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医药制备和供给的电子商务系统,特别提供了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医中药的应用有成熟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1)在诊病并开出药方之后,病患必须花费至少数小时的时间才能通过抓药、熬制等程序获得药品,对疾病的治疗不够及时;2)因为病患及家属自己熬制药品容易造成药品质量不均,同时因为病患需要自己购置药品熬制等设备并进行设备操作,浪费人力物力,不环保,在医药使用方面的社会总成本必然明显提高;3)不利于形成标准,不利于工业化、信息化,不利于医疗卫生监督监管部门监督管理;4)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良好的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由下述部分组成主控制器I、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其中主控制器I分别连接着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和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和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分别连接着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医患在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现场或者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通过网络方式与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建立联系,获得疾病信息和药方;医患根据其所获得的药方在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获得药物,并支付费用;所述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具体包括有下述几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脉象仪、体温计、图像采集装置、化学成分分析仪、心电图机、胸透设备。本发明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优选还要求保护下述内容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中,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按照主控制器I的原料采购计划采购药品原料,并制备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销售后将所收款项交予主控制器I支配。这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中的种种药方对照此模式的适应性修改应用来理解。具体药方举例暂不赘述。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接受主控制器I的监督和管理,从主控制器I获取相应的报酬。所述药物为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所述药物的计量单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包装单位具体为最小含量单位的I 50倍;所述最小含量单位是由I克或I钱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通过网络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与医患建立联系,并进行疾病验证确认工作,最终给出诊断书并开出药方。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与医患联系的全过程都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同时,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从主控制器I获得报酬。所述原料药采购由主控制器I负责或者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下由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负责;医患提供给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的款项由主控制器I收缴后再分配给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所述主控制器I通过网络监控和本地抽检方式监控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 所述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又具体分为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和成品药销售模块202 ;其中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负责对原料药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成品药销售模块202负责根据医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药方向医患提供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同时收取报酬并上交给主控制器I。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打破了中医中药的传统应用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弊端1)在诊病并开出药方之后,病患可以在标准化的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处快速获得保质保量的药品,并实现快速配药和及时服药;2)可以实现药品成药配比剂量的随时灵活调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各个单方原料药灵活配出(勾兑、加热)符合各种要求的药品成药,适应病情的变化需要,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3)可以避免因病患及家属自己熬制药品造成的药品质量不均问题,同时避免病患自己购置药品熬制设备并进行设备操作而造成的浪费人力物力、不环保等问题,也进而明显降低了在中医中药使用方面的社会总成本;4)利于形成标准化体系,保质保量,利于工业化、信息化,利于医疗卫生监督监管部门监督管理;4)非常有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本发明具有可预见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图I为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构成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由下述部分组成主控制器I、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其中主控制器I分别连接着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和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和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分别连接着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医患在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现场或者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通过网络方式与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建立联系,获得疾病信息和药方;医患根据其所获得的药方在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获得药物,并支付费用;所述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具体包括有下述几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脉象仪、体温计、图像采集装置、化学成分分析仪、心电图机、胸透设备。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还包含有下述内容要求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中,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按照主控制器I的原料采购计划采购药品原料,并制备成小 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销售后将所收款项交予主控制器I支配。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接受主控制器I的监督和管理,从主控制器I获取相应的报酬。所述药物为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所述药物的计量单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包装单位具体为最小含量单位的I 50倍;所述最小含量单位是由I克或I钱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通过网络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与医患建立联系,并进行疾病验证确认工作,最终给出诊断书并开出药方。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与医患联系的全过程都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同时,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从主控制器I获得报酬。所述原料药采购由主控制器I负责或者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下由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负责;医患提供给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的款项由主控制器I收缴后再分配给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所述主控制器I通过网络监控和本地抽检方式监控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所述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又具体分为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和成品药销售模块202 ;其中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负责对原料药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成品药销售模块202负责根据医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药方向医患提供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同时收取报酬并上交给主控制器I。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打破了中医中药的传统应用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弊端1)在诊病并开出药方之后,病患可以在标准化的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处快速获得保质保量的药品,并实现快速配药和及时服药;2)可以实现药品成药配比剂量的随时灵活调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各个单方原料药灵活配出(勾兑、加热)符合各种要求的药品成药,适应病情的变化需要,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3)可以避免因病患及家属自己熬制药品造成的药品质量不均问题,同时避免病患自己购置药品熬制设备并进行设备操作而造成的浪费人力物力、不环保等问题,也进而明显降低了在中医中药使用方面的社会总成本;4)利于形成标准化体系,保质保量,利于工业化、信息化,利于医疗卫生监督监管部门监督管理;4)非常有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本实施例具有可预见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施例2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我们具体配置下述方剂以便实施本发明创造方剂一柴胡解毒汤(药方创造者为刘渡舟先生)柴胡10克,黄岑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以每一克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为一个最小单位,按照上述药方的要求将单方成品药剂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药后(可能有后续的加热等操作)给患者使用。主治急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用法水煎服,日一剂。经过实验验证,该种用法和传统的生药混合后熬煮获得的汤汁服用效果相当。与本实施例配套的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可以参照实施例I理解。实施例3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我们具体配置下述方剂以便实施本发明创造方剂2 降糖方(药方创造者为祝谌予先生)生黄耋30克,生地30克,仓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以每一克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为一个最小单位,按照上述药方的要求将单方成品药剂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药后(可能有后续的加热等操作)给患者使用。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按照病情的不同个或者患者本人的病情变化可以灵活调配实际使用的药方。调配的说明如下I)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60克;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30克;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岑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6)下身瘙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食10克;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经过实验验证,该种用法和传统的生药混合后熬煮获得的汤汁服用效果相当。与本实施例配套的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可以参照实施例I理解。
实施例4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我们具体配置下述方剂以便实施本发明创造方剂可以参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11版)提供的中药目录及与之对应的经典配方进行组方。以每一克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为一个最小单位,按照上述药方的要求将单方成品药剂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药后(可能有后续的加热等操作)给患者使用。按照病情的不同个或者患者本人的病情变化可以灵活调配实际使用的药方。经过实验验证,该种用法和传统的生药混合后熬煮获得的汤汁服用效果相当。与本实施例配套的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可以参照实施例I理解。
权利要求
1.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由下述部分组成 主控制器(I)、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其中主控制器(I)分别连接着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和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和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分别连接着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医患在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现场或者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通过网络方式与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建立联系,获得疾病信息和药方;医患根据其所获得的药方在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获得药物,并支付费用; 所述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具体包括有下述几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脉象仪、体温计、图像采集装置、化学成分分析仪、心电图机、胸透设备。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中,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按照主控制器(I)的原料采购计划采购药品原料,并制备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销售后将所收款项交予主控制器(I)支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接受主控制器(I)的监督和管理,从主控制器(I)获取相应的报酬。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计量单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包装单位具体为最小含量单位的I 50倍;所述最小含量单位是由I克或I钱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
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通过网络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与医患建立联系,并进行疾病验证确认工作,最终给出诊断书并开出药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与医患联系的全过程都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同时,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从主控制器(I)获得报酬。
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采购由主控制器(I)负责或者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与监督下由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负责; 医患提供给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的款项由主控制器(I)收缴后再分配给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⑷。
9.按照权利要求I或8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I)通过网络监控和本地抽检方式监控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
10.按照权利要求1、6、7其中之一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又具体分为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和成品药销售模块(202); 其中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负责对原料药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 成品药销售模块(202)负责根据医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药方向医患提供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同时收取报酬并上交给主控制器(I)。
全文摘要
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由下述部分组成主控制器(1)、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其中主控制器(1)分别连接着其他四者;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和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分别连接着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医患在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现场或者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通过网络方式与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建立联系,获得疾病信息和药方;医患根据其所获得的药方在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获得药物,并支付费用。本发明开创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具有明显更好的技术效果,其具有可预见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2622504SQ2012100047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刘东华 申请人:刘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