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0332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光碟驱动机、一托盘及一机壳。光碟驱动机固定于托盘。托盘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多个第一滑块及多个第二滑块。底板具有一表面,且光碟驱动机承载于底板的表面上。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设置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且光碟驱动机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此些第一滑块固设于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此些第二滑块固设于第二侧壁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机壳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滑槽。托盘收容于机壳内。各第一滑块的部分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一滑槽。各第二滑块的部分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二滑槽。
【专利说明】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光碟驱动机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计算机设备中,通常具需要设置光碟驱动机,以读取或烧录各种数据。通常使用者会利用螺钉直接将光碟驱动机锁固于计算机设备的机壳中。多个光碟驱动机往往会排列在一起,以在有限空间中装设较多的光碟驱动机。
[0003]然而,在这样的设计之下,当要安装或拆卸光碟驱动机时,必须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才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将光碟驱动机安装于机壳或从机壳拆卸下来,故如此的设计会对使用者造成不便。另外,在讲求速度的时代,花费较多时间在安装或拆卸光碟驱动机十分的不经济。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安装及拆卸光碟驱动机的结构,为目前相关产业所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用来帮助使用者可以快速且便利的抽换光碟驱动机,以节省工时。
[0006]本发明发明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光碟驱动机、一托盘及一机壳。光碟驱动机用以读取光碟。光碟驱动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托盘。托盘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多个第一滑块及多个第二滑块。底板具有一表面,且光碟驱动机承载于底板的表面上。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设置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且光碟驱动机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此些第一滑块固设于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此些第二滑块固设于第二侧壁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机壳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滑槽。托盘以可拆卸的方式收容于机壳内。各第一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部分收容于第一滑槽。各第二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部分收容于第二滑槽。
[0007]上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线缆接头,设置于机壳内。光碟驱动机还固设有一连接器。连接器及线缆接头用以于安装光碟驱动机于机壳时,能先连接连接器及线缆接头,再将托盘通过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装入机壳。连接器及线缆接头还用以从机壳拆卸光碟驱动机时,能先将托盘向机壳之外滑移,并于分离此些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且分离此些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后,使托盘脱离机壳,再拆离连接器及线缆接头。
[0008]其中,各第一滑块以可从第一滑槽的一末端分离的方式部分收容于第一滑槽,各第二滑块以可从第二滑槽的一末端分离的方式部分收容于第二滑槽。
[0009]其中,机壳还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滑槽的末端,且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第一滑槽的宽度。第二开口连通第二滑槽的末端,且第二开口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
[0010]其中,各第一滑块具有一第一头部及一第一颈部。第一头部的宽度大于第一滑槽的宽度且小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第一颈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一滑槽。各第二滑块具有一第二头部及一第二颈部。第二头部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且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第二颈部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二滑槽。
[0011]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卡合件,对应设置于第一滑槽的外侧,且用以卡合此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
[0012]其中,卡合件还包括一本体、一弹性臂及一把手。弹性臂的一端连接于本体,把手连接于弹性臂的相反另一端。弹性臂用以卡合此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把手用以将该弹性臂拉离第一滑槽以解除卡合此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
[0013]其中,托盘具有自底板冲压出的一第一立板、冲压成型第一立板而形成的一第一通槽、自底板冲压出的一第二立板及冲压成型第二立板而形成的一第二通槽。第一立板及第二立板与底板相连且竖立于底板的表面。光碟驱动机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一第三侧面。第二侧面相反于第一侧面及第三侧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之间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三侧面及第二侧面之间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夹持光碟驱动机。第二立板抵靠于第二侧面,且第一立板抵靠于第三侧面。
[0014]其中,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外侧板、一第一顶板及一第一内侧板。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外侧板、一第二顶板及一第二内侧板。第一外侧板及第二外侧板分别连接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且竖立于底板的表面。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外侧板及第二外侧板且皆与底板间隔相对。第一内侧板连接于第一顶板且位于第一顶板及底板之间。第二内侧板连接于第二顶板且位于第二顶板及底板之间。第一顶板的一部分及第二顶板的一部分朝向彼此而分别超出第一内侧板及第二内侧板。第一顶板的部分及第二顶板的部分皆抵靠于光碟驱动机的一顶面。
[0015]其中,各第一滑块及各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第一螺纹部及一第二螺纹部。此些第一螺纹部位于第一外侧板及第一内侧板之间,此些第二螺纹部位于第二外侧板及第二内侧板之间。
[0016]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能够快速固定光碟驱动机于电子装置中。当要拆卸光碟驱动机时,能先解除卡合件的卡合,将托盘从机壳内拉出,再将光碟驱动机从托盘上拆卸下来。由于光碟驱动机与托盘间的固持与拆卸能够在机壳以外的位置进行处理,而能够便于装设及拆卸光碟驱动机。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立体爆炸图;
[0019]图2A绘示图1的光碟驱动机与托盘的立体爆炸图;
[0020]图2B及图2C绘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绘示图1的电子装置立体图;
[0022]图4A、图4B、图4C绘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碟驱动机,用以读取光碟; 一托盘,该光碟驱动机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该托盘,该托盘包括: 一底板,具有一表面,且该光碟驱动机承载于该底板的该表面上; 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设置于该底板的左右两侧,且该光碟驱动机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 多个第一滑块,固设于该第一侧壁远离该第二侧壁的一侧;以及 多个第二滑块,固设于该第二侧壁远离该第一侧壁的一侧;以及 一机壳,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滑槽,该托盘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收容于该机壳内,各该第一滑块以滑动的方式部分收容于该第一滑槽,各该第二滑块以滑动的方式部分收容于该第二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线缆接头,设置于该机壳内,该光碟驱动机还固设有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及该线缆接头用以于安装该光碟驱动机于该机壳时,能先连接该连接器及该线缆接头,再将该托盘通过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装入该机壳,该连接器及该线缆接头还用以从该机壳拆卸该光碟驱动机时,能先将该托盘向该机壳之外滑移,并于分离该些第一滑块与该第一滑槽且分离该些第二滑块与该第二滑槽后,使该托盘脱离该机壳,再拆离该连接器及该线缆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滑块以能够从该第一滑槽的一末端分离的方式部分收容于该第一滑槽,各该第二滑块以能够从该第二滑槽的一末端分离的方式部分收容于该第二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壳还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连通该第一滑槽的该末端,且该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滑槽的宽度,该第二开口连通该第二滑槽的该末端,且该第二开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滑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滑块具有一第一头部及一第一颈部,该第一头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滑槽的宽度且小于该第一开口的宽度,该第一颈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一滑槽的宽度且以滑动的方式收容于该第一滑槽,各该第二滑块具有一第二头部及一第二颈部,该第二头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滑槽的宽度且小于该第二开口的宽度,该第二颈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滑槽的宽度且以滑动的方式收容于该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卡合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滑槽的外侧,且用以卡合该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件包括一本体、一弹性臂及一把手,该弹性臂的一端连接于该本体,该把手连接于该弹性臂的相反另一端,该弹性臂用以卡合该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该把手用以将该弹性臂拉离该第一滑槽以解除卡合该些第一滑块的其中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盘具有自该底板冲压出的一第一立板、冲压成型该第一立板而形成的一第一通槽、自该底板冲压出的一第二立板及冲压成型该第二立板而形成的一第二通槽,该第一立板及该第二立板与该底板相连且竖立于该底板的该表面,该光碟驱动机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一第三侧面,该第二侧面相反于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之间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三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之间具有小于该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该第一立板与该第二立板夹持该光碟驱动机,该第二立板抵靠于该第二侧面,且该第一立板抵靠于该第三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外侧板、一第一顶板及一第一内侧板,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外侧板、一第二顶板及一第二内侧板,该第一外侧板及该第二外侧板分别连接于该底板的左右两侧且竖立于该底板的该表面,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二顶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外侧板及该第二外侧板且皆与该底板间隔相对,该第一内侧板连接于该第一顶板且位于该第一顶板及该底板之间,该第二内侧板连接于该第二顶板且位于该第二顶板及该底板之间,该第一顶板的一部分及该第二顶板的一部分朝向彼此而分别超出该第一内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该第一顶板的该部分及该第二顶板的该部分皆抵靠于该光碟驱动机的一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滑块及各该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第一螺纹部及一第二螺纹部,该些第一螺纹部位于该第一外侧板及该第一内侧板之间,该些第二螺纹部位于该第二外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之间。
【文档编号】G06F1/18GK104182000SQ20131020230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黄文龙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