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671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电子设备(electronic equipment ),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与全球定位导航器(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navigation, GPS navigation)等手持电子装置以及电脑等,通常需要透过键盘、滑鼠 或触控面板(touchpanel)等输入装置来操作,其中触控面板能与电子设备的萤幕整合成 一触控式萤幕(touch screen),因此触控面板被广泛地采用。
图1A为已知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而图1B是图1A中线工-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 阅图1A与图1B,已知的触控面板IOO包括一透明玻璃板IIO、多个纵向导电条(vertical conductive strip) 120、多个横向导电条(horizontal conductive strip) 130 以及一晶片(chip) 14 0。
透明玻璃板110具有一上表面112与一相对上表面112的下表面114,其中这些纵向导电 条120皆配置在上表面112上,而这些横向导电条130皆配置在下表面114上。也就是说,这 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分别配置在透明玻璃板110的相对二表面上。
承上述,纵向导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皆为透明的铟锡氧化物膜层(Indium Tin Oxide film, ITO film),且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分别具有多个导 电层122、 132,其中任一条纵向导电条120中的导电层122皆彼此电性连接,而任一条横向 导电条130中的导电层132皆彼此电性连接。
晶片140具有多个输出入端(Input / Output contact, I/O contact) 142,而 这些输出入端142—对一地电性连接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因此纵向导 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的总数量会等于输出入端142的数量,且晶片140电性连接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
当一触控笔P1接触上表面112或导电层122时,触控笔P1所对应的纵向导电条120或横
向导电条130二者的电容值会改变。此时,晶片140会根据此改变的电容值,得知触控笔P1
的位置,以移动电子设备的萤幕所显示的游标(cursor),让使用者得以从触控面板100操 作手持电子装置或电脑等电子设备。
由此可知,每一条纵向导电条120与每一条横向导电条130可分别作为能感测触控笔P1
位置的二个感测器(sensor)。因此,触控面板100所具有的感测器的数量等于纵向导电条
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的总数量。以图1A为例,触控面板100包括五条纵向导电条120与
四条横向导电条130,因此触控面板100具有九个感测器。
一般而言,触控面板100所具有的感测器越多,触控面板100的精确度越高,即触控面板
100能更准确地侦测到触控笔P1的位置,以精确地控制游标移动。为了提高触控面板100的
精确度,目前许多公司、工厂、企业与学术单位在触控面板100的研究上,都是朝向增加纵
向导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数量的趋势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该装置能大幅增加触控输入装置所具有的 感测器的数量,有效地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精确度,以准确地侦测触控笔或手指的位置,进 而让使用者可以顺利地操作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包括一基板、多层感测导电层(sensor conductive
layer)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first switch unit)。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而这些感
测导电层皆配置在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arrange in column-row order)。这些 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 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二电晶体以及一反相器(inverter)。
其中一个电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而另一个电 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此外,各个电晶体具有 一启动端、 一第一输出端以及一第一输入端。各个反相器具有一第二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一个电晶体的启动端,而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个电晶体的 启动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电晶体为一场效电晶体(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一双极性电晶体(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 BJT)或一薄膜电晶体(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其中上表面具有一 行边缘,而各个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行边缘的其中一个感 测导电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多个第三开关单元,其中上表面更具有 一连接行边缘的列边缘,而各个第三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列边 缘的其中一个感测导电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一晶片、多条第一接线以及多条第二接 线。晶片具有多个输出入端。这些第一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三开关单元与这些输出入 端之间,而这些第二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二开关单元与这些第一接线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晶片更具有一电性连接这些第二输入端的时脉产生端(clock
generation contact),而晶片从时脉产生端输出一时脉讯号至这些反相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列边缘的长度大于行边缘的长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一配置于上表面的保护层,其中保护层 覆盖这些感测导电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层是透明的(transparent)。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 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开关单元皆配置于上表面上,并位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 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感测导电层为多个透明导电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透明导电膜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为一透明板。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透明板的材料为玻璃、氧化铝或高分子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更具有一相对上表面的下表面,而这些第一开关单元皆 配置于下表面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开关单元整合成至少一晶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与这些感测导电层整合成一线路板(wiririgboard)。
透过这些感测导电层,本发明的触控输入装置能感测触控笔或手指,并且根据触控笔或 手指的位置,让使用者可以操作电子设备。因此,本发明的触控输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
备0
关于上述本发明的特征,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图1A为己知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线J-J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A中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线K-K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触控面板
110透明玻璃板
112、 212、 310a上表面
114、 214、 310b下表面
120纵向导电条
122、 132导电层
130横向导电条
140、 240、 330晶片142、 242 if出入端
200、 300触控输入装置
210、 310基板
220、 320感测导电层
220a顶面
230a第一开关单元
230b第二开关单元
230c第三开关单元
232电晶体
232a第一输出端
232b第一输入端
232c启动端
234反相器
234a第二输出端
234b第二输入端
244时脉产生端
250a第一接线
250b第二接线
260保护层
312介电层
314导电连接结构
316接垫
El行边缘E2列边缘
Pl、 P2触控笔
S焊球
X、 Y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而图2B是图2A中线J-J的剖
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200可以是一种触控面板,而且 能与多种电子设备的萤幕整合成触控式萤幕,进而应用于这些电子设备的操作。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数位助理器、全球定位导航器(GPS navigation)、
数位音讯播放器(Digital Audio Player, DAP,其例如是MP3播放器)或掌上型游乐
器等手持电子装置;或者是电脑,例如桌上型电脑(desktop computer)、笔记型电脑
(laptop)、工业电脑或超级移动电脑(Ultra-Mobile PC, UMPC);或是提款机、收
银机或大型游戏机(arcade game)等。
触控输入装置200包括一基板210、多层感测导电层220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
基板210具有一上表面212与一下表面214,其中上表面212相对于下表面214,而这些
感测导电层220皆配置在上表面212上。也就是说,这些感测导电层220都是配置在基板
210的同一表面上。
基板210可以是透明的,即基板210可为一种透明板。此透明板的材料例如是玻璃、氧 化铝或高分子材料,而此高分子材料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醯亚胺(polyimide, PI)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酉旨(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俗称压克力,Acrylic)等可以制作成透明板的材料。
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可为多个透明导电膜,而透明导电膜的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或铟
锌氧化物等透明导电材料。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呈行列排列,其中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可以
是沿着方向X与方向Y排列成阵列(array)形式,例如感测导电层220是沿着方向X排成一列(row),沿着方向Y排成一行(column)。
在本实施例中,方向X可以与方向Y垂直,而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可以呈矩阵(matrix) 排列,如图2A所示。此外, 一些感测导电层220的顶面220a的形状实质上为菱形,而另 一些位在上表面212边缘处的感测导电层220,其顶面220a的形状实质上为三角形。
不过,须说明的是,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感测导电层220的顶面220a的形状实 质上可以是矩形、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而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也可以呈矩阵排列以外 的方式来排列,例如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呈蜂巢形状排列。因此,图2A所示的感测导电层 220的排列方式与顶面220a的形状皆为举例说明,并非限定本发明。
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配置于基板210上,而且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电性连接这 些感测导电层220。藉由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可以彼此 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也可以彼此电性导通。
举例而言,各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二个感 测导电层220之间,以及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二个感测导电层220 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可电性连接于每一行与每一列的相邻二感测 导电层220之间。
承上述,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可具有电路切换的功能,让每一行的感测导电层220
能彼此电性导通,以及每一列的感测导电层220能彼此电性导通。也就是说,这些第一开关
单元230a能让所有的感测导电层220在列方向(如方向X)上或在行方向(如方向Y)上 彼此电性导通。
当每一行的感测导电层220彼此电性导通时,任二列的感测导电层220会彼此电性绝缘。
同样地,当每一列的感测导电层220彼此电性导通时,任二行的感测导电层220也会彼此电
性绝缘。因此,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能控制感测导电层220,让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不
会同时在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电性导通,而是选择在列方向或行方向上电性导通。
另外,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皆配置在上表面212上,所以第一开关单元230a与感测导电层220都是配置在基板210的同一表面上。第一丌关单元230a皆位于这些感测导电
层220之间。举例而言,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位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
二感测导电层220之间,以及位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220 之间。
触控输入装置200可以更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多个第三开关单元230c,而 这些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电性连接感测导电层220。基板210的上表 面212具有一行边缘E1与一列边缘E2,其中行边缘E1连接列边缘E2,并与列边缘E2相 邻。列边缘E2的长度可大于行边缘El的长度。不过,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列边缘 E2的长度可以实质上等于行边缘El的长度。
承上述,各个第二开关单元230b电性连接每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中邻近行边缘 El的其中一个感测导电层220,而各个第三开关单元230c电性连接每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 层220中邻近列边缘E2的其中一个感测导电层220。由此可知,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 三开关单元230c皆电性连接邻近上表面212边缘(如行边缘El与列边缘E2)的感测导电 层220。
触控输入装置200可更包括一晶片240、多条第一接线250a与多条第二接线250b。 晶片240具有多个输出入端242,并能从这些输出入端242输出电讯号。这些第一接线250a 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三开关单元230c与这些输出入端242之间,而这些第二接线250b 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这'些第一接线250a之间。
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皆具有开启或关闭电路的功能,其中这些第 二开关单元230b能开启或关闭这些第二接线250b与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之间的电路,而 这些第三开关单元230c能开启或关闭这些第一接线250a与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之间的电 路。因此,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皆能开启或关闭晶片240与这些感测 导电层220之间的电路。另外,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 二者会交替地开启或关闭电路。详细 而言,当第二开关单元230b被开启时,第三开关单元230c会被关闭。反之,当第三开关 单元230c被开启时,第二开关单元230b会被关闭。因此,晶片240会从第二开关单元230b 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交替地输出电讯号至这些感测导电层220,进而驱动感测导电层220。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200可更包括一保护层260,而保护层260配置于上表面 212,并覆盖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例如保护层260全面性地覆盖上表面212、所有感测导 电层220以及所有第一开关单元230a。如此,保护层260能保护感测导电层220与第一开 关单元230a,以避免遭到刮伤。
保护层260可以是透明的,并且可为绝缘体,例如保护层260的材料为玻璃、或是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即压克力)等高分子材料。如此,触控输入装置200不仅适合应用在触控式 萤幕的技术领域中,同时也让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不会因为保护层260而发生短路。
触控输入装置200可透过触控笔P2 (如图2B所示)或手指来操作,其中触控笔P2可
以是一种电容笔。当触控笔P2或手指接触保护层260时,触控笔P2或手指所对应的感测
导电层220的电容值会改变,而晶片240会根据此改变的电容值来控制电子设备,例如晶片
240能让电子设备的萤幕所显示的游标移动。如此,使用者可以利用触控输入装置200来操 作电脑、手持电子装置、提款机、收银机或大型游戏机等电子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图2B所示的触控输入装置200包括保护层260,但是在其他未绘
示的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200亦可以不包括保护层260,而触控笔P2或手指可直接接
触这些感测导电层220。当感测导电层220被触控笔P2或手指接触时,触控笔P2或手指
所对应的感测导电层220的电容值也会改变。因此,即使没有保护层260,触控输入装置
200仍可以操作电子设备。
由上述内容可得知,晶片240搭配第一开关单元230a,让每一行与每一列的感测导电
层220交替地接收电讯号,以感测触控笔P2或手指。因此,每一列的感测导电层220与每一行的感测导电层220可分别作为能感测触控笔P2或手指的位置的二个感测器。换言之,
触控输入装置200所具有的感测器的数量等于所有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与列数的总和。
举例来说,图2A所示的触控输入装置200包括九行感测导电层220与七列感测导电层
220,因此触控输入装置200具有十六个感测器。相较于已知技术而言,虽然图1A所示的
已知的触控面板100,其所包括的导电层122、 132 二者的数量相当于触控输入装置200所
包括的感测导电层220的数量,但是触控输入装置200却比触控面板100多出七个感测器,进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其次,晶片240所具有的输出入端242的数量等于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与列数二者
之中的数量最大者。也就是说,如果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大于列数的话,输出入端242
的数量等于行数。反之,如果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小于列数的话,输出入端242的数量等于列数。
以图2A为例,图2A所示的触控输入装置200包括九行感测导电层220与七列感测导电层220,因此所有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大于列数,而且晶片240具有九个输出入端242。由此可见,晶片240所具有的输出入端242的数量等于所有感测导电层220的行数。
此外,与图1A所示的已知的触控面板100相比,尽管触控面板100所包括的导电层122、
132 二者的数量与触控输入装置200所包括的感测导电层220的数量相当,但是本实施例的
晶片240所具有的输出入端242的数量却等于已知技术中的晶片140所具有的输出入端142的数量。
由此可知,在感测导电层220与已知的导电层122、 132二者数量相同,以及输出入端
242与已知的输出入端142二者数量相当的条件下,相较于已知技术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
输入装置200可以具有较多的感测器,以获得较高的精确度,进而能准确地侦测到触控笔P2或手指的位置。
关于第一开关单元230a,在电路结构方面,第一开关单元230a具有多种实施例,而以下将配合图2A与图2C,提出第一开关单元230a在其众多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电路结构。因此,在此事先申明,图2C所示的第一开关单元230a的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说明,并非限定本发明。
图2C是图2A中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2A与图2C,各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包括二电晶体232与一电性连接这些电晶体232的反相器234。其中一个电晶体232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220之间,另一个电晶体232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220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220之间。
各个电晶体232具有一第一输出端232a、 一第一输入端232b以及一启动端232c,而
至少一个电晶体232可以是场效电晶体、 一双极性电晶体或一薄膜电晶体。举例来说,在同
一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中,二电晶体232都可以是场效电晶体;或是,二电晶体232都可
以是双极性电晶体;或者,其中一个电晶体232是场效电晶体,而另一个电晶体232是双极性电晶体。
当电晶体232为场效电晶体时,启动端232c为闸极(gate),第一输入端232b为源极(source),而第一输出端232a为汲极(drain)。当电晶体232为双极性电晶体时,启动端232c为基极(base),第一输入端232b为集极(collector),而第一输出端232a为射极(emitter)。
反相器234具有一第二输出端234a与一第二输入端234b,其中第二输入端234b电性连接其中一个电晶体232的启动端232c,而第二输出端234a电性连接另一个电晶体232的启动端232c。因此,在同一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中,反相器234能打开或关闭这些电晶体232。 ,
这些第一开关单元230a可透过时脉讯号(clock signal)来切换电路。详细而言,晶片240可以更具有一时脉产生端244,而时脉产生端244电性连接这些反相器234的第二输入端234b。因此,晶片240可以从时脉产生端244输出一时脉讯号至这些反相器234。
时脉讯号含有多个脉冲(pulses),而反相器234能反转(inverse)时脉讯号。当
反相器234接收时脉讯号时,同一个第一开关单元230a中的二电晶体232会被交替地打开。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电晶体232被打开时,另一个电晶体232处于关闭的状态,即二个电
晶体232不会同时被打开。如此,第一开关单元230a得以切换电路。
另外,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 二者的电路结构可与图2C所示的第一
开关单元230a的电路结构相同。不过,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开关单元230b
所包括的电晶体232的数量可为一个,而各个第三开关单元230c所包括的电晶体232的数量也可为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晶体232可以是薄膜电晶体,而反相器234基本上可以是由多个电晶体(例如薄膜电晶体)所组成,因此本发明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能根据以上内容与目前的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制造技术,来制造反相器234与电晶体232。
图3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而图3B是图3A中线K一K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300与前述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300相似,而以下将着重介绍二者的差异。
触控输入装置300包括一基板310、多层感测导电层320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未标
示)。基板310具有一上表面310a与一相对上表面310a的下表面310b,其中这些感测
导电层320皆配置在上表面310a上,即这些感测导电层320都是配置在基板310的同一表面上。
基板310与这些感测导电层320可以整合成一块线路板(wiring board),而此线路板例如是印刷线路板(Print Wiring Board, PWB)或软式线路板(flexible wiringboard)。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基板310不见得是透明的,而触控输入装置300可以作成笔记型电脑的角虫控塾(touch pas)或是电子书写塾(electronic sketch pad)。
详细而言,基板310可包括一介电层312、多个导电连接结构314以及多个接垫(pad)
316。介电层312的材料例如是树脂或陶瓷,而这些感测导电层320可以是透过电镀而形成,或是对一片金属箔片进行微影与蚀刻而形成,其中金属箔片例如是铜箔。
承上述,这些接垫316与这些感测导电层320分别位于介电层312的相对二表面上,而这些导电连接结构314位于介电层312内,并且分别连接于这些接垫316与这些感测导电层320之间。藉由这些导电连接结构314,接垫316与感测导电层320得以电性导通。
触控输入装置300中的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可整合成一块或多块晶片330,而这些晶片330皆配置在下表面310b上。换句话说,这些第一开关单元是配置在下表面310b上,即感测导电层320与第一开关单元是分别配置在基板310的相对二表面上。此外,各个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路结构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开关单元230a相同。
这些晶片330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320,以使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感测导电层320。详细而言,这些晶片330组装在基板310上,并电性连接这些接垫316,其中晶片330可用覆晶(flip chip)或打线(wire bond)的方式组装在基板310上。以覆晶为例,晶片330可透过多个焊球S (solder ball)而电性连接接垫316。
由于这些导电连接结构314分别连接于这些接垫316与这些感测导电层320之间,而晶片330电性连接接垫316,因此这些晶片330会经由焊球S、接垫316与导电连接结构314而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320。如此,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得以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320。
值得一提的是,触控输入装置300也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所出现的其他元件,例如触控
输入装置300更包括晶片240、多个第二开关单元230b、多个第三开关单元230c、多条第
一接线250a、多条第二接线250b以及保护层260。上述元件的功能、电路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与配置关系皆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不过,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230b与第三开关单元230c可整合在
晶片330中,或是整合成另一块晶片。其次,晶片240也可用覆晶或打线的方式组装在基板
310上,而这些第一接线250a与这些第二接线250b亦可配置于介电层312上,以形成线
路板上的走线(trace )。
综上所述,利用多个第一开关单元,本发明能大幅增加触控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感测器的
数量。因此,本发明能有效地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精确度,以准确地侦测触控笔或手指的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以顺利地操作电子设备。
其次,在本发明中的输出入端与已知技术中的输出入端二者数量相同或接近的条件下, 本发明的触控输入装置可具有更多数量的感测器。因此,本发明不仅能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 精确度,同时还能维持输出入端的数量。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更动与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上表面;多层感测导电层,皆配置在该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该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的该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开关单元包括 二电晶体,其中一个电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 另一个电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各该电晶体具 有一启动端、 一第一输出端以及一第一输入端;以及一反相器,具有一第二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入端,该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一个电晶体的启 动端,而该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个电晶体的启动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电晶体为一场效电晶体、 一双 极性电晶体或一薄膜电晶体。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其中该上表面具有一行边缘,而各该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该行边缘 的其中一个感测导电层,更包括多个第三开关单元,其中该上表面更具有一连接该行边缘的 列边缘,而各该第三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行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该列边缘的其中一个 感测导电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晶片,具有多个输出入端;多条第一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三开关单元与该些输出入端之间;以及 多条第二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开关单元与该些第一接线之间;其中该晶片更具有一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输入端的时脉产生端,而该晶片从该时脉产生端输出 一时脉讯号至该些反相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配置于该上表面的保护层, 其中该保护层覆盖该些感测导电层,其中该保护层是透明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于同一行 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相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开关单元皆配置于该上表面上,并位于同一行的该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同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 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其中该些感测导电层为多个透明导电膜,其中该些透明导电膜的 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一透明板,其中该透明板 的材料为玻璃、氧化铝或高分子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更具有一相对该上表面的下表面,而该些第一开关单元皆配置于该下表面上,其中该些第一开关单元整合成至少一晶片, 其中该基板与该些感测导电层整合成一线路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包括一基板、多层感测导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这些感测导电层皆配置在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这些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该装置能大幅增加触控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感测器的数量,有效地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精确度,以准确地侦测触控笔或手指的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以顺利地操作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546234SQ20091011169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刘家麟, 林建铭, 殷雪芳, 谢明达, 陈智崇 申请人: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