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控制装置及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58638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入装置、控制装置及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三维操作定点配件、三维操作遥控器和手机等输入装置,还涉及能够从所述输入装置接收信号的控制装置以及所述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尤其是鼠标和触摸板等定点配件被用作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中广泛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lnterface,GUI)的控制器。GUI不仅仅用作相关技术的PC的人机界面(HumanInterface,HI),现在GUI也开始用作在起居室中与作为图像媒体的电视机一起使用的视听(AudioVideo,AV)设备的界面。这种类型的人机界面(HI)的示例包括交叉媒体工具栏(CrossMediaBar)、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Guide,EPG)、网络电视(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IP-TV)禾口多媒体娱乐中心(WindowsMediaCenter)。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人机界面,存在一种遥控器,为了控制GUI,该遥控器带有作为相关技术AV设备的遥控器的延长线的箭头键,但由于该遥控器很难进行自由光标操作,因而它的可操作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使用无线鼠标等,但必须使用桌子等来放置鼠标从而对该鼠标进行操作。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平成6-7371(其权利要求1和2)(下面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对计算机进行三维输入的三维计算机输入装置,其包括用于沿着三个旋转轴(俯仰(Pitch)、滚动(roll)和偏转(yaw))感知空间中各方向上的变化的方向感知构件;用于感知沿着在所述三维计算机输入装置的主体中设定的XYZ坐标系中至少二维坐标系的各轴的位移的位移感知构件;以及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输入端口且对所述方向感知构件和所述位移感知构件的输出信号进行转换从而使该信号能够被所述计算机处理的电路,其中,所述方向感知构件由与三个旋转轴(俯仰、滚动和偏转)分别对应的三个陀螺仪(gyroscope)构成,所述位移感知构件由各自与X、Y、Z三个轴中的任意轴对应的至少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构成"。因此,不同于鼠标的是,不再需要桌子等,并且在空中操作也变成可能。过去,能够在空中被操作的三维鼠标已经从作三维运动的手的复杂运动中计算出了在PC画面上的光标移动量。因此,三维鼠标可能需要配备有用于检测手的运动的诸如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专利文献1)。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三维鼠标配备有很多比桌面无线鼠标消耗更多电能的装置,因而难以削减整个鼠标的电能消耗并且也难以延长电池寿命。桌面无线鼠标的红外传感器仅需要检测鼠标移动时的各值,但三维鼠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需要不断地检测各值。另外,相对较大的电流会流入这些传感器,因而需要进行比桌面无线鼠标更细致的电能损耗控制。今后,作为主流,希望以无线方式使用上述在空中被操作的定点配件。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专利文献1中所说明的在空中被操作的定点配件中传感器的数目变大,因此当试图以无线方式使用该定点配件时电能消耗会增加。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能够降低电能消耗的输入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把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发送到能够切换显示多个显示画面的控制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构件、第二检测构件和模式切换构件。第一检测构件检测与由用户作出的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第二检测构件检测由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模式切换构件与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相关联地进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中,由于所述模式切换构件与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相关联地进行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的第一模式与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的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因此,通过将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可以不必用第一检测构件来检测模拟信息,结果就能够降低第一检测构件中的电能消耗。因而,能够降低输入装置的电能消耗。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响应于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第一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利用该结构,能够切换输入装置的模式。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构件的开/关操作。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将第一检测构件的操作切换为关,因而能够节省电能。所述第一检测构件可以包括多个检测部,所述多个检测部的开/关操作能够被个别地控制,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个别地控制所述多个检测部的开/关操作。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将检测部的操作切换为关,因而能够逐步地节省电能。所述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基于所述模拟信息进行预定运算,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对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进行切换。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切换该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因而能够节省电能。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到所述第二模式的切换将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从第一值切换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并且可以根据从所述第二模式到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将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从所述第二值切换为所述第一值。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或者当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切换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因而能够节省电能。所述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构件,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能够被切换,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对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进行切换。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切换该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因而能够节省电能。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到所述第二模式的切换将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从第一值切换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并且可以根据从所述第二模式到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将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从所述第二值切换为所述第一值。利用该结构,当不需要模拟信息时或当需要模拟信息时就能够切换输入装置的数据发送速度,因而能够节省电能。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可以响应于由用户输入的第二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可以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用于实现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显示画面与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的信号。利用该结构,通过用户对输入装置进行操作,能够对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模式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包括接收构件和画面切换构件。所述接收构件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基于与由用户作出的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基于由用户输入到所述输入装置的数字信息。所述画面切换构件进行对应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显示画面与对应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画面切换构件进行对应于第一模式(该第一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显示画面与对应于第二模式(该第二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因此,通过将第一显示画面切换为第二显示画面,可以不必接收包含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换句话说,由于不需要检测模拟信息,因而能够降低输入装置的电能消耗。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构件,所述发送构件用于向所述输入装置发送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根据正在显示的所述第一显示画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之一的模式来切换所述输入装置的模式。利用该结构,能够根据第一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对输入装置的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画面切换构件可以响应于从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三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利用该结构,可以根据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从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三模式切换指令,来切换控制装置的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把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发送到能够切换显示多个显示画面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与由用户作出的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检测由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以及与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相关联地进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与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相关联地进行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的第一模式与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的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因此,通过将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可以不必检测模拟信息,结果就能够降低检测中的电能消耗。因而,能够降低输入装置的电能消耗。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能够降低输入装置的电能消耗。根据下面对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图;图2是输入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输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图4是示出了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图6是示出了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画面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了用户握持输入装置的状态的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移动方式和指示器在画面上的相应移动方式的典型示例的说明性图;图9是示出了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了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模式转换的图;图11A、图11B、图11C、图IID和图IIE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控制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情况的图;图12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控制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情况的序列图;图13是输入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控制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另一实施例的序列图;图14是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模式转换的图;图15A、图15B、图15C、图15D和图15E是示出了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输入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情况的图;图16是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输入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再一实施例的序列图;以及图17是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被来自输入装置的模式转变指令转变的另外一实施例的序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图。控制系统100包括显示装置5、控制装置40和输入装置1。控制装置40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40包括微处理单元(MicroProcessingUnit,MPU)35(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皿it,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36、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0M)37、收发器38、天线39、视频RAM41和显示控制部42。收发器38通过天线39接收从输入装置1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收发器38还具有发射功能并且能够进行与输入装置1的双向通信。例如,收发器38可拆卸地安装于控制装置40中。MPU35基于控制信号进行用于控制在显示装置5的画面3上显示的指示器(光标)2的移动的运算,或者进行用于控制图标4的执行的运算。因此,产生了用于控制在显示装置5的画面3上显示的用户界面(UI)的显示控制信号。ROM37存储有表示如下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一者是在显示装置5的画面3上显示的图标4等的图形,另一者是稍后说明的光标2的光标模式(自由模式或者非自由模式)。换句话说,例如,自由模式与图标4A相关联地被存储下来,非自由模式与图标4B相关联地被存储下来。显示控制部42在MPU35的控制下主要产生将要在显示装置5的画面3上显示的画面数据。视频RAM41把响应于显示控制信号而产生的将要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的画面数据存储下来。控制装置40可以是对于输入装置1的专用装置,或者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等。控制装置40不限于是对于输入装置1的专用装置,并且可以是与显示装置5—体化形成的计算机,也可以是视听设备、投影仪、游戏机、电视接收机或车辆导航设备等。输入装置1图2是示出了输入装置1的立体图。输入装置1是用于将信息输入到显示装置5的三维定点配件。输入装置l的尺寸让用户能够握持(手持)。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包括壳体10和诸如设置在壳体10上部的三个按钮11、12和13等操作部。按钮11被设置成更靠近壳体10上部的中央,并且例如起到作为PC的输入装置的鼠标的左键的功能。通过双击该按钮ll来执行文件。能够通过在保持按压住该按钮ll的同时使输入装置移动来进行"拖放(draganddrop)"操作。按钮12与按钮11邻近,并且起到鼠标的右键的功能。例如,能够进行各种可选操作。按钮13是用于切换对输入装置1等的移动的识别功能的有效性/无效性的按钮。按钮13是可旋转按钮并且能够通过其旋转来使画面滚动。诸如XMB(注册商标)按钮等按钮23(见图7)是例如能够被用户按下的按压按钮。用户能够使用按钮23来有目的地将稍后说明的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光标模式)从稍后说明的自由模式(自由光标模式)转变到非自由模式(非自由光标模式),反之亦然。按钮11、12、13和23的位置以及发出的指令的内容等都能够被适当地改变。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输入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图。在参照图2和图3给出的说明中,为了简便起见,将壳体10的纵长方向称作Z'方向,将壳体10的厚度方向称作X'方向,并且将壳体10的宽度方向称作Y'方向。如图3所示,输入装置1包括控制单元30、传感器单元17和电池14。控制单元30包括主基板18、安装在主基板18上的MPU50(或CPU)、晶体振荡器20、收发器21和印制在主基板18上的天线22。图4是示出了传感器单元17的立体图。传感器单元17包括电路板25、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gyrosensor))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第一检测构件)。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单元15检测例如绕着相互交叉的两个轴即两个正交轴的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检测例如沿着相互交叉的两个轴即两个正交轴(X'轴和Y'轴)的加速度。这里说明一下,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检测轴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检测轴不必是相同的,并且二者的检测轴可以按照让检测轴相互交叉的角度布置着。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包括两个传感器,即第一角速度传感器151和第二角速度传感器152。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包括两个传感器,即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6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162。此外,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各自被封装并安装在电路板25上。作为各个第一角速度传感器151和第二角速度传感器152,使用了用于检测与角速度成比例的科里奥利(Coriolis)力的振动陀螺仪传感器(vibrationgyrosensor)。作为各个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6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162,可以使用诸如压阻型传感器(piezoresistivesensor)、压电型传感器(piezoelectricsensor)禾口电容传感器(capacitancesensor)等任意传感器。传感器单元17被装配在壳体10中,使得安装有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电路板25的表面基本上平行于X'-Y'平面,并且传感器单元15和16各自检测相对于两个轴即X'轴和Y'轴的物理量。在以下的说明中,与输入装置l一起移动的坐标系,即对输入装置1而言固定不变的坐标系使用X'轴、Y'轴和Z'轴来表示;而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坐标系,即惯性坐标系使用X轴、Y轴和Z轴来表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输入装置1的移动,绕X'轴的旋转方向有时称作俯仰方向,绕Y'轴的旋转方向有时称作偏转方向,并且绕Z'轴(滚动轴)的旋转方向有时称作滚动方向。图5是示出了输入装置1的电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输入装置1包括按钮11、12、13和23、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MPU50、开关51和52、晶体振荡器20、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26以及电池(electricalcell,battery)14。输入装置1由电池14供电。作为电池14,可以使用干电池或充电式电池等。-DC转换器26在将电池14的电源电压保持为恒定电压的同时,向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和MPU50供电。DC-DC转换器26包括切断开关48。切断开关48是用于关断对输入装置1整个系统的供电的开关。晶体振荡器20产生时钟,并将这些时钟供应到MPU50。基于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检测信号,MPU50计算出速度值。MPU50管理来自按钮11、12、13和23的输入信号。MPU50响应于稍后说明的模式转变指令(用于转换操作模式的指令)来执行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和MPU50自身的操作模式。MPU50根据将要执行的操作模式来切换开关51和开关52的开/关(on/off,接通/关断)操作。当开关51接通时,从DC-DC转换器26向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供电,而当开关51关断时,该供电被切断。当开关52接通时,从DC-DC转换器26向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供电,而当开关52关断时,该供电被切断。这里说明一下,开关51可以被装配在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中,或者开关52可以被装配在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中。MPU50基于预定指令向切断开关48输出断电指令,并且关断对输入装置1整个系统的供电。MPU50基于来自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检测信号以及来自按钮11、12、13和23的输入信号判断输入装置1的使用状态。换句话说,基于计算出的速度值和来自按钮11、12、13和23的信号,MPU50判断输入装置1处于正在运行状态的第一模式还是输入装置1处于未运行状态的第二模式。MPU50基于该判断结果来转换MPU50自身的操作模式。MPU50利用收发器21通过天线22将速度值和来自按钮11、12、13和23的信号作为射频(RF)无线电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40。收发器21还起到用作接收从控制装置40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器的作用。图6是示出了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的画面3的示例的图。显示装置5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和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但不限于这些。可替代地,显示装置5可以是与显示器一体形成并能够接收电视广播等的装置,或者可以是上述显示器和控制装置40—体形成的装置。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的说明,除非另外说明,在假定要作为输入装置1的操作对象的用户界面(UI)是指示器(光标)2的情况下进行说明。诸如图标4A和图标4B及指示器2等用户界面被显示在画面3上。这些图标是通过将计算机的程序功能、执行指令和文件内容等在画面3上图像化而获得的。这里说明一下,画面3的水平方向被设为X轴方向,画面3的垂直方向被设为Y轴方向。图7是示出了用户握持输入装置1的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除了包括按钮11、12、13和23之外,输入装置1还可以包括各操作部,这些操作部例如包括各种操作按钮(例如箭头键按钮)和电源开关,上述操作按钮例如是设在用于操作电视机等的遥控器上的那些按钮等。当用户如该图所示地握持着输入装置1在空中移动该输入装置1或者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将输入信息输出到控制装置40,并且用户界面受到控制装置40的控制。下面,给出对输入装置1的移动方式和指示器2在画面3上的相应移动方式的典型示例的说明。图8是用于该说明的说明性图。如图8A和图8B所示,用户握持着输入装置1,并使输入装置1的按钮11和12侧指向显示装置5侧。该用户握着输入装置1,并像握手那样将拇指放在上侧,小手指(pinky)放在下侧。在这种状态下,传感器单元17的电路板25(见图4)基本上平行于显示装置5的画面3,并且作为传感器单元17的检测轴的那两个轴分别对应于画面3上的水平轴(X轴)和垂直轴(Y轴)。下面,将图8A和图8B所示的输入装置1的位置称作基准位置。如图8A所示,当输入装置1处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用户在垂直方向即俯仰方向上摆动手腕或者手臂时,第二加速度传感器162检测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且第一角速度传感器151检测绕X'轴(见图4)的角速度。基于这些检测值,控制装置40控制指示器2的显示,使得指示器2在图6中的Y轴方向上移动。另外,如图8B所示,当输入装置1处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用户在水平方向即偏转方向上摆动手腕或者手臂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61检测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且第二角速度传感器152检测绕Y'轴(见图4)的角速度。基于这些检测结果,控制装置40控制指示器2的显示,使得指示器2在图6中的X轴方向上移动。X射藥制勺綱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控制系统100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简要说明在指示器2根据用户的三维操作在画面3上移动(指示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系统100的操作。图9是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系统10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例如,当用户按下电源开关28从而将输入装置1的电源接通时,从角速度传感器单元输出两个轴的角速度信号。MPU50从该角速度信号获得角速度值("v,"e)(步骤STIOI)。另外,在接通输入装置1的电源时,从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输出两个轴的加速度信号。MPU50从该两个轴的加速度信号获得加速度值(ax,ay)(步骤ST102)。MPU50通常同步进行获取角速度值("v,"e)的过程(步骤STIOI)和获取加速度值(ax,ay)的过程(步骤ST102)。然而,获取角速度值("v,"e)的过程和获取加速度值(ax,ay)的过程不一定必须同步(同时)进行。例如,可以在获得角速度值("v,"e)之后再获得加速度值(ax,ay),或者可以在获得加速度值(ax,ay)之后再获得角速度值("v,e)。基于加速度值(ax,ay)和角速度值("v,"e),MPU50通过预定运算来计算速度值(第一速度值Vx和第二速度值Vy)(步骤ST103)。第一速度值l是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速度值,第二速度值Vy是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速度值。作为计算速度值(Vx,Vy)的方法,存在有如下方法MPU50例如通过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并且把角速度值("v,"e)作为该积分运算的辅助,来计算出速度值。可替代地,MPU50可以通过让加速度值(ax,ay)除以角加速度值(A"v,A"e)来计算出输入装置1的回转半径(Rv,Re)。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回转半径(Rv,Re)与角速度值("w"e)相乘来获得速度值(Vx,Vy)。可替代地,回转半径(Rv,Re)可以通过让加速度变化率(Aax,Aay)除以角加速度变化率(A(A"v),A(A"e))来获得。通过利用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速度值,能够获得符合用户直觉的输入装置1的操作感,而且,指示器2在画面3上的移动也能精确地与输入装置1的移动相符合。然而,速度值(Vx,Vy)不一定必须利用上述计算方法来计算。例如,还可以仅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来计算出速度值(Vx,Vy)。可替代地,检测到的角速度值("v,"e)可以直接当作速度值(Vx,Vy)来使用。还可以通过用检测到的角速度值("v,"e)对时间求微分来计算出角加速度值(△"v,△"e),并将该角加速度值(△"v,△"e)用作加速度值。MPU50通过收发器21和天线22把与计算出的速度值(Vx,Vy)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40(步骤ST104)。控制装置40的MPU35通过天线39和收发器38来接收该与速度值(Vx,Vy)有关的信息(步骤ST105)。在这种情况下,在每经过预定的时钟数,即每经过预定时间时,输入装置1就发送速度值(Vx,Vy),因此控制装置40每经过预定的时钟数就接收到速度值。在接收到速度值时,控制装置40的MPU35通过使用下面的方程式(1)和(2)将该速度值加到坐标值上从而生成新的坐标值(X(t),Y(t))(步骤ST106)。MPU35控制画面上的显示,使得指示器2移动到与所生成的坐标值对应的位置处(步骤ST107)。X(t)=X(t-1)+Vx...(1)Y(t)=Y(t-1)+Vy...(2)这里说明一下,速度值(Vx,Vy)的计算可以通过控制装置40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装置1通过收发器21和天线22把与角速度值("v,"e)和加速度值(ax,ay)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基于通过天线39和收发器38接收到的该与角速度值("v,"e)和加速度值(ax,ay)有关的信息,计算出速度值(Vx,Vy)。速度值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这里说明一下,在图9等图中,通过角速度传感器单元获得角速度信号之后再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单元获得加速度信号。然而,并不限于上述顺序,并且可以在获得加速度信号之后再获得角速度信号,或者可以以并行方式(同时)获得加速度信号和角速度信号(对于下面的图io也同样适用)。输入装置1可以是用来远程操作电视机的遥控器等或者可以是用于游戏机的输入装置。操作樽式的切换操作下面说明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的切换。图10是示出了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换的图。输入装置l的操作转换输入装置1可以转换到下列各个操作模式复位模式(POR:PowerOnReset(上电复位))、初始化模式(Init)、非自由模式(第二模式)和自由模式(第一模式)。复位模式(POR)是在接通输入装置1的电源之后紧接着的模式。在此之后,MPU50转换到装置初始化处理。初始化模式(Init)是在完成MPU50的硬件初始化之后的模式。输入装置1(MPU50)确定用来与控制装置40侧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电波的频率,并且从该无线通信设备获取识别码。因此,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成为可能。在使无线通信成为可能的这一点处,输入装置l(MPU50)转换为例如非自由模式。非自由模式是在控制装置40不需要输入装置1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检测信号时的操作模式。换句话说,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例如开关51。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l(MPU50)不计算图6所示的光标2在X轴方向上和Y轴方向上的速度值(Vx,Vy)。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l(MPU50)检测按钮11、12、13和2312等的开/关状态。因此,光标2是基于来自机械式触动开关(mechanicaltactswitch)11的输入信号等而被操作的。这里说明一下,在非自由模式下,还可以设定输入装置1的通信模式,使输入装置l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数据发送速度)比自由模式下的数据发送速度小。例如,仅需要减小信息包大小,或者仅需要延长信息包发送/接收间隔。此外,在非自由模式下,还可以设定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使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低(低时钟)。具体的,当一视听节目或者画面被显示在画面3上且能够仅用按钮11和箭头键等来操作该画面上的光标2时,控制装置40不需要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来对光标2进行操作。此时,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转换为非自由模式。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21把与按钮H、12、13和23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发送到控制装置40。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能够从控制装置40接收稍后说明的模式转变指令300。在接收到模式转变指令300时,输入装置1(MPU50)转换为自由模式。自由模式是在控制装置40需要来自输入装置1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检测信号时的操作模式。换句话说,在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接通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然后,输入装置1(MPU50)读出分别由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检测到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的检测信号,并且计算图6所示的光标2在X轴方向上和Y轴方向上的速度值(Vx,Vy)。另外,输入装置1(MPU50)检测按钮11、12、13和23等的开/关状态。因此,光标2是基于输入装置1的操作或者来自按钮11的操作信号等而被操作的。这里说明一下,还可以设定通信模式,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比非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大。例如,仅需要增加信息包大小,或者仅需要縮短信息包发送/接收间隔。此外,可以设定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使得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非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大(高时钟)。输入装置1(MPU50)的自由模式是例如能够实现自由光标(freecursor)、縮放(zoom)、滚动(scroll)和手势(gesture)等的操作模式。在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21把与速度值(Vx,Vy)有关的信息(自由事件)以及与按钮ll、12、13和23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发送到控制装置40。在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能够从控制装置40接收稍后说明的模式转变指令400。在接收到模式转变指令400时,输入装置1(MPU50)转换为非自由模式。控制装置40的操作转换控制装置40可以转换为如下各个模式复位模式(POR)、初始化模式(Init)、非自由模式和自由模式。复位模式(POR)是在接通控制装置40的电源之后紧接着的模式。此后,MPU35转换为装置初始化处理。初始化模式(Init)是在完成MPU35的硬件初始化之后的模式。在如上所述与输入装置1的无线通信成为可能的这一点处,控制装置40(MPU35)转换为例如非自由模式。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不发送速度值(Vx,Vy),并且控制装置40(MPU35)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38从输入装置1接收与按钮11、12、13和23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如上所述,还可以设定通信模式,使通过无线通信从输入装置l接收的数据量比自由模式下的数据量小。基于与按钮事件有关的信息和与预先存储在ROM37(见图1)中的表格有关的信息,控制装置40(MPU35)判断要将输入装置l转换到自由模式和非自由模式中的哪个模式(转换目标判断)。所述表格是存储有例如彼此相关联的由用户选择的图标和转换目标模式的数据表格。在非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能够基于转换目标判断的结果将模式转变指令300发送到输入装置1,该模式转变指令300用于使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换为自由模式。在非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基于转换目标判断结果将其自身的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换为自由模式。在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38从输入装置1接收与速度值(Vx,Vy)有关的信息(自由事件)和与按钮11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这里说明一下,如上所述,还可以设定通信模式,使通过无线通信从输入装置1接收的数据量比非自由模式下的数据量大。在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能够基于上述转换目标判断结果将模式转变指令400发送到输入装置1,该模式转变指令400用于使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换为非自由模式。在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基于转换目标判断结果将其自身的模式从自由模式转换为非自由模式。示例下面说明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换的具体示例。图11是示出了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被来自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变指令300和模式转变指令400转变的情况的图。图12是这种情况下的序列图。当输入装置1、控制装置40和显示装置5的电源被用户接通时,例如如图10所示,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转换为非自由模式。此时,如图IIA所示,例如,在显示装置5的画面3A上显示出了视听节目画面。例如,当用户作出用于显示非自由GUI画面3B的操作(例如,按钮操作)时,如图12所示,输入装置1把与该操作对应的指令Cl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该指令Cl,并且使图11B所示的非自由GUI画面3B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术语"非自由"是指这样的状态控制装置40不需要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输出,并且用户能够通过对按钮11或箭头键等的操作来对光标2进行操作。例如,当用户选择图11B所示的图标4A时,如图12所示,输入装置l把与该选择对应的指令C2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该指令C2,并且基于表格来判断与所选择的图标4A对应的转换目标模式。当判定转换目标模式是非自由模式时,控制装置40例如使图11C所示的非自由GUI画面3C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因此,非自由GUI层次发生改变。换句话说,层次从包括图11B所示的图标4A等的层次改变到包括图11C所示的图标4B等的层次。当用户选择图11C所示的图标4B时,如图12所示,输入装置1把与该选择对应的指令C3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该指令C3,并且基于表格来判断与所选择的图标4B对应的转换目标模式。当判定转换目标模式是自由模式时,控制装置40例如使图11D所示的自由GUI画面3D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因此,非自由GUI画面3C转变成自由GUI画面3D。此处,术语"自由"是指控制装置40需要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输出的状态。此时,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40将用于转变输入装置1的模式的模式转变指令300发送到输入装置1。模式转变指令300是用于将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变成自由模式的指令(自由光标模式指令)。输入装置1接收模式转变指令300,并且将其操作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变成自由模式。具体的,将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接通。这里说明一下,还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比非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大。例如,仅需要增加信息包大小,或者仅需要縮短信息包发送/接收间隔。此外,可以设定MPU50,使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非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大。基于用户对输入装置1进行的操作,输入装置1把与速度值(Vx,Vy)对应的指令(自由指令)和与按钮11等对应的指令(按钮指令)C4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接收该指令(自由指令和按钮指令)C4,并且例如使光标2显示在显示画面3D上。例如,当用户选择用于结束自由模式的图标时(转换为非自由模式),输入装置1把与该选择对应的指令(自由指令和按钮指令)C5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该指令C5,将模式转变指令400发送到输入装置1,把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并且使图11E所示的非自由GUI画面3E显示出来。输入装置1接收模式转变指令400。结果,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到非自由模式。换句话说,输入装置1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因此,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多个检测部)的开/关操作被个别地控制。这里说明一下,输入装置l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数据发送速度)比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小。反过来,当输入装置1接收模式转变指令300时,对于MPU50,还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无线通信数据量(数据发送速度)比非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大。此外,对于MPU50,还可以切换其自身的动作频率,使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小。这里说明一下,反过来,当输入装置1接收模式转变指令300时,对于MPU50,还可以切换其自身的动作频率,使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非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大。这里说明一下,当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与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相一致时,用户能够在在自由模式和非自由模式下对光标2进行操作。根据本实施例,控制装置40包括基于表格来判断输入装置1的转换目标模式的MPU35,该所述表格存储有例如彼此相关联的由用户选择的图标4A或4B和与所选择的图标4A或4B对应的输入装置1的转换目标模式。控制装置40包括收发器38,该收发器38把用于基于判断结果来转变输入装置1的模式的模式转变指令400等发送到输入装置1。因此,当图标4B被用户选择时,例如,控制装置40的MPU35基于所选择的图标4B判定转换目标模式是非自由模式,并且将模式转变指令400发送到输入装置1。输入装置1接收模式转变指令400等。因此,输入装置1的MPU50根据将要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的显示画面3C来进行自由模式和非自由模式之间的切换。MPU50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因此,在非自由模式下,至少停止对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供电。这样,能够降低输入装置1的电能消耗。在接收模式转变指令400时,输入装置1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比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小。因此,能够减少无线通信数据量,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输入装置1的电能消耗。在接收模式转变指令400时,输入装置1可以设定MPU50,使MPU50的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MPU50中的电能消耗。当执行某模式时(在转换到转换目标操作模式之后),对于控制装置40,还可以按照预定时序(不断地或者间歇地)发送用于转换到正在执行的模式的模式转变指令300或模式转变指令400。因此,输入装置l的模式肯定能够转变到正在执行的模式。这里说明一下,本实施例已经示出了输入装置l和控制装置40在初始化模式(Init)之后转换到非自由模式的示例。然而,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也可以在初始化模式(Init)之后转换到自由模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和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一致时,能够在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交换各指令。然而,例如,当不能进行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时,还可以关断输入装置1(MPU50)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或者切断对输入装置1的供电。因此,当不能进行无线通信时,能够防止输入装置1的电能被浪费地消耗掉。另一实施例图13是输入装置1的操作模式被来自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变指令300和模式转变指令400转变的另一实施例的序列图。这里说明一下,在本实施例和后面的各实施例中,与上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主要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与上面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有,在接收图13所示的模式转变指令300时,输入装置1向控制装置40发送表示已接收到该模式转变指令300的回复信息500。在接收回复信息500时,控制装置40停止向输入装置1发送模式转变指令300。换句话说,控制装置40按照预定时序连续向输入装置1发送模式转变指令300,直到收到回复信息500。这里说明一下,对于控制装置40,不管是否收到回复信息500,还可以以预定次数发送模式转变指令300。本实施例与上面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有,在接收图13所示的模式转变指令400时,输入装置1向控制装置40发送表示已接收到该模式转变指令400的回复信息600。在接收回复信息600时,控制装置40停止向输入装置1发送模式转变指令400。换句话说,控制装置40按照预定时序连续向输入装置1发送模式转变指令400,直到收到回复信息600。这里说明一下,对于控制装置40,不管是否收到回复信息600,还可以以预定次数发送模式转变指令400。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从输入装置1接收回复信息500,控制装置40肯定能够检测输入装置1的模式状态,并且在该检测之后能够防止浪费地发送模式转变指令300。因此,输入装置1不需要浪费地连续接收模式转变指令300,从而节省了电能。这里说明一下,对于回复信息600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这里说明一下,图12所示的实施例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控制装置40向输入装置1发送模式转变指令300及模式转变指令400的示例。然而,对于输入装置1,除了可以接收这些指令之外,还可以根据在控制装置40中设定的睡眠计时器接收从控制装置40发送来的信号。可替代地,例如,在接收到表示控制装置40处于睡眠模式的信号时,输入装置1可以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可替代地,当不能从控制装置40接收到信号(控制装置40的电源关断)时,输入装置1可以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或者当不能从控制装置40接收到信号时,输入装置l可以关断输入装置1的电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输入装置1的节省电能的效果。反之,对于输入装置1,当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关断时,输入装置1例如还可以接收到在控制装置40中所设定的预定时刻发送的信号。因此,例如,在达到上述预定时刻之前肯定一直能够切断向输入装置1的供电,并且当到达上述预定时刻时肯定能够向输入装置1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供电。因此,能够节省输入装置l的电能。又一实施例图14是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换的图。输入装置1的操作转换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21把与按钮(未图示)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发送到控制装置40。在非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能够将模式转变指令700发送到控制装置40。模式转变指令700是用于将控制装置40的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变成自由模式的指令。在自由模式下,输入装置1(MPU50)能够将模式转变指令800发送到控制装置40。模式转变指令800是用于将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的指令。控制装置40的操作转换在非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通过无线通信利用收发器38从输入装置1接收与按钮(未图示)等的开/关状态有关的信息(按钮事件)。在非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能够接收到在按下按钮(未图示)时从输入装置1发送的模式转变指令700。在非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响应于模式转变指令700从非自由模式转换为自由模式。在自由模式下,控制装置40(MPU35)接收到在按下按钮23(或者未图示的其它按钮)时从输入装置1发送的模式转变指令800。控制装置40(MPU35)响应于模式转变指令800将其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换为非自由模式。下面说明控制装置40的模式转换的具体示例。图15是示出了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被来自输入装置1的模式转变指令700和模式转变指令800转变的情况的图。图16是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通被来自输入装置1的模式转变指令700和模式转变指令800转变的再一实施例的序列图。由于自从用户接通输入装置1、控制装置40和显示装置5的电源直到在显示装置5上显示出图15C所示的非自由GUI画面3C的各操作都与参照图11A图IIC说明的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当用户按下按钮(未图示)时,输入装置1(MPU50)接通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这里说明一下,输入装置1(MPU50)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比非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大。此外,输入装置1(MPU50)可以被设定为使其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非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大。另外,输入装置l把表示已经按下该按钮(未图示)的模式转变指令700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模式转变指令700,并且基于另一不同表格来判断与模式转变指令700对应的控制装置40的转换目标模式。所述的另一不同表格是存储有彼此相关联的由用户选择的图标4A等和控制装置40的转换目标操作模式的数据表格。模式转变指令700是用于将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变成自由模式的指令(自由光标模式指令)。例如当判定转换目标模式是自由模式时,控制装置40例如使图15D所示的自由GUI画面3D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因此,非自由GUI画面3C被转变为自由GUI画面3D。这里说明一下,替代输入装置1将模式转变指令700发送到控制装置40这一操作的是,还可以如上所述相对于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来改变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具体的,仅需要将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发送形式改变为信息包大小较大且信息包发送/接收间隔较小的形式或者信息包大小较小且信息包发送/接收间隔较大的形式。因此,输入装置1能够把具有与模式转变指令相同的功能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40,并且能够与本实施例中一样地转变控制装置40的模式。例如,当用户按下输入装置1的用于将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的按钮23(或其它未图示的按钮)时,输入装置1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这里说明一下,对于输入装置l,还可以设定无线通信设备,使输入装置1与控制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量比自由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数据量小。此外,MPU50可以被设定为使其动作频率(时钟计数)比自由模式下的动作频率小。另外,当用户按下输入装置1的用于将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的按钮23(或其它未图示的按钮)时,输入装置1把表示已经按下了按钮23的模式转变指令800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收发器38接收模式转变指令800,并且基于另一不同表格来判断与模式转变指令800对应的控制装置40的转换目标模式。模式转变指令800是用于将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的指令(自由光标模式指令)。例如当判定转换目标模式是非自由模式时,控制装置40例如使图15E所示的非自由GUI画面3E显示在显示装置5上。因此,自由GUI画面3D被转变为非自由GUI画面3E。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输入装置1包括用于转变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的按钮23(或其它未图示的按钮),因而能够通过按下输入装置1的按钮23等来转变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例如,当用户按下输入装置1的按钮23(或其它未图示的按钮)时,模式转变指令800从输入装置1被发送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能够接收模式转变指令800,并且能够将其模式从自由模式转变成非自由模式。此外,当按下按钮23(或其它未图示的按钮)时,输入装置1至少关断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开关51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开关52中的开关51。因此,能够节省输入装置l的电能。另外,当用户希望转变输入装置1和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时,该用户能够立即让它们进行转变。这里说明一下,本实施例已经示出了输入装置1根据按钮23等的按下动作向控制装置40发送模式转变指令700和模式转变指令800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输入装置1检测预定手势时,把具有与模式转变指令700和模式转变指令800相同的功能的指令发送到控制装置40。即使利用该结构,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光标2。另外一实施例图17是示出了控制装置40的操作模式被来自输入装置1的模式转变指令700转变的另外一实施例的序列图。本实施例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接收图17所示的模式转变指令700时,控制装置40向输入装置1发送表示已接收到该模式转变指令700的回复信息610。利用该结构,通过接收回复信息610,输入装置1肯定能够检测出控制装置40已经接收到模式转变指令700。因此,例如在该检测之后能够防止输入装置l由于用户操作而连续向控制装置40发送模式转变指令700。另外,在接收到回复信息610之后,通过将输入装置1的模式从非自由模式转变成自由模式,输入装置1肯定能够转变操作模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本实施例已经示出了输入装置1包括MPU50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对于输入装置l,也可以包括多个MPU来代替MPU50,并且可以利用这些MPU来实现MPU50的功能。作为计算速度值(Vx,Vy)的方法,例如有一种方法是这样的MPU50通过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来获得速度值,并且使用角速度值("v,"e)作为该积分运算的辅助。可替代地,MPU50可以通过用加速度值(ax,ay)除以角速度值("v,"e)的微分值(A"v,A"e)来获得壳体10的运动的回转半径(Rv,Re)。通过使回转半径(Rv,Re)与角速度值("v,"e)相乘来获得速度值(Vx,Vy)。可替代地,还可以不使用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而把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设置作为运动传感器,并且仅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来计算出速度值(Vx,Vy)。反之,还可以不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而把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设置作为运动传感器,并且通过运算或者查找表(lookuptable)来计算出与角速度值("v,"e)对应的速度值(Vx,Vy)。上述各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通过无线方式将输入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然而,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来发送该输入信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例如包括显示部的手持型信息处理装置(手持式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使该手持式装置的主体移动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指示器也移动。该手持式装置的示例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ce,PDA)、手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数码相机。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根据输入装置1的移动而在画面上移动的指示器2已被表示为箭头的图像。然而,指示器2的图像不限于箭头,并且可以是简单的圆圈或正方形等,或者可以是字符图像或任意的其它图像。传感器单元17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各自的检测轴不是必须像上述的X'轴和Y'轴那样相互正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三角函数的计算来获得分别投影在相互正交的轴向上的加速度。类似地,能够通过使用三角函数的计算来获得绕相互正交的轴的角速度。已经给出了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7中的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X'检测轴和Y'检测轴与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X'检测轴和Y'检测轴一致的情况的说明。然而,这些测轴不是必须一致的。例如,在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被安装在基板上的情况下,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可以被安装成在基板的主表面内偏离一预定旋转角,使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的各检测轴与加速度传感器单元16的各检测轴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三角函数的计算来获得相对于各个轴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可以使用角度传感器或者角加速度传感器来代替角速度传感器单元15。角度传感器的示例包括地磁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例如,当使用有三个轴的地磁传感器时,由于检测出角度值的变化量,因而能够通过对这些角度值求微分来计算出角速度值。角加速度传感器被构造为多个加速度传感器的组合,并且能够通过对由角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角加速度值求积分来计算出角速度值。—般地,按钮11和12均是按压型按钮,并且可以使用推动式按钮或者电容型触摸按钮。按钮13通常是旋转型滚轮按钮。然而,各操作部不限于此,作为代替可以使用以一端作为支点而被操作的条型操作部或者滑动型操作部。该操作部包括内置开关(未图示),所述内置开关检测用户对该操作部的操作并输出操作信号。作为输出操作信号的上述开关,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或者电容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计算速度值(Vx,Vy)的方法,MPU50用加速度值(ax,ay)除以角加速度值(A"w,A"e),从而计算出输入装置l的运动的回转半径(Rv,Re)。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回转半径(Rv,Re)与角速度值("v,"e)相乘来获得速度值(Vx,Vy)。上述回转半径(Rv,Re)还可以通过用加速度变化率(Aax,Aay)除以角加速度变化率(A(A"v),A(A"e))来获得。通过利用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速度值,能够获得与用户的直觉相符合的输入装置1的操作感,此外,还能够使指示器2在画面3上的移动与输入装置1的移动精确符合。这里说明一下,速度值(Vx,Vy)不一定必须用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来。例如,对于MPU50,例如还可以采用通过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并使用角速度值("v,"e)作为该积分运算的辅助来计算速度值(Vx,Vy)的方法。可替代地,可以仅通过对加速度值(ax,ay)求积分来计算速度值(Vx,Vy)。可替代地,检测到的角速度值("v,"e)可以直接当作壳体的速度值(Vx,Vy)来使用。还可以通过对检测到的角速度值("v,"e)进行时间微分来计算出角加速度值(A"v,A"e),并将该角加速度值(A"v,A"e)用作壳体的加速度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及改变。权利要求一种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把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发送到能够切换显示多个显示画面的控制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构件,其用于检测与由用户作出的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第二检测构件,其用于检测由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以及模式切换构件,其用于根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来进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响应于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第一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构件的开/关操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构件包括多个检测部,所述多个检测部的开/关操作能够被个别地控制,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个别地控制所述多个检测部的开/关操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基于所述模拟信息进行预定运算,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对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进行切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到所述第二模式的切换,将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从第一值切换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根据从所述第二模式到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将所述运算电路的动作频率从所述第二值切换为所述第一值。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发送构件,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能够被切换,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对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进行切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根据从所述第一模式到所述第二模式的切换,将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从第一值切换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根据从所述第二模式到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将所述发送构件的数据发送速度从所述第二值切换为所述第一值。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检测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的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响应于由用户输入的第二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所述模式切换构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用于实现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显示画面与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的信号。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响应构件,所述响应构件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用于报告已经获得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指令的响应信号。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是手持式装置。13.—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构件,其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基于与由用户作出的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基于由用户输入到所述输入装置的数字信息;以及画面切换构件,其用于进行对应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显示画面与对应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发送构件,所述发送构件用于向所述输入装置发送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根据正在显示的所述第一显示画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之一的模式来切换所述输入装置的模式。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画面切换构件响应于从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三模式切换指令进行所述第一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之间的切换。16.—种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把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发送到能够切换显示多个显示画面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与由用户作出的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检测由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以及根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来进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输入装置、控制装置及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把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发送到能够切换显示多个显示画面的控制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构件、第二检测构件和模式切换构件。第一检测构件检测与由用户作出的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有关的模拟信息。第二检测构件检测由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所述模式切换构件根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来进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模拟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所述数字信息的第二信号。本发明能够降低输入装置的电能消耗。文档编号G06F3/048GK101763181SQ200910259489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发明者山本一幸,椛泽秀年,渕上义之,间宫敏夫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