与所述动力舱相邻舱壁上的第二进气格栅210;

所述控制器140配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的信号;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30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进气格栅210和风扇220开启或关闭。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控制器中预先设置设备舱内基准比较温度,即第二设定温度。当控制器140接收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的信号,即确定设备舱内温度,当设备舱内温度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器140控制打开第二进气格栅210和打开风扇220;当设备舱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器140控制关闭第二进气格栅210和关闭风扇220。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格栅210为电动百叶片,所述控制器140控制所述电动百叶片的旋转角度,达到控制开关第二进气格栅210的目的。

如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

S2、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动力舱内温度,将动力舱内温度与第一设定温度比较,第一设定温度例如可以为5℃;若动力舱内温度小于等于5℃时,执行步骤S3;若动力舱内温度大于5℃时,执行步骤S4。

S3、关闭第一进气格栅,关闭排气栅格,打开电加热器。关闭第一进气格栅和排气栅格,避免舱内外气流的流动以及舱外冷空气进入到舱内,从而避免了动力舱内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而影响发动机及其他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启动电加热器,能够将动力舱内温度较快升高,从而使得发动机及其他器件能够在正常温度下工作。

S4、打开第一进气格栅,打开排气栅格,关闭电加热器。打开第一进气格栅和排气栅格,促进舱内外气流的流动,保证舱内外气压平衡,从而保证发动机及其他器件能够在适宜温度下正常工作;同时关闭电加热器,避免动力舱内温度持续升高,进而导致发动机及其他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工作性能及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数值的设定。

如图4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舱温度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

S20、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确定设备舱内温度,将设备舱内温度与第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第二设定温度例如可以为5℃;若设备舱内温度小于等于5℃时,执行步骤S30;若动力舱内温度大于5℃时,执行步骤S40。

S30、打开第二进气格栅,打开风扇。打开第二进气格栅和风扇,促进设备舱内空气与动力舱及舱外空气进行气流交换,使得热空气进入到舱内,从而保证舱内电子元器件能够在适宜温度下正常工作。

S40、关闭第二进气格栅,关闭风扇。关闭第二进气格栅和风扇,避免设备舱与动力舱及舱外空气进行气流交换以及冷空气进入到舱内,从而避免了设备舱内温度因进一步降低而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动力舱的温度控制流程同实施例一,也即如图3所示,动力舱和设备舱的温度是同时单独控制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定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数值的设定。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