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器、便携式计算机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882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器、便携式计算机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且加强其上盖刚性强度的光盘驱动器。
背景技术
现今便携式计算机大多朝向轻薄化且小体积等方向来设计,以突显其便于携带的特性,但其可供利用的内部空间亦相对地减少,因此如何针对便携式计算机有限的内部空间予以妥善配置各组件,实为一重要的课题。以内置光盘驱动器的便携式计算机为例,为符合现行的G-base标准,光盘驱动器本身结构设计亦具有一定规格,然而一般光盘驱动器的上盖过薄,导致上盖在越接近光盘驱动器中心的转轴部分越脆弱,一旦承受太大的外力挤压或撞击,很容易造成光盘驱动器的转轴受损而无法继续使用。由于在配置便携式计算机的内部组件时,一般会将光盘驱动器设置于键盘模块之下,如此必须在光盘驱动器与键盘模块间预留一定空间,以防止使用者操作键盘模块时施力过大而让光盘驱动器受损,但此同时也增加了便携式计算机的本体厚度。因此如何能针对光盘驱动器本身加以改良,以提高光盘驱动器的受力强度,并有助于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的厚度及成本,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且加强其上盖刚性强度的光盘驱动器。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设置于一便携式计算机内部,光盘驱动器包括本体及上盖,本体包括转轴装置。上盖与本体结合,上盖藉由成型工艺在其表面形成凸起结构及凹陷结构,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凹陷结构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差(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藉由凹陷结构将凸起结构区隔出一中心凸起部,中心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转轴装置的设置位置。藉由凸起结构增加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上盖在受力时对本体的保护效果。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包括一第一屏幕、一机体、一输入装置及一如前所述的光盘驱动器。机体包括一支撑板,光盘驱动器结合于机体,且光盘驱动器的上盖实质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输入装置可为一键盘装置或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一第二屏幕。输入装置结合于机体,并藉由光盘驱动器及支撑板承载输入装置,以省略光盘驱动器与输入装置间的预留空间。当光盘驱动器承载输入装置时,藉由凸起结构增加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上盖在受力时对本体的保护效果,并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的整体厚度。
具体地,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支撑板;光盘驱动器,结合于机体,光盘驱动器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转轴装置;以及上盖,与本体结合且实质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盖藉由成型工艺在其表面形成凸起结构及凹陷结构,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凹陷结构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藉由凹陷结构将凸起结构区隔出一中心凸起部,中心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转轴装置的设置位置;以及输入装置,结合于机体,并藉由光盘驱动器及支撑板直接承载输入装置;当光盘驱动器承载输入装置时,藉由凸起结构增加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上盖在受力时对本体的保护效果。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包括一支撑板;第一单元,结合于机体,第一单元包括本体,可在操作中产生转动运动;以及上盖,上盖与本体结合且实质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以及第二单元,结合于机体,并藉由第一单元及支撑板直接承载第二单元。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可以提高光盘驱动器的受力强度,并有助于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的厚度及成本。


图I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机体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机体另一方向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光盘驱动器I 固定部24本体10便携式计算机100面板11机体110托盘12上壳体111转轴装置13对应卡勾结构Illa上盖20下壳体112凸起结构21第一固定座112a中心凸起部211 第二固定座112b凸起部212支撑板113凹陷结构22输入装置120倒勾结构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让审查员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请先参考图1,图I是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应用于便携式计算机,并采用一内置形式设置于便携式计算机内部。如图I所 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包括本体10及上盖20,本体10包括面板11、托盘12及转轴装置13。面板11设置于本体前方,用以保护光盘驱动器I的置入口 ;托盘12可相对于本体10平移,用以承载光盘片;转轴装置13约设置于托盘12的中心部位,用以支撑并旋转光盘片以供读取光盘片的数据。
上盖20与本体10结合,用以提供本体10的保护效果。为了加强上盖20的刚性强度,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的上盖20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等硬度较高的材料所制成,但亦可使用其他金属材料,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上盖20藉由一成型工艺(process)将材料制作定型,该成型工艺可为一冲压成型工艺或其他具类似效果的成型工艺,以制作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所对应的上盖20。请参 考图2,图2是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的上盖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藉由前述成型工艺于上盖20表面形成凸起结构21及凹陷结构22,凸起结构21的高度大于凹陷结构22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凸起结构21与凹陷结构22的高度差不小于0. 5mm。依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I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盖20与本体10结合后,自本体10底部到凹陷结构22的高度差约为9. 5mm或12. 7mm,此两种高度相当于现行对应于G-base的两种光盘驱动器制式规格;而凸起结构21与凹陷结构22的高度差约为0.5mm,亦即自本体10底部到凸起结构21的高度差约为IOmm或13. 2mm。利用凸起结构21增加上盖20的厚度,以加强上盖20的刚性强度,以达到上盖20的强化效果。凹陷结构22选自于至少一圆、至少一圆弧及至少一直线的组合所构成的交错组合结构,藉由此组合结构的设计使得凹陷结构22可形成一放射状结构、一蛛网状结构及一蜂巢状结构的其中之一,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22经多条直线、多个圆的交错组合设计,形成近似一蛛网状结构,通过凹陷结构22将凸起结构21区隔为一中心凸起部211及多个凸起部212,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中心凸起部211的位置对应于本体10的转轴装置13的设置位置,借着中心凸起部221增加上盖20在此处的厚度,以提高对转轴装置13的受力保护。针对前述上盖20结构,藉由凸起结构21搭配凹陷结构22的设计,可针对上盖20较脆弱处加强其刚性强度,同时亦可减少惯性矩的产生,以提高上盖20在受力时对本体10的保护效果。如图2所示,上盖20还包括一倒勾结构23,在本实施例中,倒勾结构23设置于上盖20的前端,即靠近本体的面板的一端,藉由倒勾结构23可利用卡合方式对应卡固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机体(图未示),以将光盘驱动器结合于机体上。上盖2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部24,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包括多个固定部24,分别设置于上盖20的侧边及后端,藉由多个固定部24以螺固方式将光盘驱动器辅助结合于前述的机体。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机体110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100包括一第一屏幕(图未不)、一机体110、一输入装置120及一如前所述的光盘驱动器I。第一屏幕连接于机体110。机体110包括一上壳体111、一下壳体112及一支撑板113,支撑板113用以辅助支撑输入装置120。光盘驱动器I结合于机体110且位于支撑板113前方,光盘驱动器I的上盖20实质上与支撑板113位于同一平面。输入装置120可为一键盘装置或一触控输入装置,例如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一第二屏幕,端视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100的不同设计需求而予以采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输入装置120结合于机体110,藉由光盘驱动器I及支撑板113直接承载输入装置120,以取消公知光盘驱动器I与输入装置120间的预留空间,因此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整体厚度得以缩减,并且节省支撑板113的用料及尺寸。当利用光盘驱动器I承载输入装置120时,藉由光盘驱动器I的上盖20表面的凸起结构增加上盖21的刚性强度,同时配合凹陷结构的设计以减少上盖20受力所产生的惯性矩,提高上盖20在受力时对本体10的保护效果。
机体110的上壳体111包括一对应卡勾结构111a,对应卡勾结构Illa对应于上盖20的倒勾结构23,当光盘驱动器I置入机体110内时,藉由倒勾结构23与对应卡勾结构Illa相互卡合,以便将光盘驱动器I固定于机体110。此外,请一并参考图3及图4。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机体110另一方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藉由上盖20的至少一固定部24以将光盘驱动器I结合于机体110。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10的下壳体112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固定座112a,其对应设置于上盖20后端的固定部24,藉由第一固定座112a可利用螺固方式将支撑板113及光盘驱动器I 一并固定于下壳体112。如图4所不,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10的下壳体112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固定座112b,其对应设置于上盖20侧边的固定部24,藉由第二固定座112b可利用螺固方式将光盘驱动器I固定于下壳体112,以达到固定效果。广义言之,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屏幕、一机体及设置于机体的一第一单元及一第二单元。对应上述实施例,电子装置即为一便携式计算机,例如一笔记本型计算机(notebook);机体则为笔记本型计算机设有键盘或第二屏幕的本体部分,而同 样包括一支撑板;第一单元在上例中则为光盘驱动器,其结合于机体而包括一本体及一上盖,本体可在操作中产生转动运动,在上例中则由光盘驱动器的转轴装置所达成,上盖与本体结合且实质上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单元在上例中则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装置或第二屏幕,其结合于机体并藉由第一单元及支撑板直接承载。当然,其他变化例中,电子装置及相关组件可为其他适当形式,而非以上例为限。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可以提高光盘驱动器的受力强度,并有助于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的厚度及成本。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为一大突破,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前述的权利要求书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驱动器,设置于一便携式计算机内部,该光盘驱动器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转轴装置;以及 一上盖,与该本体结合,该上盖藉由一成型工艺在该上盖表面形成一凸起结构及一凹陷结构,该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该凹陷结构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藉由该凹陷结构将该凸起结构区隔出一中心凸起部,该中心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该转轴装置的设置位置; 藉由该凸起结构增加该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该上盖在受力时对该本体的保护效果O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中该凹陷结构选自于至少一圆、至少一圆弧及至少一直线的组合所构成的交错式组合结构,并将该凸起结构区隔为该中心凸起部及多个凸起部,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中该凹陷结构可形成一放射状结构、一蛛网状结构及一蜂巢状结构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中该凸起结构与该凹陷结构的高度差不小于O. 5mm0
5.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一机体,该机体包括一支撑板; 一光盘驱动器,结合于该机体,该光盘驱动器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转轴装置;以及 一上盖,与该本体结合且实质上与该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该上盖藉由一成型工艺在该上盖表面形成一凸起结构及一凹陷结构,该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该凹陷结构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其中藉由该凹陷结构将该凸起结构区隔出一中心凸起部,该中心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该转轴装置的设置位置;以及 一输入装置,结合于该机体,并藉由该光盘驱动器及该支撑板直接承载该输入装置;当该光盘驱动器承载该输入装置时,藉由该凸起结构增加该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该上盖在受力时对该本体的保护效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该凹陷结构选自于至少一圆、至少一圆弧及至少一直线的组合所构成的交错式组合结构,并将该凸起结构区隔为该中心凸起部及多个凸起部,以形成具有高低变化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该凹陷结构可形成一放射状结构、一蛛网状结构及一蜂巢状结构的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其中该凸起结构与该凹陷结构的高度差不小于O. 5mm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其中该输入装置可为一键盘装置或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一第二屏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盘驱动器、便携式计算机及电子装置。具体地,一种光盘驱动器,应用于一便携式计算机内部,光盘驱动器包括本体及上盖,本体包括转轴装置。上盖与本体结合,上盖藉由成型工艺在其表面形成凸起结构及凹陷结构,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凹陷结构的高度,以形成具有高低差的表面,其中藉由凹陷结构将凸起结构区隔出一中心凸起部,中心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转轴装置的设置位置。藉由凸起结构增加上盖的刚性强度,以提高上盖在受力时对本体的保护效果。本发明可以提高光盘驱动器的受力强度,并有助于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的厚度及成本。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637443SQ20121012945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叶怡昌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