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397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系统散热技术,尤指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CPU的升级,CPU消耗的功率也在增长,对系统散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台式机中,采用电源散热来协助系统散热成为未来大功率CPU散热的趋势。
现有技术中,计算机电源采用12CM或8CM风扇来协助系统散热,不但有利于电源自身的散热,同时也有助于系统的散热,且如果采用12CM风扇后可以取消掉系统内机箱上的散热风扇,节省了成本,另外在相同通风量的情况下噪音方面能比普通的8CM风扇电源小8DB左右。
不管是采用8CM风扇还是采用12CM风扇,现有技术中计算机电源温控都是用热敏电阻侦测环境的温度;再通过相关电路调整风扇两端电压来控制风扇的转速;当环境温度高即电源的进风口温度高时,电源的风扇两端电压加大,转速加快,通风量增大,以满足散热需求;当环境温度低时,电源的风扇两端电压变小,风扇转速变小,以减小系统的噪音,达到静音的效果。相关专利申请请参阅申请号为01136490的中国专利申请。
但由于目前CPU的不断升级,特别是推出PRESCOTT(指的是INTEL推出的一种新型的CPU)CPU以后,CPU的最大功率消耗已经达到了115W左右,CPU对于系统的散热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电源散热是采用热敏电阻感应环境,由于热敏电阻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当热敏电阻感应到环境温度的升高,再经过相关电路的处理来提高风扇转速进行协助散热时,CPU表面温度已经是相当高了,因此这种现有的温控散热技术方案都有一定的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在CPU满载运行时,电源风扇就以其最高转速转动以提前散热,避免散热滞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包括电源风扇;温度感应电路,用于测试电源环境温度,输出表示电源环境温度大小的电源温度信号;CPU负载信号,用于表示CPU是否满载运行;控制电路,其输入端接入CPU负载信号和电源温度信号,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且在CPU满载运行时,控制电源风扇以最高转速转动;而CPU正常运行时,按照电源温度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
所述CPU负载信号直接从计算机主板引出,高电平表示CPU运行正常,低电平表示CPU满载运行。所述控制信号为电源风扇两端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风扇电源,用于给电源风扇供电;第一二极管,由阴极接入CPU负载信号;比较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接入电源温度信号且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同相输入端经由第一电阻接地;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比较放大器输出端连接;三极管,基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发射极与电源风扇连接,集电极与风扇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实现只要CPU满载运行时,电源风扇就以其最高转速转动以协助系统散热,这样一来就能提前一步散热,防患于未然,保证系统能够稳定高速的运行;因为可以利用原有的计算机电源温控方案,这样节省成本;又由于CPU是否满载运行的信号可以直接从计算机主板获得,使得本实用新型容易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CPU满载运行到CPU表面温度升高再到系统内温度升高有个时间滞后,同时由于传统的电源温控方式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不利于CPU的保护,有时候CPU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降频甚至损坏。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只要CPU满载运行时,电源风扇就以其最高转速转动以协助系统散热,这样一来就能提前一步散热,防患于未然,保证系统能够稳定高速的运行。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包括电源风扇3,温度感应电路1,用于测试电源环境温度,输出表示电源环境温度大小的电源温度信号;CPU负载信号,用于表示CPU是否满载运行;控制电路2,其输入端接入CPU负载信号和电源温度信号,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且在CPU满载运行时,控制电源风扇以最高转速转动;而CPU正常运行时,按照电源温度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
所述CPU负载信号直接从计算机主板4引出,本实施例高电平表示CPU运行正常,低电平表示CPU满载运行。目前一般的计算机主板4都可以轻易实现CPU负载信号输出,如技嘉主板(GA 8I848ML)就可以,从技嘉主板上WINBOND W83627THF芯片引出一个通用输入输出(GPIO)电平信号,作为CPU负载信号。
目前市面上有的计算机电源已经将-5V输出去掉,这样计算机电源20PIN输出插头中有一个空置的孔位(母座),同样LGA775(指一种新规格的计算机主板,主要区别是电源接口插座由20PIN改为24PIN)主板上24PIN插座(公座)有一个空置的插座孔位,原来用于和计算机电源20PIN输出的-5V相连,可以从计算机主板4 GPIO引一个5VTTL信号(即CPU负载信号)到此与电源输出线中-5V孔位相连接。即将计算机电源的20PIN中的-5V输出线改为从计算机主板上接收CPU负载信号的信号线。当CPU正常运行时,计算主板输出CPU负载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给控制电路2,电源温度信号有效以使得计算机电源保持自身的温控方式不变;当CPU在满负荷运行时,计算机主板CPU负载信号为一个低电平信号给控制电路2,控制电路2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后经由的比较器使电源温度信号无效关断计算机电源原有的温控方式,直接将12VDC电压加到电源风扇3两端,电源风扇3开始满转以协助系统散热。
具体电路,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风扇电源(未标号),用于给电源风扇3供电,本实施例中为12VDC;第一二极管,由阴极接入CPU负载信号;比较放大器,反相输入端6接入电源温度信号且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同相输入端5经由第一电阻接地;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比较放大器输出端7连接;三极管,基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发射极与电源风扇3连接,集电极与风扇电源连接。
所述控制信号为电源风扇3两端电压,该电源风扇两端电压根据CPU负载信号和电源温度信号而输出。
当CPU负载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与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使得比较放大器反相输入端6的电压不受CPU负载信号的控制,电源温度信号有效,计算机电源保持自身原有的温度控制方式当温度变化时,温度感应电路1中热敏电阻RT的阻值也随之变化,比较放大器反相输入端6脚的电压也在变化,从而引起比较放大器输出端7输出电压的变化,而输出端7的电压控制着三极管的饱和导通程度,即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电压Vce受比较放大器的输出端7的电压控制,电源风扇3两端的电压为12V减去Vce,当比较放大器输出端7的电压降低时,Vce变大,电源风扇3两端电压变小,转速降低,通风量变小;同理,当比较放大器输出端7的电压升高时,Vce变小,电源风扇3两端电压变大,转速升高,通风量变大。当CPU负载信号为低电平时,比较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6的电压被拉低,输出端7的电压加大,三极管饱和导通,Vce约为0.3V,电源风扇3两端电压为11.7V左右,电源风扇3以满转速转动,通风量加大以协助系统散热。
所述温度感应电路1,为现有技术,实现有多种方式,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只要CPU满载运行时,电源风扇就以其最高转速转动以协助系统散热,这样一来就能提前一步散热,防患于未然,保证系统能够稳定高速的运行;因为可以利用原有的计算机电源温控方案,这样节省成本;又由于CPU是否满负载运行的信号可以直接从计算机主板获得,使得本实用新型容易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包括电源风扇,温度感应电路,用于测试电源环境温度,输出表示电源环境温度大小的电源温度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PU负载信号,用于表示CPU是否满载运行;控制电路,其输入端接入CPU负载信号和电源温度信号,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且在CPU满载运行时,控制电源风扇以最高转速转动;而CPU正常运行时,按照电源温度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负载信号直接从计算机主板引出,高电平表示CPU运行正常,低电平表示CPU满载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风扇电源,用于给电源风扇供电;第一二极管,由阴极接入CPU负载信号;比较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接入电源温度信号且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同相输入端经由第一电阻接地;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比较放大器输出端连接;三极管,基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发射极与电源风扇连接,集电极与风扇电源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电源风扇两端电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包括电源风扇;温度感应电路,用于测试电源环境温度,输出表示电源环境温度大小的电源温度信号;CPU负载信号,用于表示CPU是否满载运行;控制电路,其输入端接入CPU负载信号和电源温度信号,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且在CPU满载运行时,控制电源风扇以最高转速转动;而CPU正常运行时,按照电源温度信号控制电源风扇转速。该计算机电源温控装置在CPU满载运行时,电源风扇就以其最高转速转动以提前散热,避免散热滞后。
文档编号G06F11/30GK2708396SQ20042007266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5日
发明者丁世顺, 刘晓松, 张国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