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3199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包括一底座,该底座顶面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弹性组件套入的容置孔,该容置孔至少一侧轴向开设供一定位销套入的销孔,该底座顶面另开设至少一供一闩扣开关容置与定位的座槽,且该闩扣开关顶部开口内设有一对夹爪;一连接于各定位销顶部的升降板,各弹性组件位于该升降板底面与该容置孔之间,且该升降板对应该闩扣开关位置开设一穿孔;至少一轴向伸出一扣钩的扣接件,其中各扣钩穿过该升降板所开设的穿孔,并按压该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内缩的锁扣状态;或者各扣钩按压该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外张的释放状态。
【专利说明】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插接装置,尤其指一种可连接组合于电子产品,例如平板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例如键盘的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平板计算机(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称Tablet PC),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计算机,并以触控屏幕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所以,使用者可以由内建的手写识另O、触控屏幕上的虚拟键盘、语音识别进行输入作业,而不是使用传统的键盘或鼠标。因此,基本上,平板计算机就是一款无须掀盖、没有键盘、且尺寸小到足以放入手提袋中,但却是功能完整的个人计算机。当平板计算机在桌上使用时,其仅具有单一的屏幕机体,于使用上仍稍嫌不便,必须搭配其他辅助的外围设备,如键盘或支架,以方便输入或立起屏幕方便观看。
[0003]基于前述需求,如本实用新型 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M397130号的「连接装置」专利为例,其包括一支架,一可滑动地组合于该支架的滑轨,一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支架与该滑轨的弹性组件,并于该滑轨上装设一推钮,以及一连接件。由该第二机体,例如平板计算机经由该连接件的第二插接部导引插置于该支架的第一插接部,并由该连接件的第二扣合部扣合于该支架的第一扣合部,进而组合链接于该第一机体,例如键盘基座,使得该第二机体可转动地盖合于该第一机体,并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
[0004]惟前述连接装置欲抽离该第二机体时,不管该第二机体相对于该第一机体呈现掀开或盖合状态,都必须先将该第二机体掀开至完全显露该推钮的角度位置,方能推动该推钮以进行解锁,进而抽离该第二机体,而不利于使用者的操作。
[0005]基于前述连接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 申请人:另以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49435号的「具有连动解锁机构的插接装置」专利作为【背景技术】的改良,该专利包括一按键单元、至少一连动解锁机构及一插接座;该连动解锁机构由一传动部搭配一兼具有枢接、旋转和轴向移动功效的枢接部,使得该枢接部旋转于任一角度位置时,均能进行解锁,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并降低该插接座的动作影响该按键单元的按压。由此,使第二机体,例如平板计算机不须完全掀开,亦即掀开至任一角度位置,均能方便于使用者按压操作,进而使该连动解锁机构进行解锁,亦同样能进行锁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0006]惟前述【背景技术】的固定件,例如支架或插接座与活动件,例如滑轨或连动解锁机构的枢接部之间的轴向相对移动,通过推动该推钮或按压该按键,使该活动件相对于该固定件形成轴向移动,以解除该第二机体与该滑轨或该连动解锁机构的扣合状态,之后再通过装设于固定件的弹性组件的弹性作用力拉动活动件自动复归原位以形成扣合状态。因此,如何简化插接装置的整体结构,例如取消推钮或按键的设置,仅需通过按压电子产品的机体,例如平板计算机,即可令该插接装置与该机体形成扣接或分离,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与电子产品的机体,例如平板计算机利用按压方式形成扣接或分离,而具有操作的方便性。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包括:
[0009]一底座,其顶面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弹性组件套入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至少一侧轴向开设供一定位销套入的销孔,该底座顶面另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闩扣开关容置与定位的座槽,且所述闩扣开关顶部开口设有一对夹爪;
[0010]一升降板,其连接于各定位销顶部,且各弹性组件位于该升降板底面与该容置孔之间,且该升降板对应所述闩扣开关位置各自开设一穿孔;以及
[0011]至少一扣接件,其轴向伸出一扣钩;其中各扣钩穿过该升降板所开设的穿孔,并按压所述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内缩的锁扣状态;或者各扣钩按压所述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外张的释放状态。
[0012]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各销孔内设有呈内缩的颈部,而各定位销底部则设有一抵接该颈部的挡缘。
[0013]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所述座槽两侧相对设有一对凹陷部,以安装一对固定架,该对固定架径向相对开设一对扣孔,且该对扣孔卡扣于该闩扣开关的壳体对应设置的一对卡钩。
[0014]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各闩扣开关被该对固定架夹扣而悬置于所述座槽的开口。
[0015]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该底座顶面前、后侧相对凹设一对凹槽,而该升降板前、后侧相对伸出一对可套接该对凹槽的凸缘。
[0016]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该升降板底面对应各弹性组件位置轴向伸出一防脱柱,且该防脱柱套入该弹性组件顶部内。
[0017]7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该扣接件装设于该电子产品的机体底面,而该升降板顶面轴向伸出一导柱,该导柱插接于该电子产品的机体底面预设的导孔内。
[0018]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中该电子产品包括一机体及一基座,而该插接装置包括一枢纽器,该枢纽器的两连接部分别装设于该底座与该基座角隅,使该底座相对于该基座具有转动与定位的效果。
[0019]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是将扣接件安装于电子产品的机体,例如平板计算机底面,而插接装置对应该扣接件的扣钩位置则各自设有闩扣关关,该闩扣开关具有按压后形成内缩锁扣或外张释放该扣钩的一对夹爪,以将该机体与该插接装置形成连接或分离,从而简化公知插接装置的复杂结构,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更进一步地,该插接装置该电子产品的基座间可进一步连接枢纽器,使得该机体相对该基座具有掀开、旋转定位及盖合的功能,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与电子产品进行插接时的剖面流程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与电子产品组立前的立体图;[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与电子产品组立后形成掀开状态的立体图;以及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将电子产品形成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插接装置是由一底座1,一升降板2,一闩扣开关3,及至少一扣接件4所组成。
[0027]底座I为一长条状杆体,且为方便起见,仅说明该底座I 一侧的相关构件与组立后的结合型态。该底座I顶面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弹性组件12,例如弹簧套入的容置孔11,所述容置孔11至少一侧另轴向开设一阶形销孔13。如图1所示,所述容置孔11两侧相对开设一对销孔13,且由各销孔13底部轴向套入一定位销14,各定位销14顶部连接该升降板2,以提供该升降板2稳定升降的功能,而各定位销14底部则以一挡缘141于上升时可抵接各销孔13内呈内缩的颈部131,以作为该升降板2上移的止限。
[0028]此外,该底座I顶面另轴向开设至少一供该円扣开关3容置与定位的座槽15,所述座槽15两侧相对设有一对凹陷部151,以便供一对固定架16的装设,例如以连接件5,诸如螺丝穿越该对固定架16,并锁固于该对凹陷部151内,使该对固定架16之间形成对应座槽15的容置空间,且该对固定架16径向相对开设一对扣孔161,以便在该闩扣开关3容置后形成扣接,使相异类型的闩扣开关3能够设置于所述座槽15,例如可插置于所述座槽15内,或是如图2所示能够被该对固定架16牢固地夹扣而悬置于所述座槽15的开口,以增加该底座I所能适用的闩扣开关3类型,并方便拆装和替换使用。此外,该底座I顶面前、后侧相对凹设一对凹槽17。
[0029]升降板2是设于该底座I之上,其亦可为一长条状板体,该升降板2顶面对应各定位销14位置开设一板孔21,以便供公知连接件5,例如螺丝穿越各板孔21,并锁固于各定位销14顶部开设的接合孔142内,并由该弹性组件12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容置孔11内并抵接于该升降板2底面。当下压该升降板2时,由该弹性组件12的弹性支撑作用会形成缓降效果,若再持续下压该升降板2,当后叙扣接件4触及并压入各闩扣开关3时,各闩扣开关3内亦会产生弹性支撑作用。因此,由弹性组件12和闩扣开关3的弹性支撑作用得以分散该升降板2的受压力道;反之,在该升降板2上升时,通过各定位销14底部挡缘141抵接于各销孔13内的颈部131,从而抵抗该弹性组件12弹性支撑作用,以防止该升降板2与该底座I分离,使得该升降板2可重复地弹性升降于该底座I之上。
[0030]该升降板2底面对应该弹性组件12位置轴向伸出一防脱柱22,且该防脱柱22是套入该弹性组件12顶部内,以避免该弹性组件12与该升降板2分离。再者,该升降板2顶面另轴向伸出一导柱23,该导柱23是插接于后叙电子产品7的机体71,例如平板计算机底面默认的导孔711内,以形成插接时的导引作用。更进一步地,该升降板2对应该闩扣开关3位置开设一穿孔24,使该升降板2于弹性升降过程中可遮蔽或露出该闩扣开关3顶部。此夕卜,该升降板2前、后侧相对伸出一对可套接该对凹槽17的凸缘25,并通过该对凹槽17止挡该对凸缘25,以作为该升降板2下移的止限,使该升降板2除了由弹性组件12和闩扣开关3的弹性支撑作用分散受压力道外,还通过该对凸缘25触及该对凹槽17所形成的止限效果,能降低因施力不当的影响,例如预防该机体71重压该升降板2的一侧所产生锁扣不完全的情况。
[0031]闩扣开关3为公知按压式开关,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94795号或第186078号专利所揭示的卡合开关或闩锁装置。该闩扣开关3的壳体31顶部开口设有一对按压呈锁扣及弹出呈释放的夹爪32,且该壳体31两侧对应该对固定架16的扣孔161位置设有一对卡钩33,该对卡钩33卡扣于该对固定架16的扣孔161内,使相异类型的闩扣开关3牢固地设于所述座槽15,例如可插置于所述座槽15内,或是被该对固定架16所夹扣而悬置于所述座槽15的开口,以对应插接于后叙电子产品7的机体71,例如平板计算机底面默认的扣接件4。
[0032]扣接件4装设于电子产品7的机体71,例如平板计算机底面,其轴向伸出一箭矢状的扣钩41,以便所述扣接件4可随着机体71的移动,例如该扣钩41穿过该升降板2的穿孔24,并按压该闩扣开关3顶部的该对夹爪32,而使该扣钩41被该对夹爪32形成内缩的锁扣状态。
[0033]更进一步地,该插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枢纽器6,该枢纽器6的两连接部61分别装设于该底座I与该电子产品7的基座72角隅,使该底座I相对于该基座72具有转动与定位的效果。
[0034]如图5所示,该电子产品7包括一机体71及一基座72,而该插接装置则由两侧的枢纽器6接装于该基座72后端缘,该基座72顶面则具有键盘721的配置。如图5中揭示出本实用新型底座I两侧的相关构件与组立后的结合型态,且该底座I两侧分别组装两个闩扣开关3,而该机体71底面则对应设置有两个扣接件4。
[0035]请再参阅图2至图5,该机体71,例如平板计算机欲连接于该具有键盘721基座72后方的插接装置,用户仅需以单手握持该机体71,然后如图2、图5所示将该机体71底面的导孔711对准该升降板2的导柱23插入并下压,使得该机体71沿着各导柱23下移,且各扣接件4的扣钩41亦朝向下方对应设置于该底座I的闩扣开关3下移(如图3所示),直到该机体71触及并下压该升降板2,使该升降板2于下移的过程中亦一同压缩弹性组件12,并将该扣钩41穿过该升降板2的穿孔24,触及并按压该闩扣开关3顶部的该对夹爪32,使得该扣钩41被该对夹爪32夹住且随该对夹爪32内缩于该闩扣开关3中,而呈现锁扣状态(如图4所示),即完成如图6所示该电子产品7的机体71插接并固定于该插接装置之上,且该插接装置利用两侧的枢纽器6连接于该电子产品7的基座72后端,使该机体71相对该基座72具有如图6及图7所示掀开、旋转定位及盖合的功能。如欲解除该机体71与插接装置的连接,用户仅需再次按压该机体71,使各扣钩41再度压动各闩扣开关3顶部的该对夹爪32,以解除该对夹爪32锁扣状态,使该对夹爪32受该该闩扣开关3内的弹性作用力影响,并连同该扣钩41被推升出该闩扣开关3外,进而松开各扣钩41后,形成外张的释放状态,即可将该机体71与该插接装置分离。
[0036]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底座,其顶面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弹性组件套入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至少一侧轴向开设供一定位销套入的销孔,该底座顶面另轴向开设至少一供一闩扣开关容置与定位的座槽,且所述闩扣开关顶部开口设有一对夹爪; 一升降板,其连接于各定位销顶部,且各弹性组件位于该升降板底面与该容置孔之间,且该升降板对应所述闩扣开关位置各自开设一穿孔;以及 至少一扣接件,其轴向伸出一扣钩;其中各扣钩穿过该升降板所开设的穿孔,并按压所述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内缩的锁扣状态;或者各扣钩按压所述闩扣开关,使得各扣钩被该对夹爪形成外张的释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各销孔内设有呈内缩的颈部,而各定位销底部则设有一抵接该颈部的挡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座槽两侧相对设有一对凹陷部,以安装一对固定架,该对固定架径向相对开设一对扣孔,且该对扣孔卡扣于该闩扣开关的壳体对应设置的一对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各闩扣开关被该对固定架夹扣而悬置于所述座槽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底座顶面前、后侧相对凹设一对凹槽,而该升降板前、后侧相对伸出一对可套接该对凹槽的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升降板底面对应各弹性组件位置轴向伸出一防脱柱,且该防脱柱套入该弹性组件顶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扣接件装设于该电子产品的机体底面,而该升降板顶面轴向伸出一导柱,该导柱插接于该电子产品的机体底面预设的导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子产品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电子产品包括一机体及一基座,而该插接装置包括一枢纽器,该枢纽器的两连接部分别装设于该底座与该基座角隅,使该底座相对于该基座具有转动与定位的效果。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673395SQ20132084495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瑞鸿 申请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