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73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壳,尤指一种由铝型压制成的组件,经特别的扣槽与凸座等卡合,即能组成最适宜槽孔的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
2、习用背板在组设时,嵌设于机壳尾部再以螺丝螺固,或是直接焊接固定,不论是嵌接、螺固或焊接,加工皆十分麻烦,是另一缺点。
习用的面板,多半由塑胶制成,用以嵌设于机壳的前端,同时在该面板上皆预留有或大或小的软碟孔、光碟机孔及硬碟机孔,可是该面板由硬塑胶制成,故必须另开模具,花费大量的制模成本是其缺点;另外预留的孔槽空间是大,是小均已固定,不能够机动的调整,对消费者而言较不贴切,是习用之缺点。
另外,就整个电脑机壳而言,除了冲制上盖及底座之外,光是背板的冲制、嵌接及螺丝锁固,以及面板以另外的模具成型,整个加工上,即包含有冲制、制模及焊接等制程,显得十分麻烦,且花费较大的设备,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压型的组合式的背板及面板,是由数根框柱、组合板、支撑条及固定条等构件,以相互卡扣的方式,即可轻松的组成一适当大小、机动调整开孔位置的背板及面板,使其制程简单快捷,节省成本,特别适合个人组装电脑,可使其组装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主要包括有铝压型制成的数根直立的框柱,以及适当数量的各种组合板、支撑条、固定条及其他附属零件;其中框柱在一侧面设有螺丝凹槽其特征在于组合板一侧设有燕尾状凸座,另一侧设有开口朝外的框体,该框体内设有相对于凸座的扣槽;支撑条顶部设有凸座;该凸座底部一侧延伸设有横板,而底部正下方则设有具扣槽的框体;固定条设有一燕尾状凸座,其顶部及底部各设有一凹槽,并在与凸座底部垂直位置设有底板框柱置于两侧,并由数层组合板、支撑条及固定条,相互以凸座及扣槽扣合搭组成一背板/面板;支撑条的横板向内侧凸出,承载搭接电路板或其他零件;固定条以底板与框柱的底部相接,并以螺丝穿入予以螺固,而弯折向上的凸座恰可与最下方组合板底部的扣槽相扣合,而组成完整、且可调整出适当大小槽孔的背板/面板。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所述组合板上可依需要在板面上冲有各种形状的透孔。
所述另一组合板结构,在其端部还设有凹槽,使其板片形成如长形的匚状结构;一封合块置于该组合板的凹槽端部,且该封合块外侧面设有一拨柱,在近凹槽端收束形成锥状的推端以抵固介面卡,而另一端内侧则形成有供另一组合板抵靠的凹部。
所述支撑条亦设于背板或面板的最上方,则以其横板覆于框柱上,并以螺丝贯穿而螺固于框柱的螺纹凹槽内,而另一侧的框体与组合板的凸座相扣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的设计构思,故在使用上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压型制成的零件,由于巧妙的结构可以相互扣合,即可组合任意大小,及槽孔位置的背板或面板,又可在组装上省去习用的焊接及复杂的铆接等制程,故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铝压型制成,故其重量得以减轻,在运输、储存上更为方便。
3,本实用新型以不同宽度的组合板,可以适当调整后窗槽孔大小及位置,又可以调整具透孔的组合板,使诸卡槽及CD、RAM插座位置能以个人喜爱调整或变更,故更适合于电脑玩家将各厂家零件组配插接,不但美观,在使用上更便利。
4,本实用新型在凸座顶部设凹槽,作为侧向卡扣的定位点,使其更具实用性。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背板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板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条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条的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背板调整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图。
参见图2、3、5所示,一种基本的组合板20结构,是具有任意宽度的板体,其长度如图3、8所示,可任意变换,在其一侧向外设有燕尾状凸座21,另一侧设有开口朝外的框体22,该框体22内设有相对于凸座21的扣槽23,另外组合板20也可在板面上冲有各种形状的透孔24,供各种不同的插座穿插组设于其中。
参见图2、3、8所示,另一种组合板30的两侧也设有凸座31及具扣槽33的框体32,主要在其端部还设有凹槽34,使其板片形成如长形的匚状结构;一封合块40设于该组合板30的凹槽34端部,作为挡止之用,该封合块40外侧面设有一道拨柱41,而在近凹槽34端收束形成锥状的推端42,另一端内侧则形成有凹部43。
参见图3、4、6所示,支撑条50在顶部设有凸座51该凸座51底部一侧延伸设横板54,而底部正下方则设有具扣槽53的框体52。
参见图3、4、7所示,固定条60设有一燕尾状凸座61,其顶部及底部各设有一凹槽62、63,并在与凸座61底部垂直位置设有底板64。
参见

图1、2、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由数层组合板20、30、支撑条50及固定条60,相互以凸座21、31、51、61及扣槽23、33、53扣合搭组成一背板或面板;支撑条50的横板54向内侧凸出,可承载搭接电路板或其他零件,而框柱10则置于两侧,可用螺丝80将上述构件螺固。参见图1及图4右侧所示,诸组合板20、30及支撑条50所构成的面板,可由大、小及长度不同的组合板20、30,组合出所需大小的磁碟槽而构成面板。
参见图2、3及图4左侧所示,结构较复杂的背板,主要分别将具透孔24及长凹槽34的组合板20、30置入其中,特别是将封合块40对合于组合板30的凹槽34的端口,再参见图3、8、9所示,封合块40的推端42置于组合板30后方,而另一端的凹槽34可供另一组合板20抵靠,则封合块40即可以拨柱41作推移,并以推端42将如图9所示的介面板90抵固,可省略习用以螺丝锁固的麻烦。
如图1、2、3、4所示,支撑条50设于背板或面板的最上方,可以横板54覆于框柱10上,以螺丝80贯穿而螺固于框柱10的螺纹凹槽11内,而另一侧的框体52与组合板20的凸座21相扣合。
固定条60以底板64与框柱10的底部相接,并以螺丝80穿入予以螺固,而弯折向上的凸座61恰可与最下方组合板20底部的扣槽23相扣合,而组成完整的背板或面板。
参见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设适当厚度的垫块70,用以嵌设于电脑机壳背板的顶部位置,使整个壳体更具有密合性。
参见图1、2、8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可由不同宽度及长度的组合板20、30组合而成,可调整同层间槽孔的位置和大小,又可调换具透孔24的组合板20,则使其插座的位置得以调整变更,为本案的特色。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主要包括有铝压型制成的数根直立的框柱,以及适当数量的各种组合板、支撑条、固定条及其他附属零件;其中框柱在一侧面设有螺丝凹槽其特征在于组合板一侧设有燕尾状凸座,另一侧设有开口朝外的框体,该框体内设有相对于凸座的扣槽;支撑条顶部设有凸座;该凸座底部一侧延伸设有横板,而底部正下方则设有具扣槽的框体;固定条设有一燕尾状凸座,其顶部及底部各设有一凹槽,并在与凸座底部垂直位置设有底板框柱置于两侧,并由数层组合板、支撑条及固定条,相互以凸座及扣槽扣合搭组成一背板/面板;支撑条的横板向内侧凸出,承载搭接电路板或其他零件;固定条以底板与框柱的底部相接,并以螺丝穿入予以螺固,而弯折向上的凸座恰可与最下方组合板底部的扣槽相扣合,而组成完整、且可调整出适当大小槽孔的背板/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板上可依需要在板面上冲有各种形状的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组合板结构,在其端部还设有凹槽,使其板片形成如长形的匚状结构;一封合块置于该组合板的凹槽端部,且该封合块外侧面设有一拨柱,在近凹槽端收束形成锥状的推端以抵固介面卡,而另一端内侧则形成有供另一组合板抵靠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亦设于背板或面板的最上方,则以其横板覆于框柱上,并以螺丝贯穿而螺固于框柱的螺纹凹槽内,而另一侧的框体与组合板的凸座相扣合。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机壳的背、面板结构,包括由铝压型制成的数框柱、组合板、支撑条及固定条,其中框柱设有螺丝凹槽组合板设有燕尾状凸座,设有开口朝外的框体,该框体内设有相对于凸座的扣槽;支撑条设有凸座,底部一侧延伸有横板,正下方设有具扣槽的框体;固定条设有凸座,其顶部及底部各设有一凹槽,并在与凸座底部垂直位置设有底板上述各构件间由凸座与框体相互卡扣,即可轻松的组成一适当大小、开孔位置可自由调配的背板/面板,而使电脑组装工作更为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G06F1/16GK2563617SQ0224144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3日
发明者吴建明 申请人:太济企业有限公司, 百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