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图像读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82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片图像读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能够将光源射出的可见光和红外光照射在胶片上,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读出胶片图像。
背景技术
关于胶片图像读出装置,是将光源射出的光照射在胶片上,一般,所透过的光用CCD传感元件检测出,然后读出胶片上的摄影图像的装置。
这样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其基本的功能为读出胶片上的摄影图像,但近几年来,胶片上带有的伤痕和灰尘也作为图像检测出,根据所确定的带有伤痕和灰尘的位置,来考虑对受这些伤痕和灰尘影响读出的图像进行修正以改善图像的质量。
上述的对伤痕和灰尘的检测,例如,象特开平6-28468号公报和特开平9-163133号公报中记述的那样,根据得到的胶片的红外线图像进行。概略地讲就是利用了可见光对胶片上摄影图像本身和胶片上带有的伤痕与灰尘无论那一个都受其影响,但是红外光对于胶片上带有的伤痕与灰尘会受到散射的影响而对胶片上摄影图像本身不受其影响的现象。
作为能得到这样的红外线图像的构成,特开平6-28468号公报,是将照射在胶片上的光用旋转形滤光片按可见光和红外光依次切换,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得到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所构成,而特开平9-163133号公报,则为将上述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在分别设置的测光台上检测出而构成。
所以,在上述的以往的构成中是将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在分别的时间点检测出的,对各图像的检测需要时间长,而且,将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在分别设置的测光台上检测的构成中,有可能出现两图像的位置关系对应不正确,同时构成装置大型化这些都不理想。
另外,在上述的以往例中,没有关于变化胶片图像测定倍率的记述。
另外,现在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对应与各种存在的胶片本身的尺寸或打印尺寸,更强地要求可见光用传感元件以各种倍率读出胶片图像,在能够变化可见光用传感元件读出倍率的时候,要求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也要随其连动,使胶片图像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成像的透镜倍率也可以变化。
能够进行这种倍率变化的透镜,通常,虽不是以其倍率而是以一定的聚焦位置设计的,但是只对可见光而言,本发明的发明者,使用对这样的可见光使用最优化透镜读红外图像时,由于折射率的波长依存性的原因,随透镜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聚焦位置的变动大到不能忽视的程度,即产生所谓图像模糊。
这时,虽然要考虑吸收随着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倍率的变化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位置的变动的结构,但是要驱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向光轴方向高精度地移动,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
同时,本发明的发明者,将胶片的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了对比,发现即使用同一透镜读出的同一胶片,在胶片图像上的同一物(同一部分)的位置上,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有很小的偏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正确确定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的位置关系,同时可快速对两图像进行检测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能够改变透镜倍率并读出红外图像的时候,也可以用简单的结构读出良好的红外图像。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为,使以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以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位置关系准确对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其光源为可见光和红外光以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并存的状态射出,照射在胶片上。关于图像读出传感元件,用可见光的传感元件检测出可视图像,同时用红外光的传感元件检测出红外图像。
即由于使可见光和红外光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并存,所以不仅用单一测光台可分别检测出胶片上的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而且也可同时得到两图像。
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能提供一种可正确确定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的位置关系,同时又可快速对两图像进行检测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设置了光路分支装置,可见光向着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照射,同时红外光向着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照射。
检测可视图像的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检测红外图像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作为传感元件其构造是类似的,所以可以作成一体。但是,通常对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两方的处理系统并不一定是普通的,而且将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作成一体化的传感元件以低制造成本制造是很困难的。
所以,利用如上所述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设置光路分支装置,即使在另外配置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时,上述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在同一用光路中并存也是可能的。
还有,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用冷镜构成使可见光向着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照射,同时红外光向着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照射的光路分支装置。
冷镜在很多场合作为一般的反射镜使用,利用它可反射可见光,透过红外光并防止照明光路的过热等特点,作为光路分支装置而利用这种冷镜,可减轻设计负担。
还有,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在作为光路分支装置的冷镜和可见光用传感元件之间,设置有红外线遮断滤光片。
即,虽然用冷镜可反射可见光,但由冷镜反射的可见光中有可能混入若干红外光,用红外线遮断滤光片可以可靠地阻止这样的红外光,能够防止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的过热和检测出正确的可视图像。
而且,这个红外线遮断滤光片只设置在以可见光为对象的那部分光路中,所以可原封不动地利用以往使用的红外线遮断滤光片而不会给设计增加负担。
还有,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的光源与胶片之间,设置有对红外线遮断滤光片和对胶片进行调整设定色均衡的调光滤光片。
通常,红外线遮断滤光片和调光滤光片都是以阻止红外光透过为目的而设计的,所以在检测胶片的红外图像时就有必要将象那样设计的红外线遮断滤光片和调光滤光片从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拆除,这样会给胶片的可视图像的检测带来障碍,同时还会招致设置在光路中部件的过热。
在此,红外线遮断滤光片与所述调光滤光片组合的光透过的波长特性为,为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可对图像进行检测,而允许设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透过,并且遮断所述设定波长范围以外的红外线,使用此构成虽可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进行图像检测,但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将不必要的波长的红外光遮断,而且即使有检测红外图像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也可防止胶片或光学部件过热。所以,对上述设定波长范围以外的波长的红外线的遮断,并不一定有必要阻止设定波长范围以外的全范围的红外线的透过,只要在光学部件温度上升的允许范围内适当设定遮断波长范围即可,而且这种遮断红外线的特性以红外线遮断滤光片与调光滤光片的协调动作实现即可,不必要两个滤光片都具有红外线遮断特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若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使胶片上的图像成像的透镜倍率改变,随着其倍率的改变,在透镜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之间,使对光轴方向偏离的聚焦位置改变用透光体进行出退操作。
使用聚焦位置改变用透光体的聚焦位置的偏离量与透镜倍率的改变而变动的聚焦位置相一致,根据这一点,用该聚焦位置改变用透光体的出退操作,修正随透镜倍率的改变的聚焦位置的变动,所以无论透镜倍率怎么改变,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都有稳定的聚焦位置。
因此,只以使聚焦位置变动用透光体的出退操作的简单结构,达到可读出良好的红外图像的目的。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所述聚焦位置变化用透光体由玻璃板构成,随透镜倍率的改变玻璃板在透镜和外光用传感元件之间进行出退操作。
将玻璃板插入透镜和外光用传感元件之间时,近似地受其玻璃板的折射率和板厚的影响,聚焦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所以,通过设定玻璃板使得具有只按与根据透镜倍率的改变聚焦位置的变化相当的距离使聚焦位置远离透镜的折射率和板厚,可修正由于透镜倍率的改变而产生的聚焦位置的变动。
这样,若在透镜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之间设置玻璃板,这虽然是产生像差的原因,但着眼于由于倍率的改变使聚焦位置的变动其像差不会有大问题这一点,可以用玻璃板这样的极其简单的部件来构成聚焦位置变动用透光体。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光源为可见光和红外光以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并存的状态射出,透镜对于无论是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和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的哪一个都可使胶片图像成象。
只是,将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设置的光路分支装置,使可见光向着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照射,红外光向着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照射。
这样,将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由于可分别设定它们的设置位置,所以可见光和红外光之间的聚焦位置差可由分别设定的适当位置而被吸收。
然而,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共用透镜的时候,从重视读出在胶片上摄影图像的原始功能的观点出发,即使有变化透镜的倍率对于可见光设定为聚焦位置不变的原则,对如上所述的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一侧修正聚焦位置非常有效。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光源为可见光和红外光以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并存的状态射出,当这个可见光和红外光照射在胶片上时,透镜将胶片的图像分别成像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
在这样得到的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中,将记录能够用红外光读出的图像的校正用板设置在图像读出对象的胶片的配置位置上,以使用这个校正用板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读出的图像为基础,确定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胶片图像上的位置关系。
即,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上述的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有很小的位置偏差,是由于可见光的区域和红外光的区域的透镜的倍率稍有偏差的原因,用校正用板检测出这个微小的倍率差并对位置偏离进行补正。
然而,在校正用板上记录的图像,例如用作为基准的长度方向的图像,将此图像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检测出能够读出多少长度方向的图像,根据这一检测能够正确地确定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倍率,而不一定有必要使用这个校正用板正确地确定可见光用传感元件的倍率。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校正用板也可以根据可见光读出,对从校正用板读出的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胶片图像上的位置关系。
即,由于以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两方为基准读出校正用板的图像,进行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调整。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校正用板由带通槽或通孔的金属板构成。以这样的结构,在具有通槽或通孔的金属板上记录的图像确实能够用红外光读出。
因此,对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更为正确地进行调整。
另外,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透镜具有倍率可多段变化的结构。虽然能以设定变化透镜倍率灵活地对应作为图像读出对象的胶片的尺寸或打印输出尺寸,但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了在这样变化透镜的倍率时,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是根据倍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所以,对透镜的每一个设定倍率,通过确定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所述胶片图像上的位置关系,即使当透镜倍率作各种变化时也可能正确地使可视图像和红外图像的位置相对应。
而且,按上述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将记录用可见光和红外光能够读出的图像的校正用板设置在作为图像读出对象的胶片的配置位置上,用透镜将这个校正用板的图像成像在所述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和红外光用传感两方的受光面上,将可见光用传感元件读出的校正用板的图像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读出的校正用板的图像进行对比,确定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所述胶片图像上的位置关系。
这样,可使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所述胶片图像上的位置关系正确对应。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概略单元构成图。
图2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线遮断滤光片的波长特性图。
图3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光滤光片的波长特性图。
图4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线遮断滤光片的波长特性图。
图5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图像打印装置的概略单元构成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配置说明图。
图7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图像打印装置的概略单元构成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校正用板和其图像的说明图。
图9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中1.胶片,3.胶片图像读出装置,31a.光源,,31c.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d.调光滤光片,32b.光路分支装置,32c.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3a.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4a.红外光用传感元件,40.玻璃板,50.校正用板,IS.图像读出用传感元件,FT聚焦位置改变用透光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对配备有本发明的胶片图像读出装置的图像打印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打印装置IP采用的是数字曝光式,如图1所示,它具有用图中没有出示的胶片显影机对进行了显影处理的照相胶片(以后简称胶片)1的图像作为数字图像数据读出并作为胶片图像读出装置用的胶片扫描机3,和对得到的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作成打印数据的控制器7,和基于这个打印数据对图像在印像纸2上曝光的数字打印部5,和将曝光过的印像纸2进行显影处理的显影处理部6。在显影处理部6显影过的印像纸2经干燥工序完成打印图像,然后排出。
胶片扫描机3,作为主要构成部件,具有照明光学系统31,摄像光学系统32,使用CCD传感元件的图像读出用传感器IS。
照明光学系统31由作为光源的卤素灯31a,和将卤素灯31a的光反射呈略平行光的反射镜31b,和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和将卤素灯31a的射出光调整为所希望的均衡颜色的调光滤光片31d,和为使光的颜色分布和强度分布均匀的反射镜通道31e构成。
本实施例中胶片扫描机3的图像读出用传感器IS,以后还要进行详细说明,具有检测胶片1的可视图像的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检测胶片1的红外图像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可得到作为图像信息的胶片1上带有伤痕或灰尘状态。所以,上述光学系统也要允许作为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检测对象的波长范围的红外光通过。
因此,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如图2所示,原则上设定在约781nm~1100nm的红外线波长范围的低透过率上,但红外光用光电变换部34设定的作为检测对象在820nm~890nm的稍微高的波长范围。
而且,调光滤光片31d,如图3所示,在比780nm短波长的可见光领域调整透过率对所定波长有依存性的颜色的均衡,同时在约790nm~1000nm的红外线范围原则上设定较低的透过率,同样红外光用光电变换部34设定的作为检测对象在820nm~890nm的稍微高的波长范围。
所以,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与调光滤光片31d组合的光透过的波长特性设定为为了用红外光用传感器34a可以检测出的允许上述规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透过并且遮断所述设定波长范围以外的红外线。而且,这样的波长特性,用两滤光片31c、31d的组合特性达到即可,若在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上遮断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的透过率设置更低的话,就不一定要将调光滤光片31d的红外线的透过率设置低。
为使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与调光滤光片31d具有上述波长特性,这些滤光片由以多层膜制成的所谓干涉滤光片形成,但用单一的玻璃滤光片也可以实现上述各种波长特性,为降低成本也可以将波长特性不同的多数玻璃滤光片重合来实现。
摄像光学系统32由变焦透镜单元32a,和作为使光线的行进方向改变方向的光路分支装置的反射镜32b,和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2c构成。
反射镜32b,由所谓的冷静构成,可见光由反射镜32b反射光线行进和改变90度方向,向可见光用传感装置33a照射,另外一方,红外光的大部分通过反射镜32b保持原状态直向行进,向红外光用传感装置34b照射。
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2c,是用作彻底除去经反射镜32b反射的一些红外光的元件,与上述的照明光学系统31的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不同,如图4所示,在约820nm~890nm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中的透过率设置得非常低,阻止向可见光用传感装置33a射入红外光。
上述的红外线遮断滤光片31c与调光滤光片31d中成为红外光用光电变换部34检测对象的约820nm~890nm的红外线波长范围的透过率,和上述反射镜32b中的该波长范围的透过率,透过反射镜32b,向红外光用光电变换部34的射入光强度,设定在其输出信号的饱和光强度以下,且饱和状态的1/2信号强度以上的光强度范围内。
可见光用传感装置33a,是将由摄像光学系统32引导光束中的可见光进行光电变换的装置,对应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将设置的CCD线传感元件集成在1个芯片上构成,CCD线传感元件在主扫描方向,即胶片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很多(例如5000个)配置的受光元素,在这些受光元素的受光面上形成各个R,G,B彩色滤光片。
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的检测信号通过可见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3b进行放大和A/D变换的处理然后向控制器7输出。
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虽具有与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同样的构成,但是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对应各个R,G,B具有3个CCD线传感元件,相反却只设置了红外光用的CCD线传感元件。
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检测信号通过红外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4b进行放大和A/D变换的处理然后向控制器7输出。
一旦确定了胶片1的框图像规定的扫描位置,就开始对框图像进行读出处理。框图像的投影光像通过用胶片移动机构9向胶片1的副扫描方向输送的操作,以分割为多数狭缝图像的形式依次由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将R,G,B各色成分的图像信号以及红外成分的图像信号进行光电变换,产生最初的数字图像数据送往控制器7。这样,胶片扫描机3的照明光学系统31,摄像照明光学系统32,图像读出用传感元件IS的各部的控制由控制器7进行。
在胶片扫描机3上,除上述的胶片图像数据的读书以外,还有在图中省略未出示的磁性读出头,它具有在胶片上读出以磁性记录的打印尺寸信息等的功能。
在数字打印部5中,这个实施例采用了PLZT快门方式。即作为曝光头5a,采用了由PLZT元件组成的快门阵。由光源单元5b通过光导纤维53向各快门导入R,G,B各色光。这个快门阵沿印像纸2的宽度方向,即其移动方向的横断方向排成2列并跨过印像纸2延伸,若向各快门加上规定电压,既呈光透过状态(开状态),若停止加压既呈光遮断状态(闭状态)。各快门对应于曝光图像的像素,根据各快门的开闭,对在印像纸移动方向上以一次1个像素份的宽度在移动横方向上延伸的1条线份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
光源单元5b具有图示有所省略的,光源灯,将光源灯射出的光调整在所希望的颜色均衡范围的调光滤光片,以及旋转滤光片等。旋转滤光片的圆周方向上并排设置有红色(R),绿色(G),蓝色(B)的3色各个光学滤光片,这个旋转滤光片经常以一定速度高速旋转,使R,G,B中的1个对准光源,由那一色的滤光片选择色的光通过光导纤维送往快门。
控制器7,以自胶片扫描机3输入的图像信息为基础,为在印像纸2上将其图像正确地再现,对每一个像素,即每一个快门,以及上述的R,G,B的每一种光,设定作为曝光量的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
作为数字打印部的形式,除这个PKZT快门方式以外,液晶快门方式,荧光光束方式,FOCRT方式等都为人所知,对应于曝光功能可任意选择。
将印像纸2输送至上述数字打印部5,接着把在数字打印部5进行曝光的印像纸2进一步送往显影处理部6的印像纸2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划分将印像纸2以单列输送的印像纸供给线8A、和将印像纸2以2列输送的曝光供给线8B和显影输送线8C,在印像纸供给线8A和曝光供给线8B之间,设置有将自印像纸供给线8A依次输送的印像纸2向曝光供给线8B的各列分配的分配装置4。
从图1中可以看出,印像纸供给线8A由可以收有感光面向外一侧的长的卷状印像纸2的2个印像纸盒10中任意一方选择印像纸2并引出的引出滚群8a,和向分配装置4输送印像纸2的分配前滚群8b构成。
在引出滚群8a的下游一侧,为使自印像纸盒10引出的印像纸2进行曝光的区域与打印尺寸相吻合,设置了切割用切纸刀11,在这个切纸刀11下游一侧,设置有背面打印部12。背面打印部12,在印像纸2背面(感光面的相反一侧)以印字标识胶片的ID和图像号,另外作成打印数据时进行的图像处理的补正信息等,通常使用冲点打印。
分配前滚群8b设置为夹持相纸背面打印部12的形式,由接触各印像纸2的非感光一侧的驱动滚81和接触各感光面的压着滚82组成,压着滚82对驱动滚81可远近变位,在驱动滚81和压着滚82之间可对印像纸2压着或开释。
曝光输送线8B具有对应于各框图像可将切断的印相纸2以2列平行同时输送的很宽的输送滚单元,和对应于各列的引导部件。只是输送最上游一侧的输送滚单元是驱动滚83,它是一个能覆盖2列的宽幅滚,而于驱动滚83相对的压着滚分为右列用压着滚84a和左列用压着滚84b。即,右列用压着滚84a和左列用压着滚84b的压着,压着解除可相互独立进行,2张切割的印像纸2可顺号由滚84a和滚84b收取并保持,同时将2张印像纸2由曝光头5a送向曝光位置EP。
在曝光头5a的曝光位置EP的输送方向两侧,设有第1输送滚R1和出口一侧的第2输送滚R2和驱动这些滚的电机。第1输送滚R1由与印像纸2非感光面一侧接触的第1驱动侧滚85和相对于这个第1驱动侧滚85向接近离间方向移动的第1压着滚86构成,而第2输送滚R2由与印像纸2非感光面一侧接触的第2驱动侧滚87和相对于这个第2驱动侧滚87向接近离间方向移动的第2压着滚88构成。
第1,第2输送滚R1,R2的压着状态和解除状态的切换由控制器7控制,印像纸2经曝光位置EP的输送途中,其输送状态可在只由第1输送滚R1输送驱动,第1输送滚R1和第2输送滚R2两方输送驱动,只由第2输送滚R2输送驱动的3种输送状态依次切换。
在第2输送滚R2的输送下游,设有图示中省略的弯曲导向装置,使输送路径弯曲,沿着这一路径,设置有第1转弯驱动滚91和与第1转弯驱动滚91可相对远近变位的第1转弯压着滚92,以及第2转弯驱动滚93和与这个第2转弯驱动滚93可相对远近变位的第2转弯压着滚94。在第1,第2转弯输送压着滚91,93之间设置的没有出示在图中的弯曲导向装置,其非感光面一侧的导向部分由设置在输送下游一侧的摇动支点可向外方向摇动,根据需要可将通过弯曲导向装置的印像纸2向外侧鼓起。而且,用第1转弯驱动滚91和第1转弯压着滚92保持对印像纸2的压着,以2列输送的压着对象的印像纸2的两方完成了从曝光位置EP通过,在曝光动作结束后进行。
自印像纸供给线8A的运出区域依次将输送的印像纸2向曝光输送线8B的各列的送入区域分配的分配装置4,如图1中的概略图所示,由各自独立的纵方向和横方向移动驱动的第1夹持部60A和第2夹持部60B构成。
这个第1夹持部60A和第2夹持部60B,图中已省略,哪一个都可以对印像纸2夹持输送,第1夹持部60A将从印像纸供给线8A的输送下游端接受的印像纸2向中间驱动滚83和第1中间压着滚84a引送,而且,第2夹持部60B将从印像纸供给线8A的输送下游端接受的印像纸2向中间驱动滚83和第2中间压着滚84b引送,第1夹持部60A和第2夹持部60B交替升降输送,在曝光输送线8B上以2列输送途径分配印像纸2。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图像打印装置IP中的打印制作动作概略地进行说明。
首先,将为进行打印的胶片1装入胶片扫描机3,用胶片输送机构9输送的同时对胶片1上的各框的图像进行读出。
读出这个胶片1上的图像,是使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读出胶片1上摄影的原始图像信息的同时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不是胶片1上摄影的原始图像信息,而是将胶片上带有的伤痕或灰尘的图像信息。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这样的图像信息,射入胶片1上的红外光对在胶片1上记录的摄影图像本身没有影响,但是如果在胶片1上存在伤痕或灰尘就会发生散射使透过的光量减少,这样可以获得存在伤痕或灰尘的图像信息。
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检测可视图像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检测红外图像经过各自的可见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3b,红外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4b然后输入控制器7。
在控制器7中,基于从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输入的可视图像的每个颜色的浓度信息,用曝光头5a曝光的图像的各个颜色以每一个像素设定曝光量。
这时,如果胶片1上存在伤痕或灰尘,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检测的图像中伤痕或灰尘存在部分的检测浓度对原始图像浓度信息发生了变化,若按原来的曝光量设定,就会发生所得到的相片存在伤痕或灰尘的部分图像质量低劣。
为此在控制器7中,以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检测出的信息为基础,确定胶片1的伤痕或灰尘的位置,将用可见光用光电变换部33检测出的图像信息中的伤痕或灰尘存在部分的检测浓度信息从其周围图像的浓度信息上进行修正处理等,再根据修正后的浓度信息设定曝光量。
若象这样对每个像素设定曝光量,对于由曝光输送线8B输送从曝光位置EP通过的印像纸2,以设定的曝光量在曝光头5a处进行曝光动作使图像曝光。
曝光处理完毕的印像纸2被输送至显影处理部6进行显影处理,干燥后将完成的相片排出。
在由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图像打印装置中,是在图1所示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32中设置作为使聚焦位置与光轴方向偏离的聚焦位置改变用透光体FT的玻璃板40。下面仅对其相关部进行说明。
变焦透镜单元32a由控制器7操作对应于胶片1尺寸以及所制作的打印输出尺寸进行多段倍率变化。具体地说,将这个倍率设定为在1倍附近多段的低倍率组和在2倍左右多段的高倍率组。
作为聚焦位置变化用透光体FT的玻璃板40,与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变化连动,在变焦透镜单元32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之间由图中省略的驱动装置作出退动作。
根据这个玻璃板40在自变焦透镜单元32a至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的位置,胶片1的图像的成像聚焦位置向远离变焦透镜单元32a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变焦透镜单元32a被设定为低倍率组和高倍率组,若倍率以这样变化,对可见光可充分抑制聚焦位置变动,而对红外光聚焦位置却稍有变化。
即,如图6(a)所示,变焦透镜单元32a的位置为[A]时,在可见光区域的聚焦位置为[B]位置,即使将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在如上述的低倍率组和高倍率组之间变化时这个位置也不会变化。另一方面,在红外光区域中,将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设定在低倍率组时,[C]位置为聚焦位置,将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设定在高倍率组时,[D]位置为聚焦位置。
这种低倍率组和高倍率组的聚焦位置的变动由玻璃板40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的出退动作吸收。更具体地说明,例如,如果将图6(a)中的低倍率组和高倍率组的聚焦位置差(△f)设为
,将玻璃板40插入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这时若将聚焦位置设定自变焦透镜单元32a远离
,如图6(b)所示,以从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撤去玻璃板40的状态,最好设置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受光面在高倍率组的聚焦位置[D]处。
这样设置了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当设定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在高倍率组时,将玻璃板40处于从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撤去的状态,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受光面处于聚焦位置。另一方面,当设定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在低倍率组时,将玻璃板40插入与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垂直的位置,处于[D]位置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受光面成为聚焦位置。另外,作为聚焦位置从变焦透镜单元32a只远离
的玻璃板40的具体的数值例,例如,在使用折射率n[n=1.33]的玻璃板40时,用近轴区域的近似计算算出玻璃板40的板厚t约为0.6mm。
象这样在读出胶片1的图像时,如上所述,对应于胶片1的尺寸和打印输出的尺寸适当设定变化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在设定低倍率组时,将玻璃板40插入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
如上所述,在根据胶片1的红外图像确定伤痕或灰尘的位置并进行补正时,有必要对伤痕或灰尘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检测。
作为检测伤痕或灰尘的存在位置所产生误差的原因的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实质倍率对于可见光和红外光稍有不同。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在图7所示的图像打印装置对图1所示的图像打印装置进一步增加校正用板,并按如下所述的使用校正用板50以校正操作来补正。下面就相关部分进行说明。
校正用板50厚度方向的视图如图8(a)所示,在短的本状金属板上形成并排的6个同一直径的通孔50a。换言之,在校正用板50上记录着6个通孔50a的像,由于校正用板50是金属板,由6个通孔50a构成的像能够用红外光读出。
使用校正用板50进行的校正操作,由控制器7按在图9中出示的处理流程进行。图9的处理根据从操作台输入校正操作开始指令由操作器开始操作。
操作器实行了校正操作开始的指令输入后,使校正用板50的长度方向与胶片1输送的宽度方向一致,并且使校正用板50的厚度方向与光轴方向一致,以这一状态插入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作为图像读出对象的胶片1的配置位置上(参考图7)(步骤#1)。而且,校正用板50具有用图中省略的驱动装置驱动从作为图像读出对象的胶片1的配置位置上无障碍退出的结构。
以这种状态,变焦透镜单元32a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的受光面对已存在的平面将图8(b)中点线表示的上述通孔50a的像IM1成像。而且,为容易看懂图8(b)中的图,只出示了对RGB的各色设置的线传感元件中的一个,而省略了其他的2个。
另一方面,变焦透镜单元32a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受光面对已存在的平面将图8(c)中虚线表示的上述通孔50a的像IM2成像。
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由于可见光与红外光稍有不同的原因,成像的通孔50a的像的尺寸,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的像IM1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像IM2不同,在图8(b)和图8(c)中,为容易看懂多少做了些夸张。
当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的受光单元排列PS1以及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受光单元排列PS2以图8(b)和图8(c)所示的位置关系存在时,如果各受光单元排列PS1,PS2对于检测各通孔50a的像IM1,IM2的一部分的检测信号经可见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3b和红外光用信号处理线路34b输入控制器7,就能从各信号确定各通孔50a的像IM1,IM2的位置,当像IM1,IM2的个数少于规定个数(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时,以及,在一个通孔50a的像IM1,IM2的存在宽度极小时,判断校正用板50没有以上述正确的状态插入(步骤#2)而结束处理,如果通孔50a的像数据适当,就测量通孔50a的像的间隔(步骤#3)。
对这个通孔50a的像IM1,IM2间隔的测量,如图8(b)和图8(c)所示,通过求出各通孔50a的像IM1,IM2边缘位置E1,E2的中点C,然后求出这个中点C的间隔进行。
从上述求出的像IM1间隔的平均值和像IM2间隔的平均值,求出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读出的胶片1的图像时的倍率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的胶片1的图像时的倍率的比率,从这个比率,为确定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检测出的图像数据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检测出的图像数据的胶片1图像上的位置关系,决定位置修正公式(步骤#4)。
这个位置修正公式,例如,以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输入控制器7中内存的胶片1的各框图像数据的起始位置(各框图像的4个角中的一个)为基准,将红外图像的各像素的图像数据的位置用上述的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读出胶片1图像时的倍率比率以变化纵横比的位置进行变换处理,这一处理由存储器的地址库进行。所以,控制器7具有以用校正用板50的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的图像为基础,确定通过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得到的图像信息和通过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得到的图像信息之间的胶片1的图像上的位置关系的功能。
然而,由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不能检测出在胶片1上摄影的图像本身,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检测信号本身就不能确定上述胶片1各框图像的数据的起始位置,但是能够以从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读出的图像数据求出各框图像的数据的起始位置为基准,由与可视图像的各框数据的起始位置在同一时刻从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的图像数据存储器上的位置信息,和上述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读出的胶片1图像时的倍率和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的胶片1图像时的倍率的比率,确定红外图像中各框图像数据的起始位置。
如上所述的求出位置补正公式的处理,用变焦透镜单元32a实行每一次倍率变更的设定,所以直到导出所有的倍率设定的位置补正公式为止,同时对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进行变化(步骤#5),反复进行上述处理。而且,对于每个倍率设定的位置补正公式的导出,不一定进行所有的倍率设定,例如,在上述的低倍率组和高倍率组,也可代表各组一个个导出位置补正公式。
这样结束了所有的位置补正公式的导出后,将校正用板50从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退出(步骤#6)。
以下,列出其他的实施例。
①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出用传感元件IS具有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分别用其传感元件检测出可见光和红外光,但是对应于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上带有的R,G,B的各色,设置的CCD线传感元件上还集成有红外光用的CCD线传感元件,也可以用单一的线传感元件构成。
②上述实施例中,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检测作为检测对象的红外线波长范围在约820nm~890nm,但这只不过是相应于红外线检测装置中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元件的检测特性而作的一种变更。
③上述实施例中的光源是由卤素灯31a构成并作为可见光和红外光两方的射出光,但光源也可以由可见光用光源和红外光用光源的复合光源作为光源的构成,并且由无论从这些光源的哪个光源射出光都可构成射入胶片图像读出用的光路中的光学系统。
④在上述实施例中,例举了作为使聚焦位置向光轴方向偏移的聚焦位置变化用透光体FT的玻璃板40的例子,也可用透镜构成聚焦位置变化用透光体FT。
⑤在上述实施例中,例举了从卤素灯31a射出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并存在胶片图像读出用光路中的例子,也可以将胶片1的图像分别在可见光或红外光的测光台上检测可见图像或红外图像。这时,在红外图像读出用测光台上使用的是可见光用倍率可变的透镜。
⑥在上述实施例中,例举了作为倍率可变的透镜的变焦透镜单元32a的例子,也可用将多数单焦点透镜排列在旋转台上,即所谓旋转式倍率可变透镜。
⑦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校正用板50是在金属薄板上作出多个通孔50a的结构,也可以以胶片1为基板,用蒸镀金属设定像的图形作成。若是这样的校正用板,通常也可以与处理胶片1同样进行上述操作。
⑧在上述实施例中,以通孔50a作为在校正用板50上记录的像,但也可以以直至金属板边缘作出的通槽来记录图像。
权利要求
1.一种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具有包括光源的照明光学系统(31)、摄像光学系统(32)、包括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图像读出用传感器(IS)和控制器(7),其中从光源射出的光照射在胶片(1)上,用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读出胶片图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焦透镜单元(32a),其在控制器(7)的操作下在所述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使胶片上的图像成像的透镜倍率能够变化;以及由玻璃板或透镜构成的聚焦位置变更用透光体(FT),其设置在所述变焦透镜单元(32a)和所述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之间,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根据所述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的变化,在所述变焦透镜单元(32a)和所述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之间作出退操作,以对由所述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的变化引起的聚焦位置的变动进行补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片图像读出装置,具有包括光源的照明光学系统(31)、摄像光学系统(32)、包括可见光用传感元件(33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的图像读出用传感器(IS)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焦透镜单元(32a),其在控制器(7)的操作下在红外光用传感元件的受光面上使胶片上的图像成像的透镜倍率能够变化;以及由玻璃板或透镜构成的聚焦位置变更用透光体(FT),其设置在变焦透镜单元(32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之间,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根据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的变化,在变焦透镜单元(32a)和红外光用传感元件(34a)之间作出退操作,以对由变焦透镜单元(32a)的倍率的变化引起的聚焦位置的变动进行补正。
文档编号G06K7/10GK1725800SQ200510081949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2日
发明者中村滋孝, 有川浩二, 辻秀和, 小林和弘 申请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