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7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扣件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整合为装置结构的一部分,利用按压动作达成扣合或释放状态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于关闭并扣紧门盖的扣件设计,常见的有二种形式其一为利用一嵌合柱及一嵌合孔之组合,将该嵌合柱插设于该嵌合孔内,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弹性力将该嵌合柱夹持固定于该嵌合孔内,欲分解时则施力直接拔除该嵌合柱。
此种扣合方式依赖材料本身的弹性力,其夹持力道难以掌握,无法控制其扣合效果,因此适用场合有限;且长期使用操作后该嵌合孔设置部位的材料会出现弹性疲乏,使其失去夹持力而无法有效夹持固定该嵌合柱,而丧失扣合效果。
另一种形式则为一定位凸块及一定位孔之设计,此种设计简单且具有较佳效果,于一板片上凸设一定位凸块,一插孔用以供该板片插设,而该插孔的侧壁则开设一贯通该插孔内外的定位孔,使该板片插设于该插孔之后,该定位凸块可以经由该定位孔突出,达成扣合效果。
然而前述的该定位凸块于扣合状态下必须外露供按压,用以使该板片退出该插孔解除扣合状态,此种结构影响外观设计,且其设置位置及配置型态也受到限制。
针对前述二种方式的缺点,因此而有推压式扣件的设计产生,直接对被扣合件施压后即可发挥扣合效果,再进行一次施压便可松脱释放,操作上较为简单,且大体结构可加以隐藏不需外露以供操作,使得应用范围及配置方式更为广泛,特别是应用于门盖扣合时,可直接推动门盖进行操作,不必按压任何外露结构,是以可保持门盖外观的完整性而不会受到外露组件的影响。
例如中国台湾专利428439号专利案揭露一种按压夹扣,将一夹持组件插设入一座体之容置槽内,并于该夹持组件外套设一滑套,一弹性体顶抵于该夹持组件限位部及容置槽底部,利用该夹持组件于该容置槽内往复滑动,使其顶端形成夹紧或松脱效果,用以夹持或释放一扣合端,该座体可设置于一机壳开口内侧缘,而该扣合端则可设置于一门盖的内侧边缘,利用扣合端受该夹持组件夹持而达成扣合门盖的效果,然而此种设计包含多个零件,且各零件体积过小装配上极为不易,而且产品结构设计也会受到标准扣具形式的限制,导致结构设计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使将扣件融入应用装置的结构设计中,使简化装配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包含有一推送体、一弹臂、一导引柱及一导槽,其中该弹臂的一端连接于该推送体,而水平沿一Y轴向前延伸,该导引柱凸设于该弹臂的另一端,向下沿一Z轴延伸,其末端恰可抵触于该导槽所设置的平面,而以其末端于该导槽内外滑移,该导槽由若干导轨构成,该导槽内至少具有一由该等导轨转折衔接处构成的扣合角,使该导引柱沿Y轴朝向回程移动时受拘限于该扣合角内,而无法继续回程移动,将该推送体锁扣于一预定位置,朝反方向往程前移该推送体及该导引柱则可使该导引柱脱离该扣合角,继续于该导槽内滑移,进入另一导轨后,进行回程向后位移退出该导槽,释放该推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若干导轨及导引壁面的组合,形成一封闭路径,使该导引柱可于其中进行前移后退之滑行,该路径之中经过至少一扣合角,以拘限该导引柱向后滑移之动作,以达到扣合效果;而该止逆凸块设置之目的在于使该导引柱于该回路之路径中单向前进,而不致反向移动,是以该止逆凸块可以为复数个,设置于该导引柱容易出现逆转走向的位置,同时搭配弹臂的扭转作用,以确保该导引柱确实于该导槽中沿着预定路径滑移。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揭示该推送体底面与其它组件的相对关系。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于该第一导轨滑移的状态。
图4为图2的另一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由第一导轨进入第二导轨的状态。
图5为图2的又一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位于该扣合角的状态。
图6为图2的在一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由第三导轨进入第一导轨后朝向出口滑移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部分构件的立体图,揭示该推送体底面、弹臂及导引柱的相对关系。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图8的一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抵贴该导引壁面滑移的状态。
图11为图8的另一实施态样,揭示该导引柱揭示该导引柱位于该扣合角的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包含有一推送体10、一弹臂20、一导引柱21及一导槽30,其中其中该推送体10概呈一板片态样,其具有一顶面11及一底面12,且平行于X-Y轴平面,可沿Y轴进行往复滑移,又,该推送体10的一侧面连接于若干弹性组件13,用以推送该推送体10沿Y轴向后进行回程位移。
该弹臂20的一端水平枢设于该推送体10的底面12,另一端沿Y轴向前延伸突出,该弹臂20与该推送体10之间设有一扭转弹簧22,使该弹臂20受外力推抵枢转后具有一复归原位的恢复力。
该导引柱21凸设于该弹臂20向前突伸的一端,其沿Z轴向下凸设。
该导槽30凸设于一装置的结构表面S1,其具有一第一导轨31、一第二导轨32及一第三导轨33及一止逆凸块34;该导引柱恰可抵触于该表面S1,而与该导槽30的各导轨31、32、33内或导槽30外进行滑移,其中该第一导轨31具有一出口311,由该出口311向前延伸一预定长度后与该第二导轨32连接,该第二导轨32则转向朝后方延伸,而与该第三导轨33连接,该第三导轨33一端与该第二导轨32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一导轨31接近该出口311的区段;又,该第二导轨32呈二段式曲折结构,于其中间区段具有一转折处,使缩短该第三导轨33的长度;该第二及该第三导轨32、33衔接处,形成一扣合角35,使该导引柱21位于该扣合角35时,无法在进行Y轴方向的回程位移,仅能进行往程前移以脱离该扣合角35的拘限;又,该止逆凸块34位于该第一及该第二导轨31、32的衔接处,该止逆凸块34为一斜坡面,由该第一导轨31朝向该第二导轨32逐渐上升而后中断斜坡面产生高度落差,位于该第一、第二导轨31、32之间,使该导引柱21可由该第一导轨31进入该第二导轨32,而无法逆向由该第二导轨32进入该第一导轨31;前述的各导轨31、32、33组合构成封闭回路的该导槽30,其仅有该出口311可供该导引柱21进行进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接着再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运作方式。
请再参阅图3至图6所示,该推送体10与该导槽30所在的结构表面S1概呈平行,其以一直线路径沿Y轴进行往复前后位移,而带动该导引柱21于该表面S1上滑移,当该推送体10受外力推动抵抗该弹性组件13进行往程位移前进时,该导引柱21恰可由该出口311滑移进入该第一导轨31进行滑移,同时驱使该弹臂20相对于该推送体10进行逆时针转动,而该扭转弹簧22则形成一顺时针推转之回复力推动该弹臂20。
如图3及图4所示,该导引柱21进入该第一导轨31后,利用该扭转弹簧20产生之回复力,使该导引柱21的侧缘抵贴于该第一导轨31的一侧滑移,远离与该第三导轨33连接之另一侧,以避免该导引柱21卡在该第一及该第三导轨31、33衔接处无法顺利滑动或是进入该由该第一导轨31进入该第三导轨33中,接着该导引柱会到达该止逆凸块34所在位置,逐渐爬升后落入该第二导轨32;当该导引柱21进入该第二导轨32后,停止外力向前推送,而由该等弹性组件13推动该推送体10向后移动,此时该则该导引柱21一可于该第二导轨32内向后滑移,由于该止逆凸块35的阻挡作用,该导引柱21此时不致于再度滑移进入该第一导轨31,当该导引柱21沿着该第二导轨32向后滑移至该第二、第三导轨32、33衔接处的扣合角35时,无法再进行Y轴方向之向后位移,而受拘限停止于该扣合角35,使该推送体10维持于此位置不动,形成扣合效果,如图5所示,当该推送体10再度受外力推动前进,由于该弹臂20受到该扭转弹簧22推动而具有一朝顺时针方向扭转之趋势,而使该导引柱21进入该第三导轨33,沿着该第三导轨33再度进入该第一导轨31,此时在该导引柱21到达该抵止凸块34前,停止外力向前推动,则该推送体10再度该弹性组件13推动向后于该第一导轨31进行回程向后移动,而使该导引柱21经由该出口311脱离该导槽30,如图6所示,该推送体10可完全脱离扣合状态。
实际使用上,该推送体10可为一门盖,也可为门盖前缘突出的扣合板片,亦可设置于一插卡式插槽内部,用以作为推抵卡片退出之退卡机构。
请参阅图7所示,为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例,为一计算机主机,该主机之底座设置有一开口朝向前方之容室100,一键盘200由该开口置入该容室100中,该推送体10设置于该容室100中,利用该弹性组件13顶抵于该容室100内璧及该推送体10之间;该导槽30设置于该容室100的底面,而该弹臂20设置于该推送体10上,以其前端的导引柱21于该容室100的底面进行滑移。
使当欲收纳该键盘200时,将该键盘200由该开口推入该容室100中,而顶抵推动该推送体10,使该推送体10朝向该容室100内部移动,使该导引柱21卡合于该导槽30中,固定该推送体10的位置,使该键盘200停留于该容室100中。
当欲取出该键盘200时,则再将该键盘200稍微朝向该容室100内推动后释放,使该导引柱21脱离该扣合角35而离开该导槽30,此时该弹性组件13可推动该推送体10朝向开口移动,而推抵该键盘200退出该容室100,只需要简单的推压动作即可完成该推送体10之固定或释放,不需额外操作任何压钮、扣件以进行扣合释放,使操作方式较习用扣件更为简便。
请再参阅图8及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主要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差异在于具有不同形式的导槽,本实施例包含有一推送体40、一导槽50、一弹臂41及一导引柱42,其中该推送体40、该弹臂41、及该导引柱42为一体成形,该弹臂41的一端固定于该推送体40的底面,另一端沿Y轴方向前延伸突出,该导引柱42凸设于该弹臂41之前端,而垂直向下沿一Z轴突伸,其等的相对关系大致同于第一实施例,其最大差异在于该弹臂41由弹性材料所制成,可进行弹性变形并发挥弹性顶抵力,使取代扭转弹簧之设置,其中还包含有若干弹性组件(图未示),用以推动该推送体40沿Y轴进行回程向后位移。
该导槽50设置于一装置的结构表面S2的凸块结构,其为一开放式回路,包含有一导引壁面51、一第一导轨52、一第二导轨53、一第三导轨54及一抵止凸块55,其中该导引壁面51为该导槽50一侧的外壁,其延伸方向与Y轴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导引壁面51沿Y轴远离的一端,具有一入口521,与该第一导轨52相通,该第一导轨52向后延伸一预定距离后,连接至该第二导轨53,且该第二导轨53与该Y轴呈一夹角向前延伸,使该第一、第二导轨52、53衔接处形成一扣合角56,用以拘限该导引柱52,使该导引柱52无法于该扣合角56的位置进行沿Y轴方向之向后滑移;该第二导轨53之另一端与该第三导轨54连结,该第三导轨54与Y轴概呈一夹角向后延伸,而通往该导引壁面51之另一端的出口541;又,该止逆凸块55位于该第三导轨54之出口,其为一斜坡面,由该第三导轨54内逐渐升高而到达该导引壁面51后中断斜坡面,以形成高度落差,使使该导引柱52可由该第三导轨54内往该出口离开,而无法由该出口541进入该第三导轨54。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接着再进一步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运作方式。
推动该推送体40抵抗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前移,如图10所示,使该导引柱42抵贴于该表面S2前进滑移,朝向该导槽40外侧壁前进,而以该导引柱42的侧面抵贴该导引壁面51,由于该弹臂41具有弹性,故可使该导引柱42移动过程中紧贴于该导引壁面51,而该止逆凸块55之作用,恰可避免该导引柱42抵贴该导引壁面51滑移过程中经由该出口541进入该第三导轨54;当该导引柱42到达该入口521时,利用该弹臂41的弹性力驱使,可使该导引柱42经由该入口521进入该第一导轨52,接着释放该推送体40,而由该弹性组件推动该推送体40进行回程位移带动该弹臂41及该导引柱42,使该导引柱42沿着该第一导轨52向后滑移至该第一及该第二导轨52、53交接处的扣合角55,而受到限制无法再进行回程位移,产生扣合作用,固定该推送体40的位置,如图11所示;若要释放该推送体40脱离扣合状态,则再推动该推送体40向前移动,此时受到该弹臂41顺时针扭转恢复力驱动,可使该导引柱42进入该第二导轨53向前移动,到达该第二、三导轨53、54交接处后,停止向前推送,而由该弹性组件利用弹性恢复力推动该推送体40向后,带动该导引柱42沿着该第三导轨54越过该止逆凸部55后再经由该出口541推出该导槽50,使该推送体40完全脱离扣合状态。
请再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包含有一推送体60、一弹臂61、一导引柱62及一导槽70,该导槽70具有一导引壁面71、一第一导轨72、一第二导轨73、一第三导轨74、一止逆凸块75以及一扣合角76,本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弹臂61为一长形弹性体,其一端插设于该推送体60的侧缘,另一端向前沿Y轴延伸,该导引柱62位于该弹臂61之前端向下突伸,用以抵触并滑移于该导槽70预定设置的结构表面S3。
该导槽70结构及导引柱62滑移路径大致同于第二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该止逆凸块75位于该第一及该第二导轨72、73交接处,其为一斜坡面,由该第一导轨72逐渐爬升,到达该第一、第二导轨72、73交接面中断形成落差,使该导引柱62无法由该第二导轨73进入该第一导轨72,而该导引柱62及该导槽60的相对位置,恰可避免该导引柱62向前滑移时进入该第三导轨74,而是直接抵触该导引壁面71。
本实用新型为利用若干导轨及导引壁面的组合,形成一封闭路径,使该导引柱可于其中进行前移后退之滑行,该路径之中经过至少一扣合角,以拘限该导引柱向后滑移之动作,以达到扣合效果;而该止逆凸块设置之目的在于使该导引柱于该回路之路径中单向前进,而不致反向移动,是以该止逆凸块可以为复数个,设置于该导引柱容易出现逆转走向的位置,同时搭配弹臂的扭转作用,以确保该导引柱确实于该导槽中沿着预定路径滑移。
权利要求1.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推送体;一弹臂,其一端连接于该推送体,另一端向前延伸且向下凸设有一导引柱;以及一导槽,由若干导轨构成,该导引柱的末端恰可抵触于该导槽所设置的平面,而于该导槽内外滑移,该导槽内至少具有一由该等导轨转折衔接处形成的扣合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体连接于若干弹性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体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臂的一端水平枢设于该推送体的底面,另一端向前延伸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臂与该推送体之间设置有一扭转弹簧,使该弹臂受外力推抵扭转后,形成一弹性恢复力。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体、该弹臂、及该导引柱为一体成形,该弹臂的一端固定于该推送体的底面,另一端前延伸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臂由弹性材料所制成,可进行弹性变形并发挥弹性顶抵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臂为一长形弹性体,其一端插设于该推送体的侧缘,另一端向前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具有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及一第三导轨,该导引柱可于该导槽之各导轨内或该导槽外进行滑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轨具有一出口,由该出口向前延伸一预定长度后与该第二导轨连接,该第二导轨则转向后延伸,而与该第三导轨连接,该第三导轨一端与该第二导轨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一导轨接近该出口的区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轨呈二段式结构,于其中间区段形成一转折处,使缩短该第三导轨的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及该第三导轨衔接处,形成该扣合角。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止逆凸块,位于该第一及该第二导轨的间,使该导引柱可由该第一导轨进入该第二导轨,而无法逆向由该第二导轨进入该第一导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凸块为一斜坡面,由该第一导轨朝向该第二导轨逐渐上升而后中断斜坡产生落差,使该第一、第二导轨间形成一高度落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包含有一导引壁面、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一第三导轨,使该导引柱可于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轨内滑移,或以其侧缘抵贴该导引壁面进行滑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壁面为该导槽一侧的外壁,该导引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入口,与该第一导轨相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该第一、第二导轨衔接处,形成该扣合角。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止逆凸块,位于该第三导轨的出口,使该导引柱可由该第三导轨内往该出口离开,而无法由该出口进入该第三导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凸块为一斜坡面,由该第三导轨内逐渐升高而到达该导引壁面后中断斜坡面,以形成一高度落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止逆凸块,位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凸块为一斜坡,该第一导轨逐渐爬升,到达该第一、第二导轨交接处中断形成高度落差。
专利摘要一种推压式扣件及其应用装置,于一推送体的一侧设置一弹臂,利用该弹臂前端向下凸设的导引柱,于若干互相连通的导轨中滑移,该等导轨的转折衔接处至少形成一扣合角,使该导引柱受拘限于该扣合角内,而无法继续往一特定方向移动,使该推送体被锁扣于一预定位置,朝反方向往程前移则该导引柱可脱离该扣合角,而释放该推送体。
文档编号G06F1/16GK2804918SQ20052004013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施正泰 申请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