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2099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基板及一触控感测层。触控感测层配置于基板上且包括多个图案化电极组。各图案化电极组包括一驱动电极及多个感测电极。驱动电极连接至电路板。各感测电极具有一线路,线路电连接至电路板。各图案化电极组的线路包括一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第一群组的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大于第二群组的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第一群组的各线路的线径大于第二群组的各线路的线径。第一群组的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线径大于第一群组的长度较短的线路的线径。第二群组的线路的线径相同。第一群组的总宽度等于第二群组的总宽度。
【专利说明】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关于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装置朝向多功能化发展,传统的按键式人机接口已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此情况下,触控装置便开始蓬勃地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按键式的操作接口的操作方式,触控装置的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且直觉化。通过触控装置,用户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点选屏幕画面上的对象、选单或图形,或利用各种不同的手势(gesture)来操作这些对象、选单或图形。
[0003]以多点触控形式的触控装置来说,为了简化其结构并符合手持装置轻薄趋势而发展出了单层电极的触控感测层。然而,现行电极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 ΙΤ0),其面电阻值偏高而导致触控装置的触控输入感测能力不佳。因此,如何使单层电极形式的触控装置具有良好的触控输入感测能力,为此【技术领域】当前重要的议题。
[0004]美国公开专利第20120227259号揭露一种电容式感测数组,其梳子状电极与E形电极呈手指交叉对应设置。中国台湾公开专利第200945149号揭露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层,其长度越长的信号电极具有越大的宽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具有良好的触控输入感测能力。
[0006]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7]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基板及一触控感测层。触控感测层配置于基板上且包括多个图案化电极组,其中各图案化电极组包括一驱动电极及多个感测电极。驱动电极电连接至电路板。这些感测电极对应驱动电极。各感测电极具有一线路,线路电连接至电路板。各图案化电极组的这些线路包括一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大于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大于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线径大于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短的线路的线径,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线径相同,第一群组的总宽度等于第二群组的总宽度。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电极具有多个图案化开口,这些感测电极分别位于这些图案化开口内而被驱动电极围绕,各图案化开口的形状对应于各感测电极的形状。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感测电极呈鱼骨形。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图案化电极组呈长条形,这些感测电极沿图案化电极组的长度方向排列。
[0011 ]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图案化电极组平行排列。[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群组中的相邻的任两线路之间具有一线距,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距相同。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群组中的相邻的任两线路之间具有一线距,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距相同。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群组的这些线路的数量小于第二群组的这些线路的数量。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电极、感测电极及线路的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
[00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虚设图案,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这些图案化电极组之间的间隙。
[0017]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让各图案化电极组中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电阻值不致过大,将各图案化电极组的多个线路进行如下配置。将各图案化电极组的多个线路区分为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其中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大于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第一群组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二群组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且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短的线路的线径。如此一来,可通过线径的增加而有效降低各图案化电极组中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电阻值,以避免长度较长的线路因电阻值过大而影响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此外,各图案化电极组中的这些线路与感测电极及驱动电极位于同一个触控感测层中,而为了避免这些线路对于触控感测的正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上述第一群组的总宽度被设计为等于上述第二群组的总宽度,即第一群组的线路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等于由第二群组的线路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如此一来,触控装置在进行判断与运算时,因为触控感测层中各个非感测区的宽度均相同,可降低因为非感测区宽度不一造成的触控辨识系统误判,故可具有较佳的效率及正确性。进而兼顾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及触控辨识系统较佳的效率和正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9]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触控装置沿1-1线的部分构件剖面分解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部分构件剖面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2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0例如为单层多点触控结构的触控装置,且包括一电路板110、一基板120及一触控感测层130。触控感测层130配置于基板120上且包括多个图案化电极组130a,其中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包括一驱动电极132及多个感测电极134。驱动电极132通过线路50电连接至电路板110。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的这些感测电极134对应且邻近驱动电极132。各感测电极134具有一线路60,线路60电连接至电路板110。当使用者对触控感测层130进行触控输入时,位于用户所触碰的位置的感测电极134及驱动电极132会产生触控信号,触控信号经由线路50及线路60传递至电路板110。
[0025]图2为图1的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为使附图较为清楚,图2中的第一群组Gl的这些线路60于放大区域分别标示为60a?60d,且图2中的第二群组G2的这些线路60于放大区域分别标示为60e?60j。为了让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中长度较长的线路60的电阻值不致过大,进而避免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降低,将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的这些线路60进行图2所示的配置,详述如下。
[0026]请参考图2,图案化电极组130a的这些线路60区分为第一群组Gl及第二群组G2,第一群组Gl中的这些线路60a?60d的其中任一的长度大于第二群组G2中的这些线路60e?60j的其中任一的长度。举例来说,第一群组Gl中最短的线路60d的长度LI大于第二群组G2中最长的线路60 j的长度L2。此外,第一群组Gl中的这些线路60a?60d的其中任一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二群组G2中的这些线路60e?60 j的其中任一的线径,且第一群组Gl中的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一群组Gl中的长度较短的线路的线径。具体而言,在第一群组Gl中,最长的线路60a、次长的线路60b、次短的线路60c及最短的线路60d分别具有线径D1、线径D2、线径D3及线径D4,而在第二群组G2中,线路60e?60j皆具有相同的线径D5,且线径Dl >线径D2 >线径D3 >线径D4 >线径D5。
[0027]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可通过线径的增加而有效降低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中长度较长的线路60的电阻值,以避免长度较长的线路60因电阻值过大而影响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此外,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中的这些线路60与感测电极134及驱动电极132位于同一个触控感测层130中,而为了避免这些线路60对于触控感测的正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上述第一群组Gl的总宽度Wl被设计为等于上述第二群组G2的总宽度W2,即第一群组Gl的线路60a?60d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Wl等于第二群组G2的线路60e?60j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W2。具体而言,图1所示由两个第一群组Gl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W3等于图2所示的第一群组Gl的宽度Wl的两倍,且图1所示由两个第二群组G2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W4等于图2所示的第二群组G2的宽度W2的两倍,而由于宽度Wl等于宽度W2,故宽度W3会等于宽度W4。据此,可使触控感测层130中的这些线路60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皆为相等,可降低因为非感测区宽度不一造成的触控辨识系统误判,而降低这些非感测区在触控装置100进行判断与运算时影响效率及正确性的程度。
[0028]在第一群组Gl中的这些线路60a?60d的线径皆大于第二群组G2中的这些线路60e?60j的线径的情况下,为了易于如上述般将第一群组Gl的宽度制作为等于第二群组G2的宽度并让第一群组Gl的宽度及第二群组G2的宽度极小化,可将第一群组Gl所包含的这些线路60a?60d的数量设计为小于第二群组G2所包含的这些线路60e?60 j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群组Gl所包含的线路的数量及第二群组G2所包含的线路的数量例如分别为四个及六个,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群组Gl所包含的线路及第二群组G2所包含的线路可分别为其它适当数量。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群组Gl中的相邻的任两线路60之间具有线距dl,且第一群组Gl中的这些线距dl均相同。相似地,第二群组G2中的相邻的任两线路60之间具有线距d2,且第二群组G2中的这些线距d2均相同。另外,由于第二群组G2的这些线路60e?60j的长度较短而较不会发生因线路电阻值过大而影响触控感测能力的情况,故而第二群组G2中的这些线路60的线径可设计为相同。据此,可简化触控感测层130的制程。
[0030]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这些图案化电极组130a平行排列,各图案化电极组130a呈长条形,且这些感测电极134沿图案化电极组130a的长度方向依序排列,而构成了触控感测层130。请参考图2,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驱动电极132具有多个图案化开口 132a,这些感测电极134分别位于这些图案化开口 132a内而被驱动电极132围绕。各感测电极134例如呈鱼骨形,且各图案化开口 132a的形状对应于各感测电极134的形状。藉此,当用户触碰图案化电极组130a的部分区域而进行感测时,可使该区域中的感测电极134具有较大的面积比例,并提高驱动电极132包覆感测电极134的程度,以使触控装置100具有良好的触控感测能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各感测电极134及各图案化开口 132a可为其它适当形状,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0031]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驱动电极132、这些感测电极134及这些线路60的材质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本发明不对驱动电极、感测电极及线路的材质加以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可为其它适当电极材料。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0如图1所示还包括多个虚设图案(dummy pattern) 140,虚设图案(dummy pattern) 140配置于基板120上而位于这些图案化电极组130a之间的间隙。如上述般通过将虚设图案140配置于基板120上未被驱动电极132、感测电极134及线路60覆盖的区域,可使触控感测层130在视觉上较具完整性。虚设图案140的材质例如为铟锡氧化物而相同于这些驱动电极132、这些感测电极134及这些线路60的材质,虚设图案140的材质也可为其它适当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0032]图3为图2的触控装置沿1-1线的部分构件剖面分解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基板120例如为触控装置的覆盖板(cover lens),触控感测层130及其驱动电极132与感测电极134配置于此覆盖板上,且保护膜层150用以保护触控感测层130。上述覆盖板的材质例如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聚碳酸酯或其它适当材料,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本发明不限制触控感测层的配置位置,例如,触控感测层也可如图4所示的配置位置。请参考图4,触控感测层230及其驱动电极232与感测电极234并非配置于触控装置的覆盖板270上,而是配置于基板220上。光学胶层260用以将触控感测层230及基板220胶合至覆盖板270。
[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让各图案化电极组中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电阻值不致过大,将各图案化电极组的多个线路进行如下配置。将各图案化电极组的多个线路区分为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其中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长度大于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长度,第一群组的这些线路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二群组的这些线路的线径,且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线径被设计为大于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短的线路的线径。如此一来,可通过线径的增加而有效降低各图案化电极组中长度较长的线路的电阻值,以避免长度较长的线路因电阻值过大而影响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此外,各图案化电极组中的这些线路与感测电极及驱动电极位于同一个触控感测层中,而为了避免这些线路对于触控感测的正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上述第一群组的总宽度被设计为等于上述第二群组的总宽度,即第一群组的线路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等于由第二群组的线路所构成的非感测区的宽度。如此一来,触控装置在进行判断与运算时,因为触控感测层中各个非感测区的宽度均相同,可降低因为非感测区宽度不一造成的触控辨识系统误判,故可具有较佳的效率及正确性。另外,可将第一群组所包含的这些线路的数量设计为小于第二群组所包含的这些线路的数量,以在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线径皆大于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线径的情况下,易于如上述般将第一群组的总宽度制作为等于第二群组的总宽度并让第一群组的总宽度及第二群组的总宽度极小化。进而兼顾触控感测信号的传递的正确性及触控辨识系统较佳的效率和正确性。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实现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组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0035]符号说明50、60、60a?60 j:线路
[0036]100:触控装置
[0037]110:电路板
[0038]120、220:基板
[0039]130,230:触控感测层
[0040]130a:图案化电极组
[0041]132、232:驱动电极
[0042]132a:图案化开口
[0043]134、234:感测电极
[0044]140:虚设图案
[0045]260:光学胶层
[0046]270:覆盖板
[0047]D1、D2、D3、D4、D5:线径
[0048]dl、d2:线距
[0049]Gl:第一群组
[0050]G2:第二群组
[0051]L1、L2:长度
[0052]W1、W2、W3、W4:宽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基板,以及一触控感测层, 所述触控感测层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图案化电极组,其中各所述图案化电极组包括一驱动电极,及多个感测电极, 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及 所述多个感测电极,对应所述驱动电极,其中各所述感测电极具有一线路,所述线路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其中各所述图案化电极组的这些线路包括一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长度,所述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其中任一的线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长的该线路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群组中的长度较短的所述线路的线径,所述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路的线径相同,所述第一群组的总宽度等于所述第二群组的总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具有多个图案化开口,这些感测电极分别位于这些图案化开口内而被所述驱动电极围绕,各所述图案化开口的形状对应于各所述感测电极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感测电极呈鱼骨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图案化电极组呈长条形,这些感测电极沿所述图案化电极组的长度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图案化电极组平行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相邻的任两所述线路之间具有一线距,所述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线距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相邻的任两所述线路之间具有一线距,所述第二群组中的这些线距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组的这些线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群组的这些线路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这些感测电极及这些线路的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虚设图案,所述虚设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这些图案化电极组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035611SQ20131061644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刘咏龙, 陈贤民, 黄淳泰 申请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