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105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触控面板的侧面邻接于上壳体。中空的边框跨设于触控面板的顶面与上壳体的顶面之间邻接处的两边。
【专利说明】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中空边框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触控显示器是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0003]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
[0004]图1显示传统触控装置I的剖面图,其包含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位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形成空间内,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液晶显示模块(LCM) 13、触控面板(TP)14及保护膜15。根据图1所示的传统触控装置1,为了确保上壳体11的向内延伸部110具有适当的强度,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使得上壳体11的顶面与保护膜15的顶面形成厚度落差,因而造成使用者操作时的不便或不舒服感。此外,传统触控装置I的保护膜15全面覆盖于触控面板14的顶面,会造成穿透率的下降,因而降低亮度、显示对比度或触控感应度。
[0005]图2显示另一种传统触控装置2的剖面图,其包含上壳体21及下壳体22。位于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所形成空间内,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液晶显示模块(LCM) 23及触控面板24。其中,触控面板24由上而下依序包含玻璃基板241、黑色矩阵(BM) 242及触控感应层243。由于黑色矩阵(BM) 242的制程良率无法达到很高,因此造成成本的上升。
[0006]鉴于传统触控装置具有操作不便、穿透率低及良率低等缺点,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触控装置,用以改善传统触控装置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覆盖中空的边框于触控面板与上壳体,且可省略黑色矩阵,因而得以提高操作便利性、穿透率、良率或排版率。
[000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装置,其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触控面板,其侧面邻接于该上壳体;及中空的边框,跨设于该触控面板的顶面与该上壳体的顶面之间邻接处的两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0]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上壳体包含向内延伸部,于邻接处邻接于该触控面板的侧面。
[0011]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的顶面与该上壳体的向内延伸部的顶面实质位于相同平面。
[0012]前述的触控装置,其还包含显示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下方。[0013]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包含:透明基板;及触控感应层,设于该透明基板的底面。
[0014]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感应层包含透明导电材料。
[0015]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还包含覆盖层,设于该触控感应层的底面。
[0016]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透明基板或该覆盖层包含透明的绝缘材料。
[0017]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透明的绝缘材料包含玻璃、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共聚合物。
[0018]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边框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19]前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被该边框覆盖的区域定义为该触控面板的走线部,且未被该边框覆盖的区域定义为该触控面板的感应部。
[00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触控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发明的边框具有中空区域,因此没有传统的全面覆盖保护膜(例如图1)所产生的穿透率下降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的边框具有遮蔽功能(用以遮蔽触控面板的走线部),因此可以省略传统触控面板(例如图2)的黑色矩阵(BM),因此没有传统触控面板的良率与排版率较低的问题。再者,由于本发明的上壳体的部分顶面与触控面板的顶面实质上位于相同平面,且边框的厚度可以做得很薄,因此使用者在操作触控装置时,不会有传统触控装置(例如图1)的上壳体顶面与触控面板顶面因厚度落差所造成的不便。此外,本发明排版率(亦即,一片透明基板可排列切割出的触控面板的数目)可大于图2所示传统触控装置的排版率。`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传统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23]图2显示另一种传统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24]图3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25]图3B显示图3A的触控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4显示图3A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1:触控装置
[0029]11:上壳体110:向内延伸部
[0030]12:下壳体13:液晶显示模块
[0031]14:触控面板15:保护膜
[0032]2:触控装置
[0033]21:上壳体22:下壳体
[0034]23:液晶显示模块 24:触控面板[0035]241:玻璃基板242:黑色矩阵
[0036]243:触控感应层
[0037]3:触控装置
[0038]31:上壳体310:向内延伸部
[0039]32:下壳体33:显示模块
[0040]34:触控面板340:邻接处
[0041]341:透明基板342:触控感应层
[0042]343:覆盖层35: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4]图3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3的剖面图,图3B则显示其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3包含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在本说明书中,方向“上”或“顶面”是指向触控装置3的触控面,而方向“下”或“底面”则是背向触控装置3的触控面。前述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显示模块33 (例如液晶显示模块(LCM))或其它电路(例如电源电路(未显`示于图式中))。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3可使用各种现有的或将来发展出来的显示模块结构。
[0045]触控装置3还包含触控面板(TP)34,例如电容式触控面板,设于显示模块33的上方。触控面板34的侧面邻接于上壳体31。以图3A及图3B所示为例,触控面板34的侧面于邻接处340邻接于上壳体31的向内延伸部310,并使得触控面板34的顶面与上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顶面(例如向内延伸部310的顶面)实质位于相同平面。
[0046]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4可使用各种现有的或将来发展出来的触控面板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触控面板34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34由上而下主要包含有透明基板341及触控感应层342,其中触控感应层342镀膜于透明基板341的底面。由透明基板341及触控感应层342所形成的触控面板34,一般又称为单片玻璃式(one glasssolution, OGS)触控面板。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342的底面还可再加设覆盖层343。上述透明基板341及覆盖层343的材质可为高透光率的绝缘材料,例如玻璃、聚碳酸酯(Polyca rbonate, 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copolymer, C0C)。触控感应层342的材质可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ΙΖ0),但不限定于此。
[0047]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之一,触控装置3包含边框35,跨设于触控面板34顶面与上壳体31顶面之间的邻接处340两边。边框35的形成可使用印刷、镀膜或其它适当技术。本实施例的边框35为中空的边框,该边框35可为密闭型的边框,也可为开放型的边框。边框35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其它绝缘材料。在一实施例中,边框35作为一种装饰膜(decoration film),其可借由掺杂其它颜料以形成所需颜色及图案。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4被边框35覆盖的区域可作为触控面板34的走线部,而未被边框35覆盖的区域(亦即位于边框35的中空区域)则可作为触控面板34的感应部。
[0048]相较于传统的触控装置,本实施例具有至少以下的特征。由于本实施例的边框35具有中空区域,因此没有传统的全面覆盖保护膜(例如图1)所产生的穿透率下降问题。此夕卜,由于本实施例的边框35具有遮蔽功能(用以遮蔽触控面板34的走线部),因此可以省略传统触控面板(例如图2)的黑色矩阵(BM),因此没有传统触控面板的良率与排版率较低的问题。再者,由于本实施例的上壳体31的部分顶面与触控面板34的顶面实质上位于相同平面,且边框35的厚度可以做得很薄,因此使用者在操作触控装置3时,不会有传统触控装置(例如图1)的上壳体顶面与触控面板顶面因厚度落差所造成的不便。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排版率(亦即,一片透明基板341可排列切割出的触控面板34的数目)可大于图2所示传统触控装置2的排版率。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上壳体及下壳体,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 触控面板,其侧面邻接于该上壳体 '及 中空的边框,跨设于该触控面板的顶面与该上壳体的顶面之间邻接处的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包含向内延伸部,于邻接处邻接于该触控面板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的顶面与该上壳体的向内延伸部的顶面实质位于相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显示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含: 透明基板 '及 触控感应层,设于该透明基板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层包含透明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含覆盖层,设于该触控感应层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基板或该覆盖层包含透明的绝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绝缘材料包含玻璃、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共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边框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被该边框覆盖的区域定义为该触控面板的走线部,且未被该边框覆盖的区域定义为该触控面板的感应部。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809795SQ20121045717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许振昌, 刘勇智, 陈金良, 陈亭杰 申请人: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