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026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主体及一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包含一运算模块、一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一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运算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二主体包含一第二触控显示模块及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电性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运算模块接收来自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的一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早期的台式计算机并不便于携带,因此便有笔记型计算机的问世。
[0003]进一步来说,笔记型计算机相对于台式计算机方便携带,因此非常受到使用者的喜爱。笔记型计算机一般包含一主机壳体以及枢接于主机壳体的一显示屏幕。主机壳体上设置有一键盘,以供使用者对笔记型计算机进行输入操作。然而,笔记型计算机虽然较台式计算机轻便,但笔记型计算机相较于近期问世的平板型计算机而言,便相对沉重。平板型计算机相较于笔记型计算机虽有较轻便的优势,但平板型计算机的输入界面是与显示画面共用,使得平板型计算机的输入模式不及笔记型计算机的输入模式来的便利。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子装置,以能够综合平板型计算机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的优点,成为设计人员所欲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综合平板型计算机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的优点,以提升电子装置的实用性。
[0006]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主体及一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包含一运算模块、一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一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运算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二主体包含一第二触控显示模块及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电性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运算模块接收来自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的一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
[0007]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是利用第二主体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电性连接第一主体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如此使得运算模块可接收来自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的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藉此,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综合平板型计算机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的各优点,并提供更多元的使用型态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000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元件方框图;
[0011]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2]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0013]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0014]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0015]图7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
[0017]10 电子装置
[0018]11 第一主体
[0019]111运算模块
[0020]112第一触控显示模块
[0021]1121触控感应模块
[0022]1122显示模块
[0023]113第一无线收发模块
[0024]114动作感应模块
[0025]115喇叭模块
[0026]116 电池模块
[0027]12 第二主体
[0028]122第二触控显示模块
[0029]1221触控感应模块
[0030]1222显示模块
[0031]123第二无线收发模块
[0032]124动作感应模块
[0033]125喇叭模块
[0034]126 电池模块
[0035]13 枢接件
[0036]14 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38]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元件方框图。
[0039]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含一第一主体11及及一第二主体12。
[0040]第一主体11包含一运算模块111、一第一触控显不模块112及一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13。运算模块111可以例如是第一主体11内的一运算芯片。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可包含一触控感应模块1121及一显不模块1122,也即第一触控显不模块112为第一主体11的一触控显示屏幕。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13可以是但不限于一射频收发模块(RF module),一蓝牙模块(Bluetooth)或一无线区域网络模块(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运算模块111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13。此外,第一主体11还可包含一动作感应模块114、一喇ΠΛ模块115及一电池模块116。动作感应模块114可以是但不限于一位置及方向感应器、一陀螺仪感应器或一加速感应器。动作感应模块114、喇叭模块115及电池模块116电性连接于运算模块111,电池模块116供给第一主体11内的各元件的运作所需动力。
[0041]第二主体12包含一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及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可包含一触控感应模块1221及一显示模块1222,也即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为第二主体12的一触控显示屏幕。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可以是但不限于一射频收发模块(RF module)、一蓝牙模块(Bluetooth)或一无线区域网络模块(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 WLAN)。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电性连接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此外,第二主体12还可包含一动作感应模块124、一喇ΠΛ模块125及一电池模块126。动作感应模块124可以是但不限于一位置及方向感应器、一陀螺仪感应器或一加速感应器。动作感应模块124、喇叭模块125及电池模块126电性连接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电池模块126供给第二主体12内的各元件的运作所需动力。
[0042]并且,第二主体12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可无线电性连接于第一主体11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13。因此,运算模块111可接收来自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的一操作指令或通过无线传输而接收来自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的一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或通过无线传输而显示于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
[0043]举例来说,使用者可对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 (如触控屏幕)或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 (如触控屏幕)进行操作而下达操作指令,通过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所下达的操作指令是直接通过第一主体11内的传输线路而传递至运算模块111,而通过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12所下达的操作指令则利用无线传输而传递至第一主体11的运算模块111。接着,运算模块111针对操作指令进行运算,以将运算结果直接通过第一主体11内的传输线路而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或者将运算结果通过无线传输而显示于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
[0044]并且,运算模块111也可接收来自第一主体11的动作感应模块114的一动作指令或是接收来自第二主体12的动作感应模块124的一动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或通过无线传输而显示于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
[0045]举例来说,使用者可对第一主体11或第二主体12进行翻转、平移等动作,以令第一主体11内的动作感应模块114或是第二主体12内的动作感应模块124检测到一动作指令。第一主体11内的动作感应模块114是直接通过第一主体11内的传输线路而将动作指令传递至运算模块111,而第二主体12内的动作感应模块124则通过无线传输而将动作指令传递至第一主体11内的运算模块111。接着,运算模块111针对动作指令进行运算,以将运算结果直接通过第一主体11内的传输线路而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或者将运算结果通过无线传输而显示于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
[0046]以下将针对本发明电子装置10的实际运用模式进行举例说明。
[0047]请接着参照图3并同时搭配图2,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不意图。
[0048]如图3,使用者可利用电子装置10来执行并享受一动态模拟游戏,例如赛车游戏。详细来说,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可显示游戏中的跑车外的场景(如跑道、车头),而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则可显示游戏中的跑车内的场景(如方向、盘仪表板)。使用者可将第二主体12比拟为方向盘而进行旋转操作(例如向右转)。此时,第二主体12内的动作感应模块124检测到使用者的动作指令,并接着通过无线传输而将动作指令传递至第一主体11内的运算模块111。运算模块111接受动作指令并进行计算,以将计算结果直接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令使用者可观看到跑车进行右转的画面。此夕卜,第一主体11内的喇叭模块115可发出车外的环境声音,如观众欢呼声、周边车辆声,至于第二主体12内的喇机模块125则可发出车内的环境声音,以使游戏的声音能够有立体感及层次感。
[0049]请接着参照图4并同时搭配图2,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50]如图4,使用者可利用电子装置10来执行并享受一多向互动的动作游戏,如打砖块游戏、射足球游戏。以二人互动为例,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以及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分别显示各半的游戏场景。第一使用者可对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下达一第一操作指令,而第一操作指令直接通过第一主体11内的传输线路而传递至运算模块111。至于第二使用者可对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下达一第二操作指令,而第二操作指令则通过无线传输而传递至第一主体11内的运算模块111。运算模块111可同时或分别对第一操作指令及第二操作指令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同步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以及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藉此,以令二使用者可进行双向的游戏互动。
[0051]请接着参照图5及图6并搭配图2,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0052]本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电子装置10还可包含一枢接件13,枢接件13可拆卸地结合于第一主体11及第二主体12,令第二主体12通过枢接件13而可相对第一主体11枢转。进一步来说,第一主体11及第二主体12利用枢接件13的结合而使电子装置10成为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型态。详细来说,电子装置10的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可显示一虚拟键盘,以做为电子装置10的输入模块,而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则做为电子装置10的显示屏幕。
[0053]请接着参照图7并搭配图2,图7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本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电子装置10还可包含一输入模块14,输入模块14可以是但不限于一键盘或一鼠标,本实施例的图示是以键盘为例,但不以此为限。输入模块14可利用射频收发模块、蓝牙模块或无线区域网络模块而无线电性连接于第一主体11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13或第二主体12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3。使用者可通过输入模块14来对电子装置10进行操作,而第一主体11的第一触控显示模块112以及第二主体12的第二触控显示模块122则均可做为屏幕使用,使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做为双屏幕计算机的使用型态。
[005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是利用第二主体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电性连接第一主体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如此使得运算模块可接收来自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的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第二触控显示模块。藉此,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综合平板型计算机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的各优点,并提供还多元的使用型态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0056]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主体,包含一运算模块、一第一触控显不模块及一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该运算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以及 一第二主体,包含一第二触控显示模块及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该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电性连接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该运算模块接收来自该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该第二触控显示模块的一操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该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该第二触控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二主体还分别包含一动作感应模块,该第一主体的该动作感应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主体的该运算模块,该第二主体的该动作感应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二主体的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该运算模块接收来自该些动作感应模块的一动作指令而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显示于该第一触控显示模块或该第二触控显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二主体还分别包含一喇叭模块,该第一主体的该喇叭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主体的该运算模块,该第二主体的该喇叭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二主体的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二主体还分别包含一电池模块,该第一主体的该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主体的该运算模块,该第二主体的该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于该第二主体的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显示模块及该第二触控显不模块分别包含一触控感应模块及一显不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枢接件,该枢接件能够拆卸地结合于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二主体,令该第二主体通过该枢接件而相对该第一主体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一输入模块,无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主体的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或该第二主体的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792991SQ20121041846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林春吉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