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09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包括一第一壳体、一挠曲部、一第二壳体、一输入装置、一电子装置及一握把。挠曲部具有一孔洞、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孔洞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第一侧连接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二侧。输入装置包括一输入面,输入装置固定于第一壳体,输入面暴露于第一壳体。电子装置包括具有一显示屏的一正面和不具有显示屏的一背面,电子装置由背面固定于第二壳体,正面暴露出第二壳体。握把包括相对的两端部及一中间部,两端部固定于挠曲部,且中间部可挠地穿过或退出孔洞。
【专利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对现今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举例来说,笔记本电脑是目前很常见的电子装置,可提供使用者文书处理或影音娱乐等功能。并且,由于笔记本电脑体积轻巧,相当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0003]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诞生了,其对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革命,一种介于笔记本电脑与移动电话之间的新的种类:平板电脑,横空出世。平板电脑其更具便携性、时尚感及良好的操控性引领了新的技术革新与进步,随后苹果公司推出了IPAD2、New IPAD,三星公司推出了 Gallaxy Tab,亚马逊公司推出的Kindle Fire,都再创平板电脑的繁荣。
[0004]然而,若使用者直接拿着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移动,可能需要用双手握持,长距离的移动对使用者来说相当不方便。一般而言,使用者通常会额外购买电脑包以携带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使用时需要翻开电脑包,拿出相关电子设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具有更佳便捷性,又便于使用操作的电子装置,成为了业界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具有握把可直接以单手拿起,携带上相当方便,并且具有公事包的外型,可直接翻开操作,使用上相当便利。
[0006]本发明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包括一第一壳体、一挠曲部、一第二壳体、一输入装置、一电子装置及一握把。挠曲部具有一孔洞、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孔洞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挠曲部的第一侧连接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挠曲部的第二侧。输入装置包括一输入面,输入装置固定于第一壳体,输入面暴露于第一壳体。电子装置包括具有一显示屏的一正面和不具有显示屏的一背面,电子装置由背面固定于第二壳体,正面暴露出第二壳体。握把包括相对的两端部及一中间部,两端部固定于挠曲部,且中间部可挠地穿过或退出挠曲部的孔洞。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处于闭合状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适于通过挠曲部改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而使输入装置的输入面靠合电子装置的正面,且朝远离孔洞方向拉取握把,适于使握把穿过挠曲部的孔洞,以通过提拉握把而携带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处于开启状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适于通过挠曲部改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而使输入装置的输入面分离于电子装置的正面,正面与输入面通过挠曲部夹一角度,且将握把向孔洞方向按压,适于使握把收缩或退出于孔洞内。
[000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壳体、挠曲部及第二壳体为一体。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壳体、挠曲部及第二壳体的材质包括皮质或塑胶。[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曲部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内表面及外表面分别具有多条凹槽,以供挠曲部弯折变形。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曲部的材质包括可挠金属,挠曲部适于支撑第二壳体,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维持上述的角度。
[0011 ]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标签,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表面,输入装置固定于第一内表面,标签外露于第一外表面。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入装置包括一键盘模块,电子装置包括一平板电脑。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屏的尺寸为10.1寸。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入装置包括一无线发射器,电子装置包括对应于无线发射器的一无线接收器。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入装置包括一触控板。
[001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可通过握把直接以单手拿起,不需额外购买电脑包,携带上相当方便且经济。并且,由于输入装置与电子装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不但可保护输入装置与电子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亦呈公事包的外型,可直接翻开操作,使用上相当便利。此外,挠曲部的可挠金属可支撑第二壳体,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维持所需角度,因此,电子装置的视角可轻易地被调整且固定。
[0017]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1B至图1C是图1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开启过程的示意图。
[0020]图1D是图1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被拿起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100: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
[0023]110:第一壳体
[0024]120:挠曲部
[0025]122:孔洞
[0026]124:第一侧
[0027]126:第二侧
[0028]128:内表面
[0029]128a:凹槽
[0030]129:外表面
[0031]129a:凹槽
[0032]130:第二壳体
[0033]132:第二外表面
[0034]134:第二内表面[0035]140:输入装置
[0036]141:输入面
[0037]142:键盘模块
[0038]144:触控板
[0039]146:无线发射器
[0040]150:电子装置
[0041]151a:正面
[0042]151b:背面
[0043]152:平板电脑
[0044]154:显示屏
[0045]156:无线接收器
[0046]160:握把
[0047]162:端部
[0048]164:中间部
[0049]170: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A,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一挠曲部120、一第二壳体130、一输入装置140、一电子装置150及一握把160。
[0051]挠曲部120具有一孔洞122、相对的一第一侧124及一第二侧126,孔洞122位于第一侧124与第二侧126之间,挠曲部120的第一侧124连接于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30连接于挠曲部120的第二侧126。通过挠曲部120的弯折可使第二壳体130改变与第一壳体Iio之间的相对位置。
[0052]输入装置140固定于第一壳体110,且电子装置150固定于第二壳体130。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40与电子装置150分别以黏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40与电子装置150亦可以卡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
[0053]握把160包括相对的两端部162及一中间部164,两端部162固定于挠曲部120,且握把160的中间部164可挠地穿过或退出挠曲部120的孔洞122。当握把160的中间部164穿出于挠曲部120的孔洞122时,可供使用者拉起以直接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提起。因此,携带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时不需使用电脑包,相当方便且经济。当不需使用握把160时,亦可将握把160的中间部164退出挠曲部120的孔洞122,此时,握把160的中间部164可与挠曲部120齐平,外观上亦相当完整。
[0054]如图1A所示,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处于闭合状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适于通过挠曲部120改变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的相对位置,且朝远离孔洞122方向拉取握把160,适于使握把160穿过挠曲部120的孔洞122,以通过提拉握把160而携带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
[00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挠曲部120及第二壳体130为一体,但不以此为限制。第一壳体110、挠曲部120及第二壳体130的材质可为皮质,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在外观上呈现公事包的外型。并且,位于外层的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可保护输入装置140与电子装置150,以避免输入装置140与电子装置150碰撞损伤。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挠曲部120及第二壳体130的材质亦可为塑胶,第一壳体110、挠曲部120及第二壳体130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制。
[0056]此外,挠曲部120具有一内表面128及一外表面129,内表面128及外表面129分别具有多条凹槽128a、129a,以图1A为例,挠曲部120弯折时,内表面128的凹槽128a两侧的距离靠近,外表面129的凹槽129a两侧的距离则变宽。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通过挠曲部120的内表面128及外表面129的凹槽128a、129a以使挠曲部120便于弯折,且可减少挠曲部120的内表面128因挤压而产生额外折痕的机会。
[0057]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更包括一标签170,第二壳体130具有一第二外表面132及一第二内表面134,电子装置150固定于第二内表面134,标签170外露于第二外表面132。在本实施例中,标签170可以打印或是写上使用者的姓名或代号,以供判断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的拥有者,但标签170上的所显示信息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0058]图1B至图1C是图1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开启过程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B与图1C,输入装置140包括一输入面141,输入装置140固定于第一壳体110,输入面141暴露于第一壳体110。电子装置150包括具有一显示屏154的一正面151a和不具有显示屏154的一背面151b,电子装置150由背面151b固定于第二壳体130,正面151a暴露出第二壳体130。由于输入装置140与电子装置150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当第二壳体130相对于第一壳体110被掀起时,电子装置150也随的分离于输入装置140。
[0059]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处于闭合状态时,输入装置140的输入面141靠合电子装置150的正面151a (如图1A所示)。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处于开启状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适于通过挠曲部120改变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30的相对位置,而使输入装置140的输入面141分离于电子装置150的正面151a,且正面151a与输入面141通过挠曲部120而夹有角度(如图1B与图1C所示)。由于此时不需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提启,因此可将握把160向孔洞122方向按压,适于使握把160收缩或退出于孔洞122内。
[0060]如图1B所示,输入装置140包括一键盘模块142及一触控板144,电子装置150包括一平板电脑152,平板电脑152包括一显示屏154,显示屏154为一触控萤幕。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可适用于学龄儿童,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54的尺寸为10.1寸,以兼顾学龄儿童阅读的舒适性与携带的便利性,但显示屏154的尺寸不以此为限制。
[006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直接触碰电子装置150的显示屏154以输入信息或是通过输入装置140的键盘模块142或触控板144来输入信息,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提供上述多种输入方式,以满足不同使用方式的需求。
[0062]此外,输入装置140包括一无线发射器146,电子装置150包括对应于无线发射器146的一无线接收器156。输入装置140的键盘模块142与触控板144电性连接于无线发射器146。若使用者通过键盘模块142或触控板144输入信息,可经由无线发射器146将输入的信息传递至电子装置150的无线接收器156,再传至平板电脑152进行处理,而显示于平板电脑152的显示屏154上。[0063]在本实施例中,挠曲部120的材质更包括可挠金属,挠曲部120适于支撑第二壳体130。使用者可视需求转动第二壳体130至所需的位置,第二壳体130便可维持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夹角。当使用者欲改变第二壳体13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夹角时,只要再度施力转动第二壳体130即可。当然,第二壳体130维持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夹角的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0064]图1D是图1A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被拿起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D,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由于可通过握把160以单手直接拉起,携带上相当方便。当不需使用握把160时,亦可将握把160向挠曲部120的方向推去,握把160的中间部164可与挠曲部120齐平,外观上亦相当完整。并且,由于体积轻巧,相当适合学龄儿童来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使用。此外,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100提供多种输入方式,可满足学龄儿童不同使用方式的需求。
[006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可通过握把直接以单手拿起,不需额外购买电脑包,携带上相当方便且经济。并且,由于输入装置与电子装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不但可保护输入装置与电子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亦呈公事包的外型,可直接翻开操作,使用上相当便利。此外,挠曲部的可挠金属可支撑第二壳体,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维持所需角度,因此,电子装置的视角可轻易地被调整且固定。
[0066]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包括:一第一壳体;一挠曲部,具有一孔洞、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孔洞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 之间,该挠曲部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挠曲部的该第二侧;一输入装置,包括一输入面,该输入装置固定于该第一壳体,该输入面暴露于该第一壳体;一电子装置,包括具有一显示屏的一正面和不具有该显示屏的一背面,该电子装置由 该背面固定于该第二壳体,该正面暴露出该第二壳体;以及一握把,包括相对的两端部及一中间部,该两端部固定于该挠曲部,且该中间部可挠地 穿过或退出该挠曲部的该孔洞,其中:当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处于闭合状态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适于通过该挠曲部 改变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而使该输入装置的该输入面靠合该电子装置的 该正面,且朝远离该孔洞方向拉取该握把,适于使该握把穿过该挠曲部的该孔洞,以通过提 拉该握把而携带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当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处于开启状态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适于通过该挠曲部 改变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而使该输入装置的该输入面分离于该电子装置 的该正面,该正面与该输入面通过该挠曲部夹一角度,且将该握把向该孔洞方向按压,适于 使该握把收缩或退出于孔洞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该挠曲部及该 第二壳体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该挠曲部及该 第二壳体的材质包括皮质或塑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挠曲部具有一内表面及 一外表面,该内表面及该外表面分别具有多条凹槽,以供该挠曲部弯折变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挠曲部的材质包括可挠 金属,该挠曲部适于支撑该第二壳体,以使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维持该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标签,该第二壳体 具有一第二外表面及一第二内表面,该电子装置固定于该第二内表面,该标签外露于该第 二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一键盘模 块,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平板电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屏的尺寸为10.1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一无线发 射器,该电子装置包括对应于该无线发射器的一无线接收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一触控板。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576742SQ20121025198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张琳嘉, 李文, 李炯绩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