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438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阀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显示现有习知的一种电子装置1,包括第一机壳
11、第二机壳12、 二个扭力组件13与卡合组件14。其中,第二机壳12是 枢设于第一机壳11的一侧,且第二机壳12可相对第一机壳11偏摆。
扭力组件13是分别设置于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之间,且各扭力 组件13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其中第一连接部131 是连接于第一才几壳ll,第二连接部132是连接于第二机壳12,而扭力组件 13是可提供一扭力。当使用者欲改变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偏摆角 度时,是必须施予第二机壳12—外力,且所施加的外力是必需大于扭力组 件13所提供的扭力。如此一来,方可使得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相对 偏摆。当使用者移除施予第二机壳12的外力时,扭力组件13的扭力是可 维持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 12相对定位。
卡合组件14具有卡勾141及沟槽142。当第二机壳12偏摆至盖合于第 一机壳11的位置时,卡勾141是可进入沟槽142中,使得第二机壳12无 法相对第一机壳ll偏摆,而达到闭合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目的。
然而,使用者必需施予大于扭力组件13的扭力的外力,方能使得第一 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相对偏摆。 一旦,当使用者施力不当时,可能会造 成电子装置1的重心偏移,致使电子装置1倾倒而导致电子装置1的损坏。 另外,扭力组件13与卡合组件14具有许多构件,使得电子装置1组装程 序复杂,不但浪费工时、耗费成本,亦有降低制作品质的缺点。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子 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 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避免电子装置倾倒毁坏、
降低工时成本及提高制作品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一第一机壳; 一第二机壳,是邻设于 该第一机壳的一侧; 一转轴,是轴设于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该第一 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借由该转轴相对偏摆;以及一第一电磁阀,是邻设于 该转轴以锁定该转轴,其中当该笫一电磁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 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可相对偏摆,当该第一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 壳与该第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具有一第一限位件与一第二 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该第二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 一机壳,当该第一电》兹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电磁阀产生一电磁力, 该第一限位件是受该电磁力吸引而远离该第二限位件。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更具有一第一弹性件,是连 接于该第一限位件,当该第一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电磁力消失,该第 一弹性件是推动该第一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二限位件。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更包含 一电磁阀开关,是与该第一电磁阀电性 连接以控制该第一电》兹阀锁定该转轴或解除锁定该转轴。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电磁阀开关是为一触控式开关。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电磁阀开关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更包含 一第二电磁阀,其中该第一电磁阀与该 第二电磁阀是分别邻设于该转轴的二端以锁定该转轴,其中当该第一电磁 阀及该第二电磁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可相对 偏摆,当该第一电^兹阀及该第二电》兹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壳与该第 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具有一第三限位件与一第四 限位件,该第三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该第四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 一机壳,当该第二电磁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二电磁阀产生一电磁力, 该第三限位件是受该电磁力吸引而远离该第四限位件。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更具有一第二弹性件,是连 接于该第三限位件,当该第二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电磁力消失,该第 二弹性件是推动该第三限位件抵接于该第四限位件。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更包含 一电磁阀开关,是与该第一电磁阀及该 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或解 除锁定该转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壳、第二机壳、 转轴及第一电》兹阀。其中,第二机壳是邻设于第一机壳的一侧。转轴是轴 设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且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是借由转轴相对偏摆。 第一电磁阀是邻设于转轴以锁定转轴,其中当第一电^f兹阀解除锁定转轴时, 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是可相对偏摆,当第一电磁阀锁定转轴时,第一机壳 与第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借由上述^t术方案,本发明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第一电磁阀,甚至可以更包括第 二电磁阀及电磁阀开关的设置。因此,使用者得以通过电磁阀开关控制第 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解除锁定或是锁定转轴,并且进而控制第一机壳与 第二机壳相对偏摆或是相对定位。由此可见,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是 具有定位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以及闭合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功能。相 较习用结构而言,使者者不需克服扭力组件的扭力即可改变第一机壳与第 二机壳的偏摆角度,而可避免施力不当导致电子装置倾倒损坏的疑虑。此 外,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是可取代习用结构中扭力组件与卡合组件, 进而简化电子装置的组装程序,具有节省工时、降低成本,以及增加制作 品质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 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子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为现有习知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3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是显示第一电磁 阀于解除锁定转轴的状态;以及
图4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示意图,是显示第一电磁
阀于锁定转轴的状态。
1:电子装置 11:第一机壳
12:第二机壳 13:扭力组件
131:第一连接部 132:第二连接部14:卡合组件141:卡勾
142:沟槽2:电子装置
21:第一机壳211:输入单元
212:第一枢接部22:第二机壳
221:显示单元222:第二枢接部
23:转轴24:第一电》兹阀
241:第一限位件241a:第一连接部
241b:第一抵接部242:第二限位件
242a:第二连接部242b:第二抵接部
243:第一弹性件25:第二电磁阀
251:第三限位件252:第四限位件
253:第二弹性件26:电磁阀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 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所示,是显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例如为一 笔记型电脑;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包括第一机壳21、第二机壳22、 转轴23及第一电磁阀24。
如图2所示,第一机壳21是为主机,而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与 输入单元211是容设于第一机壳21中。其中,输入单元211是部分外露于 第一机壳21之外。于是,使用者即可利用输入单元211输入资料讯息至中 央处理单元。此外,第一机壳21具有二个第一枢接部212。
请再参阅图2所示,第二机壳22是邻设于第一机壳21的一侧。于本 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21是容设于第二机壳22中,而显示单元221是与中 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如此一来,显示单元221是可显示中央处理单元所 处理的资料讯息。此外,第二机壳22具有第二枢接部222,第二枢接部222 的位置是对应于该第一机壳21的第一枢接部212的位置而设置。
如图2所示,转轴23是轴设于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且第一机 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借由转轴23相对偏摆。于本实施例中,转轴23是 轴设于第一机壳21的二个第一枢接部212与第二机壳22的第二枢接部222 中。借此,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得以借由转轴23相对偏摆。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电磁阀24是邻设于转轴23以锁定转轴23。其 中当第一电》兹阀24解除锁定转轴23时(如图3所示),第一机壳21与第 二机壳22是可相对偏摆。当第一电磁阀24锁定转轴23时(如图4所示),
第一才几壳21与第二才几壳22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4是邻设于转轴23的一端,如图3所示。 第一电磁阀24具有第一限位件241与第二限位件242。其中,第一限位件 241具有第一连接部241a与第一抵接部241b。第一限位件241是以其笫一 连接部241a连接于第二机壳22,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241b是以一凸 柱为例。
此外,第二限位件242具有第二连接部242a与第二抵接部242b。第二 限位件242是以其第二连接部242a连接于第一机壳21,而本实施例的第二 抵接部242b是以一凹槽为例,且第二限位件242的第二抵接部242b是相 对第一限位件241的第一4氏接部241b设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电磁阀24解除锁定转轴23时,第一电磁阀24产 生一电磁力。此时,第一限位件241的第一抵接部241b是受电磁力的吸引 而远离第二限位件242的第二抵接部242b。因此,第一机壳21是可相对第 二机壳22偏摆。
接着,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4更具有一第一弹性 件243。此第一弹性件243是连接第一限位件241。当第一电磁阀24锁定 转轴23时,电^P兹力将会消失,第一弹性件243即推动第一限位件241的第 一抵接部241b抵接于第二限位件242的第二抵接部242b。如此一来,第一 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除此之外,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更包含 第二电磁阀25。其中第二电磁阀25是与第一电磁阀24是分别邻设于转轴 23的两端。当第一电磁阀24与第二电磁阀25解除锁定转轴23时,第一机 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可相对偏摆。当第一电》兹阀24与第二电磁阀25锁 定转轴23时,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如图3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阀25具有第三限位件251 、 第四限位件252及第二弹性件253。然而,第二电磁阀25的第三限位件251 、 第四限位件252及第二弹性件253的设置位置及作动关是是分别与第一电 磁阀24的第一限位件241、第二限位件242及第一弹性件243相同,在容 不赘述。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更包括电磁阀开 关26。此电磁阀开关26是与第一电磁阀24及第二电磁阀25电性连接以控 制第一电磁阀24与第二电磁阀25锁定转轴23或解除锁定转轴23。本实施 例中,电磁阀开关26是设置于第二机壳22处,且电磁阀开关26是为一触 控式开关,且使用者可借由触碰电磁阀开关26来控制第一电磁阀24与第 二电磁阀24的锁定/解除锁定状态。
另外,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以下将举例叙述本发明较佳实施
例的电子装置2的实际使用情况。
首先,如图2所示,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呈开启状态。此时,
第一电磁阀24与第二电磁阀25是锁定转轴23。于是,第一限位件241将 抵接于第二限位件242,而第三限位件251将抵接于第四限位件252 (如图 4所示)。在此锁定状态下,第一机壳21是相对第二机壳22定位而无法相 对偏摆。
倘若,使用者欲改变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的相对位置时,得先 触碰电磁阀开关26。如此一来,电磁阀开关26将控制第一电磁阀24与第 二电》兹阀25解除锁定转轴23。此时,第一电石兹阀24与第二电^f兹阀25会分 别产生电磁力,而第一限位件241与第三限位件251则分别受电磁力的吸 引而分别远离第二限位件242与第四限位件252 (如图3所示)。在此解除 锁定状态下,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为相对偏摆。
详言之,使用者可依据所需改变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的偏摆角 度,或是将第二机壳22偏摆至盖合于第一机壳21的位置。接着,使用者 可以再次触碰电磁阀开关26时,将使第一电磁阀24与第二电磁阀25锁定 转轴23,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电》兹阀24与第二电》兹阀25的电》兹力将 消失,而使第一弹性件243可推动第一限位件241抵接于第二限位件242, 第二弹性件253可推动第三限位件251抵接于第四限位件252。于是,第一 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使得第一机壳21与第 二机壳22定位于使用者所调整的偏摆角度,或是完成闭合第一机壳21与 第二4/l壳22的动作。
除此之外,电磁阀开关26可以在使用者触碰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4与 第二电磁阀25解除锁定转轴23,并于使用者停止触碰时控制第一电磁阀 24与第二电i兹阀25锁定转轴23。因此,本发明可以方便使用者利用手部 调整第一机壳21与第二机壳22的偏摆角度。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第一电磁阀,甚至可以更包括第 二电磁阀及电磁阀开关的设置。因此,使用者得以通过电磁阀开关控制第 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解除锁定或是锁定转轴,进而控制第一机壳与第二 机壳相对偏摆或是相对定位。由此可见,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是具有 定位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及闭合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功能。而且使者 者不需克服扭力组件的扭力,即可改变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偏摆角度, 并可避免施力不当导致电子装置倾倒损坏的疑虑。此外,第一电磁阀与第 二电磁阀可取代习用结构中扭力组件与卡合组件,进而简化电子装置的组 装程序,具有节省工时、降低成本,以及增加制作品质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 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
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机壳;一第二机壳,是邻设于该第一机壳的一侧;一转轴,是轴设于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借由该转轴相对偏摆;以及一第一电磁阀,是邻设于该转轴以锁定该转轴,其中当该第一电磁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可相对偏摆,当该第一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电磁 阀具有一第一P艮位件与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 该第二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一机壳,当该第一电磁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该第一电磁阀产生一电磁力,该第一限位件是受该电磁力吸引而远离该第 二限位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电磁 阀更具有一第一弹性件,是连接于该第一限位件,当该第一电磁阀锁定该 转轴时,该电》兹力消失,该第一弹性件是推动该第一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二 限位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电磁阀开关,是与该第一电》兹阀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第一电磁阀锁定 该转轴或解除锁定该转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磁阀开 关是为一触控式开关。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磁阀开 关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二电磁阀,其中该第一电^兹阀与该第二电》兹阀是分别邻设于该转 轴的二端以锁定该转轴,其中当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解除锁定该 转轴时,该第一机壳与该第二机壳是可相对偏摆,当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 二电》兹阀锁定该转轴时,该第 一才几壳与该第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 偏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电磁 阀具有 一第三限位件与 一 第四限位件,该第三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二机壳, 该第四限位件是设置于该第一机壳,当该第二电》兹阀解除锁定该转轴时, 该第二电磁阀产生一电磁力,该第三限位件是受该电磁力吸引而远离该第四限位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电磁 阀更具有一第二弹性件,是连接于该第三限位件,当该第二电磁阀锁定该 转轴时,该电/f兹力消失,该第二弹性件是推动该第三限位件抵接于该第四 限位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一电磁阀开关,是与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锁定该转轴或解除锁定该转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壳、第二机壳、转轴及第一电磁阀。其中,第二机壳是邻设于第一机壳的一侧。转轴是轴设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且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是借由转轴相对偏摆。第一电磁阀是邻设于转轴以锁定转轴。其中当第一电磁阀解除锁定转轴时,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是可相对偏摆;反之,当第一电磁阀锁定转轴时,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是相对定位而无法相对偏摆。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201656SQ20061016781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4日
发明者储康雨, 吴建勋, 张峰旭, 王祥霖, 邱建群, 郑健生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