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折叠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018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折叠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可折叠键盘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用于移动上网及对外通信的超级移动电脑(Ultra-MobilePC,UMPC)具有简易文字处理及网络编辑的功能,使用者可于旅行或办公的期间,利用迷你移动型电脑以进行文字处理或网络编辑,以处理个人或公司上的事务。
由于现今的迷你移动型电脑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的需求,均要求迷你移动型电脑的主机的体积需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来设计,然而如此的设计导向反而使其主机缺乏合适的空间来放置如一般个人电脑(PC)或笔记本电脑(NB)大小的键盘,只能放置小尺寸按键的键盘,如此一来,使用者于使用迷你移动型电脑时,便无法顺畅且快速地操作键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可折叠键盘,可提供合适尺寸按键的键盘,以便使用者顺畅且快速地操作键盘。
本发明也为提供一种可折叠键盘,可将主机立设于其上,且主机无朝后倾倒之忧。
本发明依据上述的描述,披露一种可折叠键盘,适于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组装,可折叠键盘包括第一键盘部、第二键盘部及可动支撑件。第二键盘部设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可供翻转以堆叠至第一键盘部上或翻转以并列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其中第一键盘部与第二键盘部具有组装
4区,且主机适于立设于组装区上,并与可折叠键盘电连接。可动支撑件设置于第二键盘部的一侧边,与组装区同侧,可供水平地凸出及收入第二键盘部中。
当第二键盘部翻转以展开并列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且送出可动支撑件后,将主机立设于组装区上,可动支撑件用以支撑组装区上所立设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当主机的显示屏幕成仰角向上以供使用者观看时,主机不致朝其背侧倾倒。在本发明中,使用者可以手动的方式凸出或收入可动支撑件。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为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以提供展开后为合适尺寸按键的可折叠键盘、且主机稳固地立设于此可折叠键盘上。
为此,本发明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及上述的可折叠键盘,主机具有显示屏幕,可活动地设立于上述的组装区上。此外,当枢转第二键盘部以展开并列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时,送出可动支撑件,以支撑主机。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l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元件分解图2为本发明折叠后的可折叠键盘于堆叠至主机上的示意图3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操作下的侧视图4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一实施例下的触发开关示意图5a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二实施例下的展开或堆叠的一种操作
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二实施例下的展开或堆叠的另一种操
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二实施例下的部分分解5图7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的可动支撑件于第二实施例下送出与收入时,其滑块于导槽的动向示意图8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三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9为本发明折叠后的可折叠键盘于第三实施例下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便携式电子装置31弹性元件
10主机32卡固元件
11显示屏幕33释放元件
12第一连接器40第一连动机构
13第三磁性元件41导槽
20可折叠键盘411导槽的第一端
21第一键盘部412导槽的第二端
210第一开口42连动杆
211、.211'第一磁性元件421连动杆第一端
22第二键盘部422连动杆第二端
220第二开口43滑块
222第二连接器431滑块第一端
23枢转件432滑块第二端
24组装区44连接轴
25、251、 252、 253 可动支撑件50第二连动机构
250容置槽51第二磁性元件
30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折叠键盘20,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中图l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元件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堆叠至主机上的使用操作参考图。便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主机10及可折叠键盘20,主机10例如为超级移动电脑(Ultra-MobilePC, UMPC) 、 PDA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而需键盘者,且主机10具有显示屏幕11。可折叠键盘20用以与主机10相组装,而可折叠键盘20包括第一键盘部21及第二键盘部22,其中第二键盘部22设于第一键盘部21 —侧,而第二键盘部22可翻转以堆叠于第一键盘部21上(后续皆称此状态为堆叠状态,如图2所示),因此可折叠键盘20的体积可以縮小。此外,可折叠键盘20与主机10相结合后,两者可以通过磁石设计(详述如后)或插接件设计(图中未示)等定位机构,使得可折叠键盘20可以成为主机10上用以保护显示屏幕11的盖体,且可折叠键盘20也不致轻易脱离主机10。
第二键盘部22也可以展开并列至第一键盘部21的一侧(后续皆称此状态为展开状态,如图l所示),使得第二键盘部22得以与第一键盘部21共同组成尺寸大小合适的键盘,以便使用者更顺畅且快速地操作键盘。
更详细而言,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间也可具枢转件23,此枢转件23分别枢接至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第二键盘部22可以通过枢转件23而翻转并堆叠于第一键盘部21上。或者,第二键盘部22可以通过枢转件23而翻转并列于第一键盘部21的一侧。
另外,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具有组装区24。当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处于上述的展开状态时,组装区24可供主机10立设于其上,其中主机10与组装区24可采用多种的连接机构(例如凸柱与凹孔等或磁石组),以便主机10稳固地站立于可折叠键盘20上。举例而言,主机10的底面具有多个第三磁性元件13 (如磁石等),而组装区24分别排列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211 (如磁石等),因此通过安排第一磁性元件211与第三磁性元件13的磁极相反(即产生吸引力)的特性,使 得主机10可依据其设计而以直立或倾斜的形式组装于组装区24上。
为了让使用者便于观看显示屏幕11,主机10立设于组装区24上时,
主机10可倾斜适当角度。同时,主机10的底面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
器12,组装区24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222。当主机10立设于组装
区24时,第一连接器12分别与第二连接器222电相接,成为此可折叠键
盘20与主机10相互交换电信息的管道。然而,可折叠键盘20与主机10
之间也可以通过蓝牙传输或其他无线方式达成电相接而无须使用第一连 接器12与第二连接器222。
另一方面,通过安排第一键盘部21的第一磁性元件211与第二键盘 部22的第一磁性元件211相反磁性(即产生吸引力)的特性,以使第二 键盘部22可堆叠于第一键盘部21上,而不致自行打开。
为了使得主机10能够稳定地立设于组装区24上,特别是主机10以 倾斜的形式立设于组装区24上时,可折叠键盘20还包括一或多个可动支 撑件25,其设置于第一键盘部21或第二键盘部22上的边缘,以防止主机 10因重心不稳而朝后倾倒,导致主机10外观与内部元件的损坏。
更详细而言,请参照图1及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 于使用操作下的侧视图。为能简单扼要的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 征,后续的说明书中皆只描述可动支撑件25设置于第二键盘部22中,但 可动支撑件25于本发明中并不仅限制设于第二键盘部22中,而可动支撑 件25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键盘部21中。
本发明中,上述的可动支撑件25可以枢设或直线滑动的方式设于第 二键盘部22的容置槽250中,因此使用者可以手动的方式送出或收入可 动支撑件。此外,容置槽250邻近组装区24,且较佳更为邻近第一键盘部 21,也就是靠近展开时的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的中央地区。如 此,可动支撑件25便可由容置槽250中水平地旋出或直线滑动方式移动 至第二键盘部22外,以支撑主机10及展开后的可折叠键盘20免于朝后 倾倒(如图3)。反之,当主机10自组装区24上移除,且第二键盘部22翻转以堆叠 于第一键盘部21上时,可动支撑件25可由水平地旋入或直线滑动方式而 移动至容置槽250中,以收纳至第二键盘部22中,并隐藏于可折叠键盘 20中。
接着,本发明为提供使用者更方便的操作方式,根据上述的构想,提 供多个操作实施例,以披露可动支撑件25可自动或半自动地伸出可折叠 键盘20之外与收纳于可折叠键盘20之中。
请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一实施例下的触发开 关示意图。可折叠键盘20还包括触发开关30,触发开关30可使得可动支 撑件251以水平旋转方式移动至容置槽250外(图中未示)或以直线方式 移动至容置槽250外(见图4),以成为主机10站立于组装区24的支撑。
更详细而言,触发开关30包括弹性元件31 (如伸縮弹簧或扭力弹 簧等)、卡固元件32及释放元件33,其中弹性元件31的两端分别与可动 支撑件25及第二键盘部22相耦合。当可动支撑件251被收纳至容置槽250 时,弹性元件31因被可动支撑件251压縮或拉伸而产生形变而储存回复 力。卡固元件32设于容置槽250中,并于可动支撑件251被收纳至容置 槽250时,卡固元件32能够限制可动支撑件251的位移。
释放元件33设于第二键盘部22的表面,为可推压的推动键,且释放 元件33与卡固元件32耦合。当使用者推动释放元件33后,释放元件33 便带动卡固元件32,以使卡固元件32不再限制可动支撑件251的位移。 此时,弹性元件31的回复力将可动支撑件251送出容置槽250外。
如此,使用者仅需触动释放元件,可动支撑件便可半自动地由容置槽 250内移动至外界,以便于支撑主机10而避免主机10朝其后方倾倒。然 而,可动支撑件251也可以手动的方式自容置槽250内以旋转的方式或直 线滑动的方式移动至外界。
虽然上述实施例为以弹性元件带动可动支撑件,但此并不限制本发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连杆机构或磁性元件来取代 弹性元件,让使用者在展开(或堆叠)可折叠键盘的同时即送出(或收入)可
9动支撑件。以下将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为例,具体说明以上 技术内容。应了解到,在以下叙述中,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提过的技术内 容将不再重复赘述,仅就需进一步界定者加以补充,合先叙明。
图5a与图5b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二实施例下的展开或堆叠的操 作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的第二实施例下的部分分解图。如各 图所示,可折叠键盘20还包括连动杆42及滑块43。连动杆42的第一端 421固定并枢设于第一键盘部21的第一开口 210内,而第二端422则滑动 地设置于第二键盘部22的第二开口 220内,其中第二键盘部22的第二开 口 220与容置槽250相连通。滑块43的第一端431滑动地设置于可动支 撑件252上所凹设的导槽41内,而滑块43的第二端431则通过连接轴44 枢接于连动杆42的第二端422的侧边。
具体而言,当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处于上述的展开状态时, 上述的第一开口 210与第二开口 220将连接成直线沟,此直线沟将邻近组 装区24的中央,以便收纳连动杆42。另一方面,当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 键盘部22处于上述的堆叠状态时,第二开口 220可与第一开口 210至少 有部份重叠。也就是,第二开口 220可面对第一开口 210,并与第一开口 210相接通,以便让连动杆42容置于其中。
如此,请共同参照图5a、图5b、图6及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可 折叠键盘的可动支撑件于第二实施例下送出与收入时,其滑块于导槽的动 向示意图。如各图所示,当使用者展开可折叠键盘时,由于连动杆42的 长度不变,因此连动杆42的第二端422将于第二开口 220中沿一方向滑 动。此时,连动杆42将通过连接轴44带动滑块43自导槽41的第一端411 移至其第二端412,并进而推动可动支撑件252旋出容置槽250。
相反地,当使用者堆叠可折叠键盘时,连动杆42的第二端422将于 第二开口 220中沿另一方向滑动。此时,连动杆42将通过连接轴44带动 滑块43自导槽41的第二端412移至其第一端411,并进而推动可动支撑 件252旋入容置槽250内。
在本实施例中,不论可动支撑件252旋出容置槽250与否,可动支撑件252上的导槽41均将隐藏于容置槽250中。当然,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当可视实际需要调整导槽41的位置,只要能提供可动支 撑件252旋出或旋入所需的力臂即可。
另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可动支撑件252可为L字形或横V(lying V) 字形,其旋出的角度可与第二键盘部22成45度至90度间,最佳为90度, 而导槽41于可动支撑件252上的长度及倾斜程度可视可动支撑件252所 旋出角度的设计及第二键盘部22堆叠至第一键盘部21的旋转弧度的设计 而定。
请参照图8及图9,图8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于第三实施例下的操作 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折叠后的可折叠键盘于第三实施例下的侧视图。如 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键盘20除了原本埋设于第一键盘部21上的 第一磁性元件211'外,还包括第二磁性元件51。此第二磁性元件51 (如 磁石等)设于可动支撑件253上,其对外呈现的磁极(如N极于图中以 无条纹呈现)与第一磁性元件211'对外呈现的磁极(如S极,于图中 以斜线条纹呈现)相反(即相吸引的特性),但与主机IO所对应的第三 磁性元件13相同(即相排斥的特性)。
当使用者将第二键盘部22堆叠于第一键盘部21上时,第一磁性元件 211'将恰与容置槽250相对(即位于容置槽250的正下方)。此时,第一磁 性元件211'将会吸引可动支撑件253上的第二磁性元件51,使得可动支 撑件253通过第一磁性元件211'与第二磁性元件51间的吸引力,旋入容 置槽250内。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第一键盘部21与第二键盘部22展开并列,并 将主机10立设于组装区24时,主机上10的其中一个第三磁性元件13将 恰与容置槽250相对(即位于容置槽250的正上方)。此时,第三磁性元件 13将会排斥可动支撑件253上的第二磁性元件51,使得可动支撑件253 通过第三磁性元件13与第二磁性元件51间的排斥力,旋出容置槽250外。
具体而言,当使用者将主机10立设于组装区24上,此第三磁性元件 13与第二磁性元件51不需恰好正对设置。如此将可使得第二磁性元件51
ii与第三磁性元件13之间的排斥力具有一些水平分量,以使可动支撑件253 旋出容置槽250外。
另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可动支撑件253可为L字形或横V(lying V) 字形,其旋出的角度以不超出45度为佳,以避免角度过大而无法吸引第 一磁性元件211'回到容置槽250内。
而且本发明所披露如上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属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改变 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键盘,适于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组装,该可折叠键盘包括第一键盘部;第二键盘部;枢转件,连结该第一键盘部及该第二键盘部,以供枢转该第二键盘部堆叠至该第一键盘部上或枢转该第二键盘部而并列于该第一键盘部的一侧,其中该第一键盘部与该第二键盘部具有组装区,且该主机适于立设于该组装区上,并与该可折叠键盘电连接;以及可动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二键盘部的一侧边,与该组装区同侧,且该可动支撑件可由该侧边水平地凸出与收入至该第二键盘部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该可动支撑件以枢设 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键盘部的容置槽中,其中该容置槽邻近该组装区,且 该可动支撑件适于旋出该容置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还包括连动杆,该连动杆的第一端枢设于该第一键盘部的第一开口内,第二 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键盘部的第二开口内,该第二开口与该容置槽连 通;以及滑块,该滑块的第一端滑动地设置于该可动支撑件上的导槽内,该滑 块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轴枢接于该连动杆的第二端的侧边,其中当该第二键盘部枢转以并列于该第一键盘部的一侧时,该连动杆 于该第二开口中沿一方向滑动,并通过该连接轴带动该滑块自该导槽的第 一端移至其第二端,进而推动该可动支撑件以旋出该容置槽,且当该第二 键盘部枢转以堆叠至该第一键盘部上时,该连动杆于该第二开口中沿另一 方向滑动,并通过该连接轴带动该滑块推动该可动支撑件,将该可动支撑 件旋入该容置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键盘部上;以及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可动支撑件上,其中当该第二键盘部枢转以堆叠于该第一键盘部上,该第一磁性元件吸引该第二磁性元件,将该可动支撑件旋入该容置槽内,当该第二键盘部枢转以并列于该第一键盘部的一侧,且该主机具有多个第三磁性元件,且该主机立设于该组装区时,该第二磁性元件被所对应的该第三磁性元件排斥,而将该可动支撑件旋出该容置槽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该可动支撑件以可直线滑动的方式或枢设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键盘部的容置槽中,其中该容置槽邻近该组装区。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还包括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可动支撑件及该第二键盘部相耦合,并于该可动支撑件收入该容置槽中,而产生变形;卡固元件,设于该容置槽中,并于该可动支撑件收入该容置槽时,限制该弹性元件的回复;以及释放元件,设于该第二键盘部表面,并于该第二键盘部枢转以并列于该第一键盘部的一侧,驱使该卡固元件远离该弹性元件,并通过该弹性元件的回复将该可动支撑件送出该容置槽外。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键盘,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组装区上,且该主机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当该主机立设于该组装区时,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电相接。
8. —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具有显示屏幕;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键盘。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该可折叠键盘还于该第二键盘部枢转以堆叠至该第一键盘部上,盖设于该主机具该显示屏幕的一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及可折叠键盘,主机可设立于可折叠键盘上,可折叠键盘包括第一键盘部、第二键盘部、枢转件及可动支撑件,枢转件连结第一键盘部及第二键盘部,以供枢转第二键盘部堆叠至第一键盘部上或展开并列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第二键盘部与第一键盘部并列时的组装区可供主机设立。可动支撑件位于第二键盘部的一侧边,与组装区同侧,可于第二键盘部并列于第一键盘部的一侧时,水平地送出第二键盘部外以支撑组装区上所立设的主机。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673128SQ20081021556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侯钧耀, 叶至善, 施金忠, 郭彦均, 韦志升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