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610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装置具有操作容易的优点,所以近年来触控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如行动电话、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电脑、卫星导航装置等。目前常见的触控装置包括电阻式触控装置、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光学式触控装置等,其中光学式触控装置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图1是现有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光学式触控装置 100包括一透光基板110、二线光源120(图1仅绘示一个)及二光感测元件130(图1仅绘示一个),其中透光基板110呈矩形,而每一线光源120与一个光感测元件130相对应,且分别位于透光基板110的相对两侧。每一线光源120配置于透光基板110的一个入光面112 旁,而每一光感测元件130配置于透光基板110的一个出光面114旁。此外,在每一光感测元件130与出光面114之间设有一透镜组140。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100中,线光源120的发光二极管122用以提供光信号 123。光信号123从透光基板110的入光面12入射透光基板110,接着部分光信号123在透光基板110内产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出光面114出射。透镜组140用以接收这些光信号 123,并将光信号123汇聚至光感测元件130。当一触控件50 (如手指或笔等)接触透光基板110的一触控面116时,传递至触控件50所接触的部分触控面116的光信号123无法产生全反射,以致于无法被光感测元件130接收。如此,可根据每一光感测元件130的感测区中未接收到光信号123的部分区域的位置来判断触控件50在触控面116的其中一轴向的位置。所以,借助两个光感测元件130所感测到的信息即可计算出触控件50在触控面116 的正确位置。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光信号123从入光面112入射透光基板110时的入射角不一致,导致入光效率较差。而且,部分光信号123并未在透光基板110内产生全反射就从出光面114离开透光基板110,此将降低光感测元件130的感测准确度。此外,光信号123从出光面114离开透光基板110后的角度较为发散,导致透镜组140的收光效率较差,以致于降低光感测元件130的感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以借助增加光信号入射透光基板的效率,来提高光利用效率。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以借助增加光信号入射光感测元件的效率, 来提高光利用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其包括一透光基板以及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透光基板具有一触控面与连接触控面的多个侧面。这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一第一入光面,这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与第一入光面相对的一第一出光面。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包括一线光源、一光路径调整元件以及一光感测元件。线光源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入光面旁,且线光源适于提供光信号至透光基板。光路径调整元件配置于线光源与第一入光面之间,且光路径调整元件适于使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依一预定角度从第一入光面入射透光基板。光感测元件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出光面旁,线光源与光感测元件位于透光基板的相对两侧,且光感测元件适于接收线光源所提供的光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线光源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以及一罩体。导光板具有相邻的一第二入光面与一第二出光面,其中第二出光面与光路径调整元件相对。 发光元件配置于第二入光面旁,且适于发射红外光信号。罩体容置导光板与发光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集光元件,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第一出光面之间。集光元件适于接收从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信号,且集光元件的远离透光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一出光结构,以使光信号经由出光结构而传递至光感测元件。此出光结构包括光栅结构或雾面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透镜组,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透镜组适于将光信号汇聚至光感测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反射元件,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反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反射至光感测元件,且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的反射元件包括一棱镜。此棱镜具有一第三入光面、一反射面与一第三出光面。 第三入光面与集光元件相对,第三出光面与光感测元件相对,而反射面连接于第三出光面与第三入光面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折射元件,配置于反射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此折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折射至反射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路径调整元件具有相对的一第四入光面与一第四出光面。第四入光面为凸向线光源的曲面,第四出光面为斜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基板为一显示面板的一基板。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一表面分别设有一反射层,且反射层适于反射红外光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入光面为斜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感测元件具有一感测区,而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在透光基板内产生全反射。当一触控件接触触控面时,触控件破坏部分光信号的全反射, 以使光感测元件的部分感测区无法接收到光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更包括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光感测元件。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未接收到光信号的部分感测区的位置来判断触控件的位置。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其包括一透光基板以及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透光基板具有一触控面与连接触控面的多个侧面。这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一第一入光面,这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与第一入光面相对的一第一出光面。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包括一线光源、一光感测元件与一集光元件。线光源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入光面旁,且线光源适于提供光信号至透光基板。光感测元件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出光面旁, 且线光源与光感测元件位于透光基板的相对两侧。光感测元件适于接收线光源所提供的光信号。集光元件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第一出光面之间,且集光元件适于接收从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信号。集光元件的远离透光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一出光结构,以使光信号经由出光结构而传递至光感测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线光源包括一导光板、一发光元件以及一罩体。导光板具有相邻的一第二入光面与一第二出光面,而第二出光面与光路径调整元件相对。发光元件配置于第二入光面旁,且适于发射红外光信号。罩体容置导光板与发光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出光结构包括光栅结构或雾面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透镜组,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透镜组适于将光信号汇聚至光感测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反射元件,配置于光感测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反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反射至光感测元件,且反射元件包括一棱镜。棱镜具有一第三入光面、一反射面与一第三出光面。第三入光面与集光元件相对,第三出光面与光感测元件相对,而反射面连接于第三出光面与第三入光面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折射元件,配置于反射元件与集光元件之间。此折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折射至反射元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基板为一显示面板的一基板,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一表面分别设有一反射层,且反射层适于反射红外光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入光面为斜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感测元件具有一感测区,而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在透光基板内产生全反射。当一触控件接触触控面时,触控件破坏部分光信号的全反射, 以使光感测元件的部分感测区无法接收到光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更包括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光感测元件。此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未接收到光信号的部分感测区的位置来判断触控件的位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中,由于具有光路径调整元件来使光信号入射透光基板的入射角较为一致,所以能增加光信号入射透光基板的效率,进而提高光利用效率。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中,由于使用集光元件收集光信号,且集光元件的出光结构可限制光信号的出射角度及出射范围,所以能增加光信号入射光感测元件的效率,进而提高光利用效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1-1’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0,60 触控件 100 光学式触控装置110 透光基板
112:入光面 114:出光面116触控面
120线光源122 发光二极管123 光信号
130 光感测元件140透镜组
200、200a、200b、200c光学式触控装置
210,210'透光基板212a 触控面
212b、212b,、212e 第-一入光面(侧面)
212c、212d 第一出光面(侧面)212f 表面
220 处理单元 300、300b 光发射及接收单元
310:线光源 311 光信号314导光板
314a 第二入光面314b 第二出光面316罩体
320 光路径调整元件322 第四入光面324第四出光面
330 集光元件332 表面333出光结构
340 光感测元件350 透镜组360反射元件
362 第三入光面364 反射面366第三出光面
370 折射元件θ 预定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俯视图,而图3是沿图2的1-1’ 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包括一透光基板210 及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而图2是以两个光发射及接收单元为例。透光基板210具有一触控面21 与连接此触控面21 的多个侧面(如侧面212b、 212c,212d,212e)。这些侧面212b、212c、212d、2Ue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一第一入光面,这些侧面212b、212c、212d、2Ue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与第一入光面相对的一第一出光面。更详细地说,第一入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数量对应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的数量。由于本实施例是以两个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为例,所以第一入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侧面212b、21&为第一入光面,侧面212c、212d为第一出光面,下文将称侧面212b、212e为第一入光面212b、212e,并称侧面212c、212d为第一出光面212c、212d。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包括一线光源310、一光路径调整元件320以及一光感测元件330。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的线光源310与光感测元件330是位于透光基板 210的相对两侧。此外,这些线光源310分别配置于透光基板210的第一入光面212b、21& 旁,且线光源310适于提供光信号311至透光基板210。每一光路径调整元件320配置于对应的线光源310与对应的第一入光面212b/21&之间。另外,这些光路径调整元件320适于使线光源310提供的光信号311依一预定角度θ从第一入光面212b、21&入射透光基板210。这些光感测元件330分别配置于第一出光面212c、212d旁,且光感测元件330适于接收线光源310所提供的光信号311。上述的每一线光源310例如包括一发光元件312、一导光板314及一罩体316。每一导光板314具有相邻的一第二入光面31 与一第二出光面314b。这些导光板314的第
8二出光面314b分别与第一入光面212b、21&相对。发光元件312配置于第二入光面31 旁,且罩体316容置导光板314与发光元件312。发光元件312例如是红外光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此外,这些导光板314适于使发光元件312提供的部分光信号 311与从罩体316反射的部分光信号311传递至第一入光面212b、212e。此外,每一光路径调整元件320例如具有相对的一第四入光面322与一第四出光面324。第四入光面322为凸向线光源310的曲面,第四出光面324为斜面。第四入光面 322用以使线光源310所提供的光信号311形成近乎平行的光信号311,而第四出光面3M 用以改变光信号311的光路径,以使大部分的光信号311依所述预定角度θ从第一入光面 212b,212e入射透光基板210。换言之,借助改变第四出光面324的斜率可调整光信号311 入射第一入光面212b、212e的入射角。另外,需说明的是,所述的预定角度θ并非限定单一角度,此预定角度θ可以是介于一个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约数度的范围内。在一般使用环境中,当透光基板212的触控面21 未被触控件(如手指)接触时,触控面21 所接触的介质例如是空气。线光源310所提供的光信号311从第一入光面 212b,212e入射透光基板212后,会在透光基板212内产生全反射,并从透光基板212的第一出光面212c、212d出射,以被对应的光感测元件340接收。上述两个线光源310其中之一所提供的光信号311例如是沿着平行X轴的方向前进,而另一线光源310所提供的光信号 311例如是沿着平行Y轴的方向前进。此外,当触控件60 (如手指、笔或其他物体)接触到触控面21 时,由于触控件60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传递至触控件60所接触的部分触控面21 的光信号311无法产生全反射,以致于无法被光感测元件340接收。 换言之,触控件60接触到触控面21 时,触控件60会破坏部分光信号311的全反射,以使光感测元件340的部分感测区无法接收到光信号311。另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 200更包括一处理单元220。此处理单元220电性连接至光感测元件340,以根据未接收到光信号311的部分感测区的位置来判断触控件6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光感测元件340可为互补式金氧半影像感测元件(CMOS image sensor)、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其他合适的光感测元件。此外, 位于第一出光面212c旁的光感测元件340可感测触控件60在X轴的位置,而位于第一出光面212d旁的光感测元件340可感测触控件60在Y轴的位置。因此,借助此二光感测元件340即可感测到触控件60在触控面21 的正确位置。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因使用光路径调整元件320来使光信号311依预定角度θ入射透光基板210,所以能增加光信号311入射透光基板210的效率,进而提高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的光利用效率。虽然本实施例是以两个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为例,但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视实际需求,而将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的数量调整成一个或两个以上。此外,为了提升光信号311的反射率,在触控面21 以及与触控面21 相对的一表面212f可分别设置一反射层(图未示)。在发光元件312为红外光发光元件的实施例中,每一反射层例如是用来反射红外光信号。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的光利用效率, 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可更包括一集光元件330,配置于光感测元件340与对应的第一出光面212c/212d之间。每一集光元件330适于接收从第一出光面212c/212d出射的光信号311,且集光元件330的远离透光基板210的一表面332设有一出光结构333,以使光信号311经由出光结构333而传递至光感测元件340。此出光结构333可为光栅结构或雾面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承上述,集光元件330适于接收从出光面214出射的光信号311,而出光结构333 适于限制光信号311的出射角度及出射范围,以提升光感测元件340的接收效率。如此,可提升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的光利用效率,并改善光感测元件340的感测效果。此外,在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的光感测元件340与集光元件330之间可设置一透镜组 350。此透镜组350可将光信号311汇聚至光感测元件340,以进一步提升光感测元件340 的感测效果。需注意的是,当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时,透光基板210可与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一基板整合为一体。亦即,透光基板210可为显示面板的基板。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光发射及接收单元亦可省略光路径调整元件320,而仅借助集光元件330来提升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光利用效率。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a与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相似,差别处在于光学式触控装置200a的透光基板210’的每一第一入光面(如第一入光面212b’ )为斜面。此斜面的斜率是配合光信号311的光路径,以使光信号311近乎垂直入射入光面212b’。如此,可增加光信号311入射透光基板210’的效率,以进一步提升光学式触控装置200a的光利用效率。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b与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相似,差别处在于光学式触控装置200b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b省略了图3的透镜组350。此外,光学式触控装置 200b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b更包括一反射元件360,配置于光感测元件340与集光元件330之间。此反射元件360用以将光信号311反射至光感测元件340。具体而言,反射元件360例如是棱镜,其具有一第三入光面362、一反射面364与一第三出光面366。第三入光面362与集光元件330相对,第三出光面366与光感测元件340相对,而反射面364连接于第三出光面366与第三入光面362之间。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元件360与光感测单元340之间亦可设置图3的透镜组350。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光学式触控装置200c与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b相似,差别处在于光学式触控装置200c的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300c更包括一折射元件370,配置于反射元件360与集光元件330 之间,且折射元件370适于将光信号311折射至反射元件360。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折射元件370亦可接触反射元件360的第三入光面362。上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200b、200c的优点与光学式触控装置200的优点相似,在
此将不再重述。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控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其中之一1.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光学式触控装置具有光路径调整元件来使光信号入射透光基板的入射角较为一致,所以能增加光信号入射透光基板的效率,进而提高光利用效率。2.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光学式触控装置具有集光元件,且集光元件的出光结构可限制光信号的出射角度及出射范围,所以能增加光信号入射光感测元件的效率,进而提高光利用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概括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光基板,具有一触控面与连接该触控面的多个侧面,该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一第一入光面,该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与该第一入光面相对的一第一出光面;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包括一线光源,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入光面旁,该线光源适于提供光信号至该透光基板;一光路径调整元件,配置于该线光源与该第一入光面之间,该光路径调整元件适于使该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依一预定角度从该第一入光面入射该透光基板;以及一光感测元件,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出光面旁,该线光源与该光感测元件位于该透光基板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感测元件适于接收该线光源所提供的光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光源包括一导光板,具有相邻的一第二入光面与一第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与该光路径调整元件相对;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入光面旁,适于发射红外光信号;以及一罩体,容置该导光板与该发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集光元件,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第一出光面之间,该集光元件适于接收从该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信号,且该集光元件的远离该透光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一出光结构,以使光信号经由该出光结构而传递至该光感测元件,该出光结构包括光栅结构或雾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透镜组,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透镜组适于将光信号汇聚至该光感测元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反射元件,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反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反射至该光感测元件,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的该反射元件包括一棱镜,该棱镜具有一第三入光面、 一反射面与一第三出光面,该第三入光面与该集光元件相对,该第三出光面与该光感测元件相对,而该反射面连接于该第三出光面与该第三入光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折射元件,配置于该反射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折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折射至该反射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路径调整元件具有相对的一第四入光面与一第四出光面,该第四入光面为凸向该线光源的曲面,该第四出光面为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为一显示面板的一基板,该触控面以及与该触控面相对的一表面分别设有一反射层,且该些反射层适于反射红外光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入光面为斜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感测元件具有一感测区, 而该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在该透光基板内产生全反射,当一触控件接触该触控面时,该触控件破坏部分光信号的全反射,以使该光感测元件的部分该感测区无法接收到光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光感测元件,该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未接收到光信号的部分该感测区的位置来判断该触控件的位置。
12.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光基板,具有一触控面与连接该触控面的多个侧面,该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一第一入光面,该些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与该第一入光面相对的一第一出光面;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包括一线光源,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入光面旁,该线光源适于提供光信号至该透光基板;一光感测元件,配置于该透光基板的该第一出光面旁,该线光源与该光感测元件位于该透光基板的相对两侧,且该光感测元件适于接收该线光源所提供的光信号;以及一集光元件,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第一出光面之间,该集光元件适于接收从该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信号,且该集光元件的远离该透光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一出光结构,以使光信号经由该出光结构而传递至该光感测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线光源包括一导光板,具有相邻的一第二入光面与一第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与该光路径调整元件相对;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入光面旁,适于发射红外光信号;以及一罩体,容置该导光板与该发光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结构包括光栅结构或雾面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透镜组,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透镜组适于将光信号汇聚至该光感测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反射元件,配置于该光感测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反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反射至该光感测元件,该反射元件包括一棱镜,该棱镜具有一第三入光面、一反射面与一第三出光面,该第三入光面与该集光元件相对,该第三出光面与该光感测元件相对,而该反射面连接于该第三出光面与该第三入光面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更包括一折射元件,配置于该反射元件与该集光元件之间,该折射元件适于将光信号折射至该反射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为一显示面板的一基板,该触控面以及与该触控面相对的一表面分别设有一反射层,且该些反射层适于反射红外光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入光面为斜面。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感测元件具有一感测区, 而该线光源提供的光信号在该透光基板内产生全反射,当一触控件接触该触控面时,该触控件破坏部分光信号的全反射,以使该光感测元件的部分该感测区无法接收到光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光感测元件,该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未接收到光信号的部分该感测区的位置来判断该触控件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包括透光基板及至少一光发射及接收单元。透光基板具有触控面与多个侧面。至少一侧面为第一入光面,至少一侧面为与第一入光面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光发射及接收单元包括线光源、光路径调整元件及光感测元件。线光源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入光面旁,且适于提供光信号至透光基板。光路径调整元件配置于线光源与第一入光面之间,且适于使光信号依预定角度从第一入光面入射透光基板。光感测元件配置于透光基板的第一出光面旁,光感测元件适于接收线光源所提供的光信号。光学式触控装置具有较佳的光利用效率。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2200864SQ20101022876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宇杰, 庄江源, 赖鸿庆, 陈晖暄 申请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