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602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超高频段电子标签针对所贴物体表面材质的不同,分为普通型、玻璃型、金属型等等,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是指设计专门贴于金属物体表面的一种电子标签类型。为保证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贴在金属上能获得良好的读取性能,除了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的电路及天线采用特殊的设计外,另一重要的设计就是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的封装方式,目前有硅胶垫、滴胶、ABS塑料、PC材料等封装方式。如图1的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示意图所示,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射频识别读写装置的读取范围之外时,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处于非激活状态。在射频识别读写装置的读取范围之内时,利用雷达反射原理,射频识别读写装置通过天线向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发出微波查询信号,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通过耦合元件从射频识别读写装置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能。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一般均采用反射调制方式完成向射频识别读写装置的数据传送。对于天线尺寸小于11. 4cmX2. 8cm的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用手持读写设备读取距离约在0. 8米至2. 5米之间,写入距离则在0. 5米至1. 5米之间。因有大于1. 5米的安全操作距离的要求(如电力在线高压设备操作安全距离,见《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则写入小于1. 5米则无法满足此要求。此外,现有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的采用ABS硬壳封装是采用微波焊接方式,设备成本较高,且工序较为复杂,总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读写距离近的问题,在不改变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外形尺寸及其天线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射频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的内部结构,提高读写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的读写距离,以期满足上述安全操作距离的要求。并在满足防水淋、防潮、防撞、抗老化的基础上,简化ABS硬壳封装方式,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其由壳形上盖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底座具有向上凸起的边框,边框围成一个封闭腔体,腔体内的区域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肋;壳形上盖扣于底座之上,所述封闭腔体位于壳形上盖内,壳形上盖下表面放置无源电子标签。底座上扣设有壳形上盖的方式为壳形上盖内表面设有扣点,壳形上盖以扣点扣设于底座,底座容置于壳形上盖内。壳形上盖下表面设有两个定位拴,无源电子标签上的定位孔与定位拴对应,并且无源电子标签位于所述封闭腔体的对应区域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封闭空间内射频能量散失慢,能量容易聚集并可持续保持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正是利用此原理,在内部结构上为电子标签提供一个空间,用于聚集射频能量,并减缓射频的散失。无源电子标签可够迅速提取足够的能量,且在与读写设备通讯时能及时补充所耗的能量,从而提高读写设备对标签的读写距离。此外,上盖设计成壳形,包住整个底座,与底座的筋肋起到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承受撞击的能力。上盖与底座组合方式上采用挂点的自扣方式,使得封装非常方便,大幅度降低封装成本。

[0015]图1是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形上盖仰视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仰视图;[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壳形上盖和底座部分剖视图;[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标签俯视图。[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0023]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座2,底座2具有向上凸起的边框21,边框21
与筋肋25围成一个封闭腔体22,腔体22内的区域设有四个向上凸起的凸肋23 ;底座2下表面设有4个挂点M。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壳形上盖1,壳形上盖1下表面设有两个定位拴 11,壳形上盖1内表面设有四个扣点12。壳形上盖1的尺寸大于底座2的尺寸。按设计图制作模具,选择ABS塑料并添加抗老化辅料,加工出壳形上盖1与底座2 ; 如图5、6,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3上的定位孔31与定位拴11位置对应,将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3放置于壳形上盖1内贴近内壁,左右位置按定位栓11确定;壳形上盖1的尺寸大于底座2的尺寸。因此可以将底座2按于壳形上盖1内,使壳形上盖1的四个扣点扣12挂在底座2的4个挂点M上而将二者扣合在一起,封装即可完成。封装后金属型无源电子标签3位于所述封闭腔体22的对应区域内。如图5所示的区域A、B就是本封装实现的封闭空间,该空间可以聚集能量。实际测试数据如下读写设备ATIDAT570电子标签IS018000-6B、6C,inlay 115*28. 5cm封装方式ABS硬壳物体材质金属测试环境户外读取距离序号样品读取距离(米)1样品一1. 22样品二2. 53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4. 2 测试效果距离增加非常明显。
权利要求1.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其由壳形上盖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底座具有向上凸起的边框,边框围成一个封闭腔体,腔体内的区域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肋;壳形上盖扣于底座之上,所述封闭腔体位于壳形上盖内,壳形上盖下表面放置无源电子标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壳形上盖内表面设有扣点,壳形上盖以扣点扣设于底座,底座容置于壳形上盖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壳形上盖下表面设有两个定位拴,无源电子标签上的定位孔与定位拴对应,并且无源电子标签位于所述封闭腔体的对应区域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益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其由壳形上盖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底座具有向上凸起的边框,边框围成一个封闭腔体,腔体内的区域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肋;壳形上盖扣于底座之上,所述封闭腔体位于壳形上盖内,壳形上盖下表面放置无源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电子标签封装外壳能够在腔体内迅速聚集无源电子标签所需的足够射频能量,且可减缓射频能量的散失保证无源电子标签在与读写设备通讯时能及时补充所耗的能量,从而提高读写设备对标签的读写距离。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了撞击的承受能力,且因采用壳形上盖和底座四个挂点的自扣方式,使得封装非常方便,大幅度降低封装成本。
文档编号G06K19/077GK202033783SQ2011200538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杨力 申请人:珠海亿力微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