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6885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电源驱动电路中,需要一个放大电路,将检测输出得到的反馈电压与控制芯片参考电压之间的误差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环路补偿控制,最终维持电源驱动输出符合设计值。对于传统的电源驱动电路,有些应用需要在系统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自动降低系统输出功率,以避免系统温度进一步上升。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将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设计成具有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当温度超过一个阈值点时,参考电压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种方案会受到几方面的限制,一是芯片参考电压变化会对芯片其他电路模块也会造成影响,二是电路参数的偏差会引起参考电压在温度到达阈值点附近突变,三是温度高于阈值点后参考电压的温度系数不容易控制,因此,现有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基准模块、跨导模块以及放大模块,其中,
[0005]所述温度基准模块具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基准电压和负温度系数电压,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漏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漏极通过正向连接的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
[0006]所述跨导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基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跨导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准电压和所述负温度系数电压转化为第一调节电流并输出;
[0007]所述放大模块具备三个输入端,其中第一输入端用于接受一反馈电压,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受一参考电压,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跨导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接受所述第一调节电流,所述放大模块包括第十二晶体管,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栅极连接第三偏置电压;第十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所述放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漏极作为所述放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第十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所述放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漏极作为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第十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连接第四偏置电压,源极接地;第十六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四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连接第四偏置电压,源极接地。
[0008]优选的,所述跨导模块具备:
[0009]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第二偏置电压;
[0010]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第二偏置电压;
[0011]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所述跨导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0012]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的源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所述跨导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0013]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0014]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0015]第九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源极接地;
[0016]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0017]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作为所述跨导模块的输出端。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第十三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十四晶体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十五晶体管、第十六晶体管均为PMOS管。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均为PMOS管。
[0020]本发明的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该电路不需要芯片参考电压随温度变化,避免影响到其他电路模块,通过对放大模块输入一路随温度变化的调节电流,使放大电路的失调电压随温度连续可控地变化,从而随温度来调节系统的反馈电压与控制芯片参考电压之间的误差放大关系,最终实现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自动降低系统输出功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温度调节放大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基准模块101、跨导模块102以及放大模块103。
[0024]温度基准模块101具体包括:第一晶体管Ml和第二晶体管M2,第一晶体管Ml的源极连接至外接电源,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Vbl,漏极通过第一电阻Rl接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外接电源,漏极通过正向连接的第一二极管Dl接地,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Vb I。第一晶体管Ml的漏极作为温度基准模块1I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VR,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作为温度基准模块10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一负温度系数电压VD,第一晶体管Ml与第二晶体管M2均为PMOS管。
[0025]跨导模块102具体包括:第三晶体管M3,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第二偏置电压Vb2,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第二偏置电压Vb2。
[0026]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跨导模块102的第二输入端,与温度基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接受负温度系数电压VD。
[0027]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接,其栅极作为跨导模块102的第一输入端,与温度基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接受基准电压VR。
[0028]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与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第八晶体管M8的漏极与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0029]第九晶体管M9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相连接,源极接地。
[0030]第十晶体管MlO的漏极与第九晶体管M9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0031]第十一晶体管Mll的栅极与第十晶体管MlO的栅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作为跨导模块102的输出端,输出调节电流Iadj。
[003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均为PMOS管,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第九晶体管M9、第十晶体管MlO和第^^一晶体管Ml I均为NMOS管。
[0033]放大模块103具体包括以下器件:
[0034]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源极连接外部电源,栅极连接第三偏置电压Vb3。
[0035]第十三晶体管M13的源极与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漏极相连接,栅极作为放大模块103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反馈电压Vfb,其漏极作为放大模块103的第三输入端接,与跨导模块1 2的输出端相连接,收调节电流I a d j。
[0036]第十四晶体管M14的源极与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漏极相连接,其栅极作为放大模块103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漏极作为放大模块103的输出端,输出放大后的电压Vout0
[0037]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漏极与第十三晶体管M13的漏极相连接,栅极连接第四偏置电压Vb4,源极接地。
[0038]第十六晶体管M16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连接第四偏置电压Vb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