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装置、数据储存方法与数据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903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子装置、数据储存方法与数据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数据储存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一第三方装置的数据储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使用率快速的成长,一个重要的问题接踵而来要如何备份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数据。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连接到计算机或是数据储存装置,并将数据储存在其中。然而,这样的解决方式对使用者来说并不是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储存一第一数据于一备份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储存该第一数据的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处理器。处理器执行一客户端程序以储存该第一数据。该客户端程序包括下列步骤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第三方装置;传送一储存命令至该第三方装置;一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该第三方装置中是否有数据要传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该服务器传送指定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储存结果至该第三方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取得该储存结果。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储存方法,适用于一手持式电子装置。该数据储存方法包括自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一第一数据至一第三方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产生一储存命令,并传送该储存命令至该第三方装置;一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确认该第三方装置中是否有数据要指定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一备份装置;该备份装置储存该第一数据;该服务器传送指定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储存结果至该第三方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取得该储存结果。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储存系统,包括具有一第一数据的一手持式电子装置、一第三方装置以及一储存管理服务器。储存管理服务器连接至少一个备份装置。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要备份该第一数据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该第一数据与一储存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该储存管理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是否该第一数据是指定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若是,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进行备份。


图I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完成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完成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31 手持式电子装置
12、32 服务器
13,33 第三方装置
14a、14b、14c、34、Sl、S2、S3 储存装置
51 手持式电子装置
511 第一控制器511
513 第一安全防护软件
512 客户端软件
52 服务器
521 第二控制器
523 服务器端软件
522 第二安全防护软件
53 第三方装置
54 服务器钥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
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 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图I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服务器12连接至少一个储存装置,如储存装置14a、14b或14c。服务器12通过一连接线,一 USB连接现货一无线通信界面与该等储存装置进行沟通。无线通信界面可能为WiFi界面,蓝芽界面,红外线界面,CDMA界面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在本发明中,手持式电子装置11不直接与服务器 12进行沟通。在服务器12与手持式电子装置11之间,所有的数据,命令,要求或是其它相似的可交换组件都是通过第三方装置13来进行交换。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1想要储存一第一数据时,手持式电子装置11首先传送该第一数据给第三方装置13,接着传送一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13。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与该命令会被同时传送给第三方装置13。服务器12会监视第三方装置13去确认是否有指定给服务器12或储存装置14a、14b或14c的数据。手持式电子装置11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1内的一应用程序来知道哪一个储存装置是可以被使用的。该第一数据包括一卷标,用以表示一目标储存装置,也就是第一数据所要被储存的储存装置。 该卷标包括该储存装置的一第一识别码。该标签可能更包括服务器12的一第二识别码。 储存装置14a、14b或14c会查看储存在第三方装置13内的数据的卷标并且解读储存在该标签内的第一识别码与第二识别码去判断是否有数据是要指定要储存在储存装置14a、14b 或14c。服务器12也会持续地或是周期性地监控第三方装置13以判断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服务器12。如果是的话,服务器12会取得该第一数据并传送给所要储存的目标储存装置。当服务器12取得该第一数据之后,服务器12会基于安全性考量而删除储存在第三方装置的该第一数据。由手持式电子装置11传送的第一数据更包括一第一安全信息,且在服务器12储存该第一数据到指定的储存装置之前,服务器12会根据该第一安全信息与该储存装置的一第二安全信息,先确认所选择的储存装置是否就是指定的储存装置。只有当第二安全信息符合第一安全信息时,该第一数据才会被储存在所选择的储存装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安全信息与第二安全信息会通过一安全认证程序来验证。举例来说,第一安全信息会通过安全认证程序来得到一第三安全信息,如果第三安全信息与第二安全信息相同,则表示所选择的储存装置是否就是指定的储存装置。第一安全信息与第二安全信息可能是以一公开金钥(public key)与一私密金钥(private key)的方式实现。当目标储存装置完成数据储存后,目标储存装置会把储存结果传送到服务器12, 且服务器12会上传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11的该储存结果到该第三方装置13。要注意的是该储存结果可能包含了对应于该储存装置11的一卷标,且该卷标包含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1的一第三识别码。手持式电子装置11持续地或周期性地监控该第三方装置,以判断是否有储存结果是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11。如果有的话,手持式电子装置11会去取得该储存结果。要注意的是在该数据储存(或备份)过程完成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1就不能在存取已经储存在目标储存装置的数据。已经储存在储存装置内的数据只可以以另外一种存取机制来被存取。举例来说,一个使用者使用另一台个人计算机,通过因特网或封闭网络去存取被储存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13只是用来交换手持式电子装置11与服务器12之间的信息,并不能主动的传送数据给手持式电子装置11或服务器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13只是一个数据储存媒体,且可以被手持式电子装置11或服务器12存取。更清楚的来说,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1存取该第三方装置13时,第三方装置13的控制权就被转给了手持式电子装置11。同理,当服务器12存取该第三方装置13时,第三方装置13的控制权就被转给了服务器12。第三方装置13可能会包含了一安全机制,用以验证服务器12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11。在验证程序结束且通过后,服务器12与手持式电子装置11就会被授与存取第三方装置13的存取权限。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中的数据储存机制是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完成的。在图2中,储存装置14a、14b或14c可以直接被第三方装置存取,而不需要如图I中的服务器12。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1想要储存一第一数据时,手持式电子装置11首先将该第一数据转换成具有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一第二数据,或是建立包含了该第一数据的一 XML档案。手持式电子装置11接着传送该第二数据与一命令(command)给第三方装置13。储存装置14a、14b或14c会监控第三方装置13,去看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储存装置 14a、14b或14c。手持式电子装置11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1内的一应用软件来得知目前有哪一个储存装置是可以被使用的。要被储存的第二数据更包括了一卷标,用以指定该目标储存装置。储存装置14a、14b或14c会持续性地或周期性地监视第三
6方装置13,并确认是否有指定给储存装置14a、14b或14c的数据。如果该第二数据是指定 给该储存装置14a,该储存装置14a向第三方装置13取得第二数据并储存在储存装置14a。 在数据储存完毕后,储存装置14a会传送一储存结果到第三方装置13。手持式电子装置11持续地或周期性地监控该第三方装置,以判断是否有储存结 果是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11。如果有的话,手持式电子装置11会去取得该储存结果。要 注意的是在该数据储存(或备份)过程完成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1就不能再存取已经储 存在目标储存装置的数据。已经储存在储存装置内的数据只可以以另外一种存取机制来被 存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13只是用来交换手持式电子装置11与储存装置14a、14b 或14c之间的信息,并且第三方装置13不能主动的传送数据给手持式电子装置11,储存装 置14a、14b或14c。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13只是一个数据储存媒体,且可以被手持式 电子装置11,储存装置14a、14b或14c存取。第三方装置13可能会包含了一安全机制,用 以验证手持式电子装置11,储存装置14a、14b或14c。在验证程序结束且通过后,储存装置 14a、14b、14c与手持式电子装置11就会被授与存取第三方装置13的存取权限。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图。下列步骤是用以说明 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步骤I :手持式电子装置31首先传送具有对应一目标装置的一卷标的一第一数据 给第三方装置33。步骤2 :手持式电子装置31传送一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33。步骤3 :服务器32监视第三方装置33以确认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服务器32或储 存装置34。步骤4 :服务器32取得该第一数据。步骤5 :服务器32确认并判断储存装置34是否就是第一数据所要被储存的目标
>J-U ρ α装直。步骤6 :储存装置34通过验证程序步骤7 :服务器32传送该第一数据给储存装置34。步骤8 :数据储存完毕后,储存装置34传送储存结果给服务器32。步骤9 :服务器32上传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31的一储存结果到第三方装置33。步骤10 :手持式电子装置31持续地或周期性地监控该第三方装置33以确认是否 有一储存结果是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31。步骤11 :手持式电子装置31取得该储存结果。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图。下列步骤是用以说 明数据储存程序的流程。步骤I :手持式电子装置31首先传送具有一目标装置的信息的一第一数据给第三 方装置33。步骤2 :手持式电子装置31传送一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33。步骤3 :储存装置32监视第三方装置33以确认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储存装置32。步骤4 :储存装置32取得并储存第一数据。步骤5 :储存装置32在储存完毕后,删除在第三方装置33的第一数据。步骤6 :储存装置32上传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31的一储存结果到第三方装置33。步骤7 :手持式电子装置31持续地或周期性地监控该第三方装置33以确认是否有一储存结果是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31。步骤8 :手持式电子装置31取得该储存结果。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完成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手持式电子装置51包括一第一控制器511,一第一安全防护软件513以及一客户端软件512。服务器52包括一第二控制器521, —服务器端软件523以及一第二安全防护软件522。客户端软件512与服务器端软件523会先与第三方装置53去执行一安全认证程序,以得到存取第三方装置53的权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53扮演在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52之间的信息或是数据交换的角色,且第三方装置53并不会主动的传送数据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或服务器52。更进一步来说,手持式电子装置51是不可以直接与服务器沟通。所有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52之间,要被交换的数据,命令,要求或其它相似的组件都是通过第三方装置53被传送。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51想要储存一第一数据时,第一控制器511执行该客户端软件512以传送该第一数据给第三方装置53。紧接着,再传送一命令给第三方装置53。第一数据包括用以指出目标储存装置的一卷标以及由第一安全防护软件513产生的第一安全信息。该卷标可能包括储存装置SI、S2或S3的一第一识别码。该标签更可能包括该服务器52的一第二识别码。服务器端软件523由第二控制器521所执行,用以监视该第三方装置53中是否有指定给服务器52,储存装置S1、S2或S3的数据。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持式电子装置51内的客户端软件512来得知目前有哪一个储存装置是可以被使用的。服务器端软件523持续地或是周期性地监控第三方装置53以判断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服务器52。如果有的话,第二控制器521就会取得该第一数据。在传送该第一数据到目标储存装置之前,该第二安全防护软件522先验正该目标储存装置的一第二安全信息与该第一安全信息。当验证通过后,服务器52才会传送该第一数据到该目标储存装置并储存。当目标储存装置结束第一数据的储存后,目标储存装置会传送储存结果给服务器 52,且第二控制器521会通过服务器端软件522上传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储存结果到第三方装置。要注意的是,该储存结果可能包括指向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一卷标,且该卷标可能包含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一第三识别码。该客户端软件512会持续地或是周期性地去监控第三方装置53以确认是否有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储存结果。如果有的话,第一控制器511藉由客户端软件512去取得储存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53只用以交换在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 52之间传递的信息或数据,且第三方装置53并不会主动去传送数据给服务器52或手持式电子装置51。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53只是一个储存媒体,且可以被服务器52与手持式电子装置51给存取。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完成的一数据储存机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5得实施例相比之下,目前最大的差异在于服务器端软件523是被内嵌在一服务器钥(dongle)54内。服务器钥(dongle) 54可以连接到服务器52,服务器52内的硬盘或是连接一因特网的一路由器。服务器钥54会储存服务器端软件523以及认证信息。
手持式电子装置51包括一第一控制器511,一第一安全防护软件513以及一客户端软件512。服务器52包括一第二控制器521以及一第二安全防护软件522。客户端软件 512与服务器端软件523会先与第三方装置53去执行一安全认证程序,以得到存取第三方装置53的权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53扮演在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52之间的信息或是数据交换的角色,且第三方装置53并不会主动的传送数据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或服务器52。更进一步来说,手持式电子装置51是不可以直接与服务器沟通。所有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52之间,要被交换的数据,命令,要求或其它相似的组件都必须是要通过第三方装置53被传送。当手持式电子装置51想要储存数据时,第一控制器511执行客户端软件512以传送一第一数据到第三方装置53,接着传送一命令到第三方装置53。第一数据包括用以指出目标储存装置的一卷标以及由第一安全防护软件513产生的第一安全信息。该卷标可能包括储存装置SI、S2或S3的一第一识别码。该标签更可能包括该服务器52的一第二识别码。服务器端软件523监视该第三方装置53中是否有指定给服务器52,储存装置SI、 S2或S3的数据。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持式电子装置51内的客户端软件512来得知目前有哪一个储存装置是可以被使用的。服务器端软件523持续地或是周期性地监控第三方装置53以判断是否有数据是指定给服务器52。如果有的话,服务器端软件523会取得一第一数据并将该第一数据传送给服务器52。当街收到该第一数据后, 第二控制器521会传送需要被储存的数据到目标储存装置吃饭。在目标储存装置结束储存该第一数据后,目标储存装置传送储存结果给服务器 52,且第二控制器521会藉由服务器端软件523的协助,上传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储存结果到第三方装置。要注意的是,该储存结果可能包含一卷标,该卷标用以指出该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且该卷标可能包括该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一第三识别码。客户端软件512 会持续性或周期性的监控第三方装置53,以确认是否有指定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的储存结果。如果有的话,第一控制器511会先通过客户端软件512取得该储存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装置53只是用来交换手持式电子装置51与服务器52的数据或信息,且该第三方装置53并不会主动递传送数据给手持式电子装置51或服务器52。在一个可实行的例子中,该第三方装置53只是一个储存媒体,而且是可以被服务器52与手持式电子装置51 所存取。由手持式电子装置51传送的第一数据更包括由第一安全防护软件产生的一第一安全信息,且在服务器12储存该第一数据到指定的储存装置之前,第二控制器执行该第二安全防护软件513去确认所选择的储存装置是否就是指定的储存装置。只有当第二安全信息符合第一安全信息或第二安全信息与第一安全信息可以通过一安全认证时,该第一数据才会被储存在所选择的储存装置。第一安全信息与第二安全信息可能是以一公开金钥 (public key)与一私密金钥(private key)的方式实现。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示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一第三方装置储存一第一数据于一备份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储存装置,储存该第一数据;以及一处理器,执行一客户端程序以储存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客户端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第三方装置;传送一储存命令至该第三方装置;一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该第三方装置中是否有数据要传送给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该服务器传送指定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储存结果至该第三方装置;以及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取得该储存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该第一数据包含一目标卷标,该目标卷标包含该服务器且/或该第三方装置的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客户端程序被储存在连接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服务器钥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数据先被转换为具有一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的第一数据,接着再将转换后的该第一数据传送给该第三方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三方装置仅是一储存媒体,用以提供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服务器,不能主动地传送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或该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网络或无线网络与该第三方装置沟通。
7.一种数据储存方法,适用于一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自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一第一数据至一第三方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产生一储存命令,并传送该储存命令至该第三方装置;一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确认该第三方装置中是否有数据要指定给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一备份装置;该备份装置储存该第一数据;该服务器传送指定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储存结果至该第三方装置;以及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取得该储存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数据储存方法由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所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数据储存方法由一应用程序所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应用程序被储存在一服务器钥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服务器钥可能连接至该服务器、一路由器或一硬盘。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先被转换为具有一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的第一数据,接着再将转换后的该第一数据传送给该第三方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三方装置仅是一储存媒体,用以提供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服务器,不能主动地传送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或该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网络或无线网络与该第三方装置沟通。
15.一种数据储存系统,包括一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数据;一第三方装置;以及一储存管理服务器,连接至少一个备份装置,其中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要备份该第一数据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该第一数据与一储存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该储存管理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是否该第一数据是指定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若是,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进行备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第三方装置为一储存媒体,用以被动地提供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服务器,不能主动地传送数据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或该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客户端程序,用以传送该第一数据与该储存命令至该第三方装置,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是否有指定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储存结果,若有,则该客户端程序取得该储存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当该第一数据被储存后,该备份装置传送一储存结果至该储存管理服务器,且该储存管理服务器上传该储存结果至该第三方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储存管理服务器以加入对应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卷标于该储存结果的方式修改该储存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更包括一伺服端程序,用以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是否该第一数据是指定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若是,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进行备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伺服端程序被储存在一服务器钥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服务器钥可能连接至该服务器、一路由器或一硬盘。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储存系统,其中该第一数据先被转换为具有一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的一第二数据,接着再将该第二数据传送给该第三方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手持式电子装置、数据储存方法与数据储存系统,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储存系统,包括具有一第一数据的一手持式电子装置、一第三方装置以及一储存管理服务器。储存管理服务器连接至少一个备份装置。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要备份该第一数据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该第一数据与一储存命令给该第三方装置,该储存管理服务器监视该第三方装置以确认是否该第一数据是指定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若是,则该储存管理服务器取得并传送该第一数据至该备份装置进行备份。
文档编号G06F11/14GK102591742SQ2011103745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王伟城, 陈翔昱, 黄弘毅 申请人: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