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876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其中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带有上述型材条的光学触控框,包括两个纵向型材条、两个横向型材条、左光学触控模组、右光学触控模组以及反光条,其中,纵向型材条与横向型材条的结构为上述型材条。本实用新型可使阳光的干扰可以基本不影响触摸效果。在使用时,背景图像由部分亮、部分暗图像构成,不论是否有阳光照到触摸物体,触摸物体都可以从背景图像中被区分出来,使得触摸效果不受阳光等光线的干扰。
【专利说明】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学触控框,尤其是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越来越多的场景都需要用到触控电视,比如交互式触控广告机、交互式电子信息屏等,但在这类户外的触控显示器推广中,现有技术存在抗阳光干扰差的致命缺陷。
[0003]其原因如下:
[0004]当没有阳光干扰的时候,背景图像为一组相对比较亮的图像,这时的触摸物体成像为一相对较黑的数据;但是当阳光照到触摸物体的时候,触摸物体将被照亮,同时向空间反射强烈的红外光,导致该触摸物体在光学感应器中成的像也是明亮的图像,该图像和背景图像很难区分,因此导致抗阳光的能力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阳光的干扰可以基本不影响触摸效果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框,包括两个纵向型材条、两个横向型材条、左光学触控模组、右光学触控模组以及反光条,所述纵向型材条与所述横向型材条为上述所述型材条,在所述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材条可使阳光的干扰可以基本不影响触摸效果,通过透红外亚克力条起到遮掩内部细节,使得触控框型材条的效果美观;回归反射条用于提供背景图像;通过吸光材料使得光源、阳光等红外光打到该物体区域上时,基本被吸收。
[001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触控框中,背景图像由部分亮、部分暗图像构成,不论是否有阳光照到触摸物体,触摸物体都可以从背景图像中被区分出来,使得触摸效果不受阳光等光线的干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型材条的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的纵剖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触控框的结构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3]1-型材条2-透红外亚克力条3-回归反射条
[0024]4_吸光材料 5_左光学触控模组6_右光学触控模组
·[0025]7-横向型材条8-纵向型材条9-反光条
[0026]10-USB 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0028]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I上内嵌有反射吸光部分以及作于对反射光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掩部分。其中,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0029]反射吸光部分由回归反射条3与吸光材料4构成,回归反射条3的顶部表面和吸光材料4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回归反射条3的一端还顶抵在吸光材料4上。其中,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反射条的厚度。
[0030]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2,该透红外亚克力条2的左侧壁面与吸光材料4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透红外亚克力条2的右侧壁面与回归反射条3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0031]透红外亚克力条起到遮掩内部细节,使得触控框型材条的效果美观;回归反射条用于提供背景图像;吸光材料使得光源、阳光等红外光打到该物体区域上时,基本被吸收。
[003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框,由左光学触控模组5、右光学触控模组6、两个横向型材条7、两个纵向型材条8、反光条9与USB线10构成,纵向型材条7与横向型材条8的结构相同,反光条9覆盖在纵向型材条7与横向型材条8的内侧表面上。两个纵向型材条的底端分别和底部的横向型材条相连接,左光学触控模组5的横向端和右光学触控模组6的横向端均是与顶部横向型材条的两端相连接,左光学触控模组5的纵向端和右光学触控模组6的纵向端均是与两个纵向型材条的顶端相连接。左光学触控模组、右光学触控模组、两个纵向型材条以及两个横向型材条相连接后,从而形成方框的光学触控框,左光学触控模组5和右光学触控模组6分别设置在光学触控框的左、右两个顶角。其中,左光学触控模组5为光学触控框中的主触控模组,并且与USB线10相连接,右光学触控模组6为光学触控框中的从触控模组,左光学触控模组5和右光学触控模组6通过互联线相连接,该互联线贯穿在顶部横向型材条中。
[0033]在纵向型材条和横向型材条上内嵌有反射吸光部分以及作于对反射光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掩部分。其中,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0034]反射吸光部分由回归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回归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回归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吸光材料上。其中,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反射条的厚度。
[0035]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该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回归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0036]透红外亚克力条起到遮掩内部细节,使得触控框型材条的效果美观;回归反射条用于提供背景图像;吸光材料使得光源、阳光等红外光打到该物体区域上时,基本被吸收。
[003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触控框中,背景图像由部分亮、部分暗图像构成,不论是否有阳光照到触摸物体,触摸物体都可以从背景图像中被区分出来,使得触摸效果不受阳光等光线的干扰。
[0038]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举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专业人士.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据实际的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加以变化。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与修饰,曾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其特征在于,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6.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所述型材条的光学触控框,包括两个纵向型材条、两个横向型材条、左光学触控模组、右光学触控模组以及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条与所述横向型材条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型材条,在所述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触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触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触控框,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触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文档编号】G06F3/042GK203405796SQ20132051758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晓强, 刘耀诚, 杨项朝 申请人:南京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