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646797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构成诸如机械制品等制品的零件是单独绘制的。 一般来说,为 了进行绘制,要使用用作电子计算器的计算机,并且使用诸如 3D-CAD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设计支持系统。为了实现所 绘制零件的批量生产,要形成形状与各部分相对应的型模。为了提 高生产率,在设计型模时,要考虑有无不可成型部分即倒扣 (undercut),其中由于各部分中的凹部使得该不可成型部分不能够 仅通过型模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而成型。
一般来说,由于工程师要确认有无倒扣,因此需要与型模设计 相关的髙深而专业的知识,所以工程师会花费大量时间来确认有无 倒扣。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3D-CAD领域中对倒扣自动检测的 研究和开发正在积极进行中。
作为相关技术的实例,JP-A-2006-139791 (在这里所使用的术 语"JP-A"是指"未经审查的已
公开日本专利申请")、 JP-A-2005-329589以及JP-A-2008-3963披露了自动检测倒扣的技术。
JP-A-2006-139791披露了这样的技术艮卩,其计算出制品形状 表面的法向矢量和沿着型模打开方向的参考矢量,并且检测与该参 考矢量相反的法向矢量,由此检测倒扣部分。JP-A-2006-139791还 披露了这样的技术如果判断出制品1的表面与从下述表面延伸的
直线相交即,该表面上的法向矢量具有相对于参考矢量的方向与
参考实例相反的负(-)分量,那么将该表面记录为倒扣部分。另外, 沿着制品1的参考矢量形成的孔的侧表面不具有参考矢量的方向分
量,即内积为零(0)。因此,JP-A-2006-139791还披露了下述技术判断不是倒扣部分的型模中作为空穴的孔,并且以与倒扣部分不同 的颜色将该孔显示在显示器19上以与倒扣部分区分开。
JP-A-2005-329589也披露了判断有无倒扣的技术。根据该技术, 为了抑制出现倒扣且防止具有螺纹内周表面的圆筒形成型制品与成 型制品的型模发生干涉,将形成成型制品内周表面的型模的型芯柱 40分成滑块51~56,并且从各滑块51 56地表面形状来计算法向矢 量。然后,计算法向矢量与沿着各滑块51 56拉拔方向即沿着圆柱 轴方向的单位矢量的内积。这样,判断在脱模过程中滑块51 56是
否与成型制品干涉。因此,可以判断有无倒扣。
JP-A-2006-139791禾卩JP-A-2005-329589基于法向矢量与沿着拔 模方向的单位矢量的内积来判断有无倒扣。
JP-A-2008-3963披露了这样一种技术艮卩,当输入表示制品20 从型模中的推出方向的参考矢量VI时,计算从作为制品20的表面 的表面22上的采样点延伸的法向矢量V2,并基于参考矢量VI与法 向矢量V2的内积来判断表面22是与型模的阴模接触的型腔侧表面 还是与型模的阳模接触的型芯侧表面。JP-A-2008-3963还披露了这 样一种技术即,就型芯侧的表面22而言,判断沿着与参考矢量 VI相反的矢量V3从采样点延伸的线是否与制品20的另一表面22 相交,从而判断表面22是否倒扣。JP-A-2008-3963还披露了这样一 种技术即,就型腔侧的表面22而言,判断沿着参考矢量V1从采 样点延伸的线是否与制品20的另一表面22相交,从而判断表面22 是否倒扣。
也就是说,JP-A-2008-3963披露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判断具 有成对关系的型腔侧表面22和型芯侧表面22中之一是否倒扣,从 而使査找时间适当地縮短一半。因此,根据JP-A-2008-3963中披露 的技术,可判断是否仅沿着作为型模阴模的拉拔方向的参考矢量VI 和作为型模阳模的拉拔方向的反向矢量V3其中之一存在倒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自动地判断有无不可成型部分。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以良好的精度自动判断有无不可成型 部分,从而可以使得在不具备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 具有不可成型部分的成型制品或型模。
(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 包括法线计算单元,其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 上的点延伸至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其根 据对其计算所述法线的表面来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反 向分量,所述反向分量是与所述成型制品的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相 反的方向分量;以及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具有下述点的表 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一个方向移动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 分即,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反向分量的法线的延伸方向,其中, 所述系统还包括(A)单元和(B)单元中之一(A)凹状连接判 断单元,在被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 述不可成型表面邻接且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邻接表 面的情况下,所述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 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 状地连接;以及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为所述不可成 型表面与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邻接不可成型部 分判断单元判定为所述邻接表面为不可成型部分,以及(B)投影线
到达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投影表面的 情况下,所述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沿着拔模方向从所 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以及投影不可成 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 的另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投影 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
(2) 根据第(1)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在相对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的法线为第一法线 且相对于所述邻接表面的法线为第二法线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角度 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法线的延伸方向来计
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之间的连接角度(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在所述边界线处的连接角度); 以及所述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其基于所述连接角度判断所述不可成 型表面与邻接表面是否彼此凹状地连接。
(3) 根据第(1)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不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 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 断单元将所述投影表面和立壁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其中所述立壁
是与所述投影表面邻接且与所述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
(4) 根据第(1)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旋转面判断单元,其判断表面是否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是作为通 过以直线为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而获得的立体的旋转体的曲面;中心 轴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是否平行于 所述拔模方向;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 拔模方向的旋转面的情况下,就作为与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 垂直的截面(与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图)中圆的直径的外径而 言,所述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判断作为所述拔模方向上游侧的外径的 上游侧外径是否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拔模方向下游侧的外径的下游 侧外径;以及所述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为所述表面是中 心轴线方向平行于拔模方向的旋转面并且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上所 述上游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游侧外径的情况下,所述不可成型 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表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 包括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延伸至所述成 型制品外部的法线;根据对其计算所述法线的表面来判断所述法线 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反向分量,所述反向分量是与所述成型制品的 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以及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 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一个方向移动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艮口, 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反向分量的法线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方法 还包括(A)步骤和(B)步骤中之一(A)在被判定为不可成型 部分的表面是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邻接且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邻接表面的情况下,判断所述不可成 型表面与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之间的 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以及在判定为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 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邻接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 以及(B)在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投影表面的情况下, 判断是否存在沿着拔模方向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 达的另一表面;以及在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 达的另一表面的情况下,将所述投影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包括 法线计算单元,其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 到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第一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其根据每一 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一反向分量,所述 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所述成型制品的第一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的 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 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移动所 述第一型模而成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即,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 所述第一反向分量的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投影线到达判断单 元,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 方向而言,所述第二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 即,沿着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 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在判定存在所 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 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除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和所述 第二拔模方向之外的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
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 和所述第二型模之外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
元,其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 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 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 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以及成型制品显示单元,其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的三维形 状的各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7) 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反 向分量判断单元,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模的拔模方 向的第二拔模方向而言,所述第二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法线 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二反向分量,所述第二反向分量是与所述第 二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所述第二拔模方向与所述第一拔模方 向相反;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 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而成型的第 二不可成型部分S卩,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所述第二反向分量的所 述法线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其判断是否存 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所述第一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 分延伸的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其中,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一 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 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目卩,沿着所述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二不 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且所述不可成型 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 一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 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 在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 到达的表面。
(8) 在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中,所述第三 拔模方向线是与连接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和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的 直线正交的平面上的直线。
(9) 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可 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能够通过沿 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第三可成型部分,在 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 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可 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所述第三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 到达的表面并判定不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且所 述成型制品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三可成型部分。
(10) 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凹 状连接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第一 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邻接并被判定为不是 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第一邻接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 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 是否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 线彼此凹状地连接;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所述 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一邻接表面判定为所 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所述第 二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二不可 成型表面邻接并被判定为不是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第二 邻接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不可 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 所述第二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以及第二邻接不 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 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将所述第二邻接表面判定为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
(11) 第(10)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 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的法线是第一 法线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邻接表面的法线是第二法线的情况下,所 述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 法线的延伸方向来计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 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之间的第一连接角度;以及第二连接角度计算 单元,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的法线是第一法线并且相对 于所述第二邻接表面的法线是第二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连接角 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法线的延伸方向来计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 接表面之间的第二连接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基 于所述第一连接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 面是否彼此凹状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基于所述 第二连接角度判断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是否 彼此凹状地连接。
(12) 在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中,在不存在 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 和立壁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所述立壁是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 邻接并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并且在不存在从所述第 二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和立壁判
定为不可成型部分,所述立壁是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邻接并与 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
(13) 第(6)项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旋转面 判断单元,其判断表面是否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是作为通过以直 线为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而获得的实体的旋转体的曲面;第一中心轴 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是否与所述第 一拔模方向平行;第一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 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平行的旋转面的情况下,就作为与旋转面的中
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圆的直径的外径而言,所述第一截面外径 判断单元判断作为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的上游侧的外径的第一上游侧
外径是否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的下游侧的外径的第一 下游侧外径;第二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 心轴线方向是否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平行;以及第二截面外径判断 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平行的旋转面的 情况下,就作为与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圆的直径的 外径而言,所述第二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判断作为所述第二拔模方向 的上游侧的外径的第二上游侧外径是否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的下游侧的外径的第二下游侧外径,其中,在判定表面是中 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平行的旋转面,并且在所述中心轴 线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游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下游侧外径的情 况下,所述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将所述表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 部分,并且在判定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平行的 旋转面,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上游侧外径大于或等 于所述第二下游侧外径的情况下,所述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将所 述表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14)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 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判断不可成型部分的处理,所述处理包 括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到所述成型制 品外部的法线;根据每一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 具有第一反向分量,所述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第一型模的预定拔 模方向的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 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型模而成型的第 一不可成型部分g卩,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所述第一反向分量的所
述法线的延伸方向;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模的拔模 方向的第二拔模方向,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g卩,沿着与第一
拔模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 面;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判断是 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除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和所述第二拔模 方向之外的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 方向线到达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和所述第 二型模之外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 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三 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 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 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以及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的 三维形状的各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1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到所 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根据每一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 方向是否具有第一反向分量,所述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第一型模
的预定拔模方向的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将具有下述点的 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型模而 成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即,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所述第一反向 分量的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 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方向而言,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艮口, 沿着与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拔模方向 线到达的表面;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 下,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除第一拔模方向和第二拔 模方向之外的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 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和所述 第二型模之外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 定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 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 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 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以及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 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l)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地判断有无不可成型部分,并且可以判定为 与不可成型表面凹状地连接的邻接表面和存在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 另一表面的投影表面是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2)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判断与不可成型表面凹状地连接的邻接表面是否为不可成型部 分。
根据第(3)项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判定为投影表面和立壁不是 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4)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以良好的精度判断旋转面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根据第(5)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没有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地判断有无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6)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确定有无不可成型部分,从而可以使得在不 具备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分的成型 制品或型模。
根据第(7)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确定有无不可成型部分,从而可以使得在不 具备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分的成型 制品或型模。
根据第(8)项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第三拔模方 向线所到达的表面,该第三拔模方向线是与连接第一拔模方向线和 第二拔模方向线的线正交的平面上的线,并且还可以判断第一不可
成型部分和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是否为不能够通过第三型模在该线的 第三拔模方向上的移动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9)项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判断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和
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是否为第三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10)项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判断第一邻接表面是否
为与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凹状地连接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并且还可 以判断第二邻接表面是否为与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凹状地连接的第二 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11)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判断第一邻接表面是否为第一不可成型部 分,并且还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判断第二邻接表面是否为第二不可 成型部分。
根据第(12)项中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判定能够在第一拔模方
向上成型的立壁不是不可成型部分,还可以判定能够在第二拔模方 向上成型的立壁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根据第(13)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以良好的精度来判断旋转面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根据第(14)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确定有无不可成型部分,从而可以使得 在不具备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分的
成型制品或型模。
根据第(15)项中所述的本发明,与不提供上述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以良好的精度自动确定有无不可成型部分,从而可以使得 在不具备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分的 成型制品或型模。


基于以下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的整体说明图2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中的控 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3为显示模压制品表面上沿着u和v方向的网格线的交点处 的法向矢量与拔模方向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成型表面图像的说明图5A和5B为显示成型制品的不可成型表面与凹状连接表面之 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5A为显示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彼 此凹状地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图5B为显示不可成型表面与邻 接表面彼此凸状地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6A和6B为从成型制品的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的局部 放大说明图,图6A为显示存在法向矢量到达的另一表面的状态的截 面图;以及图6B为显示不存在法向矢量到达的表面的状态的截面 图7A和7B为显示在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第一 法向矢量与第二表面的第二法向矢量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7A为示出第一法向矢量与第二法向矢量具有相同方向的情况的 说明图,以及图7B为示出第一法向矢量与第二法向矢量具有不同方 向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A和8B为显示在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ul 方向曲率、vl方向曲率与第二表面的u2方向曲率、v2方向曲率之 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8A为显示ul方向曲率和vl方向曲率 与u2方向曲率和v2方向曲率相同的情况的说明图,以及图8B为显 示ul方向曲率和vl方向曲率与u2方向曲率和v2方向曲率不同的 情况的说明图9A和9B为成型制品中所形成的楔形凹凸部的放大截面说明 图,图9A为楔形凹部的截面图,以及图9B为楔形凸部的截面图IO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的主处理的流程图11为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5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12为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7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13为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9的 子程序的说明图14A 14C为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和显示将通过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图,图14A为 显示成型制品上被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和邻接表面的各部分实例的 说明图,图14B为当从图14A的箭头XIVB的方向看去时凸台的放 大说明图,以及图14C为显示成型制品上被检测为投影表面的各部 分实例和成型制品上没有被检测为投影表面的各部分实例的说明 图15为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 的控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并且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
图16为作为旋转面实例的圆锥面的放大说明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具 体而言,图17为如图10所示的ST5的子程序的说明图并且对应于 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1;
图18A 18C为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和显示将通过第二实 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图,图18A为显示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截顶圆锥面的截面图,
图18B为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圆柱面的截面图,以及图18C为
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B形曲面的截面图19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中控 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20是与图19连续的功能框图21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表面上u、 v向网格线的交点处法向矢 量和型腔方向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22A和22B是从成型制品的型腔侧投影表面延伸的型腔方向 线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22A是示出存在型腔方向线所到达的表面 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2B是示出不存在型腔方向线所到达的表面的 状态的截面图23A和23B是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和第三可成型部分 的说明图,图23A是将型腔方向和型芯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的成型 制品的模型的透视说明图,图23B是从作为型腔方向的VIIIB方向 看去时的说明图2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的主处理的流程图25是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4中ST5'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26是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5中 ST102的子程序的说明图27是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5中 ST104的子程序的说明图28A 28C是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示出由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出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图,图28A 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被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和型腔侧邻接表面 的各个部分实例的说明图,图28B是从图28A的箭头XVIIIB的方 向看去时凸台的放大说明图,图28C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被检测为型 腔侧投影表面的各个部分的实例以及成型制品的未被检测为型腔侧 投影表面的各个部分实例的说明图;图2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动型芯的说明图,并且是当从图 23A和23B所示成型制品的模型上去除突起时与模型对应的滑动型 芯的说明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 服务器的控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并且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图19对 应;
图31是接着图30的功能框图,并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图20对应; 图32是作为旋转面的实例的圆锥面的放大说明图; 图3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 图,并且图33是图25中ST5的子程序的说明图,并与第三实施例 中的图26对应;以及
图34A 34C是第四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示出通过第四 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的实例的放大 说明图,图34A是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截顶圆锥面的截面图, 图34B是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圆柱面的截面图,图34C是作为 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B形曲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例(实施例)。然而,本 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各实施例。
在参照附图的下述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将适当地省略除了 必要构造或部件以外的其他部分。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的整体说明图。 参考图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有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的 功能的设计支持系统S具有客户个人计算机PC,该客户个人计算 机是包括有不可成型部分检测装置的功能用于绘制构成诸如机械 制品等制品的各成型制品的设计支持装置的实例。客户个人计算机 PC与许可服务器LSV连接,该许可服务器是通过作为信息通信线路实例的网络N给予已授权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以设计支持系统 S的许可证的设计支持许可装置的实例。第一实施例的网络N由互 联网通信线路形成。第一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和许可服务
器LSV由作为电子计算器实例的计算机装置形成。
第一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包括作为计算器主体实例的 计算机主体H1、作为输出显示装置实例的显示器H2、作为输入装 置实例的键盘H3和鼠标H4、作为存储装置实例的HD驱动器(硬 盘驱动器)(未示出)以及作为存储介质读取装置实例的CD驱动 器(光盘驱动器)。与客户个人计算机PC相似,第一实施例的许 可服务器LSV包括计算机主体H1、硬盘驱动器、CD驱动器等。
(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说明)
图2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中的控 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客户个人计算机PC中的控制器的说明)
参考图2,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计算机主体H1具有1/0(输 入/输出接口),其将信号输出到外部或从外部输入信号并且调节输 入/输出信号的水平;ROM(只读存储器),其存储处理所需要的程 序和数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其临时存储必要的数据;CPU (中央处理单元),其根据存储在硬盘中的程序进行处理;以及时 钟振荡器。
该客户个人计算机PC可通过执行存储在硬盘或ROM中的程序 以实现多种功能。
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硬盘存储有诸如操作系统OS等的应用 程序,其为控制计算机装置的基本操作的基本软件;设计支持认证 程序API,其从许可服务器LSV获取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信息; 设计支持程序AP2,其包括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程序的功能且用于绘 制各成型制品;用于文档生成的文字处理软件(未示出);以及用 于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的软件。在下文中,将说明除了已知的操作系统OS和应用程序(未示出)以外的程序API和AP2的功能(控
制单元)。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具有登录申请信息发送单元C1,其发 送登录申请信息即与登录到设计支持系统S的申请相关的信息;许 可信息接收单元C2,其接收许可信息即与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相 关的信息;以及许可信息存储单元C3,其存储许可信息。第一实施 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将信息发送到许可服务器LSV或从服务器 LSV接收信息并且基于登录申请信息获取许可信息,由此得到设计 支持系统S的许可。
(设计支持程序AP2)
图3为显示模压制品表面上沿着u和v方向的网格线的交点处 的法向矢量与拔模方向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法向矢量"是指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 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的延伸方向。
C101:绘制开始判断单元
绘制开始判断单元C101具有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CIOIA和 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C101B,并且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开始 绘制成型制品。
C101A: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
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CIOIA判断是否输入图3中所示的成型 制品的型模的拔模方向KH。
C101B: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
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CIOIB判断是否输入图3中所示的成型 制品的各表面上的网格线之间沿u方向的间隔(u向间隔)Lu和网格线之间沿V方向的间隔(V向间隔)Lv。 C102:许可单元
许可单元C102执行许可处理以基于存储在许可信息存储单元 C3中的许可信息判断客户个人计算机PC是否获得设计支持系统S 的授权许可。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成型表面图像的说明图。
C103:成型制品图像显示控制单元
成型制品图像显示控制单元C103具有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 C103A,并且控制从图4中所示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相关信息所得 到的成型制品图像1的显示。参考图4,在第一实施例的成型制品图 像1中,将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显影装置的显影剂容器显示为成型 制品的实例。成型制品图像l具有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按钮2,其用 于执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即,检测仅通过图5A、 5B、 6A以 及6B中所示的成型制品的型模沿一个方向的移动将不可成型的称 为倒扣部分的不可成型部分(M1 M3);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 其用于执行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即,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1即在 分割图8A所示成型制品的各表面的边界线L之中分割本应是同一表 面的两表面FM1和FM2的非必要边界线;以及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 4,其用于执行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即,检测称为型模边缘的楔形 凹部E1和称为制品边缘的楔形凸部E2,其中在如图9A和9B所示 的由边界线L以及利用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 面FM2所形成的凹部和凸部之中,分别通过以预定角度(3和(3'连接 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而形成上述楔形凹部El和楔形凸部 E2。
C103A: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
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具有用于存储与成型制品各表面 相关的表面信息的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和用于存储诸如成型制品各边界线的两端坐标等边界线信息的边界线信息存储单元
C103A2。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存储包括表面信息和边界线 信息在内的与成型制品相关的成型制品信息。
C104:法线计算单元
法线计算单元C104计算在其上计算法线的表面上所设定的法 线计算点(pl pl6以及P)的作为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 HV1以及HV2)。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如图3所示的各表面上的 网格交点pl pl6以及如图7A 9B所示的各边界线的中点P作为法 线计算点(pl pl6以及P)。
C105: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C105具有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A、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 断单元C105C、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可成型部分设 定存储单元C105E以及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F。当选定不可 成型部分检测按钮2时,不可形成部分检测单元C105执行检测不可 成型部分(M1 M3)的不可形成部分检测处理。
C105A: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具有划线交点计算单元C105A1 和反向分量判断单元C105A2。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基于 法向矢量(hl hl6)来判断各表面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l)。
C105A1:划线交点计算单元
如图3所示,划线交点计算单元C105A1基于预先输入的沿u 方向的间隔Lu和沿v方向的间隔Lv来计算各表面上沿u禾P v方向 的网格线与包围各表面的边界线在各表面上的网格交点pl pl6。
C105A2: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如图3所示,反向分量计算单元C105A2判断在网格交点pl p16 所计算的各法向矢量hl hl6是否具有反向分量即与预先输入的拔模 方向KH相反的方向分量。从而,如果法向矢量hl h16中任一个具 有反向分量,则第一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确定对 应的表面为不可成型部分(Ml)。
图5A和5B为显示成型制品的不可成型表面与凹状连接表面之 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5A为显示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面彼 此凹状地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B为显示不可成型表面与邻接表 面彼此凸状地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
C105B: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具有邻接表面判断单元 C105B1、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以及凹状连接判断单元C105B3。 如图5A和5B所示,假设被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判定为不 可成型部分(M1 M3)的表面是不可成型表面Ml,并且被判定为不 是不可成型表面M1的且与不可成型表面M1邻接的表面是邻接表面 M2或M2'。在这种情况下,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确定 凹状连接表面M2即与不可成型表面Ml凹状地连接的邻接表面M2 是不可成型部分(M2)。
C105B1:邻接表面判断单元
邻接表面判断单元C105B1判断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M1 的各表面是否为如图5A或5B所示的邻接表面M2或M2'。也就是 说,邻接表面判断单元C105B1判断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Ml 的与各表面邻接的表面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B2:连接角度计算单元
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计算如图5A或5B所示的与邻接表 面M2或M2'邻接的不可成型表面Ml与邻接表面M2或M2'之间的 连接角度a或a'。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基于作为不可成型表面Ml上第一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和作为邻
接表面M2或M2'上第二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来计算连接 角度a或a'。
C105B3:凹状连接判断单元
凹状连接判断单元C105B3判断不可成型表面Ml与邻接表面 M2或M2'是否彼此呈凹状连接,即,邻接表面M2或M2'是否为凹 状连接表面M2。第一实施例的凹状连接判断单元C105B3判断由连 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计算的连接角度a或a'是否小于预定的凹状 连接判定值amax,由此判断不可成型表面Ml与邻接表面M2或M2' 是否彼此呈凹状连接。在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可预先将凹状连接判 定值a^x设定为180°。因此,第一实施例的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C105B确定与不可成型部分(M1 M3)凹状连接的凹状连接 表面M2为不可成型部分(M1和M2)。
图6A和6B为从成型制品的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的局部 放大说明图。图6A为显示存在法向矢量到达的另一表面的状态的截 面图。图6B为显示不存在法向矢量到达的表面的状态的截面图。
C105C: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具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 C105C1和立壁判断单元C105C2。如图6A和6B所示,当假设各表 面(M2')为投影表面M3或M3'时,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 基于沿着拔模方向KH从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 来判断投影表面M3或M3'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关于 没有被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B判定为不可形成部分(Ml, M2)的各表面(M2'),第一实 施例的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判断投影表面M3或M3' 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C1: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如图6A和6B所示,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判断是否存 在从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所到达的另一表面 M4。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确定具 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C2:立壁判断单元
立壁判断单元C105C2判断是否存在如图6B所示的立壁M5即 与不具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邻接且平行于拔模方向线KL的表 面。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确定不 具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和立壁M5不是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D: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分别将被判定为不可成型部 分M1 M3的表面(M1 M3)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E: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E分别将没有被判定为不可成型 部分M1 M3的表面(M3', M5)设定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3'和 M5即不是倒扣的表面。 C105F: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F将存储在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 单元C105D中的全部不可成型部分M1 M3用多种颜色显示在成型 制品图像1上。
C106: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C106具有中点计算单元C106A、法线 判断单元C106B、曲率计算单元C106C、作为弯曲状态判断单元实 例的曲率判断单元C106D、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E、必 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F以及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C106G。 当选定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时,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C106执行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l)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
图7A和7B为显示在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第一
法向矢量与第二表面的第二法向矢量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7A为示出第一法向矢量与第二法向矢量具有相同方向的情况的 说明图。图7B为示出第一法向矢量与第二法向矢量具有不同方向的 情况的说明图。
C106A:中点计算单元
中点计算单元C106A基于图7A和7B中所示的各边界线L两 端的坐标来计算中点P。
C106B:法线判断单元
如图7A所示,如果假设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两表面为第 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第一表面FM1的法向矢量为第一法 向矢量HV1,并且第二表面FM2的法向矢量为第二法向矢量HV2, 那么法线判断单元C106B判断第一法向矢量HV1与第二法向矢量 HV2在由法线计算单元C104计算出的中点P是否具有相同的方向。
图8A和8B为显示在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ul 方向曲率、vl方向曲率与第二表面的u2方向曲率、v2方向曲率之 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8A为显示ul方向曲率和vl方向曲率 与u2方向曲率和v2方向曲率相同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B为显示 ul方向曲率和vl方向曲率与u2方向曲率和v2方向曲率不同的情况 的说明图。
C106C:曲率计算单元
曲率计算单元C106C计算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曲 率(Kul, Kvl, Ku2以及Kv2)。如果第一法向矢量HV1与第二法 向矢量HV2具有相同的方向,那么如图8A和8B所示,第一实施例 的曲率计算单元C106C计算出在中点P处的作为第一表面FM1 上网格线的u方向实例的ul方向上的曲率即ul方向曲率Kul、作为网格线的V方向实例的Vl方向上的曲率即Vl方向曲率Kvl、作 为第二表面FM2上网格线的u方向实例的u2方向上的曲率即u2方 向曲率Ku2以及作为网格线的v方向实例的v2方向上的曲率即v2 方向曲率Kv2。在第一实施例中,分别将第一曲率Kul和Kvl定义 为ul方向曲率Kul和vl方向曲率Kvl。分别将第二曲率Ku2和Kv2 定义为u2方向曲率Ku2和v2方向曲率Kv2。
C106D:曲率判断单元
如图8A所示,曲率判断单元C106D判断由曲率计算单元C106C 计算出的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曲率Kul和Kvl是否与第二表面FM2 的第二曲率Ku2和Kv2相同,由此判断第一弯曲状态即第一表面 FM1在边界线L的弯曲状态是否与第二弯曲状态即第二表面FM2在 边界线L的弯曲状态相同。当ul方向曲率Kul与u2方向曲率Ku2 相同且vl方向曲率Kvl与v2方向曲率Kv2相同时,或者当ul方 向曲率Kul与v2方向曲率Kv2相同且u2方向曲率Ku2与vl方向 曲率Kvl相同时,也就是,当满足条件Kul-Ku2且Kvl=Kv2时, 或者当满足条件Kul=Kv2且Ku2=Kvl时,第一实施例的曲率判断 单元C106D确定第一表面FM1的曲率Kul和Kvl与第二表面FM2 的曲率Ku2和Kv2相同。因此,如果判定为法向矢量HV1与HV2 具有相同的方向,并且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曲率Kul和Kvl与第二 表面FM2的第二曲率Ku2和Kv2相同,则第一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 线检测单元C106确定边界线L为分割本应是同一表面的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的非必要边界线Ll。
C106E: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E将图8A中所示的被确定为 非必要边界线Ll的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非必要边界线Ll。
C106F: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
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F将图7A和7B中所示的没有被确定为非必要边界线L1的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作为必要边界线
的必要边界线L2。
C106G: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C106G将存储在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 单元C106E中的全部非必要边界线L1用多种颜色显示在成型制品图 像1上。
C107: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
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具有中点计算单元C107A、楔形判 断单元C107B、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凹凸判断单元C107D、 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非 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G以及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C107H。 当选定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时,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执行楔 形凹凸部检测处理即,检测包括楔形凹部(El)或楔形凸部(E2) 在内的称为尖锐边缘的楔形凹凸部(El+E2)。
图9A和9B为成型制品中所形成的楔形凹凸部的放大截面说明 图。图9A为楔形凹部的截面图。图9B为楔形凸部的截面图。
C107A:中点计算单元
与中点计算单元C106A相似,中点计算单元C107A基于图9A 和9B中所示的各边界线L两端的坐标来计算中点P。
C107B:楔形判断单元
楔形判断单元C107B判断连接角度(3或P'是否小于楔形判定值 Pmax,其中连接角度P或P'是如图9A和9B所示的由边界线L连接 的第一表面FM1与第二表面FM2之间相对于边界线L的角度。与 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相似,在楔形判断单元C107B中, 基于在中点P处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法向矢量HV1与第二表面FM2 的第二法向矢量HV2之间的角度y或Y'来计算连接角度p或p'。也就是说,计算(3= I 360° -(卯。x2) - y I = I 180。 - y I以及卩'=I 360° -(90°x2) -y'I = I 180°-y' I 。在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可预先将 楔形判定值(3 ^设定为60°。
C107C: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
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计算沿着根据法线计算点P所计算 的法线的方向移动到一定点的法向移动点Q。如图9A和9B所示, 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计算沿着中点P处第一法向矢量HV1 的方向移动到一定点的法向移动点Q。在第一实施例中,可将法向 移动距离LH1即中点P与法向移动点Q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充分小于 成型制品各表面厚度的数值。例如,可将法向移动距离LH1设定为 O.l[mm]。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计算的是沿着中点P处第一法向矢量 HV1的方向移动的法向移动点Q,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 计算沿着第二法向矢量HV2的方向移动法向移动距离LH1的法向移 动点。
C107D:凹凸判断单元
凹凸判断单元C107D判断第一表面FM1与第二表面FM2是否 通过边界线L而彼此凹状或凸状连接。如图9A所示,当法向移动点 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时,第一实施例的凹凸判断单元C107D确定 第一表面FM1与第二表面FM2彼此凹状地连接。如图9B所示,当 法向移动点Q是空间上的点时,凹凸判断单元C107D确定第一表面 FM1与第二表面FM2彼此凸状地连接。因此,如果判定为连接角度 (3或卩'小于楔形判定值(3max并且第一表面FM1与第二表面FM2彼此 凹状地连接,那么第一实施例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判定楔形 凹部E1由边界线L与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形成。如果判 定为连接角度|3或p'小于楔形判定值(3m^并且第一表面FM1与第二 表面FM2彼此凸状地连接,那么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判定楔 形凸部E2由边界线L与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形成。C107E: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
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将如图9A所示的被判定为楔形 凹部El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设定并存储 为楔形凹部E1。
C107F: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
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将如图9B所示的被判定为楔形 凸部E2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设定并存储 为楔形凸部E2。
C107G:非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
非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G将没有被判定为楔形凹部 El或楔形凸部E2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 设定并存储为不具有楔形凹凸部El+E2的非楔形凹凸部。
C107H: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
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C107H将存储在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 C107E中的全部楔形凹部El和存储在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 中的全部楔形凸部E2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
C108:绘制完成判断单元
绘制完成判断单元C108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成型制 品的绘制。第一实施例的绘制完成判断单元C108判断用户是否输入 指令以结束设计支持程序AP2,由此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 成型制品的绘制。
(许可服务器LSV的控制器的说明)
参考图2,与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计算机主体H1相似,许可 服务器LSV的计算机主体Hl具有输入/输出接口、 ROM、 RAM、 CPU、时钟振荡器等。计算机主体H1执行存储在硬盘或ROM中的程序,由此实现各种功能。许可服务器LSV的硬盘存储有诸如操作
系统os等的应用程序和将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信息发送到客户个
人计算机PC的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1。在下文中,将说明设计支持 认证程序AP1的功能(控制单元)。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具有登录申请信息接收单元C1,其从
客户个人计算机PC接收登录申请信息;许可信息发送单元C2,其 发送许可信息;以及登录申请信息存储单元C3,其存储登录申请信 息。第一实施例的许可服务器LSV将信息发送到客户个人计算机PC 或从客户个人计算机PC接收信息,并且基于登录申请信息转换许可 信息,由此允许使用设计支持系统S。
(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流程图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 PC中的设计支持程序AP2的处理流程。与客户个人计算机PC和许 可服务器LSV中的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对应的处理如下客户个 人计算机PC发送登录申请信息,并且接收并存储许可信息;许可服 务器LSV发送并存储登录申请信息,并且接收许可信息。因此,将 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中的设计支持程序AP2的主处理的流程图的说明) 图IO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的主处理的流程图。 根据存储在控制器的ROM等中的程序来执行图10中所示的流
程图的各ST(步骤)。以多任务方式与例如成型制品绘制等各种处
理并行地执行各ST。
在打开客户个人计算机PC之后,当运行设计支持程序AP2时
开始如图IO所示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在ST1中,判断用户是否输入拔模方向KH以及网
格线之间的u方向间隔Lu和v方向间隔Lv。从而,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开始绘制成型制品。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
转入ST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反复执行ST1。
在ST2中,执行许可处理以基于存储在许可信息存储单元C3 中的许可信息判断客户个人计算机PC是否获得设计支持系统S的授 权许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
在ST3中,如图4所示,执行成型制品图像显示处理以显示从 成型制品信息得到的成型制品图像1,其中该成型制品信息是与存储 在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中的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相关的信 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4。
在ST4,判断是否选定成型制品图像1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按 钮2。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5,如果判断结果 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6。
在ST5中,执行如图11的流程图中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 理以检测不可成型部分M1 M3。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4。
在ST6中,判断是否选定成型制品图像1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 按钮3。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7,如果判断结 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8。
在ST7中,执行如图12的流程图中所示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 理以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1。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4。
在ST8中,判断是否选定成型制品图像1的楔形凹凸部检测按 钮4。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9,如果判断结果 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IO。
在ST9中,执行如图13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 以检测包括楔形凹部El或楔形凸部E2在内的楔形凹凸部El+E2。 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4。
在STIO中,判断用户是否输入指令以结束设计支持程序AP2。 从而,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成型制品的绘制。如果判断结 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ll,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 处理返回到ST4。
在ST11中,隐藏成型制品图像l。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1。(第一实施例中的设计支持程序AP2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 程图的说明)
图11为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5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考图ll,在ST101中,获取存储在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 中的与成型制品图像1的全部表面相关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 转入ST102。
在ST102中,选择与全部表面之中未选择表面相关的表面信息。 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3。
在ST103中,基于网格线之间的u方向间隔Lu和v方向间隔 Lv计算如图3所示的全部网格交点pl pl6的法向矢量hl hl6。接 下来,处理转入ST104。
在ST104中,判断法向矢量hl hl6中任一个是否具有拔模方 向KH的反向分量。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05,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06。
在ST105中,将所选择的表面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 (Ml)。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6。
在ST106中,判断是否选择全部表面。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 则处理转入ST107,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回到ST102。
在ST107中,选择各表面之中除了被设定为不可成型部分的表 面以外的未设定表面的相关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8。
在ST108中,判断与所选择表面邻接的表面是否为不可成型表 面M1 M3。也就是说,判断所选择的表面是否为邻接表面M2。如 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0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 (N),则处理转入STllO。
在ST109中,判断如图5A和5B所示的不可成型表面M1与邻 接表面M2之间的连接角度a或a'是否小于预定的凹状连接判定值 amax。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 ctmax及a'< ocmax,从而判断 邻接表面M2或M2'是否为凹状连接表面M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0,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 入ST114。
在ST110中,判断是否存在从所选择表面即如图6A或6B所示 的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所到达的另一表面M4。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lll,如果判断结果为肯 定(Y),则处理转入ST112。
在ST111中,将所选择的表面设定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3')。 接下来,处理转入ST113。
在ST112中,判断是否存在与所选择表面(M3')邻接且与拔 模方向线KL平行的立壁M5。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 转入ST113,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5。
在ST113中,将与所选择表面(M3')邻接的全部立壁M5设定 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5。接下来,处理转入ST115。
在ST114中,将所选择的表面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M2, M3)。接下来,处理转入ST115。
在ST115中,判断是否存在除了不可成型部分M1 M3以外的 未设定表面。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6,如果 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返回到ST107。
在ST116中,用多种颜色显示所存储的全部不可成型部分 M1 M3。接下来,结束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并且处理返回到图 10的主处理。
(第一实施例中的设计支持程序AP2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的流 程图的说明)
图12为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7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考图12,在ST201中,获取存储在边界线信息存储单元 C103A2中的与成型制品图像1的全部边界线L相关的边界线信息。 接下来,处理转入ST202。
在ST202中,选择与全部边界线L之中未选择的边界线L相关的边界线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203。
在ST203中,获取通过所选择的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的相关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204。
在ST204中,执行下述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205。
(1)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一表面FM1的 第一法向矢量HV1。
(2)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二表面FM2的 第二法向矢量HV2。
在ST205中,判断第一法向矢量HV1与第二法向矢量HV2是 否具有相同的方向。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206,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210。
在ST206中,执行下述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207。
(1)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一表面FM1的 ul方向曲率Kul和vl方向曲率Kvl。
(2)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二表面FM2的 u2方向曲率Ku2和v2方向曲率Kv2。
在ST207中,判断ul方向曲率Kul与u2方向曲率Ku2是否相 同,以及vl方向曲率Kvl与v2方向曲率Kv2是否相同。也就是说,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Kul=Ku2且KvhKv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208,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209。
在ST208中,判断ul方向曲率Kul与v2方向曲率Kv2是否相 同,以及u2方向曲率Ku2与vl方向曲率Kvl是否相同。也就是说,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Kul=Kv2且Ku2-Kvl。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 则处理转入ST20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210。
在ST209中,将所选择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非必要边界线 Ll。接下来,处理转入ST211。
在ST210中,将所选择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必要边界线L2。 接下来,处理转入ST211。
在ST211中,判断是否已选择全部的边界线L。如果判断结果 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21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回到ST202。
在ST212中,用多种颜色显示所存储的全部非必要边界线Ll。 其后,结束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并且处理返回到图10的主处理。
(第一实施例中的设计支持程序AP2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的流程 图的说明)
图13为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10中ST9的 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考图13,在ST301中,获取存储在边界线信息存储单元 C103A2中的与成型制品图像1的全部边界线L相关的边界线信息。 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2。
在ST302中,选择全部边界线L之中未选择的边界线L的边界 线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3。
在ST303中,获取通过所选择的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4。
在ST304中,执行下述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305。
(1)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一表面FM1的 第一法向矢量HV1。
(2) 在所选择的边界线L的中点P处,计算第二表面FM2的 第二法向矢量HV2。
在ST305中,判断第一表面FM1与第二表面FM2之间的连接 角度P或卩'是否小于楔形判定值Pmax。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满足条
件卩< 卩max及(3'<卩max。在ST305中,基于在中点P处第一表面FM1
的第一法向矢量HV1与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法向矢量HV2之间的 角度Y或y'来计算连接角度P或|3'。也就是说,计算(3= I 360° -(90。x2) - y I = I 180。 - y I以及P'= I 360。 - (90°x2) - y' I = I 180°-y I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306,如果 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307。
在ST306中,将所选择的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 面FM2设定并存储为非楔形凹凸部。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在ST307中,计算从中点P沿着第一法向矢量HV1的方向移动 法向移动距离LH1的法向移动点Q。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8。
在ST308中,判断法向移动点Q是否为成型制品内部的点。也 就是说,判断法向移动点Q是否不是空间上的点。如果判断结果为 肯定(Y),则处理转入ST30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 理转入ST310。
在ST309中,将所选择的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 面FM2设定并存储为楔形凹部E1。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
在ST310中,将所选择的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 面FM2设定并存储为楔形凸部E2。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
在ST311中,判断是否己选择全部的边界线L。如果判断结果 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31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 处理返回到ST302。
在ST312中,以不同的颜色将存储在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 C107E中的全部楔形凹部El和存储在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 中的全部楔形凸部E2显示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其后,结束楔形凹 凸部检测处理,并且处理返回到图10的主处理。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图14A 14C为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和显示将通过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图。图14A为 显示成型制品上被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和邻接表面的各部分实例的 说明图。图14B为当从图14A的箭头XIVB的方向看去时凸台的放 大说明图。图14C为显示成型制品上被检测为投影表面的各部分实 例和成型制品上没有被检测为投影表面的各部分实例的说明图。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定图 4中所示的成型制品图像1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按钮2时,执行图 10的ST5和图11的ST101、ST116中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在第一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首先,如同专利文 献1和2那样,执行面内倒扣处理,其中基于拔模方向KH和法向矢量hl hl6来检测不可成型部分Ml。也就是说,在图11的ST104 中,将其上任一法向矢量hl hl6具有拔模方向KH的反向分量的不 可成型表面Ml检测为不可成型部分Ml。
结果,关于如图14A和14B所示的贯穿成型制品图像1上的成 型制品表面的通孔,在通孔内部贯通面la上部的法向矢量具有拔模 方向KH即向上的反向分量。关于作为从成型制品表面突出的突起 实例的凸台,基端部的圆柱面lb下部的法向矢量和前端部的倒角部 分lc下部的法向矢量具有反向分量。与此同时,凸台的平面状前端 表面ld上的法向矢量全部垂直于拔模方向KH且不具有反向分量。 因此,将贯通面la、圆柱面lb以及倒角部分lc检测为不可成型部 分Ml。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执行凹边缘处理,其中基于连接 角度ot或a'对先前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Ml M3检测新的不可成型部 分M2。也就是说,在图11的ST108禾B ST109中,判断如图5A和 5B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与邻接表面M2或M2'之间的连接角 度a或a'是否小于预定的凹状连接判定值amax。因此,将与不可成 型部分M1 M3连接的凹状连接表面M2检测为新的不可成型部分 M2。
结果,将如图14A所示的支撑凸台lb ld的突起支撑表面le 检测为与圆柱面lb凹状连接的凹状连接表面M2。实际上,关于突 起支撑表面le,凸台lb ld上位于拔模方向KH下游侧的下方部分 是不可成型部分M1。此外,关于匣状凹槽lf,将上端面lfl检测为 不可成型表面Ml,但在图11的ST104中的面内倒扣处理过程中不 存在与拔模方向KH相反的法向矢量。因此,即使其他的表面lf2 lf5 是不可成型表面M1,也不将这些表面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Ml。然 而,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凹边缘处理,将与上端面lfl凹状连接的 左侧面lf2、右侧面lf3以及底面lf4检测为凹状连接表面M2,并 且将下端面lf5检测为各表面lf2 lf4的凹状连接表面M2。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执行投影点处理,其中基于从投 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检测新的不可成型部分M3。也就是说,在图11的ST110中,判断是否存在如图6A或6B所示 的从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所到达的另一表面 M4。从而,将具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检测为新的不可成型部 分M3。
结果,由于从第一突起lh的上表面lhl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 到达实心挡板部分lg,因此将该上表面lhl检测为不可成型部分M3, 其中如图14C所示第一突起lh从作为表面M4实例的实心挡板部分 lg下方的成型制品底面向上突出。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执行立壁处理,其中基于不具有 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来判断与投影表面M3'邻接的表面(M5) 是否为可成型表面M5。也就是说,在图11的ST112中,将如图6B 所示的与投影表面M3'邻接且平行于拔模方向线KL的立壁M5判定 为可成型表面M5。
结果,关于第二突起li,如图14C所示,将从成型制品底面向 上突出的第二突起li的上表面lil检测为不是倒扣的且没有实心挡 板部分干涉从上表面lil延伸的拔模方向线KL的可成型部分M3'。 此外,由于侧表面li2 li5平行于拔模方向线KL,因此将各侧表面 判定为立壁M5,然后将其检测为可成型部分M5。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不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确保以良好的精度自动判断有无不可成型部分M1 M3,并且易 于设计型模而不需要精通的知识。
在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定图4中所示的成型 制品图像1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时,执行如图10的ST7和图 12的ST201 ST212所示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
在第一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中,如果在图12的 ST205中判定为如图7A和7B所示的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 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法向矢量HV1与HV2具有相同的方向, 并且在图12的ST207和ST208中判定为如图8A和8B所示的第一 表面FM1的第一曲率Kul、 Kvl与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曲率Ku2、 Kv2相同,那么将边界线L判定为分割本应是同一表面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非必要边界线Ll。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非必要边界线检测
处理确保以良好的精度自动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l,并且易于设计型 模而不需要精通的知识。
在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定图4中所示的成型 制品图像1的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时,执行如图10的ST9和图 13的ST301 ST312所示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
在第一实施例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中,在图13的ST305中判 断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连接 角度|3或(3'是否小于预定的楔形判定值pmax,其中基于第一表面FM1 和第二表面FM2的法向矢量HV1和HV2来计算连接角度p或(3'。 从而,判断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面FM2是否为楔形 凹凸部El+E2。
如果判定为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面FM2是楔 形凹凸部El+E2,那么在图13的ST307和ST308中判断从边界线L 的中点P沿着第一法向矢量HV1的方向移动法向移动距离LH1的法 向移动点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还是空间上的点。结果,如果判定 为法向移动点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则判定边界线L、第一表面 FM1以及第二表面FM2是楔形凹部El。如果判定为法向移动点Q 是空间上的点,那么判定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以及第二表面FM2 是楔形凸部E2。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楔形凹凸部检测处 理确保以良好的精度自动检测楔形凹部El和楔形凸部E2,其中楔 形凹部E1由于型模的尖锐度而造成型模强度产生问题,而楔形凸部 E2由于成型制品的尖锐度而对用户造成危险、在处理具有凹形的型 模时产生困难并且在制造成本方面成为问题。结果,可以容易地设 计型模而不需要精通的知识。
(第二实施例)
图15为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的控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图15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 图16为作为旋转面实例的圆锥面的放大说明图。 现在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在第二
实施例的说明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
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具有下述不同点。
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说明)
(设计支持程序AP2)
参考图15,如果某表面是旋转面M0,那么第一实施例的表面 信息存储单元C103A1将该表面存储为旋转面M0,其中旋转面M0 是如图16所示的通过绕着中心轴线旋转而得到的实体即旋转体的曲 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在绘制过程中通过绘制旋转面的输入来绘 制上述表面时,将通过输入所绘制的表面存储为旋转面M0。
第二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C105A具有旋转面判断单 元C105A3、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以及截面外径判断单元 C105A5。
C105A3:旋转面判断单元
旋转面判断单元C105A3基于存储在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 中的信息判断该表面是否为旋转面MO。
C105A4: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
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判断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 向PH与拔模方向KH是否如图16所示彼此平行。
C105A5:截面外径判断单元
关于外径Rl和R2即与中心轴线方向PH垂直的截面视图中圆 的直径,截面外径判断单元C105A5判断上游侧外径Rl是否大于或 等于下游侧外径R2 (如图16所示),其中上游侧外径是拔模方向KH上游侧的外径,下游侧外径是拔模方向KH下游侧的外径。如果 判定为旋转面M0的中心轴线方向PH平行于拔模方向KH,并且在 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上游侧外径R1大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R2, 那么第二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判定为旋转面M0 不是不可成型部分Ml。如果判定为旋转面M0的中心轴线方向PH 不平行于拔模方向KH,或者如果判定为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 PH平行于拔模方向KH,但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上游侧外径 Rl小于下游侧外径R2,那么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判定为 旋转面M0是不可成型部分Ml d
(第二实施例中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的说明)
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图 17为如图10所示的ST5的子程序的说明图并且对应于第一实施例 中的图11。
参考图17,第二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中的设计支持程 序A P 2的流程图与如图11所示的第 一 实施例中的主处理的流程图的 不同之处在于在ST102与ST103之间执行ST151和ST153 。 ST101 ST116与图ll中所示的相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考图17,在ST151中,判断所选择的表面是否为旋转面MO。 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5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 定(N),则处理转入ST103。
在ST152中,判断如图16所示的旋转面M0的中心轴线方向 PH与拔模方向KH是否彼此平行。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 处理转入ST153,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05。
在ST153中,判断在旋转面M0的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上 游侧外径Rl是否大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R2。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 (Y),则处理转入ST106,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 入ST105。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图18A 18C为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和显示将通过第二实
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
图。图18A为显示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截顶圆锥面的截面图。 图18B为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圆柱面的截面图。图18C为作为 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B形曲面的截面图。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在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执行图17的ST151 ST153中所示的处理以 判断如图16所示的旋转面M0是否为不可成型表面M1。也就是说, 如果判定为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平行于拔模方向KH,并 且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上游侧外径R1大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 R2,那么不将旋转面M0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M1。
结果,将作为旋转面MO实例的如图18A所示的截顶圆锥面ljl 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M1,其中该截顶圆锥面ljl构成具有倒截顶圆 锥形的第二突起lj的侧表面ljl。原因是中心轴线方向PH平行于拔 模方向KH,但上游侧外径Rl小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R2。此外,将 作为旋转面MO实例的如图18B所示的圆柱面lkl检测为不可成型 表面M1,其中该圆柱面lkl构成圆柱形的第四突起lk的侧表面lkl。 原因是上游侧外径Rl等于下游侧外径R2,但中心轴线方向PH不平 行于拔模方向KH。此外,将作为旋转面MO实例的如图18C所示的 B形曲面lml检测为不可成型表面Ml,其中该B形曲面lml构成 第五突起lm的侧表面lml。原因是中心轴线方向PH平行于拔模方 向KH,但上游侧外径Rl小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R2。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与第一实施例的设 计支持系统S不同,当所选择的表面是旋转面MO时,可以以良好 的精度判断旋转面MO是不可成型表面Ml还是不是不可成型表面 Ml而不需要计算法向矢量(hl hl6)。
(变型例)
尽管结合上述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应该注意的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例如,可以做出下述变型
(HOI) ~ (H07)。
(H01)在上述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优选结合 执行如图11的ST108和ST109中所示的检测凹状连接部分M2的凹 边缘处理和如图11的ST110中所示的检测具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 M3的投影点处理。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仅执行凹 边缘处理或者可仅执行投影点处理。优选伴随着投影点处理来执行 如图11的ST112中所示的检测构成可成型部分M3'和M5的立壁 M5的立壁处理,但也可不执行该立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将表面
(M5)检测为不具有表面M4的投影表面M3'并将其设定为可成型 部分M3',同时不将该表面检测为立壁M5。
(H02)在上述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基于网格 交点pl pl6处的法向矢量hl hl6来计算连接角度a或a',但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同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或楔形凹凸部 检测处理那样,可基于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 二表面FM2在中点P的法向矢量HV1和HV2来计算连接角度a或 a'。
(H03)在上述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中,基于第一 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在边界线L的中点P的曲率Kul、 Kvl 以及Ku2、 Kv2来判断边界线L是否为非必要边界线Ll,但本发明 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通过下述方法来判断边界线L是否为非 必要边界线L1: S卩,计算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曲率半 径1/Kul、 1/Kvl、 1/Ku2以及1/Kv2,判断第一表面FM1的曲率半 径1/Kul禾B 1/Kvl与第二表面FM2的曲率半径1/Ku2禾B 1/Kv2是否 相同,并且判断第一弯曲状态与第二弯曲状态是否相同。
(H04)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改变参数amax、 (3max以及LH1 的数值。
(H05)在上述实施例中,用多种颜色显示通过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处理、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以及楔形凹部部分检测处理所检 测到的不可成型部分M1 M3、非必要边界线Ll以及楔形凹部El和楔形凸部E2,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高亮显示检 测部位之间的边界线或者可以使检测部位的着色部分反光。此外, 可以利用附加图像、语句或符号来显示检测部位,或者可利用声音 来报告检测部位。
(H06)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型制品图像1具有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按钮2、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以及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利用诸如图标等图像来代替按 钮,或者可通过命令输入来执行各处理。
(H07)在上述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利用客户个人计 算机PC与许可服务器之间的登录申请信息和许可信息的发送/接收 来给出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 省略登录申请信息和许可信息的发送/接收,也可省略基于许可信息 对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的确认处理。
(第三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说明图。 参照图1,包括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的功 能的设计支持系统S具有客户个人计算机PC,客户个人计算机PC 是设计支持装置的实例,该设计支持装置用于绘制构成诸如机械制 品等制品的各成型制品且包括不可成型部分检测装置的功能。客户 个人计算机PC与许可服务器LSV连接,许可服务器LSV是设计支 持许可装置的实例,其通过作为信息通信线路实例的网络N将设计 支持系统S的许可给予被授权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第三实施例的 网络N由互联网通信线路形成。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 和许可服务器LSV由作为电子计算器实例的计算机装置形成。
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包括作为计算器主体实例的 计算机主体Hl、作为输出显示装置实例的显示器H2、作为输入装 置实例的键盘H3和鼠标H4、作为存储装置实例的HD驱动器(硬 盘驱动器)(未示出)以及作为存储介质读取装置实例的CD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与客户个人计算机PC相似,第三实施例的许可服务器LSV包括计算机主体H1、硬盘驱动器、CD驱动器等。
(对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说明)
图19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服务器中控 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20是与图19连续的功能框图。
(对客户个人计算机PC中控制器的说明)
参照图2和图3,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计算机主体H1具有以 下部件I/O (输入/输出)接口,其从外部进行信号的输入或向外部 进行信号的输出,并调整输入/输出信号的水平;ROM(只读存储器), 其存储用于必要处理的程序和数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其 暂时存储必要的数据;CPU(中央处理单元),其根据存储在硬盘 中的程序进行处理;以及时钟振荡器。
这种客户个人计算机PC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硬盘或ROM中的 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
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硬盘存储应用程序,例如有作为用于控 制计算机装置基本操作的基本软件的操作系统OS、从许可服务器 LSV获取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信息的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1、用 于绘制每个成型制品的包括有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程序功能的设计支 持程序AP2、用于生成文档的字处理软件(未示出)以及用于发送 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软件。在下文中,除已知的操作系统OS和应用程 序(未示出)之外,将对程序API和AP2的功能(控制单元)进行 说明。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具有以下部件登录申请信息发送单元 Cl,其发送登录申请信息,登录申请信息是与向设计支持系统S登 录的申请相关的信息;许可信息接收单元C2,其接收许可信息,许 可信息是与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相关的信息;以及许可信息存储单元C3,其存储许可信息。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向许
可服务器LSV发送信息或从许可服务器LSV接收信息,并基于登录 申请信息获取许可信息,从而获得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
(设计支持程序AP2)
图21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表面上u、 v向网格线的交点处的法向 矢量与型腔方向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C101:绘制开始判断单元
绘制开始判断单元C101具有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C101A和 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C101B,并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开始绘 制成型制品。
C101A: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
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C101A判断是否输入图21所示的成型 制品的型模的拔模方向。第三实施例的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 C101A判断是否输入型腔方向KH1和型芯方向KH2,其中型腔方向 KH1是第一拔模方向的实例,即作为成型制品的第一型模实例的称 为阴模的型腔板的拔模方向,型芯方向KH2与该型腔方向相反,并 且是第二拔模方向的实例,即作为第二型模实例并与阴模对应的称 为阳模的型芯板的拔模方向。在第三实施例的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 元C101A中,例如,输入向上方向即+Z方向作为型腔方向KH1, 而输入向下方向即-Z方向作为型芯方向KH2。
C101B: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
划线间隔输入判断单元C101B判断是否输入图21所示的成型 制品的每个表面上u向网格线之间的间隔Lu和v向网格线之间的间 隔Lv。
C102:许可单元许可单元C102执行许可处理,以便基于存储在许可信息存储单
元C3中的许可信息来判断客户个人计算机PC是否获得设计支持系 统s的授权许可。
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成型表面图像的说明图。
C103:成型制品图像显示控制单元
用作成型制品显示单元实例的成型制品图像显示控制单元
C103具有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并且控制图4所示的从成 型制品三维形状的相关信息获得的成型制品图像l的显示。参照图4, 在第三实施例的成型制品图像1中,显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装 置的显影剂容器作为成型制品的实例。成型制品图像1具有以下部 分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按钮2,其用于执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即检测不能够仅通过图8A和8B所示成型制品的型模在一个方向上 的移动而成型的称为倒扣的不可成型部分M8;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 钮3,其用于执行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即在图7A所示分割成型 制品表面的边界线L中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l,即分割应当是同一表 面的两表面FM1和FM2的非必要边界线;以及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 4,其用于执行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即从图9A和9B所示由边界线 L以及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形成 的凹部和凸部中检测通过以预定角度e和e '连接第一表面FM1和 第二表面FM2而各自形成的称为型模边缘的楔形凹部El和称为制 品边缘的楔形凸部E2。
C103A: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
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具有表面信息存储单元 C103A1,其存储与成型制品的每个表面相关的表面信息;以及边界 线信息存储单元C103A2,其存储边界线信息,例如成型制品的每个 边界线两端的坐标。成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存储关于成型制 品的包括表面信息和边界线信息的成型制品信息。C104:法线计算单元
法线计算单元C104计算法线计算点(pl pl6和P)处的作为 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 HV1和HV2),该法线计算点设定 在计算法线的表面上。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图21所示每个表面上 的网格交点pl pl6和图7A 11B所示每条边界线的中点P作为法线 计算点(pl pl6和P)。
C105: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C105具有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A、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第一投影不可成 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 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第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C105B,、第二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第二不 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 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F、第三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C105G、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H、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 C105J以及第三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K。当选择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按钮2时,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C105执行检测不可成型部分 M8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C105A: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具有划线交点计算单元 C105A1和第一反向分量判断单元C105A2。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C105A基于法向矢量(hl hl6)判断每个表面是否为型腔侧不 可成型部分(Ml),该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作为不能够仅通过阴模 在型腔方向KH1上的移动来成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的实例。
C105A1:划线交点计算单元
如图21所示,划线交点计算单元C105A1基于预先输入的u向 间隔Lu和v向间隔Lv来计算每个表面上u、 v向网格线与围绕每个表面的边界线在各表面上的网格交点pl pl6。
C105A2:第一反向分量判断单元
如图21所示,第一反向分量判断单元C105A2判断在网格交点 pl pl6处计算出的各个法向矢量hl hl6是否具有作为第一反向分 量实例的型腔反向分量,型腔反向分量是与预先输入的型腔方向 KH1相反的方向分量。因此,如果法向矢量hl hl6中的任何一个 具有型腔反向分量,那么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A判定相应表面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图5A和5B是示出成型制品的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和型腔侧凹 状连接表面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5A是示出型腔侧不可成 型表面和型腔侧邻接表面彼此凹状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B是示
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和型腔侧邻接表面彼此凸状连接的状态的说 明图。
C105B: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具有第一邻接表面判断 单元C105B1、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和第一凹状连接判断 单元C105B3。如图5A和5B所示,可以假定被第一不可成型部分 判断单元C105A判定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的表面是 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而与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邻接的且被 判定为不是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的表面是型腔侧邻接表面M2或 M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判定 作为与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凹状连接的型腔侧邻接表面M2的型 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2)。
C105B1:第一邻接表面判断单元
第一邻接表面判断单元C105B1判断被判定为不是型腔侧不可 成型表面M1的各表面是否为如图5A或5B所示的型腔侧邻接表面 M2或M2'。也就是说,第一邻接表面判断单元C105B1判断与被判定为不是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的各表面邻接的表面是否为型
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B2: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
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计算图5A或5B所示型腔侧邻 接表面M2或M2'和与型腔侧邻接表面M2或M2'邻接的型腔侧 不可成型表面Ml之间作为第一连接角度的连接角度ct或a '。第三 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基于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 Ml上作为第一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和型腔侧邻接表面 M2或M2'上作为第二法线实例的法向矢量(hl hl6)来计算连接 角度a或a , o
C105B3: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
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C105B3判断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 和型腔侧邻接表面M2或M2'是否彼此凹状连接,即型腔侧邻接表 面M2或M2,是否为型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第三实施例的第一 凹状连接判断单元C105B3判断由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C105B2计 算出的连接角度a或a '是否小于预定的凹状连接判定值amax,从 而判断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和型腔侧邻接表面M2或M2'是否 彼此凹状连接。在第三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预先将凹状连接判定 值amax设定为180° 。因此,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 判断单元C105B判定与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凹状连接 的型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和M2)。
图6A和6B是从成型制品的型腔侧投影表面延伸的型腔方向线 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22A是示出存在型腔方向线所到达的表面的 状态的截面图。图22B是示出不存在型腔方向线所到达的表面的状 态的截面图。
C105C: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具有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和立壁判断单元C105C2。如图7A和7B所示,当假 定各表面(M2,)是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时,第一投影不可 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基于沿着型腔方向KH1从型腔侧投影表面 M3或M3'延伸的作为第一拔模方向线实例的型腔方向线KL1来判 断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是否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M3)。就没有被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和第一邻接不可 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判定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M2) 的各表面(M2,)而言,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C105C判断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是否为型腔侧不可成型 部分(M1 M3)。
C105C1: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
如图7A和7B所示,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判断是 否存在从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型腔方向线KL1所到达 的表面M4。因此,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C判定具有表面M4的型腔侧投影表面M3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 分M1 M3。
C105C2:立壁判断单元
立壁判断单元C105C2判断是否存在如图22B所示的立壁M5, 该立壁是与不具有表面M4的型腔侧投影表面M3,邻接并与型腔方 向线KL1平行的表面。因此,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 判断单元C105C判定不具有表面M4的型腔侧投影表面M3'和立壁 M5不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C105D: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分别将被第一不可成型 部分判断单元C105A、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以及 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判定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 M1 M3的表面M1 M3设定并存储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M3。
如果对各个附图标记C105A、 C105A1、 C105A2、 C105B、 C105B1 C105B3、 C105C、 C105C1、 C105C2以及C105D附加记号 ","作为后缀,并且分别用术语"第二"、"阳模"、"型芯"、 "KH2"以及"KL2"替换术语"第一"、"阴模"、"型腔"、"KH1" 以及"KL1",那么对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第一邻 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B、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C以及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的说明也可以适 用于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第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 判断单元C105B'、第二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以及 第二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因此省略了对这些部分 的详细说明。
C105E: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具有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C105E1,并且判断存储在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中 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是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8),该不 可成型部分不能够通过阳模在型芯方向KH2上的移动以及作为除阴 模和阳模之外的第三型模实例的滑动型芯在作为除型腔方向KH1和
型芯方向KH2之外的第三拔模方向实例的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 动而成型。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还判断存储在第二不可成 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中的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是 否为不可成型部分(M8),该不可成型部分不能够通过阴模在型腔 方向KH1上的移动以及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成 型。
当拔模方向输入判断单元C101A判定将+Z方向输入为型腔方 向KH1并且将-Z方向输入为型芯方向KH2时,预先设定第三实施 例的标准滑动方向KH3以便使其成为连接型腔方向线KL1和型芯方 向线KL2的线,即与Z轴方向上的线正交的XY平面上的线。具体 来说,当型腔方向线KL1是+Z方向上的线而型芯方向线KL2是-Z方向上的线时,预先设定标准滑动方向线KL3以便使其成为四个方 向上的线,即作为前后方向的士X方向和作为左右方向的士Y方向。
C105E1: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1具有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 元C105Ela,并且将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判定为能够通过 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成型的第三可成型部分 (M6和M7),其中在该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上由第二投 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T判定存在型芯方向线KL2所到达的表 面M4而不存在沿着标准滑动方向KH3延伸的作为第三拔模方向线 实例的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 元C105E1还将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判定为第三可成型部 分(M6和M7),在该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上由第一投影 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判定存在型腔方向线KL1所到达的表面M4 而不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C105Ela: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
当第二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判定存在型芯方向线 KL2所到达的表面M4时,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Ela根据 存储在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中的型腔侧不可成型 部分M1 M3来判断是否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如果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C1判定存在型腔方向线KL1所 到达的表面M4,那么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C105Ela也根据存储 在第二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D'中的型芯侧不可成型部 分M1 M3来判断是否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图8A和8B是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和第三可成型部分的 说明图。图23A是将型腔方向和型芯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的成型制 品的模型的透视说明图。图23B是从作为型腔方向的VIIIB方向看 去时的说明图。
如图8A和8B所示,就成型制品的模型MD而言,当分别将型腔方向线KL1和型芯方向线KL2设定为士Z方向上的线,并且将标 准滑动方向线KL3设定为作为模型MD横向的士X方向上的线和作 为纵向的土Y方向上的线时,第三实施例的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 元C105Ela对于作为成型制品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M3或型 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的各表面(M6 M8)判断是否存在标 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如图8A和8B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模型MD具有沿着Y轴方向 即左右方向延伸的顶板MD1以及从顶板MD1的左右两端沿着-Z方 向即向下延伸的腿部MD2和MD2。纵肋部MD3禾B MD3在左右方 向上形成于顶板MD1的前后两端以向下延伸。在每一个纵肋部MD3 和MD3中,形成有矩形通孔MD3a,该矩形通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并在前后方向上穿过纵肋部MD3。矩形通孔MD4和MD4各自形成 在腿部MD2和MD2的前侧下端以在左右方向上穿过腿部MD2和 MD2。第一棱柱突起MDa和MDa分别形成在腿部MD2和MD2的 内表面的中央部分以向内突出,并且第一棱柱突起MDb形成为从顶 板MD1的下端面的中央部分向下突出。
对于成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 M1 M3的表面M6、 M7以及M8,对于表面M6,在+X方向上不 存在任何表面,对于表面M7,在士Y方向上不存在任何表面。对于 表面M8,在所有士X方向和士Y方向上存在表面,即存在突起MDa、 MDa和MDb的表面。为此,就表面M6和M7而言,第三投影线到 达判断单元C105Ela判定不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 面。就表面M8而言,判定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因此,第三实施例的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1判定表 面M6和M7是第三可成型部分,且判定表面M8不是第三可成型部 分。也就是说,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判定表 面M8是不可成型部分,且判定表面M6和M7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C105F: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F将被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M8的表面M8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 分M8。
C105G:第三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第三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G将被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C105E1判定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的表面M6和M7设 定并存储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
C105H: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H将没有被第一投影不可成型部 分判断单元C105C和第二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C'判定 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的 表面(M3'和M5)设定并存储为作为不具有倒扣的表面的可成型 部分M3'和M5。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H还将没有被不可 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和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E1判定 为不可成型部分M8以及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的型腔侧不可成 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设定并存储为可成 型部分M1 M3。
C105J: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
用作成型制品显示单元实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J在 成型制品图像1上显示存储在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C105F中 的所有不可成型部分M8。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 C105J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红色显示所有不可成型部分M8。
C105K:第三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
用作成型制品显示单元实例的第三可成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K
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显示存储在第三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C105G中的所有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第三实施例的第三可成 型部分显示单元C105K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黄色显示所有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 C106: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C106具有中点计算单元C106A、法线 判断单元C106B、曲率计算单元C106C、作为弯曲状态判断单元的 实例的曲率判断单元C106D、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E、 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F以及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 C106G。当选择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时,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 C106执行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l)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
图7A和7B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第一法 向矢量和第二表面的第二法向矢量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图 7A是说明第一法向矢量和第二法向矢量是相同方向的情况的说明 图。图7B是说明第一法向矢量和第二法向矢量是不同方向的情况的 说明图。
C106A:中点计算单元
中点计算单元C106A基于图7A和7B所示各边界线L两端的 坐标来计算中点P。
C106B:法线判断单元
如图7A所示,如果假定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两个表面是 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并且第一表面FM1的法向矢量是 第一法向矢量HV1,第二表面FM2的法向矢量是第二法向矢量HV2, 那么法线判断单元C106B判定第一法向矢量HV1和第二法向矢量 HV2在由法线计算单元C104计算出的中点P处为相同方向。
图8A和8B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边界线中点处第一表面的ul向 曲率和vl向曲率与第二表面的u2向曲率和v2向曲率之间关系的局 部放大说明图。图8A是示出ul向曲率和vl向曲率与u2向曲率和 v2向曲率相同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B是示出ul向曲率和vl向曲 率不同于u2向曲率和v2向曲率的情况的说明图。C106C:曲率计算单元
曲率计算单元C106C计算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曲 率(Kul、 Kvl、 Ku2和Kv2)。如果如图8A和8B所示第一法向矢 量HV1和第二法向矢量HV2是相同方向,那么第三实施例的曲率计 算单元C106C计算中点P处的ul向曲率Kul、 vl向曲率Kvl、 u2 向曲率Ku2和v2向曲率Kv2,其中,Kul是作为第一表面FM1上 网格线的u向实例的ul方向上的曲率,Kvl是作为网格线的v向实 例的vl方向上的曲率,Ku2是作为第二表面FM2上网格线的u向实 例的u2方向上的曲率,Kv2是作为网格线的v向实例的v2方向上 的曲率。在第三实施例中,分别将第一曲率Kul和Kvl定义为ul 向曲率Kul和vl向曲率Kvl。分别将第二曲率Ku2和Kv2定义为 u2向曲率Ku2和v2向曲率Kv2。
C106D:曲率判断单元
如图8A所示,曲率判断单元C106D判断由曲率计算单元C106C 计算出的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曲率Kul和Kvl是否与第二表面FM2 的第二曲率Ku2和Kv2相同,从而判断作为第一表面FMl在边界线 L处的弯曲状态的第一弯曲状态是否与作为第二表面FM2在边界线 L处的弯曲状态的第二弯曲状态相同。当ul向曲率Kul与u2向曲 率Ku2相同并且vl向曲率Kvl与v2向曲率Kv2相同时,或者当ul 向曲率Kul禾B v2向曲率Kv2相同并且u2向曲率Ku2与vl向曲率 Kvl相同时,即当满足Kul = Ku2且Kvl=Kv2时,或者当满足Kul =Kv2且Ku2 = Kvl时,第三实施例的曲率判断单元C106D判定第 一表面FM1的曲率Kul和Kvl与第二表面FM2的曲率Ku2和Kv2 相同。因此,如果判定法向矢量HV1和HV2是相同方向并且第一表 面FM1的第一曲率Kul和Kvl与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曲率Ku2和 Kv2相同,那么第三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单元C106判定边界 线L是分割应当是同以表面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非 必要边界线Ll。C106E: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E将图8A所示被判定为非必 要边界线Ll的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非必要边界线Ll。
C106F: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
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F将图7B和10B所示没有被判 定为非必要边界线Ll的各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必要边界线L2。
C106G: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
非必要边界线显示单元C106G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多种颜色 显示存储在非必要边界线设定存储单元C106E中的所有非必要边界 线L1。
C107: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
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具有中点计算单元C107A、楔形判 断单元C107B、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凹凸判断单元C107D、 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非 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G和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C107H。当 选择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时,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执行检测 包括楔形凹部(El)或楔形凸部(E2)在内的称为尖锐边缘的的楔 形凹凸部(El+E2)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
图9A和9B是成型制品中形成的楔形凹凸部的放大截面说明 图。图9A是楔形凹部的截面图。图9B是楔形凸部的截面图。
C107A:中点计算单元
与中点计算单元C106A相似,中点计算单元C107A基于图9A 和9B所示各边界线L两端的坐标来计算中点P。
C107B:楔形判断单元楔形判断单元C107B判断作为图9A和9B所示通过边界线L 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之间相对于边界线L的角度 的连接角度e或e ,是否小于楔形判定值Pmax。与第一连接角度计 算单元C105B2相似,在楔形判断单元C107B中,基于中点P处第 一表面FM1的第一法向矢量HV1和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法向矢量 HV2之间的角度Y或Y'来计算连接角度e或e'。也就是说,计 算0=|360° — (90° X2) —Y| = |180。 一"以及3, =|360° — (90° X2) —Y' | = |180° — Y , I。在第三实施例中,例如,可以 预先将楔形判定值emax设定为60° 。
C107C: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
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计算沿着根据法线计算点P所计算 出的法线的方向移动到一点的法向移动点Q。如图9A和9B所示, 法向移动点计算单元C107C计算沿着中点P处的第一法向矢量HV1 的方向移动到一点的法向移动点Q。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将作为 中点P和法向移动点Q之间距离的法向移动距离LH1设定为充分小 于成型制品的每个表面厚度的值。例如,可以将法向移动距离LH1 设定为O.lmm。尽管在第三实施例中计算沿着中点P处的第一法向 矢量HV1的方向移动的法向移动点Q,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 也可以计算沿着第二法向矢量HV2的方向移动法向移动距离LH1的 法向移动点。
C107D:凹凸判断单元
凹凸判断单元C107D判断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通过 边界线L彼此凹状连接还是凸状连接。如图9A所示,当法向移动点 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时,第三实施例的凹凸判断单元C107D判定 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彼此凹状连接。如图9B所示,当法 向移动点Q是空间上的点时,凹凸判断单元C107D判定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彼此凸状连接。因此,如果判定连接角度0或 P ,小于楔形判定值emax并且第一表面FMl和第二表面FM2彼此凹状连接,那么第三实施例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判定楔形凹
部El由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形成。如果判 定连接角度P或0 ,小于楔形判定值e max并且第一表面FM1和第 二表面FM2彼此凸状连接,那么楔形凹凸部检测单元C107判定楔 形凸部E2由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形成。
C107E: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
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将图9A所示的被判定为楔形凹 部El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设定并存储为 楔形凹部El。
C107F: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
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将图9B所示的被判定为楔形凸 部E2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设定并存储为 楔形凸部E2。
C107G:非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
非楔形凹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G将没有被判定为楔形凹部 El或楔形凸部E2的边界线L以及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 设定并存储为不具有楔形凹凸部El+E2的非楔形凹凸部。
C107H: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
楔形凹凸部显示单元C107H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不同颜色显 示存储在楔形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中的所有楔形凹部E1和存储 在楔形凸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F中的所有楔形凸部E2。
C108:绘制完成判断单元
绘制完成判断单元C108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成型制 品的绘制。第三实施例的绘制完成判断单元C108判断用户是否输入 指令来结束设计支持程序AP2,从而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成型制品的绘制。
(对许可服务器LSV的控制器的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与客户个人计算机PC的计算机主体H1相似, 许可服务器LSV的计算机主体Hl具有输入/输出接口 、ROM、RAM、 CPU、时钟振荡器等。计算机主体Hl执行存储在硬盘或ROM中的 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许可服务器LSV的硬盘存储有应用程序, 例如为操作系统OS、用于向客户个人计算机PC发送设计支持系统 S的许可信息的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在下文中,将对设计支持 认证程序AP1'的功能(控制单元)进行说明。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r)
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1'具有以下部分登录申请信息接收单 元C1',其从客户个人计算机PC接收登录申请信息;许可信息发 送单元C2',其发送许可信息;以及登录申请信息存储单元C3', 其存储登录申请信息。第三实施例的许可服务器LSV对客户个人计 算机PC发送/接收信息,并基于登录申请信息传送许可信息,从而 允许使用设计支持系统S。
(对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的说明)
接下来,参照流程图,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 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客户个人计算机PC和 许可服务器LSV中与设计支持认证程序API'对应的处理正如以下 所述客户个人计算机PC发送登录申请信息并且接收和存储许可信 息;许可服务器LSV接收和存储登录申请信息并发送许可信息。因 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主处理的流程图的说明) 图2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程序的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所示流程图的步骤是根据存储在控制器的ROM等中的程序来执行的。这些步骤以多任务的方式与例如成型制品绘制等各种 处理并行执行。
在客户个人计算机PC通电之后当运行设计支持程序AP2'时
开始图24所示流程图。
参照图24,在ST1,中,判断用户是否输入型腔方向KH1、型 芯方向KH2以及网格线之间的u向间隔Lu和v向间隔Lv。因此, 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开始绘制成型制品。若判断结果为肯定 (Y),则处理转入ST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重复执行 ST1,。
在ST2'中,执行许可处理,以便基于存储在许可信息存储单 元C3中的许可信息来判断客户个人计算机PC是否获得设计支持系 统S的授权许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
在ST3'中,如图4所示,执行成型制品图像显示处理,以显 示由成型制品信息获得的成型制品图像1,成型制品信息是存储在成 型制品信息存储单元C103A中的与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相关的信 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4'。
在ST4'中,判断是否选择成型制品图像1的不可成型部分检 测按钮2。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5',若判断结 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6,。
在ST5'中,执行图25的流程图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以检测不可成型部分M1 M3。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4'。
在ST6'中,判断是否选择成型制品图像1的非必要边界线检 测按钮3。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7',若判断结 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8,。
在ST7'中,执行图12的流程图所示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 以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1,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4'。
在ST8'中,判断是否选择成型制品图像1的楔形凹凸部检测 按钮4。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9',若判断结果 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IO,。
在ST9'中,执行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以检测包括楔形凹部El或楔形凸部E2的楔形凹凸部El+E2。接下来, 处理返回到ST4'。
在ST10'中,判断用户是否输入指令来结束设计支持程序 AP2,。因此,判断设计支持系统S是否完成成型制品的绘制。若判 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1',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返回到ST4'。
在ST1T中,隐藏成型制品图像1。接下来,处理返回到ST1'。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 程图的说明)
图25是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4中ST5'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照图25,在ST101中,获取存储在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 中的与成型制品图像1的所有表面相关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 转入ST102。
在ST102中,执行图26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以检测不能够仅通过阴模在型腔方向KH1上的移动而成型的型 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3。
在ST103中,执行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以检测不能够仅 通过阳模在型芯方向KH2上的移动而成型的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 M1 M3。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4。
在ST104中,执行图27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 理,以判断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 M1 M3是不能够通过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成型的不可成 型部分M8还是能够通过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 成型的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接下来,处理转入ST105。
在ST105中,执行下列子步骤(1)和(2),然后结束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此后,处理返回到图24的主处理。
(l)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红色显示存储在不可成型部分设定 存储单元C105F中的所有不可成型部分M8。(2)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黄色显示存储在第三可成型部分设
定存储单元C105G中的所有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的流程图的说明)
图26是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5中 ST102的子程序的说明图。
如果对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各个步骤的步骤编号附加 记号","作为后缀,并且分别用术语"第二"、"阳模"、"型 芯"、"KH2" 、 "KL2"和"-Z方向"替换术语"第一"、"阴 模"、"型腔"、"KH1" 、 "KL1"和"+Z方向",那么对第一 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说明也可以适用于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6,在ST111中,从所有表面中选择关于未选出表面的 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112。
在ST112中,基于网格线之间的u向间隔Lu和v向间隔Lv计 算图21所示所有网格交点pl pl6的法向矢量hl h16。接下来,处 理转入ST113。
在ST113中,判断法向矢量hl hl6中的任何一个是否具有型 腔方向KH1的型腔反向分量。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 入ST114,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5。
在ST114中,将选出的表面设定并存储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 (Ml)。接下来,处理转入ST115。
在ST115中,判断是否选择所有的表面。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 则处理转入ST116,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回到STlll。
在ST116中,除设定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的表面之外, 从各表面中选择关于未设定表面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 ST117。
在ST117中,判断与所选表面邻接的表面是否为型腔侧不可成 型表面M1。也就是说,判断所选表面是否为型腔侧邻接表面M2。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18,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19。
在ST118中,判断图6A和6B所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和 型腔侧邻接表面M2之间的连接角度a或ct'是否小于规定的凹状 连接判定值a max。也就是说,判定满足条件a < a max且a , < a max,从而判断型腔侧邻接表面M2或M2'是否为型腔侧凹状连接 表面M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9,若判断结 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23。
在ST119中,判断是否存在型腔方向线KLl所到达的表面M4, 型腔方向线KLl是+Z方向上的线,其从所选表面,即图22A或22B 所示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20,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23。
在ST120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3'。接 下来,处理转入ST121。
在ST121中,判断是否存在与所选表面(M3')邻接并与型腔 方向线KL1平行的立壁M5。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 ST12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24。
在ST122中,将与所选表面(M3,)邻接的所有立壁M5设定 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5。接下来,处理转入ST124。
在ST123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M2或M3。 接下来,处理转入ST124。
在ST124中,判断是否存在除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之 外的未设定表面。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返回到ST116。 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结束,处理 返回到图25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 流程图的说明)
图27是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5中 ST104的子程序的说明图。参照图27,在ST131中,从存储在第一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 单元C105D中的所有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中选择关于未选 出表面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132。
在ST132中,判断是否存在型芯方向线KL2所到达的表面,型 芯方向线KL2是-Z方向上的线,其从所选表面延伸。若判断结果为 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33,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 转入ST134。
在ST133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3'。接 下来处理转入ST137。
在ST134中,判断是否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 即土X方向上的线和土Y方向上的线所到达的表面,其中标准滑动方 向线KL3从图8A和8B所示所选表面延伸。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35,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36。
在ST135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 M7。接下来,处理转入ST137。
在ST136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接下来,处理转入ST137。
在ST137中,判断是否选择所有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38,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31。
在ST138中,从存储在第二不可成型部分设定存储单元 C105D'中的所有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中选择关于未选出表 面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139。
在ST139中,判断是否存在型腔方向线KL1所到达的表面,即 +2方向上的线所到达的表面M4,其中型腔方向线KL1从所选表面 延伸。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40,若判断结果为 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41。
在ST140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可成型部分M3'。接 下来,处理转入ST144。
在ST141中,判断是否存在标准滑动方向线KL3所到达的表面,即土X方向上的线和士Y方向上的线到达的表面,其中标准滑动方向
线KL3从图8A和8B所示的所选表面延伸。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42,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43。
在ST142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 M7。接下来,处理转入ST144。
在ST143中,将所选表面设定并存储为不可成型部分M1 M3。 接下来,处理转入ST144。
在ST144中,判断是否选择所有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回到ST138。若判断结果为肯定 (Y),则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25的不可 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的流 程图的说明)
图12是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4中ST7 的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照图12,在ST201中,获取关于存储在边界线信息存储单元 C103A2中的成型制品图像1的所有边界线L的边界线信息。接下来, 处理转入ST202。
在ST202中,从所有边界线L中选择关于未选出边界线L的边 界线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203。
在ST203中,获取与通过所选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相关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204。
在ST204中,执行下列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205。
(1)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法向 矢量HV1。
(2)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法向 矢量HV2。
在ST205中,判断第一法向矢量HV1和第二法向矢量HV2是 否为相同方向。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206,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210。
在ST206中,执行下列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207。
(1)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一表面FMl的ul向曲率 Kul禾口 vl向曲率Kvl。
(2)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二表面FM2的u2向曲率 Ku2禾卩v2向曲率Kv2。
在ST207中,判断ul向曲率Kul和u2向曲率Ku2是否相同以 及vl向曲率Kvl和v2向曲率Kv2是否相同。也就是说,判断是否 满足条件Kul=Ku2且Kvl=Kv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 理转入ST208,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209。
在ST208中,判断ul向曲率Kul和v2向曲率Kv2是否相同以 及u2向曲率Ku2和vl向曲率Kvl是否相同。也就是说,判断是否 满足条件Kul二Kv2且Ku2二Kvl。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 理转入ST209,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210。
在ST209中,将所选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非必要边界线Ll。 接下来,处理转入ST211。
在ST210中,将所选边界线L设定并存储为非必要边界线L2。 接下来,处理转入ST211。
在ST211中,判断是否选择所有边界线L。若判断结果为肯定 (Y),则处理转入ST21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回 至U ST202。
在ST212中,用颜色显示所有非必要边界线Ll。此后,非必要 边界线检测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24的主处理。
(对第三实施例中设计支持程序AP2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的流程 图的说明)
图13是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并且是图24中ST9的 子程序的说明图。
参照图13,在ST301中,获取关于存储在边界线信息存储单元 C103A2中的成型制品图像1的所有边界线L的边界线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2。
在ST302中,从所有边界线L中选择未选出边界线L的边界线 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3。
在ST303中,获取通过所选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 和第二表面FM2的表面信息。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4。
在ST304中,执行下列子步骤(1)和(2),然后处理转入ST305。
(1)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法向 矢量HV1。
(2) 计算所选边界线L的中点P处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法向 矢量HV2。
在ST305中,判断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之间的连接 角度e和P'是否小于楔形判定值Pmax。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满足 条件P < P max且P , < 3 max。在ST305中,基于中点P处第一表 面FM1的第一法向矢量HV1和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法向矢量HV2 之间的角度Y和Y,来计算连接角度e和e,。也就是说,计算P =|360° — (90° X2)—y| = |180° —Yl以及P, =|360° —(90° X2) —Y, | = |180° —y, I。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 入ST306,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返回到ST307。
在ST306中,将所选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 设定并存储为非楔形凹凸部。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
在ST307中,计算沿着第一法向矢量HV1的方向从中点P移动 法向移动距离LH1的法向移动点Q。接下来,处理转入ST308。
在ST308中,判断法向移动点Q是否为成型制品内部的点。也 就是说,判断法向移动点Q是否不是空间上的点。若判断结果为肯 定(Y),则处理转入ST309,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 入ST310。
在ST309中,将所选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 设定并存储为楔形凹部E1。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
在ST310中,将所选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 设定并存储为楔形凸部E2。接下来,处理转入ST311。在ST311中,判断是否选择了所有边界线L。若判断结果为肯
定(Y),则处理转入ST31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返 回到ST302。
在ST312中,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用不同颜色显示存储在楔形 凹部设定存储单元C107E中的所有楔形凹部E1和存储在楔形凸部设 定存储单元C107F中的所有楔形凸部E2。此后,楔形凹凸部检测处 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24的主处理。
(第三实施例的操作)
图28A 28C是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示出由不可成型 部分检测处理检测出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明图。图28A是 示出成型制品的被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和型腔侧邻接表面的 各个部分实例的说明图。图28B是从图28A的箭头XVIIIB的方向 看去时凸台的放大说明图。图28C是示出成型制品的被检测为型腔 侧投影表面的各个部分实例以及成型制品的未被检测为型腔侧投影 表面的各个部分实例的说明图。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择图 4所示成型制品图像1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按钮2时,执行图24的 ST5和图25的ST101 ST105中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在第三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执行图26的 ST111-ST124所示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和与第一不可成型部 分检测处理相似的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面内倒扣处理)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过程 中,首先,像专利文献1那样,执行面内倒扣处理,即基于型腔方 向KH1和法向矢量hl hl6检测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也就是说, 在图26的ST113中,执行面内倒扣处理,即将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 Ml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在该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 上,法向矢量hl hl6中的任何一个具有型腔方向KH1的型腔反向例如,就图28A和28B所示成型制品图像1上穿过成型制品的 表面的通孔而言,通孔内侧的贯通面la的上部的法向矢量具有型腔 方向KH1的型腔反向分量,即向上。就作为从成型制品的表面突出 的突起的实例的凸台而言,基端部中的圆柱面lb的下部的法向矢量 和前端部中的倒角部分lc的下部的法向矢量具有型腔反向分量。同 时,凸台的平坦前端面ld上的法向矢量都与型腔方向KH1垂直而 不具有型腔反向分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面内倒扣处理来说,将 贯通面la、圆柱面lb和倒角部分lc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凹边处理)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过程 中,对之前检测出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执行凹边处理,即 基于连接角度a和a'检测新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2。也就是 说,在图26的ST117和ST118中,判断图6A和6B所示型腔侧不 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腔侧邻接表面M2和M2'之间的连接角度 a禾口a,是否小于预定的凹状连接判定值amax。然后,执行凹边处 理,即检测与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连接的型腔侧凹状连接表 面M2作为新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2。
例如,检测图28A所示支撑凸台lb ld的突起支撑面le作为 与圆柱面lb凹状连接的型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实际上,就突起 支撑面le而言,位于型腔方向KH1的上游侧的凸台lb ld的向下 部分成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此外,就匣状凹槽lf而言,检 测上端面lfl作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但是在面内倒扣处理过 程中不存在与型腔方向KH1相反的法向矢量。为此,即使其它表面 lf2至lf5是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也不将其检测为型腔侧不可 成型表面M1。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凹边处理来说,检测与 上端面lfl凹状连接的左表面lf2、右表面lf3和底表面lf4作为型 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并检测下端面lf5作为各表面lf2 lf4的型 腔侧凹状连接表面M2。(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投影点处理)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
中,执行投影点处理,即基于从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延伸的 型腔方向线KL1检测新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3。也就是说,在 图26的ST119中,判断是否存在型腔方向线KL1到达的表面M4, 型腔方向线KL1从图22A或22B所示型腔侧投影表面M3或M3' 延伸。然后,执行投影点处理,即检测具有表面M4的型腔侧投影表 面M3作为新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3。
因此,由于从上表面lhl延伸的型腔方向线KL1到达实心挡板 部分lg,所以检测第一突起lh的上表面lhl作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 分M3,该第一突起lh从位于图28C所示作为表面M4的实例的实 心挡板部分lg下方的成型制品的底表面(lj)向上突出。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立壁处理)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 中,执行立壁处理,即基于不具有表面M4的型腔侧投影表面M3, 判断与型腔侧投影表面M3'邻接的表面(M5)是否为可成型表面 M5。也就是说,在图26的ST121中,执行立壁处理,即将图22B 所示与型腔侧投影表面M3'邻接并与型腔方向线KL1平行的立壁 M5判定为可成型表面M5。
因此,例如,就图28C所示从成型制品的底表面(lj)向上突 出的第二突起li而言,在没有实心挡板部分挡在从上表面lil延伸 的型腔方向线KL1的情况下,检测第二突起li的上表面lil作为未 被切底的可成型部分M3'。此外,由于侧表面li2至li5与型腔方 向线KL1平行,所以将每个侧表面判定为立壁M5,然后将其检测 为可成型部分M5。
(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与型腔方向KH1相似,就型芯方向KH2而言,执行面内倒扣处 理、凹边处理、投影点处理和立壁处理。因此,检测型芯侧不可成 型部分Ml至M3以及可成型部分M3'和M5。
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在图27的ST131至ST144 中,执行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即从检测出的型腔侧不可成型 部分M1至M3和检测出的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至M3中检测图 23A或23B所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
也就是说,如图27的ST132和ST133所示,当型腔侧不可成 型部分M1至M3能够通过阳模在型芯方向KH2上的移动而成型时, 将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检测为型芯侧投影表面M3',然后 将其检测为可成型部分M3'。这样,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被判定为能够通过阳模进行成型。此外,如图27的ST132、 ST134 和ST135所示,当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不能够通过阳模在 型芯方向KH2上的移动而成型但是能够通过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 向KH3上的移动而成型时,将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检测为 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这样,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被 判定为能够通过滑动型芯进行成型。此外,如图27的ST132、 ST134 和ST136所示,当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不能够通过阳模在 型芯方向KH2上的移动和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 成型时,将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检测为不可成型部分M8。 在这种情况下,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被判定为不能够通过阴 模、阳模和滑动型芯而进行成型。
图2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动型芯的说明图,并且是当从图 23A和23B所示成型制品的模型上去除突起时与模型对应的滑动型 芯的说明图。
例如,如图29所示,对于通过从图8A和8B所示成型制品的 模型MD上去除突起MDa、 MDa和MDb而获得的模型MD,来说, 除表面M6和M7之外,可以用沿着作为型腔方向KH1的+Z方向移 动的阴模Kl和沿着沿着作为型芯方向KH2的+Z方向移动的阳模 K2来成型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的表面。此外,表面M6被判定为能够通过沿着作为标准 滑动方向KH3的实例的土X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动型芯K3来成型。 这样,表面M6被检测为第三可成型部分。此外,表面M7被判定为
台匕為夕;a 二Tf 、、A类乂/t A 士; 、/庙、、*S "tr rfn yu"3 * 乂al + V卡向狡云fi 1^1笛一
B匕^y孤AiY口咽I卜/、J 'W、 1 ttt < R 乂J lHJ iVl丄J U.J X I7U U、J工I 刀l口J ,夕A^J t)、J乐~
滑动型芯K4来成型。这样,表面M7被检测为第三可成型部分。
因此,图28A所示表面la lc、 le和lf能够通过形状与各表面 la lc、 le和lf对应的滑动型芯在作为标准滑动方向KH3的实例的 -Y方向上的移动而成型。这样,表面la lc、 le和lf被检测为第三 可成型部分M6和M7。
图28C所示突起lh和li从其上突出的底表面lj被检测为型腔 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在这种情 况下,即使形状与底表面lj对应的滑动型芯在作为标准滑动方向 KH3的实例的士X方向和士Y方向上移动,由于存在突起lh和li, 所以底表面lj也是不可成型的。为此,底表面lj被检测为不可成型 部分M8。
与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相似,如图27的ST139和ST140 所示,当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能够通过阴模在型腔方向KH1 上的移动而成型时,将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l至M3检测为型腔侧 投影表面M3',即可成型部分M3'。这样,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 M1 M3被判定为能够通过阴模进行成型。此外,如图27的ST139、 ST141和ST142所示,当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不能够通过阴 模在型腔方向KH1上的移动而成型但是能够通过滑动型芯在标准滑 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成型时,将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检 测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这样,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 被判定为能够通过滑动^芯进行成型。此外,如图27的ST139、ST141 和ST143所示,当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不能够通过阴模在 型腔方向KH1上的移动和滑动型芯在标准滑动方向KH3上的移动而 成型时,将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检测为不可成型部分M8。 在这种情况下,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被判定为不能够通过阴 模、阳模和滑动型芯而进行成型。因此,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不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保证以良好的精度自动判断有无不可成型部分M1 M3,从而使 得在不需要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分
M8的成型制品或型模。
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在成型制品图像l上,用 黄色显示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并用红色显示不可成型部分 M8。因此,可以在成型制品图像1上区分可成型部分(Ml-M3)、 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以及不可成型部分M8。因此,与用相同 颜色显示各个部分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设计不具有不可成型部 分M8的成型制品或型模。
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择图4所示成型制品 图像1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时,执行图24的ST7和图12的 ST201 ST212所示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
在第三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过程中,如果在图12的 ST205中判定通过图7A和7B所示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 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法向矢量HV1和HV2是相同方向,并且在 图12的ST207禾卩ST208中判定第一表面FM1的第一曲率Kul和 Kvl与图8A和8B所示第二表面FM2的第二曲率Ku2和Kv2相同, 那么边界线L被判定为分隔应当是相同表面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 表面FM2的非必要边界线Ll。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非必要边界线检测 处理保证以良好的精度自动检测非必要边界线Ll,并且使得在不需 要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易于设计型模。
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当选择图4所示成型制品 图像1的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时,执行图24的ST9和图13的 ST301 ST312所示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
在第三实施例的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过程中,在图13的ST305 中,判断基于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 FM2的法向矢量HV1和HV2计算出的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 FM2的连接角度e和e'是否小于规定的楔形判定值Pmax。因此,判断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是否为楔形凹凸部 El禾卩E2。
如果判定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是楔形凹 凸部El和E2,那么在图13的ST307和ST308中判断在第一法向矢 量HV1上从边界线L的中点P移动法向移动距离LH1的法向移动点 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还是空间上的点。因此,如果判定法向移动 点Q是成型制品内部的点,那么判定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 二表面FM2是楔形凹部E1。如果判定法向移动点Q是空间上的点, 那么判定边界线L、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是楔形凸部E2。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楔形凹凸部检测处 理保证以良好的精度自动检测楔形凹部El和楔形凸部E2,楔形凹 部El会因型模的尖锐度而在型模的强度方面产生问题,楔形凸部 E2会因成型制品的尖锐度而对用户来说是危险的,这给加工具有凹 形的型模带来困难,并在制造成本方面产生问题。因此,可以在不 需要精通的专门知识的情况下容易地设计型模。
(第四实施例)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和许可 服务器的控制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图30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图19 对应。
图31是接着图30的功能框图,并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图20对应。 图32是作为旋转表面的实例的圆锥面的放大说明图。 现在对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进行说明。在 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中,与第三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 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具 有下列区别。其它部分与第三实施例相同。
(对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说明) (设计支持程序AP2)
参照图30和图31,如果一个表面是作为实体的曲面的旋转表面M0,实体即通过如图32所示绕着中心轴线旋转而获得的旋转体,
那么第四实施例的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将该表面存储为旋转 表面MO。在第四实施例中,当在绘制过程中通过绘制旋转表面的输 入来绘制该表面时,将通过输入绘制的表面存储为旋转表面MO。
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具有旋转表面 判断单元C105A3、第一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和第一截面 外径判断单元C105A5。
C105A3:旋转面判断单元
旋转面判断单元C105A3基于存储在表面信息存储单元C103A1 中的信息判断表面是否为旋转面MO。
C105A4:第一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
第一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判断旋转面MO的中心轴 线方向PH与型腔方向KH1是否如图32所示彼此平行。
C105A5:第一截面外径判断单元
就作为与中心轴线方向PH垂直的截面图中圆的直径的外径R1 和R2而言,第一截面外径判断单元C105A5判断作为第一上游侧外 径,即位于型腔方向KH1上游侧的外径的型腔上游侧外径Rl是否 如图32所示大于或等于作为第一下游侧外径,即位于型腔方向KH1 下游侧的外径的型腔下游侧外径R2。如果判定旋转面MO的中心轴 线方向PH与型腔方向KH1平行,并且在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腔 上游侧外径Rl大于或等于型腔下游侧外径R2,那么第四实施例的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判定旋转面MO不是型腔侧不可 成型部分Ml。如果判定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不与型腔方 向KH1平行,或者如果判定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与型腔 方向KH1平行,但是在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腔上游侧外径R1小于 型腔下游侧外径R2,那么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判定旋 转面MO是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C105A'具有旋转面
判断单元C105A3'、第二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和第二 截面外径判断单元C105A5'。如果对各个附图标记C105A3、C105A4 和C105A5附加记号"'"作为后缀,并且分别用术语"第二"、"型 芯"和"KH2"替换术语"第一"、"型腔"和"KH1",那么对旋 转面判断单元C105A3、第一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和第一 截面外径判断单元C105A5的说明也可以适用于旋转面判断单元 C105A3'、第二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C105A4'和第二截面外径 判断单元C105A5',因此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对第四实施例中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图的说明) 图3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流程 图。图23是图25中ST5的子程序的说明图,并与第三实施例中的 图26对应。
参照图33,第四实施例的客户个人计算机PC中设计支持程序 AP2的流程图与图26所示第三实施例中的主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在 ST111禾B ST112之间执行ST151至ST153。 ST113至ST124与图26 中的步骤相同,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33,在ST151中,判断所选表面是否为旋转面MO。若 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ST15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 则处理转入ST112。
在ST152中,判断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与图32所示 型腔方向KH1是否彼此平行。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 入ST153,若判断结果为否定(N),则处理转入ST114。
在ST153中,判断在整个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上上 游侧外径Rl是否大于或等于下游侧外径R2。若判断结果为否定 (N),则处理转入ST114,若判断结果为肯定(Y),则处理转入 ST115。
如果对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各个步骤的步骤编号附加 记号","作为后缀,并且分别用术语"第二"、"阳模"、"型芯"、"KH2" 、 "KL2"和"-Z方向"替换术语"第一"、"阴 模"、"型腔"、"KH1" 、 "KL1"和"+Z方向",那么对第一 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说明也可以适用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不可 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说明。
(第四实施例的操作)
图34A 34C是第四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示出通过第四 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的不可成型部分实例的放大说 明图。图34A是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截顶圆锥面的截面图。图 34B是作为不可成型表面实例的圆柱面的截面图。图34C是作为不 可成型表面实例的B字形曲面的截面图。
在第四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在不可成 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执行图33的 ST151 ST153所示的处理,以判断图32所示旋转面M0是否为型 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也就是说,如果判定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 方向PH与型腔方向KH1平行,并且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 腔上游侧外径Rl大于或等于型腔下游侧外径R2,那么将旋转面M0 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l。
因此,将图34A所示作为旋转面M0实例的截顶圆锥面lkl检 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该截顶圆锥面lkl构成具有倒置截顶 圆锥形的第三突起lk的侧表面lkl。原因在于中心轴线方向PH与 型腔方向KH1平行,但是型腔上游侧外径Rl小于或等于型腔下游 侧外径R2。此外,将图34B所示作为旋转面MO实例的圆柱面lml 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表面M1,该圆柱面lml构成圆柱形第四突起 lm的侧表面lml。原因在于型腔上游侧外径Rl和型腔下游侧外径 R2相同,但是中心轴线方向PH不与型腔方向KH1平行。将图34C 所示作为旋转面MO实例的B字形曲面lnl检测为型腔侧不可成型 表面Ml,该B字形曲面lnl构成第五突起ln的侧表面lnl。原因 在于中心轴线方向PH与型腔方向KH1平行,但是型腔上游侧外径 Rl小于或等于型腔下游侧外径R2。在第四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 测处理过程中,与型腔方向KH1相似,就型芯方向KH2而言,执行 处理以判断旋转面M0是否为型芯侧不可成型表面Ml。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判定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与型芯方向KH2平行, 并且在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腔上游侧外径R1大于或等于型腔下游 侧外径R2,那么将旋转面M0检测为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l。
因此,在第四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与第三实施例的设 计支持系统S不同,当所选表面是旋转面M0时,可以不必计算法 向矢量(hl hl6)而以良好的精度判断旋转面MO是型腔侧不可成 型表面Ml还是型芯侧不可成型表面Ml。
在第四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与第三实施例 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相似,执行图27的ST131 ST144所示的 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为此,图34B所示圆柱面lml能够通过 形状与圆柱面lml对应的滑动型芯在作为标准滑动方向KH3实例的 -Y方向上的移动而成型。因此,将圆柱面lml检测为第三可成型部 分M6或M7。此外,即使形成形状与各表面lkl和lnl对应的滑动 型芯,由于滑动型芯因表面lkl和lnl本身的原因也不能在作为标 准滑动方向KH3实例的士X方向和士Y方向中的任何一个上移动, 除非该滑动型芯分割开,所以将图34A和34C所示表面lkl和lnl 检测为不可成型部分M8。
另外,第四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具有与第三实施例的设计 支持系统S相同的优点和效果。
(变型例)
尽管已经结合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 局限于前述实施例。应当注意到,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和更改。例如,可以 进行下列变型(H01)至(H012)。
(H01)在前述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优选结合 执行图26的ST117和ST118所示的凹边处理和图26的ST119所示的投影点处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不执行凹边处理
时,可以仅执行投影点处理。图25的ST121所示立壁处理优选伴随
着投影点处理,但是也可以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将表
面(M5)检测为立壁M5,但将表面(M5)检测为可成型部分M3' 或者第三可成型部分M6或M7。
(H02)在前述实施例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基于网格 交点pl pl6处的法向矢量hl hl6计算连接角度a和ct ,,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像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或楔形凹凸部检 测处理那样,可以基于通过边界线L彼此连接的第一表面FM1和第 二表面FM2的中点P处的法向矢量HV1和HV2来计算连接角度a 禾口 a ,。
(H03)在前述实施例的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中,基于第一 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在边界线L的中点P处的曲率Kul、 Kvl 以及Ku2、 Kv2来判断边界线L是否为非必要边界线Ll,但是本发 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边界线L是否为非 必要边界线L1,即计算第一表面FM1和第二表面FM2的曲率半 径1/Kul、 1/Kvl、 1/Ku2禾卩1/Kv2,判断第一表面FM1的曲率半径 1/Kul禾卩1/Kvl是否与第二表面FM2的曲率半径1/Ku2禾卩1/Kv2相 同,并判断第一弯曲状态和第二弯曲状态是否相同。
(H04)在前述实施例中,也可以改变参数a max、 P max和 LH1的数值。
(H05)在前述实施例中,用多种颜色显示通过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处理、非必要边界线检测处理和楔形凹凸部检测处理检测出的 不可成型部分M8、非必要边界线Ll以及楔形凹部El和楔形凸部 E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检测部位之间的边界线可以高亮 显示,或者可以使检测部位的着色部分反光。此外,检测部位可以 用附加图像或语句或符号来显示,或者可以通过声音来报告。
(H06)在前述实施例中,成型制品图像1具有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按钮2、非必要边界线检测按钮3和楔形凹凸部检测按钮4,但 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这些按钮可以用例如图标等图像来代替,或者每种处理可以通过命令输入来执行。
(H07)在前述实施例的设计支持系统S中,通过在客户个人
计算机PC和许可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登录申请信息和许可信息来 给予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省
略登录申请信息和许可信息的发送/接收,也可以省略基于许可信息
对设计支持系统s的许可的确认处理。
(H08)在前述实施例中,在图34的ST5和图25的ST101 ST105所示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程中,执行检测型腔侧不可 成型部分M1 M3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和检测型芯侧不可 成型部分M1 M3的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但是本发明不限 于此。像专利文献1那样,可以省略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和 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中的一种。例如,当将与阳模(K2)接 触的表面设计为限定在平滑表面中,并且保证在型芯方向KH2上不 存在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时,可以省略第二不可成型部分 检测处理,而仅执行对型腔方向KH1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在省略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仅执行 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仅有的检测出的型 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而言,执行检测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 M7的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H09)在前述实施例中,将标准滑动方向线KL3设定为士X 方向和士Y方向四个方向上的线,该线是与用作型腔方向线KL1和 型芯方向线KL2的Z轴方向上的线正交的XY平面上的线,但是本 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XY平面上的其它线。此外,也可以采 用相对于Z轴方向上的线倾斜的平面上的线。也就是说,标准滑动 方向线KL3不限于士X方向和土Y方向四个方向上的线,而是也可 以采用三个或更少方向上的线或五个或更多方向上的线。
(H010)在第四实施例中,为了判断旋转面M0是否为不可成 型部分M8,需要判断旋转面M0的中心轴线方向PH是否与型腔方 向KH1或型芯方向KH2平行,并判断旋转面M0是否不是型腔侧不 可成型部分M1或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作为选择,用于判断旋转面M0的对象不限于方向KH1和KH2。例如,也可以判断旋转面 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是否与标准滑动方向KH3平行,以及判断旋 转面MO是否为第三可成型部分M6或M7。
(H011)在第四实施例中,当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 不与型腔方向KH1平行时,或者当旋转面MO的中心轴线方向PH 与型腔方向KH1平行,但是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腔上游侧 外径Rl限定的面积小于型腔下游侧外径R2限定的面积时,将旋转 面MO判定为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或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l。 然而,旋转面MO的判断结果不限于此。例如,当旋转面MO的中心 轴线方向PH与型腔方向KH1平行,但是在中心轴线方向PH上型 腔上游侧外径R1限定的面积小于型腔下游侧外径R2限定的面积时, 可以无条件地将旋转面MO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M8。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从要经过检测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的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的对象中排除被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M8的旋转面MO。因此, 可以提高整个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处理速度。
(H012)在前述实施例中,就通过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 和第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检测出的型腔侧不可成型部分Ml 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1 M3而言,执行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 处理。然后,除第三可成型部分M6和M7之外,将型腔侧不可成型 部分Ml至M3和型芯侧不可成型部分Ml至M3检测为不可成型部 分M8。因此,可以提高整个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处理速度。然 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与第一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和第二 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相似,可以对成型制品的所有表面执行第三 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过 程中,基于检测处理的所有结果以及第三可成型部分检测处理的结 果来检测不可成型部分M8。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巳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说 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 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 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 明意在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本申请基于2007年11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7-296120和2008年5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8-120638并要求上述申请的优先权。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包括法线计算单元,其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延伸至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其根据对其计算所述法线的表面来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反向分量,所述反向分量是与所述成型制品的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以及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一个方向移动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即,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反向分量的法线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A)单元和(B)单元中之一(A)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邻接且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邻接表面的情况下,所述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以及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为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邻接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以及(B)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投影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沿着拔模方向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以及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投影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在相对于所述不可成型表面的法线为第一法线且相对于所述邻接表面的法线为第二法线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法线的延伸方向 来计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之间 的连接角度;以及所述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其基于所述连接角度判断所述不可成 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是否彼此凹状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不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投影不可成型部 分判断单元将所述投影表面和立壁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其中所述立壁是与所述投影表面邻接且与所述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旋转面判断单元,其判断表面是否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是作为通过以直线为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而获得的实体的旋转体的曲面;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是 否平行于所述拔模方向;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拔模方向的 旋转面的情况下,就作为与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 中圆的直径的外径而言i,所述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判断作为所述拔模 方向上游侧的外径的上游侧外径是否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拔模方向 下游侧的外径的下游侧外径;以及所述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为所述表面是中心轴线方 向平行于拔模方向的旋转面并且在整个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上游侧 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游侧外径的情况下,所述不可成型部分判断 单元将所述表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5. —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延伸至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根据对其计算所述法线的表面来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 具有反向分量,所述反向分量是与所述成型制品的型模的预定拔模 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以及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一个方向移动型模 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即,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反向分量的法线 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A)步骤和(B)步骤中之一(A) 在被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不 可成型表面邻接且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邻接表面的 情况下,判断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不 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以及在判定为所述不可成型表面与所述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 情况下,将所述邻接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以及(B) 在被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投影表面的情况下,判 断是否存在沿着拔模方向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 的另一表面;以及在存在从所述投影表面延伸的拔模方向线所到达的另一表面的 情况下,将所述投影表面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
6. —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包括法线计算单元,其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 的点到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第一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其根据每一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 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一反向分量,所述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所 述成型制品的第一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的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 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型模而成型的第一不 可成型部分g卩,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所述第一反向分量的所述法 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 型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方向而言,所述第二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S卩,沿着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 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 达的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这 样的表面,即沿着除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和所述第二拔模方向之外的 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 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和所述第二型模之外 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 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 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可成 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 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以及成型制品显示单元,其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 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 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方向而言,所述第二反向分量判断单元判 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二反向分量,所述第二反向分量 是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所述第二拔模方向与所述 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 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而成型的第二不 可成型部分g卩,在所述点处计算具有所述第二反向分量的所述法 线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其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艮卩, 沿着所述第一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其中,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 所述第三投影线到达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S卩,沿着 所述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方向线 到达的表面,并且所述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 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 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二不可成 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 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其中, 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是与连接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和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的直线正交的平面上的直线。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其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型的第三可成 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 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 判定为所述第三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 在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不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 线到达的表面,并且所述成型制品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三可成型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的表面是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邻接并被 判定为不是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第一邻接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 第一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 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第一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 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邻接不 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一邻接表面判定为所述第一不可成型 部分;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在被判定为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的 表面是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邻接并被 判定为不是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的表面是第二邻接表面的情况 下,所述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 第二邻接表面是否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之间的边界线彼此凹状地连接;以及第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在判定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 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彼此凹状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邻接不 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邻接表面判定为所述第二不可成型 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的法 线是第一法线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邻接表面的法线是第二法线的情 况下,所述第一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 所述第二法线的延伸方向来计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第一不可 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之间的第一连接角度;以及第二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表面的法 线是第一法线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邻接表面的法线是第二法线的情 况下,所述第二连接角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法线的延伸方向和 所述第二法线的延伸方向来计算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所述第二不可 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之间的第二连接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一邻接表面是否彼此凹状地连接, 并且所述第二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角度判断所述第 二不可成型表面和所述第二邻接表面是否彼此凹状地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其中,在不存在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 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一 不可成型部分和立壁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所述立壁是与所述第一 不可成型部分邻接并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并且在不存在从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 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将所述第二 不可成型部分和立壁判定为不可成型部分,所述立壁是与所述第二 不可成型部分邻接并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线平行的表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还包括旋转面判断单元,其判断表面是否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是作为通过以直线为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而获得的实体的旋转体的曲面;第一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 向是否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平行;第一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拔 模方向平行的旋转面的情况下,就作为与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垂 直的截面中圆的直径的外径而言,所述第一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判断 作为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的上游侧的外径的第一上游侧外径是否大于 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一拔模方向的下游侧的外径的第一下游侧外径;第二中心轴线平行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 向是否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平行;以及第二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在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拔 模方向平行的旋转面的情况下,就作为与旋转面的中心轴线方向垂 直的截面中圆的直径的外径而言,所述第二截面外径判断单元判断作为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的上游侧的外径的第二上游侧外径是否大于 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的下游侧的外径的第二下游侧外径,其中,在判定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平行的 旋转面,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游侧外径大于或等 于所述第一下游侧外径的情况下,所述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将所 述表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并且在判定表面是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平行的旋转 面,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上游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二下游侧外径的情况下,所述不可成型部分检测单元将所述表 面判定为不是不可成型部分。
14. 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判断不可成型部分的处理,所述处理包括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到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根据每一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一反 向分量,所述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第一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的第 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 移动所述第一型模而成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S卩,在所述点处计 算具有所述第一反向分量的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 方向,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与第一拔模方向相反的 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判断是 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除所述第一拔模方向和所述第二拔模 方向之外的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 方向线到达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和所述第 二型模之外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 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 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 面;以及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 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15. —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从构成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上的点到所述成型制品外部的法线;根据每一个成型表面判断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是否具有第一反 向分量,所述第一反向分量是与作为第一型模的预定拔模方向的第 一拔模方向相反的方向分量;将具有下述点的表面判定为不能够仅通过沿所述第一拔模方向 移动所述第一型模而成型的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即,在所述点处计 算具有所述第一反向分量的所述法线的延伸方向;就作为与所述第一型模对应的第二型模的拔模方向的第二拔模 方向而言,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与第一拔模方向相 反的所述第二拔模方向延伸的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在判定存在所述第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的情况下,判断是 否存在这样的表面即,沿着除第一拔模方向和第二拔模方向之外 的第三拔模方向从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延伸的第三拔模方向线到 达的表面,所述第三拔模方向是除所述第一型模和所述第二型模之 外的第三型模的拔模方向;将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判定为不能够通过沿所述第二拔模方 向移动所述第二型模和沿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型模而成 型的不可成型部分,在所述第一不可成型部分处,判定存在所述第 二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面并判定存在所述第三拔模方向线到达的表 面;以及显示构成所述成型制品的三维形状的各表面和所述各表面中的所述不可成型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和不可成型部分检测方法。该不可成型部分检测系统包括法线计算单元、反向分量判断单元、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凹状连接判断单元和邻接不可成型部分判断单元。
文档编号G06F17/50GK101436218SQ2008101767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中里博昭, 沼内寿浩, 竹崎克己, 萩原正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