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937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保护盖。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抵靠部、一第二抵靠部及介于二者的一开口。保护盖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保护盖包含一盖板、一侧板及二弹性臂。盖板封闭住开口。侧板及弹性臂位于盖板同侧。盖板连接侧板。弹性臂分别竖立于侧板,且朝盖板延伸,并朝第一抵靠部凸出。侧板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弹片。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板体,且朝靠近盖板的一侧延伸,并朝第二抵靠部凸出。第一弹片及弹性臂分别受第一抵靠部及第二抵靠部压迫而相对靠拢,以迫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间。藉此,可避免保护盖与开口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以计算机而言,为了能与其他电子装置互享信息,或者与移动式储存设备(如移动硬盘、音乐播放器等)产生电性连接,通常会在计算机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口或电源输入孔。为了便于电性连接,这些连接端口或电源输入孔皆裸露于计算机的表面外。但是这样的设计容易使外界的灰尘或水气进入计算机内部,造成电路的短路或者其他毁损。
[0003]一般而言,会使用防尘盖遮住连接端口或电源输入孔等开口,以阻挡灰尘或水气进入计算机内部。然而,由于在制造防尘盖时会有误差,这使得防尘盖在组装于计算机开口时会偏离原本预设的位置,而偏向开口的其中一侧。这使得防尘盖与开口之间会产生过大的间隙,使得外界的灰尘或水气仍然会进入计算机而造成计算机的故障。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防尘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尘盖与壳体开口之间间隙过大之问题,就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尘盖与壳体开口之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0005]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保护盖。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抵靠部、一第二抵靠部及介于第一抵靠部及第二抵靠部的一开口。保护盖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保护盖包含一盖板、一侧板及二弹性臂。盖板封闭住开口。侧板及二弹性臂位于盖板的同一侧。侧板连接于盖板。二弹性臂分别竖立于侧板,且二弹性臂分别朝盖板的方向延伸,以及朝第一抵靠部凸出。侧板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弹片。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板体,且自板体远离盖板的一侧朝靠近盖板的一侧的方向延伸,以及朝第二抵靠部的方向凸出。第一弹片及二弹性臂分别受第一抵靠部及第二抵靠部压迫而相对靠拢,以迫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间位置。
[0006]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保护盖,包含一盖板、一盖板及二弹性臂。侧板连接于盖板。侧板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弹片。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板体,且自板体远离盖板的一侧朝靠近盖板的一侧的方向延伸。侧板及二弹性臂位于盖板的同一侧。二弹性臂分别竖立于侧板,且二弹性臂分别朝盖板的方向延伸,以及朝远离侧板的方向凸出。
[0007]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由于第一弹片及二弹性臂分别受第一抵靠部及第二抵靠部压迫而相对靠拢,因此迫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间位置,进而避免保护盖偏离位置而产生过大的间隙。如此一来,保护盖可有效地封盖住开口以防止灰尘从开口进入壳体内。
[000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
[0011]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0012]图4为图1的保护盖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5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4]图6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
[0016]5 电子装置
[0017]10 壳体
[0018]100第一抵靠部
[0019]110第二抵靠部
[0020]120第三抵靠部
[0021]130第四抵靠部
[0022]140 开口
[0023]20 保护盖
[0024]200 盖板
[0025]210 侧板
[0026]212 板体
[0027]2120 第一开槽
[0028]2122 槽壁
[0029]214 第一弹片
[0030]2140 连接端
[0031]2142 自由端
[0032]220 弹性臂
[0033]222衔接端
[0034]224抵靠端
[0035]226 凸块
[0036]230 第二弹片
[0037]232连接端
[0038]234 自由端
[0039]30 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0041]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图1的保护盖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42]电子装置5包含一壳体10以及一保护盖20。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是以笔记型计算机作为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壳体10为笔记型计算机的机壳,而保护盖20是一防尘盖,用以遮蔽机壳上的开口。
[0043]详细来说,壳体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抵靠部100及一第二抵靠部110、相对的一第三抵靠部120及一第四抵靠部130以及介于第一抵靠部100、第二抵靠部110、第三抵靠部120及第四抵靠部130之间的一开口 140。
[0044]保护盖20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10。当保护盖20装设于壳体10时,可阻隔灰尘或水气等杂质自外界进入壳体10内,避免杂质造成壳体10内部电子元件的毁损。
[0045]保护盖20包含一盖板200、一侧板210、二弹性臂220及二第二弹片230。盖板200封闭住开口 140,藉此使保护盖20遮蔽开口 140以阻隔灰尘或水气等杂质进入壳体10。
[0046]侧板210及二弹性臂220位于盖板200的同一侧。侧板210连接于盖板200。侦U板210包含一板体212及一第一弹片214。板体212具有一第一开槽2120。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槽2120是贯穿侧板210,而第一开槽2120自远离盖板200 —侧的槽壁2122凸出第一弹片214,并且第一弹片214朝靠近盖板200的一侧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弹片214朝第二抵靠部110的方向凸出。详细而言,第一弹片214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2140及一自由端2142。其中,连接端2140是指第一弹片214连接于第一开槽2120的部位。此外,第一弹片214的自由端2142与板体212彼此分离,藉此以避免第一弹片214与盖板200相互干涉。
[0047]二弹性臂220分别竖立于侧板210,且二弹性臂220分别朝盖板200的方向延伸,并且弹性臂220朝第一抵靠部100凸出。详细来说,每一弹性臂220包含一衔接端222及一抵靠端224。弹性臂220的衔接端222连接于侧板210,而抵靠端224分别与侧板210及盖板200相分离。
[0048]每一第二弹片230具有一连接端232及一自由端234。二第二弹片230的连接端232分别连接于二弹性臂220的衔接端222,第二弹片230的自由端234朝盖板200的方向延伸,且与弹性臂220及盖板200彼此分离。二第二弹片230彼此朝远离另一第二弹片230的方向凸出。
[0049]当保护盖20装设于壳体10时,弹性臂220的抵靠端224受第一抵靠部100压迫而朝侧板210位移,而第一弹片214的自由端2142则受到第二抵靠部110的压迫而朝第一抵靠部100位移,二第二弹片230的自由端234则分别受到第三抵靠部120及第四抵靠部130的压迫而相对靠拢,因而迫使盖板200固定于开口 140的中间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一弹性臂220还具有一凸块226 (如图3所示),凸块226自弹性臂220的自由端224朝第一抵靠部100的方向凸出,并且凸块226可抵靠住第一抵靠部100,因而进一步将盖板200固定于开口 140。
[0050]此外,当保护盖20的制造有误差时,利用弹性臂220及第一弹片214分别受到第一抵靠部100、第二抵靠部110的压迫而产生正Z方向上与负Z方向上的弹性力。此二弹性力分别压迫保护盖20而调整了盖板200在Z方向上的位置,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心位置。而利用二第二弹片230分别受到第三抵靠部120、第四抵靠部130的压迫而产生正X方向上与负X方向上的弹性力。此二弹性力则分别压迫保护盖20而调整了盖板200在X方向上的位置,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心处。并且,利用凸块226抵靠住第一抵靠部100,可调整保护盖20在Y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当保护盖20的制造有误差时,仍可以准确的将保护盖20遮蔽壳体10的开口 140,而减少壳体10与保护盖20之间的间隙。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盖与壳体之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0051]此外,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还包含一补强板30,连接于侧板210及弹性臂220的衔接端222。藉此加强保护盖20的弹性臂220的结构强度,以避免保护盖20置入壳体10时,第三抵靠部120及第四抵靠部130压迫弹性臂220而使得弹性臂220因为受力过大而变形甚至毁损。
[0052]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由于第一弹片及二弹性臂分别受第一抵靠部及第二抵靠部压迫而相对靠拢,因此迫使盖板位于开口的中间位置,进而避免保护盖偏离位置而产生过大的间隙。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盖与壳体之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0053]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抵靠部及一第二抵靠部及介于该第一抵靠部及该第二抵靠部的一开口;以及 一保护盖,能够拆卸地装设于该壳体,该保护盖包含一盖板、一侧板及二弹性臂,该盖板封闭住该开口,该侧板及该二弹性臂位于该盖板的同一侧,该侧板连接于该盖板,该二弹性臂分别竖立于该侧板,且该二弹性臂分别朝该盖板的方向延伸,以及朝该第一抵靠部凸出,该侧板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于该板体,且自该板体远离该盖板的一侧朝靠近该盖板的一侧的方向延伸,以及朝该第二抵靠部的方向凸出,该第一弹片及该二弹性臂分别受该第一抵靠部及该第二抵靠部压迫而相对靠拢,以迫使该盖板位于该开口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为一防尘盖,而该板体具有一第一开槽,该第一弹片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第一弹片的该连接端连接于该第一开槽远离该盖板的一侧,该第一弹片的该自由端与该板体彼此分离,且该第一弹片的该自由端受到该第二抵靠部压迫而朝该第一抵靠部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弹性臂包含一衔接端及一抵靠端,该弹性臂的该衔接端连接于该侧板,该抵靠端分别与该侧板及该盖板相分离,且该抵靠端受该第一抵靠部压迫而朝该侧板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三抵靠部及一第四抵靠部,该开口位于该第三抵靠部及该第四抵靠部之间,该保护盖包含二第二弹片,每一该第二弹片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二第二弹片的该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该二弹性臂的该衔接端,该二第二弹片的自由端朝该盖板的方向延伸,且与该弹性臂及该盖板彼此分离,该二第二弹片彼此朝远离另一该第二弹片的方向凸出,该二第二弹片的该自由端分别受该第三抵靠部及该第四抵靠部压迫而迫使该盖板位于该开口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补强板,该补强板连接于该侧板及该二弹性臂的该衔接端。
6.一种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盖板; 一侧板,该侧板连接于该盖板,该侧板包含一板体及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于该板体,且自该板体远离该盖板的一侧朝靠近该盖板的一侧的方向延伸;以及 二弹性臂,该侧板及该二弹性臂位于该盖板的同一侧,该二弹性臂分别竖立于该侧板,且该二弹性臂分别朝该盖板的方向延伸,以及朝远离该侧板的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为一防尘盖,而该板体具有一第一开槽,该第一弹片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第一弹片的该连接端连接于该第一开槽远离该盖板的一侧,该第一弹片的该自由端与该板体彼此分离,且朝远离该二弹性臂的方向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弹性臂包含一衔接端及一抵靠端,该弹性臂的该衔接端连接于该侧板,该抵靠端分别与该侧板及该盖板相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补强板,该补强板连接于该侧板及该弹性臂的该衔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包含二第二弹片,每一该第二弹片具有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二第二弹片的该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该二弹性臂的该衔接端,该二第二弹片的自由端朝该盖板的方向延伸,且与该弹性臂及该盖板彼此分离,该二第二弹片彼此朝远离另一该 第二弹片的方向凸出。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713691SQ20121036955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何佳儒, 郑珑白, 赵昱东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