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识别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5751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下班考勤、巡逻巡检、交通站收费等都需要用到刷卡机。目前,较为
常见的是IC刷卡机、ID刷卡机、指紋刷卡机和人脸刷卡机。例如,中国专 利CN2639"8Y,公开了一种指紋脱机考勤机(考勤机是刷卡机的一种),该 考勤机包括机体、键盘、液晶显示器、指紋采集头、控制和识别系统,控制 和识别系统包括樣t处理器CPU和连接其上的DRAM、 FLASH、液晶才莫块、语音 模块和电源模块。该考勤机可以脱机使用,使用方便。
中国专利200820301229.9公开了一种考勤机,该考勤机包括射频读卡 器,还包括显示终端和无线信息接收器,显示终端和射频读卡器均与无线信 息接收器连接。该无线信息接收器包括微处理器和无线网卡,显示终端、射 频读卡器和无线卡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在交通站对车辆进行收费时也通过刷卡机来进行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刷卡机存在的问题是刷卡机只能与卡进行一对一的 数据传输,多个卡不能同时与一个刷卡机进行数据传输,效率不高。例如, 上下班时,多个人需要刷卡时,就不得不排队等候, 一个一个刷卡;交通站 收费时,多辆车需要通过时,也不得不排队等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识别系统及 方法,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无线终端,提高识别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识别系统,包括微处理器、 远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远端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敖处理器和显示单 元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 否有无线终端,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 所述无线终端祐j全测到的时刻,查询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所述记录包括无 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险测到的时刻;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 否符合识别条件,当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向所述远端处理单元发 送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 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 成功信息;
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才企 测到的时刻后,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所述无线终端相 关的数据处理;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识别方法,包括
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 终端,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 终端被;险测到的时刻,查询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所述记录包括无线 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祐^全测到的时刻;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 符合识别条件;
当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所述孩t处理器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所 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4企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的记 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1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 信息;
所述远端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 的时刻后,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 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单元将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中,微处理器采用无线扫描的方式持续循环检 测无线终端,可以同时才企测出多个无线终端,这样当有多个无线终端进入到 预先设定的区域时,纟敖处理器对于符合识别条件的无线终端,可以同时将这
些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祐:;险测到的时刻发送给远端处理单元进行数据 处理,并由显示单元显示数据处理的结果,而不是逐个;f企测无线终端,可以 提高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2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3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4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流程图5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6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为^^发明无线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该无线识别系统包括孩i 处理器l、远端处理单元2和显示单元3,远端处理单元2分别与樣i处理器1 和显示单元3连接。其中,微处理器1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 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无 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查询无线终端的记录,该记录包 括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判断无线终端是 否符合识别条件,当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向远端处理单元2发送无线 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远端处理单元 2用于"l妻收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后,#4居无线终端 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数据处理;显示单元3用于将远端 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无线终端可以是带有蓝牙(bluetooth)无线模块或无线宽带(WIFI)模 块的移动终端或掌上电脑(PDA)。无线终端发出无线信号,微处理器可以根 据无线终端发出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并且能够根据无线终端 发出的无线信号获取无线终端的标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用无线终端来替 代现有的射频技术中用到的卡,例如IC卡、ID卡。用户通过携带无线终端, 就能够被识别。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远端处理单元进行的数据处理不同。例如,当将 图1所示的系统应用于单位的人员考勤时,数据处理策略可以是单位制定的 考勤规则,例如, 一天中,无线终端首次被检测到的时刻晚于某个时候之后, 就被i人为是迟到; 一天中,无线终端第二次被检测到的时刻早于某个时刻之 前,就被认为是早退。无线终端远端处理单元进行的数据处理就是依据考勤 规则,作出相应的计算和判断,计算和判断的结果就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又如,将图1所示的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时,数据处理策略可以是 公路交通部分制定的收费规则,例如,对于大型车辆,被检测到一次,收费 10元;对于小型车辆,被检测到一次,收费5元。远端处理单元进行的数据 处理就是依据收费规则,判断车辆的类型,计算应收取的费用,计算和判断 的结果就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图1所示的刷卡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刷卡机的区别之处在于图1中的 微处理器采用无线扫描的方式持续循环冲企测无线终端,可以同时4企测出多个 无线终端,这样当有多个无线终端进入到预先设定的区域时,微处理器对于 符合识别条件的无线终端,可以同时将这些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 测到的时刻发送给远端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并由显示单元显示数据处理的结果;微处理器在循环检测的同时,判断被检测到的无线终端是否符合被 识别条件,而不是逐个检测无线终端,可以提高无线识别的效率。现有技术
被卡反射的信号, 一个时刻只能检测到一个卡发出的信号或被卡反射的信号, 不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刷卡。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该无线识别系 统包括微处理器1、远端处理单元2和显示单元3,远端处理单元2分别与微 处理器1和显示单元3连接。其中,微处理器l包括第一存储单元ll、无 线检测单元12、第一判断单元13和第一反馈单元14,其中,第一存储单元 11用于存储无线终端的记录;无线^r测单元12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 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并且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 端时,获取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第一判断单元13分 别与无线检测单元12和第一存储单元11连接,用于当无线检测单元12检测 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查询无线终端的记录,判断无线终端是否符合识别 条件;第一反馈单元14分别与无线检测单元12、第一判断单元13、第一存 储单元11和远端处理单元2连接,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13确定无线终端符 合识别条件时,向远端处理单元2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险测到 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刻,并向 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图2中,无线检测单元12和第一判断单元13 是同步工作的,无线4企测单元12检测到无线终端后,将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 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发送给第一判断单元13,第一判断单元进行判断,同 时无线检测单元12继续检测是否有无限终端到达预先设定的区域。
第一判断单元13具体可以用于判断无线终端被;险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 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 一预 设值,如果无线终端^皮;险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 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则,确定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
如图2所示的无线识别系统可以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在收费站设置如 图2所示的无线识别系统,系统中的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检测预先设 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预先设定的区域可以是以无线识别系统为中心, 0米到100米为半径的圓形区域。微处理器持续循环扫描,如果多个无线终 端同时进入预先设定的区域,则微处理器可以同时检测到多个无线终端的信 号。无线终端设置在车辆上,微处理器检测到无线终端时,可以根据无线终 端发出的信号确定各个无线终端的标识。在微处理器中可以存储各个无线终 端的记录,记录中包括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 刻。根据各个无线终端的标识,;微处理器查询各个无线终端的记录。当无线 终端此次祐j企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相邻上一次^皮检测的时刻之间 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则,确定无线终 端不符合识别条件。第一预设值可以是车辆通过收费站的平均时间,例如第 一预设时间可以设置成10分钟。如果在10分钟之内两次检测到同一个无线 终端的信号,则当第二次;险测到该无线终端的信号时,有可能该无线终端所 在的车辆还没有通过收费站,则微处理器不做任何处理,继续检测其他的无 线终端信号。如果在IO分钟之后检测到了同一个无线终端的信号,则该无线 终端所在的车辆可能第二次通过收费站,微处理器可以向该无线终端识别成 功信息,例如,向无线终端返回ok-ack信号,并且孩i处理器向远端处理单元 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 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所谓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 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是指微处理器每次检测到无线终端时,用当前次 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覆盖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采用这种覆盖式 的存储方式,记录中保存的就一直是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 源端处理单元纟艮据接收到的无线终端的标识,判断无线终端对应的车辆所属 的类型,然后根据收费策略,计算无线终端对应的车辆应该被收取的费用。显示单元将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进4亍显示,例如,可以显示无线终 端标识、被检测到的时刻、车辆的类型、被收取的费用、剩余金额等信息。
显示单元可以是设置在收费站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 LCD),也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筒称LED)或等离子 体显示屏(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通过显示单元,各个无线 终端对应的车辆上的用户可以看到各自车辆的收费结果。这样,多辆车通过 收费站时,就无需排队,无线识别系统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对多辆车的识别。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该无线识别系 统中的微处理器l包括第二存储单元15、无线检测单元12、请求单元16、 接收单元17、第二判断单元18、第三判断单元19和第二反馈单元20。第二 存储单元15用于存储无线终端的记录和无线终端的鉴权信息,该鉴权信息包 括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是指一
对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与该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对应的密码。有效的无线 终端标识可以是一个单位中所有人员的无线终端对应的标识,本单位外人员 的无线终端的标识则属于无效的无线终端标识,每个有效的无线终端的标识 可以与一个密码对应。无线检测单元12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 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并且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 取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请求单元16分别与无线检测 单元12和第二存储单元15连接,用于当无线检测单元12检测到至少一个无 线终端时,向无线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无线终端返回密码。接收单 元17用于接收所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第二判断单元18分别与无线检测单 元12、接收单元17和第二存储单元15连接,用于判断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 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是否是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 一个;如果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的密码是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 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则确定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否则确定无 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无效。第三判断单元19分别与第二存储单元15、无线检测单元12和第二判断单元18连接、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18确定无线终端返 回的密码有效时,判断无线终端^皮;险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 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无 线终端被;险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祐j企测到的 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则,确 定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第二反馈单元20分别与无线;f企测单元12、第 三判断单元19、第二存储单元15和远端处理单元2连接,用于当第三判断 单元19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 和无线终端纟皮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祐: 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 功信息。如图3所示的无线识别系统可以应用于单位的人员考勤。在一个单 位的入口处设置如图3所示的无线识别系统,无线识别系统中的微处理器通 过无线扫描方式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预先设定的区域可 以是以无线识别系统为中心,0米到IO米为半径的圓形区域。微处理器持续 扫描,如果多个无线终端同时进入预先设定的区域,则微处理器可以同时检 测到多个无线终端的信号。无线终端由单位的人员携带。微处理器检测到无 线终端时,向无线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无线终端返回密码。如果 该无线终端归属的用户确定需要被识别,例如,在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单位 的人员就需要被识别,则通过无线终端向无线识别系统发送密码,如果该无 线终端归属的用户确定不需要被识别,例如,在一天中非上下班时间经过无 线识别系统时,即使被微处理器检测到,该无线终端归属的用户也不需要被 识别,则通过无线终端向刷卡系统发送拒绝信息。当无线识别系统中的微处 理器接收到无线终端发送的拒绝信息时,则无线识别系统不进行任何处理, 继续扫描其他的无线终端信号。当无线识别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收到无线终端 发送的密码时,判断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是否是鉴权信息 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如果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的密码是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则确
定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否则确定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无效。当密码有 效时,;微处理器继续判断无线终端^皮4企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 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无线 终端^皮;险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 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则,确定 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第二预设值可以是各个单位^L定的工作时间,例 如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设置成8小时。如果在8小时之内两次检测到同一个无 线终端的信号,则当第二次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信号时,有可能该无线终端 归属的用户在8小时之内两次经过单位的入口,则微处理器不做任何处理, 继续;f企测其他的无线终端信号。如果在8小时之后检测到了同一个无线终端 的信号,则该无线终端归属的用户可能是加班,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无钱终 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祐:;险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 上一次祐: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远端处理单元 接收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后,根据相应的考勤规则, 作出相应的计算和判断,计算和判断的结果就是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单元 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例如,可以显示无线终端标识、^皮检测到的时刻、 考勤状态(可以包括正常上班、早退、迟到、加班等)。该显示单元可以是 设置在单位入口处的LCD显示器,也可以是LED显示器或PDP显示器,通过 该显示单元,各个无线终端归属的用户就可以看到自己被识别的结果。这样, 多个人需要被无线识别系统识别是,就无需排队,无线识别系统可以在同一 时间完成对多个人的识别。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101、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 是否有无线终端信号,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无线终端的标识 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查询存储的无线终端的记录,记录包括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险测到的时刻;判断无线终端是否符合识 别条件;
步骤102、当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微处理器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 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祐」险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 端相邻上一次祐:;险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
步骤103、远端处理单元接收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 时刻后,根据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数据处理;
步骤1(H、显示单元将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
到高速公路收费,包括
步骤201、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 是否有无线终端,如果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无线终端的标识和 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
步骤202、查询无线终端的记录,判断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与无线 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 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可以是10分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 步骤201。
步骤203、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即确定设置有该无线终端的车 辆需要被收费。
步骤204、微处理器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皮 ^r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刻, 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具体地,微处理器向车辆上的无线终端发 送ok—ack信号,确认识别成功。
步骤205、远端处理单元接收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祐:检测到的 时刻后,根据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数据处理。
步骤2Q6、显示单元将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远端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的时间很短,所以一旦车辆上的无线终端被 检测到,则在很短时间内,车辆上的人员即可看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数据处 理结果。当微处理器检测到多个无线终端时,远端处理单元可以批量处理多 个无线终端的凄t据,并将多个凄t据处理结果同时显示。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无线识别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 到单位的人员考勤,包括
步骤301、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 是否有无线终端,如果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无线终端的标识和 无线终端纟皮检测到的时刻。
步骤302、微处理器向无线终端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无线终端返回密码。
步骤303、微处理器接收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
步骤304、微处理器判断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是否是 存储的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如果是,则 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1。
步骤305、确定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
步骤306、微处理器判断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与无线终端的记录中 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4企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 是,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1。
步骤307、微处理器确定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孩史处理器向远端处理 单元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 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
步骤308、微处理器将远端处理单元接收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 被检测到的时刻后,根据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无线终端相关的 数据处理。
步骤309、显示单元将远端处理单元的lt据处理结果显示。 远端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的时间4艮短,所以一旦本单位人员的无线终端被检测到,则在很短时间内,本单位人员即可看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数据 处理结果。当^[效处理器检测到多个无线终端时,远端处理单元可以批量处理 多个无线终端的数据,并将多个数据处理结果同时显示。
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微处理器可以是蓝牙(bluetooth)无线模块或 无线宽带(WIFI)模块。远端处理单元为带有蓝牙无线模块或无线宽带模块 的计算机或存储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 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远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远端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和显示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查询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所述记录包括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符合识别条件,当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向所述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后,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无线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 是否有无线终端;并且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 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第一判断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检测单元和第一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无线检测单元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查询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 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符合识别条件;第一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检测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存储单 元和远端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 别条件时,向所述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 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险测到的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用 于判断所述无线终端^皮;险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 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祐:4企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 否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和所述无线终端的鉴权信息,所述鉴权信息包括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无线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并且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请求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检测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无线检测单元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无线终端返回密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第二判断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检测单元、接收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连 接,用于判断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是否是所述鉴 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如果所述无线终端的 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的密码是所述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 码对中的一个,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否则确定所述无线终 端返回的密码无效;第三判断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无线检测单元和第二判断单 元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确定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时,判 断所述无线终端净皮检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 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所述无线终端 ^皮4企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祐:;险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 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第二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检测单元、第三判断单元、第二存储单 元和远端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r测到的 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蓝牙 无线模块或无线宽带模块;所述远端处理单元为带有蓝牙无线模块或无线宽带模块的计算机或存储器。
6、 一种无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 终端,当;f企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 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查询存储的所迷无线终端的记录,所述记录包括无线 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险测到的时刻;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 符合识别条件;当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所述微处理器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所 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皮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所述无线终端的记 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皮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 信息;所述远端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 的时刻后,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 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单元将所述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区域为以 所述^f效处理器、远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的无线识别系统为中心,0~ 100 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符 合识别条件具体为判断所述无线终端净皮;险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 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所述无 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 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 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 件;否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不符合识别条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微处理器4佥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无线终端返回密码;所述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符合预定条件具体为判断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是否是存储的鉴权 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所述鉴权信息包括多个 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如果所述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所述无线终端的 密码是所述鉴权信息中多个有效的无线终端标识和密码对中的一个,则确定 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否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无效;当确定所述无线终端返回的密码有效时,判断所述无线终端纟皮检测到的 时刻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 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所述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与所述无线 终端的记录中所述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 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否则,确定所述无线终端不符 合识别条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识别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微处理器、远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无线扫描方式持续循环检测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是否有无线终端,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时,查询无线终端的记录,当无线终端符合识别条件时,向远端处理单元发送无线终端的标识和无线终端被检测到的时刻,更新无线终端的记录中无线终端相邻上一次被检测到的时刻,并向无线终端发送识别成功信息;远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无线终端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数据处理;显示单元用于将远端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无线终端,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G06K7/10GK101604374SQ200910088509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盛焱新 申请人: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