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11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可透光按键部以及光源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及需求大幅增加。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其具有的便利性受大众所喜爱,因而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在目前此一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好的产品不只是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产品的特色及使用上的方便性,皆为消费者购买与否的依据,因而产品制造商无不认真的思考以期能够制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为使说明容易理解,在此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并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已知的笔记型计算机1包含一显示部11以及一操作部12。显示部11设有一显示器111;操作部12枢接于显示部11,且具有一壳体121,一按键单元122以及一开关单元123。按键单元122包括一按键部1221,一连接臂1222及一固定部1223。固定部1223与壳体121相连结,且按键单元122藉由具弹性的连接臂1222连结按键部1221与固定部1223。其中,固定部1223可利用热熔方式固定于壳体121上;当然,亦可通过穿设固定部1223,将固定部1223螺设于壳体121(未示于图中)。
请参考图2所示,当按键部1221受到外力而往一第一方向d1移动时,因连接臂1222具有弹性,且固定部1223固定于壳体121上,因而产生一回复弹力,使按键部1221于外力解除时能往一第二方向d2移动。此时,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为相反方向。
开关单元123,其设置于壳体121中,且位于按键部1221的下方;开关单元123包含一开关1231以及一电路板1232。当按键部1221受到外力而往第一方向d1移动时,按键部1221会与开关1231相接触,并使开关1231作动,与电路板1232产生电路连接。
由于已知的按键单元122与壳体121分别为不同的工件,二者以组装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因此在生产时会出现组装不良的问题,降低生产良率,使得产品的成本增加;同时,按键单元122与壳体121之间,甚至是复数个按键单元122彼此之间需有穿透的缝隙3,以避免卡键,但也因此而容易有灰尘及毛屑堆积在缝隙3的问题,增加清理上的困扰。此外,当环境中的光源不足时,使用者难以清楚地辨识出按键部的位置,使用上颇为不便。
如上所述,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实乃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容易组装,清理及便于使用的电子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一设有显示器的显示部,一操作部,一按键部及一光源。
操作部枢接于显示部,且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壳体内的触控单元;按键部面对触控单元而设置于壳体,且与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按键部的至少一部份透光;光源位于壳体内,且邻近按键部。
承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按键部与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不会有组装不良及灰尘毛屑堆积的问题,因而能改善生产良率,且减少使用者清理上的不便。此外,按键部的至少一部份透光,且光源面对按键部而设,因而于电子装置激活后,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按键部射出,以便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仍得以清楚地辨识出按键部的位置,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为一已知的电子装置的上视图。
图2为一已知的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B-B线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C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功能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 电子装置11 显示部111显示器12 操作部121壳体122按键单元1221 按键部1222 连接臂1223 固定部123开关单元1231 开关1232 电路板2 电子装置
21 显示部211显示器22 操作部221壳体222触控单元223第一连接部224主机板225第二连接部23 按键部231导光柱24 光源25 触控板3 缝隙27 复合功能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使说明易于理解,以笔记本计算机为例,并参照相关附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包含一显示部21,一操作部22,一按键部23及一光源24。
显示部21设有一显示器211,操作部22枢接于显示部21,且包括一壳体221以及一设置于壳体221内的触控单元222。触控单元222为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感应电路的触控电路板,当触摸触控电路板时,触控电路板的一电容或一电阻改变而产生一信号。
按键部23面对触控单元222而设置于壳体221,按键部23的至少一部份透光,为壳体221的一透光部份,且与壳体221之间无穿透的缝隙。光源24位于壳体221内,且与按键部23相面对。光源24可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按键部23以二次射出成型方式嵌设于壳体221,但其它可使按键部23与壳体221之间无穿透的缝隙的方法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范畴内。
按键部23更包含至少一导光柱231,且导光柱231的一端邻近光源24。于电子装置2激活后,光源24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按键部23射出,以便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仍得以清楚地辨识出按键部23的位置。
电子装置2更包含一用以控制光标移动的触控板25,其邻近按键部23,且按键部23沿着触控板25设置,光源24所发出的光线经由按键部23射出。请参照图5A所示,触控板25与触控单元222可为分离的两块电路板,藉由一第一连接部223电连接触控单元222及一主机板224。请参照图5B、图5C及图3所示,触控单元222与触控板25的功能亦可同时安置于一块复合功能电路板27的不同区域,由一第二连接部225电连接触控单元222、触控板25及主机板224。于此,复合功能电路板27为一特制的电路板,可同时具有按键及控制光标移动的功能,如图5C所示,复合功能电路板27同时具有触控板25及触控单元222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如前所述,按键部嵌设于壳体,且按键部与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因而无组装不良及灰尘毛屑堆积的问题,使得生产良率提高,减少使用者清理上的困扰。再者,由于按键部的至少一部份透光,且光源面对按键部而设,因而于电子装置激活后,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按键部射出,以便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仍得以清楚地辨识出按键部的位置,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述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包含一显示部,其设有一显示器;一操作部,其与该显示部枢接,该操作部包括一壳体,以及一触控单元,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之内;一按键部,其设置于该壳体,且与该触控单元相面对,该按键部的至少一部份透光,且该按键部与该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以及一光源,位于该壳体内,且邻近该按键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触控单元为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感应电路的触控电路板,触摸该触控电路板,该触控电路板的一电容或一电阻改变而产生一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光源为一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部以二次射出成型方式嵌设于该壳体的一开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部为该壳体的一透光部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部更包含至少一导光柱,且该导光柱的一端邻近该光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更包含一触控板,该按键部沿着该触控板设置,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由该按键部射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触控板邻近该按键部,该触控板用以控制光标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触控单元与该触控板为分离的两块电路板,一第一连接部电连接该触控单元及一主机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触控单元与该触控板为同一块电路板,一第二连接部电连接该触控单元、该触控板及一主机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电子装置,该装置包含一设有显示器的显示部,一操作部,一按键部及一光源。操作部枢接于显示部,且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壳体内的触控单元。按键部面对触控单元而设置于壳体,且与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按键部的至少一部分透光;光源位于壳体内,且邻近按键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按键部与壳体之间无穿透的缝隙,不会有组装不良及灰尘毛屑堆积的问题。此外,按键部的至少一部分透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按键部射出,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仍得以清楚地辨识出按键部的位置,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G06F3/023GK1677319SQ20041003217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日
发明者黄华郁, 廖志诚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