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657804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与方 法。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优点,所以也越来越受广大电脑消费 者的青睐。正因为如此,许多电脑生产商也将生产重点转移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上。在笔 记本电脑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须将许多的零组件组装在一起,才能让这些零组件 互相配合运作。因此,组装过程的流畅与否,便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一般而言,在笔记本电脑的前置手板(palm rest)的内侧,会配置有众多的电子单 元。当作业人员要组装前置手板时,便需要逐一地将这些电子单元通过导线连接至主机板。 此举不但费时且耗费人力。此外,在组装的过程中,机壳或前置手板常会遮挡住主机板、这 些电子单元及导线等零组件,所以作业人员不易目视零组件的位置。如此一来,作业人员只 能配合触摸的方式来将导线连接至主机板。此种视觉上的盲点对作业人员来说相当不便, 也会造成组装效率降低,或甚至发生零件损坏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组装。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用以提高使用者组装电子装置的效率与便 利性。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一第二电子模块以及一转接 件。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多个导线(lead wire)、一电路子板(daughterboard) 与一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配置于电路子板。导线分别连接于电子单元与电路子 板之间。电路子板电性连接于导线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 (motherboard)与一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母板,且与电路母板电性连接。转 接件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且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连 接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 器。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之间,且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 别用以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而第三 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第一方向与第 二方向彼此相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口,且此第一开口位于第一连接 器与第三连接器的一组装路径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位于电路母板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第一电子模 块配置于第一壳体,而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第二壳体。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位于 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盖板,而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暴 露出转接件。盖板组装于第二壳体以封闭第二开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一第二电子模块以及一转 接件。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一第一连接器,其中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至第一 连接器。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电路母板。 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器。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第三连 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之间,且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用以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 接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块还包括一电路子板与多个导线。电路子板 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且电路子板经由这些导线电性连接电子单元。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第三连 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第一方向与第二 方向彼此相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口,且此第一开口位于第一连接 器与第三连接器的一组装路径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位于电路母板的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第一电子模 块配置于第一壳体,而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第二壳体。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位于 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盖板,而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暴 露出转接件。盖板组装于第二壳体以封闭第二开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第一电子模块、 一第二电子模块、一转接件以及一盖板。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第一电子模块配置于 第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一第一 连接器。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器。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位于第 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电性 连接电路母板。转接件暴露于第二开口,且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转接件 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连接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盖板组装于 第二壳体以封闭第二开口。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 器。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之间,且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 别用以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而第三 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第一方向与第 二方向彼此相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口,其位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的一组装路径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位于电路母板的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块还包括一电路子板与多个导线。电路子板 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且电路子板经由导线电性连接电子单元。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第一电子模块、 一第二电子模块、一转接件以及一盖板。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第一电子模块配置于第 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多个导线、 一电路子板以及一第一连接器。电路子板经由导线电性连接电子单元。第一连接器配置于 电路子板且朝向一第一方向。这些导线分别连接于电子单元与电路子板之间,且电路子板 电性连接于导线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壳体与 第二壳体之间。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以及一第二连接器。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 口,以暴露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母板且电性连接电路母板。第二连接器朝向 第二方向。转接件暴露于第二开口,且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器。 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之间,且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沿 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对。盖板组 装于第二壳体以封闭第二开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组装有一第 一电子模块的一第一壳体。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一第一连接器,且这些电子 单元整合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器。接着,提供组装有一第二电子模块的一第二壳体。第二电 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且第二连接器配置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母板。然后, 提供一转接件。接着,组装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使得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位于第 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之后,组装转接件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使得转接件电 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连接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组装有第一电子模块的第一壳体的步骤包括下列步 骤。首先,提供第一电子模块。第一电子模块还包括一电路子板与多个导线。第一连接器 配置并电性连接于电路子板,并且分别连接这些导线于电子单元与第一连接器之间,使得 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器。接着,组装这些电子单元、电路子板与这些导线于该第 一壳体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第二壳 体具有一第二开口,且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器。软性连接 件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之间。组装转接件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 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使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以一第二方向面向第二开口,其中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对。接着,使转接件沿着一组装路径并以第二方向移动,以经由第二 开口,让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分别组装至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还包括提供一盖板,接着组装此盖 板于第二开口以封闭第二开口。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中,由于利用一第一电子模块先将 多个电子单元及其导线整合,然后再以一转接件将此第一电子模块与电子装置的一第二电 子模块连接。因此,节省了使用者组装此电子装置所需耗费的时间与人力,并同时在组装过程中所操作的各个零件均能清楚地目视操作,此举亦降低了组装过程中组装错误与零件损 坏的发生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A是图1的电子装置中第一电子模块的连接方块图。图2B是图2A中部分电子单元的配置示意图。图3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流程图。图4 图6是图1的电子装置对应图3的组装流程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300 电子装置110、310 第一电子模块112a:键盘112b:指纹辨识器112c:触控板112d:多媒体控制板112e:电源供应板112f:扬声器114a、114b、114c、114d、114e、114f 导线116:电路子板118、318 第一连接器120、220、320 第二电子模块122、222、322 电路母板122a:第一开口124,324 第二连接器130 转接件132 软性连接件134 第三连接器136:第四连接器140 第一壳体150、170:第二壳体152:第二开口160 盖板180、190 锁固件A 第一方向
B:第二方向C 下表面L 组装路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A是图1的电子 装置中第一电子模块的连接方块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A,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笔记 本电脑,其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110、一第二电子模块120以及一转接件130。第一电子模 块 110 包括多个电子单元 112a、112b、112c、112d、112e 与 112f、多个导线 114a、114b、114c、 114d、114e与114f、一电路子板116与一第一连接器118。第一连接器118安装配置于电路 子板116下表面C。导线114a 114f分别连接于电子单元112a 112f与电路子板116 之间,通过电路子板116将各导线传递的信号集中而导接至第一连接器118。在此予以进一步说明。图2B是图2A中部份电子单元的配置示意图,且其中第一 壳体14的的方位适与图1相反,亦即下表面朝上,以明示安装于其下表面的元件,例如电路 子板116、电子单元112f及导线114f等。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其中图2B仅显示部分 电子单元以作为说明,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电子单元112a 112f 例如分别为键盘112a、指纹辨识器(fingerprint reader) 112b、触控板(touchpad) 112c、 多媒体控制板(media dash board) 112d、电源供应板(power board) 112e以及扬声器 (speaker) 112f。这些电子单元112a 112f借由相对应的导线114a 114f而集中导接 至电路子板116。虽然,本实施例将这些电子单元112a 112f列举如上,但并未限定这些 电子单元112a 112f的种类,设计者仍可依照实际需求而予以增减。就第二模块120而言,第二电子模块120包括一电路母板122与一第二连接器 124。第二连接器124配置于电路母板122下表面C,且与电路母板122电性连接。在本 实施例中,此电路母板122例如配置有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未 示出)、存储器(未示出)、南桥芯片组(southbridge chipset,未示出)以及北桥芯片组 (north bridge chipset,未示出)等。另外,转接件130组装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 接器124之间,且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以连接第一电子模块110 与第二电子模块120。再者,电子装置100还可包括一第一壳体140与一第二壳体150。在本实施例中,第 一电子模块110可借由多个锁固件180例如螺丝而支撑固定于第一壳体140。同样的,第二 电子模块120可借由多个锁固件190而支撑固定于第二壳体150。在第一壳体140组装于 第二壳体150后,第一电子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位于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150 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4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的一前置手板(palm rest)。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电子单元112a 112f分别通过导线114a 114f整合 地连接于电路子板116,且转接件130连接于电路子板116与电路母板122之间。因此,这 些电子单元112a 112f便能够通过转接件130连接至电路母板122。如此一来,当使用 者组装电子装置100时,使用者不需逐一地将这些电子单元112a 112f通过导线114a 114f组装于电路母板122,使得组装效率得以提升。此举不但减少耗费的人力与时间,也能 有效地降低组装成本。
进一步来说,请再参考图1,转接件130可包括一软性连接件132、一第三连接器 134与一第四连接器136。软性连接件132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器134与第四连接器136 之间,且第三连接器134与第四连接器136分别用以组装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 器124。在本实施例中,软性连接件132例如是一软排线(flex cable)或是一软性线路板 (Flex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0软性连接件132可借由其可挠曲的特性,来吸收第 一电子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之间的组装公差。亦即,软性连接件132不但可作为 第一电子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之间的转接媒介之外,也能让使用者更方便地进行 组装。另一方面,上述这些连接器118、124、134与136例如是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BTB connector),可让不同的电路板能借由这些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 以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此板对板连接器已于业界广泛地使用,其相关结构与说明可参考 美国专利US6, 293,805或US5, 735,696,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第一壳体140组装至第二壳体150之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 124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A。此时,使用者可将第三连接器134与第四连接器136分别沿着 相对第一方向A的一第二方向B组装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而完成第一电子 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的连接。进一步来说,电路母板122具有一第一开口 122a,且此第一开口 122a位于第一连 接器118与第三连接器134的一组装路径L上。当第一壳体140组装于第二壳体150时,至 少部分的第一连接器118穿过第一开口 122a。此外,第二壳体150具有一第二开口 152,以 借此暴露出转接件130。使用者可通过第二开口 152将转接件130连接至第一连接器118 与第二连接器124。换句话说,第二开口 152的尺寸设计,以至少能便于组装者将转接件130 自外部连接至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为佳,当然,第二开口 152亦可配合其他元 件或操作所需的开口一并开设,以避免开设过多开口。另外,电子装置100还可包括一盖板 160,当上述零件完成组装后,使用者便可组装此盖板160于第二开口 152以封闭第二开口 152,而达到保护壳体140、150内电子模块110、120的目的。图3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流程图,图4 图6是图1的电子装置对应图3的 组装流程的剖面示意图。以下,将配合图3 图6对组装的流程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电子 装置100的结构已于上述文字中提及,在此便不再赘述。请先参考图3及图4。首先进行步骤S300a,提供组装有第一电子模块110的第一 壳体140。详细来说,步骤S300a可包括S310 S330等三个子步骤。首先进行步骤S310, 提供第一电子模块110,其包括多个电子单元112a 112f、第一连接器118、电路子板116 与多个导线114a 114f,第一连接器118配置并电性连接于电路子板116。接着进行步骤 S320,分别连接导线114a 114f于电子单元112a 112f与第一连接器118之间,使得电 子单元112a 112f整合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器118 (如图2A或图2B)。之后进行步骤S330, 组装电子单元112a 112f、电路子板116与导线114a 114f于第一壳体140上。然后进行步骤S340,提供组装有第二电子模块120的第二壳体150。第二电子模 块120包括电路母板122与第二连接器124,且第二连接器124配置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母板 122。电路母板122具有一第一开口 122a,第二壳体150具有一第二开口 152。请参考图4与图5,接着进行步骤S350,可沿着第一方向A将第一壳体140组装至第二壳体150,使得第一电子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位于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 150之间。此时,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分别朝向第一方向A,且第一开口 122a 暴露出第一连接器118。然后进行步骤S360,提供转接件130,其具有一第三连接器134、一第四连接器136 与一软性连接件132。请参考图5与图6,再来进行步骤S300b,组装转接件130于第一连接器118与第 二连接器124。详细来说,步骤S300b可包括S370与S380等两个子步骤。首先进行步骤 S370,使第三连接器134与第四连接器136以第二方向B面向第二开口 152。接着进行步骤 S380,使转接件130沿着组装路径L并以第二方向B移动。如此一来,转接件130便可经由 第二开口 152组装于第一电子模块110与第二电子模块120之间,使得第三连接器134与 第四连接器136分别组装至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转接件130可在第一壳体140组装至第二壳体150后,通过第 二开口 152组装至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因此,使用者可通过第二开口 152目 视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二连接器124的位置,而能够方便地将转接件130组装上去。此外, 如前所述,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二开口 152只有用来组装转接件130,但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 例中,第二开口 152的尺寸可以放大,而可用来更换电路母板126上的存储器或中央处理 器。也就是说,第二开口 152可与第二壳体150上原有的开口(未示出)整合在一起,而减 少开孔的数量。此外,在组装完转接件130后,还可进行步骤S390以及步骤S400。提供盖板160, 并组装盖板160于第二开口 152。如此一来,盖板160便会封闭第二开口 152。至此,便完 成电子装置100的组装流程。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7,图1的电 子装置100是以第一开口 122a暴露出第一连接器118,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中,第 二电子模块220的电路母板222并未具有图1中的第一开口 122a,第一连接器118与第三 连接器134是位于电路母板222的一侧。亦即,在电子装置200中,可省略如图1的第一开 □ 122a。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8,在此实施 例中,电子装置300的第一连接器318可直接对接于第二连接器324,而可省略如图1的转 接件130以及位于第二壳体170上的第一开口 122a与盖板160。详细来说,相较于图1的 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于电路母板322上的第二连接器324是朝向第二方向B,且第二 连接器324与第一连接器318彼此互为公母插座。因此,使用者仅需将第一连接器318直 接连接至第二连接器324,即可将第一电子模块310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子模块32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借由将多个电子单元及其导线整合 于第一电子模块上,并经由一转接件连接至第二电子模块。此举简化了传统需逐一将电子 单元及导线连接至第二电子模块的繁复步骤。再者,利用转接件中软性连接件的可挠曲特 性,因而能吸收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之间的组装公差。另外,由于第一电子模块与 第二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均朝向同一方向,且第二电子模块具有第一开口以暴露出第一电子 模块上的第一连接器,因此使用者于组装时能避免目视上的盲点,以借此提高组装电子装 置的准确性与达成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多个导线、一电路子板与一第一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子板,该些导线分别连接于该些电子单元与该电路子板之间,且该电路子板电性连接于该些导线与该第一连接器之间;一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母板,且与该电路母板电性连接;以及一转接件,组装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之间,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以连接该第一电子模块与该第二电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 与一第四连接器,其中该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之间,且该 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分别用以组装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分别朝向一第 一方向,而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 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口,且该第一开口 位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三连接器的一组装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三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母 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其中该第一电 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一壳体,而该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壳体,且该第一电子模块与该 第二电子模块位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盖板,而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暴 露出该转接件,且该盖板组装于该第二壳体以封闭该第二开口。
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一第一连接器,其中该些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 至该第一连接器;一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 路母板;以及一转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器,其中该软性连接件电性 连接于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之间,且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分别用以组装 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 ;一第一电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一壳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一 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一第一连接器,其中该些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至该第一连接 器;一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壳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二 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第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路母板;一转接件,暴露于该第二开口,且组装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之间,该转接件 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以连接该第一电子模块与该第二电子模块;以 及一盖板,组装于该第二壳体以封闭该第二开口。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 ;一第一电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一壳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一 电子模块包括 多个电子单元; 多个导线;一电路子板,经由该些导线电性连接该些电子单元;一第一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子板且朝向一第一方向,其中该些导线分别连接于该些 电子单元与该电路子板之间,且该电路子板电性连接于该些导线与该第一连接器之间;一第二电子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壳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二 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具有一第一开口,以暴露该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母板且电性连接该电路母板,其中该第二连接器朝向该第二方向;一转接件,暴露于该第二开口,且包括一软性连接件、一第三连接器与一第四连接器, 其中该软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四连接器之间,且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 四连接器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组装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 二方向彼此相对;以及一盖板,组装于该第二壳体以封闭该第二开口。
11.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组装有一第一电子模块的一第一壳体,其中该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与 一第一连接器,该些电子单元整合地连接至该第一连接器;提供组装有一第二电子模块的一第二壳体,其中该第二电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母板与一 第二连接器,且该第二连接器配置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母板; 提供一转接件;组装该第一壳体至该第二壳体,使得该第一电子模块与该第二电子模块位于该第一壳 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以及组装该转接件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之间,使得该转接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 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以连接该第一电子模块与该第二电子模块。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模块、第二电子模块以及转接件。第一电子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单元、多个导线、电路子板与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配置于电路子板。导线分别连接于电子单元与电路子板之间。电路子板电性连接于导线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第二电子模块包括电路母板与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母板,且与电路母板电性连接。转接件组装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且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连接第一电子模块与第二电子模块。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876839SQ20091013773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顺彬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